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

第152章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第152章

小说: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甚至连个姿势都没换,就冷着脸赐死安答应的康熙,顾妩心上忽然一寒,觉得这大概就是无情帝王心了。
  那拉贵人失子,因为不是他放在心上的女人,更不是需要平衡前朝的棋子,他就连去看一看的欲望都没有。
  但即使他对这一胎不重视,它也比宫中妃嫔重要的多,而半年前还被放在心尖上的宠妃,一句遗言都说不出来,就得为它偿命。
  而她死后没多久,忽发感慨的康熙,于去清凉殿悼念的路上,临幸了辛者库宫人卫氏。
  但幸人的是他,等完事恼羞成怒的还是他,帝王不喜之下,这种国色天香的女人,也就是一次的保质期。
  从此,宫里多了个清凉殿卫答应,盛宠一时的安嫔,彻底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连一丁点儿痕迹都没留下。
  见证了历史的顾妩忽然觉得,什么宠爱、盛宠都是假的,只要没入了康大大他老人家的心,女人不过就是玩物,远远比不上子嗣重要,而与自己与江山比,子嗣似乎也就那样。
  后面这个结论顾妩是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看明白的。
  十九年七月,永和宫侧殿庶妃戴佳氏产子,生八阿哥,但这本该是天大的喜事却并没有为她带来任何荣耀。
  她甚至连个默认的生子晋位也没有捞到,因为……八阿哥天生足疾。
  其实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八阿哥不过就是小儿麻痹症,还是比较轻微的那种,以后只要注意治疗,肯定不会有多大影响。
  但这不是现代,这时候就是寻常人家生残疾子,都会被认为父母不积德的。
  而发生在天家,就代表着帝王失德,天降警示。
  这对自登基以来孜孜以求,事必躬亲的康熙来说,就是狠狠地一巴掌。
  所以戴佳氏跟八阿哥能活着就已经是君恩浩荡了,谁敢提什么封赏,找死么?
  还没等康熙缓过劲来,十九年七月十五,纯亲王隆禧重病,京师地龙翻身,周边地区人员牲畜死伤惨重,整个京城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而这种时候,康熙反倒振作起来了,地龙翻身不到两个时辰,他下令把内阁、九卿、詹事、科、道满汉各官召集在一起,并把大学士明珠、李霨等数人召到乾清宫。
  并先发制人,当面训谕有些官员“自被任用以来,家计颇已饶裕,乃全无为国报效之心,不仅不清廉勤政,反而“愈加贪酷,习以为常”,致天人失和,上降天罚①。
  等杀了一大批奸恶之臣后,他才应百官之请,下罪己诏,率诸王、文武百官到天坛亲行祈祷。
  而直到十九年尘埃落定,八阿哥都没有见过自己阿玛一面,而康熙本人,仿佛也彻底忘了有戴佳氏这个庶妃与八阿哥这个儿子,连过年宫中大宴,他们也没有出现过。
  在他们被遗忘的同时,宫里迎来了大事,皇太子胤礽于毓庆宫就傅,康熙千挑万选之下,令张英、李光地为师,教导太子为君之道。
  才七岁的皇太子胤礽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才实岁三岁、虚岁五岁的顾妩和三阿哥胤禧(万黼)、四阿哥胤祉一起被弄到了上书房同闷闷不乐的大阿哥作伴,开始了再也睡不饱的旅程。
  其实顾妩特别纳闷这时候算岁数的方式,他一个十七年十月生人,较真算起来不过两岁半而已,但用着狗屁不通的方法一算,他四舍五入,居然就是个五岁的孩子了。
  顾妩:“……”
  神他妈四舍五入,他还是个孩子啊,不好好睡觉发育,以后难道一米六?康大大你说你是不是坑儿子小能手?
  怪不得九龙夺嫡时期,皇子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偏宠侧福晋呢!
  清皇子默认十二三就可以大婚了,再用这方法一算?果真是毛都没长齐就开始娶媳妇了。
  皇子们倒是知事早,但对着十一二的黄毛丫头,当然是侧福晋格格比较合胃口了!
