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尴尬夫妻 >

第390章

红楼之尴尬夫妻-第390章

小说: 红楼之尴尬夫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如今找人怕是不好找,整个总督府的下人,大多都出去过。若是此时派人出去明目张胆的找,只怕会让人发现。我的人才来不久,不如我叫他们出去打听打听,您看如何?”
  邢霜虽不需要他帮忙找人,只是此时不答应他,又怕漏了馅,便只叫他不要派多了,每次两人结伴,也不要打听,只看看有没有他伯父的身影便好。
  贾宝玉虽不解为何要这么做,但还是依言吩咐了下去。
  现如今全家上下都知道贾亮不见了,唯有探春那里,大家都还瞒得好好地。
  又过了三天,到了夏至这日,周广胜正在衙门为贾瑨找地,突然外头连滚带爬的跑进来一个衙役,慌慌张张的叫着:“大人不好了!”
  周广胜头也不抬,慢条斯理的说:“大人我好着呢。”
  那衙役咕咚一声跪在地上道:“大人!匪患!匪患!”
  周广胜倒吸了一口冷气,一下子站了起来:“你说什么?什么匪患?!”
  衙役咽了口口水:“不,不是匪患,是民乱!”
  周广胜心更凉了,匪患就罢了,民乱这罪,他的位置可就保不住了呀!
  为何这么说?
  有句话叫“官逼民反”,若不是上头苛政,民众也不会闲的没事造反。所以无论民反结果是镇压了还是没镇压,当地的父母官都是第一个推出来问责的。


第七百三十八章 无人配合

  两广一带其实一直都有民乱,瑶民和僮民的酿乱可以说是两广地区最头痛的问题。
  没办法,这里穷。穷到什么地步,就连广州周边的县区民众,都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而瑶民和僮民是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里,更加的贫困。
  贫穷是动乱的唯一条件。
  没有哪个人活的好好的,想起来造反的。至少在华夏的历史上,很少。大部分的民乱都是因为穷的没有活路可走了,他们不得不奋起反抗。
  然而这种情况,在贾亮上任之后,就再没有发生过了。
  倒不是贾亮已经解决了贫困问题,而是大家都看到了总督大人的努力,他在短短的大半年时间,就解决了困扰两广地区多年的水患问题。更是在这之后,大力剿匪,抓捕了一直在海上横行霸道多年的海盗。
  更重要的是,他上任才一年,就开始整治贪官,虽然还没有出现实际效果。可他对外宣扬手里有一份贪官的名单,这也是传扬的人人皆知的事情。
  百姓或许过的很苦,但是他们不是不能熬。他们只怕过的苦还没有希望,怕的是这天一直黑着,怕的是没人带着他们走向光明。
  而贾亮就是他们看到的光明,所以就算还穷着,还苦着。两广的百姓们都知道,贾总督是个好官,他是能给大家带来希望的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报上民乱来,这令周广胜有些措手不及。
  他甚至有些懵了。
  他不怕民乱,两广驻军不是摆着看的,且如今驻军也对总督大人心悦诚服,只要总督大人一声令下,再大的民乱也能按下。
  可是,为什么会有民乱?明明贾总督是个为民的好官,明明百姓们对他赞不绝口。为什么?
  周广胜还在发懵,来报信的衙役苦苦的叫了声:“大人!”
  周广胜这才清醒过来,忙问来人:“是哪里的民乱?”
  衙役的表情有些古怪:“是……是咱们这儿的。”
  周广胜不敢置信:“什么?”
  衙役又说了一遍:“是咱们这儿的!”
  周广胜眼神一暗,似乎想到了什么。
  “立刻备马,我要去贾府一趟。”
  衙役赶紧出门备马,周广胜也顾不上再回去换便服了,穿着官服就上了马,一路直奔贾家。
  听说周知府来了,邢霜心里咯噔了一下,忙请人进来,又叫了贾琮贾瑨出来迎接。
  当听周广胜说明来意之后,邢霜突然一下子清晰了起来,所有的事情都串在了一起。
  她明白了。
  “大人先别急,此事我会知会老爷。”邢霜决定先稳住周广胜,可是周广胜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被稳下来。
  “夫人,这个时候,还请夫人让下官见大人一面吧!”周广胜突然官服一撩,居然就当着贾琮贾瑨的面,给邢霜跪了下来。
  邢霜吓了一跳,赶忙跳到一旁躲开。
  虽然她是一品夫人,品阶比周广胜高得多。可是一介朝廷大臣朝自己下跪,这传出去也不好听。
  “周大人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贾琮贾瑨两个迅速反应过来,两人一人一边把周广胜架了起来。
  他们俩现在也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虽然周大人很可怜,但这事儿他们也没法子。
  “夫人!下官的性命就握在大人手里了,下官的乌纱帽是保不住了,加上之前的事儿,下官也不求能安生,只求夫人让我见大人一面。”
  邢霜急的嘴角都要长泡了,她知道这对周广胜来说,是威胁身家性命的大事。可这对丈夫,乃至整个两广地区来说,也是件大事,甚至是重要过周广胜身家性命的大事。
  丈夫不会不考虑这件事对周广胜的影响,可是他既然这么决定了,这件事就不能告诉周广胜。
  “你回去吧,我会同他说的。他这几日病的实在严重,连床都下不了。且还是传染病,轻易不得靠近。”
  周广胜听到这话,心里凉了个透,知道自己是没希望了。突然也安静了下来,怔怔的望着地面。
  邢霜看了看儿子,儿子们也看看她。三人的心情也沉重了起来,一时间一室寂静。
  许久之后,周广胜突然推开贾琮贾瑨,站直了身子挺直了腰杆。
  “请夫人转告总督大人,下官深知以前罪孽深重,不求能将功赎罪。但至少在下官还在任的最后这点时间里,下官定会为百姓们做点什么再死!”
  说罢,周广胜好似赴死一般,一去不回头了。
  邢霜看着周广胜的背影,心中一片凄然。
  他固然之前与那些人同流合污,可他至少回头是岸了。这样的人,你说他是坏人,好像不是,说他是好人,可是好像又不是。
  也许,他打心里还是想做个好人的吧。
  贾琮也轻轻叹了口气,转头看向母亲道:“母亲,如今父亲不在,这么大的事不能没人出来平乱。我看不如叫张小将军回军营请张霖将军出马吧,这事儿本也归他管。”
  邢霜默然的点了点头。
  贾琮又叹了口气,出门找张震去了。
  贾瑨看着二哥走了,直至看不到二哥的背影了,这才扭头对母亲道:“怎么办,要不要给父亲带个信?”
  邢霜毅然决然的摇头:“不要!此时不要跟你父亲有任何联系,绝对不要。否则他这段时间的布置就全部白费了。”
  贾瑨眯了眯眼:“可总督府难道无人配合?”
  邢霜沉默了一会儿,说:“咱们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事。除了通知张将军去镇压民乱,其余的什么都别做。”
  贾瑨又道:“这样,其实对父亲的影响也不好。”
  邢霜摇了摇头:“你父亲知道他在做什么,他虽然对外犯浑,可是他心里清楚的很。这件事,只怕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贾瑨不再说话,只扶了母亲回后宅休息,其余再也不提。
  可回到自己的院里,贾瑨又有些坐立不安。民乱这件事,一旦发生,以后就是把柄,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无法摆脱的黑料。