  正培养感情的时候,皇子们全跟妾室们鬼混去了,而等正妃们长大的时候,一切尘埃落定,丈夫的感情深厚全冲着侧福晋去了,还有源源不断地新人指进来。
  这种情况下,能熬一个得人尊重,都算福晋们有本事,至于得宠什么的,还是歇歇吧。
  可别不相信,九龙里唯二跟自个福晋感情好的,一个大阿哥胤禔,是因为康熙怕他成婚早压太子一头,就硬生生拖了两年,直到太子成人,他才被一道赐的婚。
  一个原八阿哥胤禩,因为他出身低,娶得又是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为了正蓝旗,他才对八福晋百般容忍。
  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对福晋只是个尊重,府上得宠的全是早期进府的侧福晋。
  

    
第177章 清穿4
  “阿哥?阿哥?该起了。”
  顾妩睡的正迷糊; 一听这个心里有点烦; 但他还是克制着不高兴奶声问:“几时了?”
  见主子总算醒了; 大太监张德胜松了一口气:“回五阿哥的话; 已经寅时一刻了。”
  都三点十五了?看来昨晚做样子做的晚了些,以后得控制点时间; 免得精力不足误了早课; 被康大大收拾。
  顾妩赶紧翻身起床,一帮小太监们端水的端水; 拿帕子的拿帕子,摆牙粉的摆牙粉,不一会儿,寝室里就整数齐齐地站满了人。
  天冷; 顾妩麻利的洗漱好了,贴身伺候的小太监才上前服侍着穿衣,等他穿好了常服,张德胜劝道:
  “今儿落雪了,外边冷,阿哥要不要把贵妃娘娘昨儿给的那件儿火狐皮端罩添上?”
  顾妩嗯了一声表示同意,张开双手让他给自己穿上。
  这张德胜是去上书房那天,贵妃特意赐给顾妩的; 到如今也有半年时间了; 顾妩看他伺候的好,素来也挺给他脸面。
  其实还别说,这宫里能混出头的太监; 就没一个不是人尖子,贵妃千挑万选的,那就更不一般了。
  就像早上,按上书房的规矩,寅时五刻就得到地方,所以为了以防万一,顾妩平常都是寅时起,等收拾完吃过早饭,到的刚刚好。
  既不至于因为到的太早被胤祉嘲讽装勤奋,也不至于迟到被师傅打手板。
  当然,这打板子肯定落不到皇子身上,但打哪个皇子身边伺候的太监,也就是在打他的脸,这些个皇子阿哥自尊心强者呢!
  就是疼不到自个身上,也没哪个愿意试一试。
  但昨天晚上顾妩为了做样子歇的晚,他今天就正好多卡了十五分钟,既能让他多睡会,又不至于迟到了让自己被迁怒。
  再像刚才穿火狐端罩的事,这东西是康熙围猎时亲手猎的,回来后谁都没给,就给了佟贵妃。
  而佟贵妃看天冷了,就特意按他的身量做了这件火狐端罩,昨儿个才到了他手上。
  其实张德胜提醒他穿这个,与其说是怕他冷,不如说他是在讨主子喜欢,这个主子,指的不止是佟贵妃,还有他。
  因为贵妃给养子的东西,不管用不用的上,为表孝心,他都得第一时间用上,并且还得表现的感动不已。
  而张德胜刚才的话,就是给他搭台子——今儿穿这个,是因为外边落了雪,冷的慌,而不是五阿哥抖机灵哄贵妃喜欢才穿的。
  但要是今天没下雪,他肯定就是另一番说辞了,反正不是自己昨晚打了喷嚏,身体不适,一定要保暖,就是天色虽晴,但干冷,一定得用上……
  这种套路顾妩早见怪不怪了,但他也不怎么反感,别看这家伙表现的左右逢源。
  但自从他到了自己身边,那忠心已经定了,不是顾妩多有御下手段或贵妃多无私。
  而是因为自从被派单他这儿,他的命就注定绑在了自己身上,一有妄动,都不用证据,顾妩喝一声拖出去打死,他就得玩完。
  所以对张德胜来说,激灵可以抖,但他得清楚,他的主子只有自己一个,就是康熙跟佟贵妃比起来,也不如他的意思重要。
  等出了门,坐在轿撵上刚一走,迎面的风吹的顾妩一个哆嗦,他把脸往端罩里一缩,暗道佟贵妃的衣服来的正合适。
  说起来顾妩初见到端罩这东西的时候还是挺诧异的,因为这衣服看起来就像现代的高领袄子,穿上又好看又舒服,尤其那个大领子,往里头一缩暖和的很。
  快到上书房时,顾妩被颠的都快睡着了,就听个熊孩子大声笑:“三哥快看,老五像不像个缩头乌龟?”