第七百三十九章 八百里加急

  到最后,贾瑨始终还是听了母亲的话,什么都没有做。
  他知道自己对父亲的了解,远远没有母亲多。而母亲现在还很清醒,还是那个睿智的女人,不会做出糊涂的决定。
  他相信母亲!
  只是周广胜的日子就很不好过了,回了知府衙门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叫来衙役,通知广州驻军,又让人呈上线报来,仔仔细细的查看民乱的情况。以便驻军统领来时汇报。
  这一细看,就看出里头有些不对了。
  周广胜反反复复把这线报看了五遍,最后往椅背上一摊,背上的冷汗都流到了脚脖子上。
  这哪里是民乱,这分明就是假借民乱,谋害朝廷命官啊!
  这些人哪来这么大的胆子!
  周广胜一夜未眠,在书房里反反复复的踱来踱去,与师爷熬了一整夜,最后天明之前,终于在书桌前坐了下来。
  “老爷,这样的折子可写不得啊!”师爷苦苦的哀求着:“且不说此事是不是老爷估计的那样,即便真是如此,老爷也大可不必如此。”
  周广胜一咬牙,提笔就写。许是已经考虑了许久,整个折子写下来,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停顿。
  只是写完最后一个字,他刚放下笔,就一口血吐了出来。他赶紧把折子拿了起来,仔细看了一遍没有沾在折子上,随手就把折子递给了师爷。
  “八百里加急!”
  师爷双眼含泪的看了他一会儿,最后长叹一声拿着折子出去了。
  周广胜在座椅上坐了很久,直至晌午这才从书房出来,颓废的拖着步子往回走。
  他上的是一份请罪折,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收受贿赂和贪赃枉法的事情全部交代了个干净,接着又将民乱一事推到了自己头上。
  这样,也许就能保住总督大人的名声了吧?他想,总督大人才上任三年,自己在广州都任了十几年的父母官了。就算有民怨,也是冲着他去的,陛下自然就不会再怪罪总督大人了。
  这折子送去京城,再等陛下的回音,也要三个月了。三个月的时间,民乱怎么也能镇压下来了,到时他再被押送回京,也能安安心心的上路了。
  只是他不知道,这份折子才刚送出去,还没出广州府,在驿站就被人拦了下来。
  拦下这折子的人,正是张震。
  张震昨日去了趟军营,火急火燎的将事情告诉了哥哥张霖,随后又立刻赶回家来保护总督亲眷。谁知才刚进门,贾瑨就找到他,叫他注意知府的消息,若是知府送信出去,一定要拦下来。
  张震起初以为民乱一事与知府有关,心中愤愤不已,于是一直盯着知府衙门一刻不停。
  果然,如贾三爷所料,知府衙门当真送了一份加急快报出去。张震便一路尾随,最后在驿站将人拦下,并把人绑了,也一齐送到了贾府。
  被绑的衙役都懵了,他就是送个信,总督大人的亲兵拦下了折子就算了,为啥还要抓他,难不成是有什么秘密,要杀人灭口?
  可谁知被绑去了贾府,就立刻被人松了绑,贾家的三爷甚至还让人将他安置在了客院,好吃好喝的供着,只是软禁了起来,不让他离开而已。
  送信的衙役急的都快跳脚了,他知道自家大人上任这些年来,一份加急快报都没给上头送过。如今这一份快报必定十分重要,可为何总督大人要派人拦下?
  他不知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却从贾家下人口中听闻,外头的民乱声势越来越大,而且民乱的百姓已经快逼近广州城了。
  这位送信的衙役在慌,周广胜也在慌。
  他明明已经听说总督家里派人给军营送了信,他这边为保确认,也派人去军营送了信。可为何驻军迟迟不出手镇压,甚至让乱民步步逼近广州城?
  城中的百姓也有人听闻了这个消息,已经在传扬开了。最近几日广州城可谓人心惶惶,百姓们纷纷在知府衙门和总督衙门前面请愿,可两个衙门都没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