  三阿哥胤禧闻言抬头一看,轿撵上的人小小的缩成一团,被老四一闹,小脸从火红的狐裘伸出来,越发的像个玉人。
  他天生就亲近这个五弟,听不得老四说这种话,轻斥道:
  “胡说什么?”
  转头招呼抬轿的太监:“还不快把你们主子放下来,天这么冷,冻着了可怎么好?”
  顾妩闻言心里一暖,拱手行礼道:“三哥早,四哥早。”
  说完环视一周,诧异的问道:“怎的不见大哥?”
  胤祉最不喜欢这个老抢他风头的弟弟,闻言哼了一声,翻了个白眼。
  胤禧见状笑着解释:“上个月赵良栋他们不是在云南干掉了吴世藩吗?今儿个大军回返,皇阿玛正在太和门宣捷受贺,太子跟大哥都跟着呢!”
  原来是三藩之乱彻底结束了吗?
  不过……
  这大阿哥跟太子都去?所以这是明珠跟索额图干上了?
  他就看不懂了,这两人一个才十岁,一个才七岁,两方势力也不用这么急着打擂台吧!
  而且康熙这到底是个啥想法?一边把太子高高的捧起来,连上学都不跟他们在一起,平常跟他哪个皇子起冲突了,也是一个劲的拉偏架。
  可现在这种让大阿哥认清臣事实的时候,他又把人提上去了,这不是把两人往对台上放是什么?
  难道平衡索额图跟明珠就不能用其他方法?他也不怕玩脱了!把儿子弄个反目成仇。
  几人正说着话,先生就到了,拱手为礼后,便让皇子们自由早读——要么复习前一天学过的课业,要么预习今天要上的课。
  顾妩最讨厌康熙亲自定下的凡文章,皆默一百二十遍的规矩。
  他过目不忘,向来都是一遍过,看的时间长了,反而有种认不得字的感觉,师傅看他不成样子,还告了几次状。
  这要是其他几个年长的,康熙还能罚他们抄书,但顾妩年龄还小,手骨未长成,要想悬腕练字,都得六岁(实岁)以后才行,所以他平日里上课也只是背书,用沙盘划一划。
  抄书这种惩罚那是不适用的,好好的儿子给弄残疾了怎么办?
  至于罚跪、不给饭……得了吧,别说别人,就是康熙自个儿都舍不得。
  而且顾妩自进了上书房,虽态度不够勤勉,但每次考校的时候,凡他学过的,不论满蒙汉任何一种功课,任何人都比不过他,就是师傅们也常叹五阿哥聪慧。
  康熙不信邪,亲自下场考校了好几次,也不得不承认胤禛果真过目不忘,其他诸子多有不及。
  自那以后也就不逼着顾妩按硬性规定来了,只要求他赶紧把课补上来,跟着大阿哥的进度走。
  顾妩心里有数,他表现的聪明行,但造孽就不行了,所以他经常“用功”到半夜,生生补了六个月,才算勉强跟上了大阿哥的进度。
  这么一来,他也就不算打眼了,因为众所周知,外课里大阿哥的骑射武功同龄人中无人匹敌,就是康熙精心教导的太子也多有不及。
  至于内课嘛!那就不好说了,他顶多算能过得去罢了,就是进度最快,也只是占了早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