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尴尬夫妻 >

第324章

红楼之尴尬夫妻-第324章

小说: 红楼之尴尬夫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一屋子的人都愣住了。王熙凤半天回过神来,哟了一声,大笑着把贾瑨拉到自个跟前来,指着他调笑道:“好弟弟,嫂子我难道就不好看?怎地在你跟前这么多年,也没见你夸嫂子一句好的?”
  贾瑨闹了个大红脸,别别扭扭道:“嫂子别闹,你也好看。”
  贾琏见弟弟被这两个女人弄得害臊起来,也是一时幸灾乐祸,笑着说他:“该,平日里不见你说一句好坏,你姐姐才回来,你竟学会逢迎拍马了。”
  贾瑨严肃认真的道:“不是逢迎拍马,家里的几个姐姐都好看,只是原先大姐姐稍显安静了些,有二姐姐林姐姐在时,多不大出彩。可如今大姐姐神采飞扬不同往日,人看着也比以往格外有精神的多。
  “是以,弟弟说她越来越好看了,是真心话。这人的光彩都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有自信的人,自要比那些心中处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人更要亮眼。大姐姐自去了英吉利一趟,回来无论说话待人都比往日热情自然许多。
  “弟弟觉着这样极好,并非那安安静静谦虚谨慎的,才是大家闺秀该有的样子。反倒是这般自信潇洒才是咱们这样的人家该养出来的女孩模样。”
  迎春听了大喜,心中更觉得这个弟弟比以前好的太多,忙拉回贾瑨到怀中来,又对司琪道:“去把我那匣子拿来,让你三爷挑。”
  司琪笑着出去,再带着匣子进来,打开一看,里头竟是些英吉利的小玩意,而且全是此地不多见之物。
  对其他人来说,这些东西兴许见着了也不知有何用,倒是贾琏王熙凤看了眼睛一亮,恨不得跟着一起挑起来。
  贾瑨也是站直了身子,够着脖子往那匣子里瞧。
  迎春看了眼哥哥嫂子,忍着笑低头对弟弟道:“本这里头的东西,是备着给你大哥生辰送他的。可我听说,如今你出息了,这么小点儿就会制图了?那这东西,就不单单是他有用,你也可以用得着了。
  “如今先紧着你挑着,你挑剩的,再给大哥就是。”
  原来那盒子里是一系列的制图工具,从圆规到量角器到三角板和各种尺子应有尽有。
  贾瑨看了眼哥哥,见他眼巴巴的样子好不可怜,再看了眼嫂子,也是望眼欲穿的样子,便笑着对迎春道:“姐姐只有这一套不成?若是只有一套,再叫本杰明哥哥带几套来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时间长了一些。倒不如把这一套先给大哥,叫他着人拿这个做了版型,再制几套一样的出来,也好让我和嫂子人手一套。”
  迎春满心欢喜的摸着贾瑨的头道:“好孩子,竟这般懂事。那这一套先给大哥拿去,叫他速速给你再做一套一样的出来。只是你嫂子倒不必这个,她另有她的工具。”
  说着,迎春又对王熙凤道:“嫂子要的皮尺,我叫人打了十几条,都是正反两面都带尺寸的。正面是西洋的尺寸,反面是咱们这儿的尺寸。之前叫司琪给你送去,你可见着了?”
  王熙凤笑道:“见着了,只是我也缺个直尺,要长的,大的。偏生咱们这里没有度量仪,没法定西洋的尺寸做不出来。如今你那个送来,我叫人再按着那上头的尺寸给我做两把直尺就好。
  “只是你带回来的东西里,怎么少了水平仪?”
  迎春道:“那东西怕磕碰,我没装在一块,与我衣裳包在一起了。一会儿司琪找出来了,便给你送去。”


第六百一十三章 风格不对

  四人又说了会儿话,不免就提到了去意大利的贾琮和甄英莲。
  迎春道:“我才动身时,接到二哥的来信,说是他已经到米兰了。又邀我带妹妹们过去,说是去罗马玩上一回。只是我不得闲,正要离开,又怕妹妹们去不成失望,便央了宝姐姐带她们一块过去。
  “算上时间,这会儿她们怕是已经玩过一回儿,早就回到伦敦了。只是怎地这回二哥哥与咱们不是去的一个地方,倒跑去意大利去了。”
  贾瑨回他姐姐说:“是父亲做的决定,说是要学艺术,还是意大利和法兰西要好些。英吉利那地方,适合做贸易,却不适合做艺术。”
  迎春笑着对他道:“我听说有人本该陪着二哥去的,却临阵退缩不去?是哪个小子来着,我想想?”
  贾瑨红着脸又道:“不是不陪二哥去,只是二哥出发那会儿,我跟大哥去了江西。大哥的厂子要我帮手,我总不能不去吧?”
  贾琏见这小子明目张胆的拿自己做挡箭牌,忍不住憋着笑道:“是是是,三弟是个大忙人,小小年纪,又要帮衬大哥又要照顾二哥,实在分不开身来。最后只得先紧着大哥,委屈你二哥自个去了。”
  贾瑨有点无语的看着大哥,冷冷的道:“那大哥以后别找我改良机器,我才多大,还是个孩子呢。”
  迎春见弟弟生气了,忙笑着哄他别恼,又岔开话题去说其他的。
  又说起怎么会搬来广州时,迎春这才知道母亲之前跟祖母闹了一场,且母亲现在还不知道祖母到底怎么想的呢。
  王熙凤说起这件事来,忙道:“是了,该找个时间,把老太太的心思说给太太听了,也省的一直误会下去。”
  贾琏赶紧看了三弟一眼,见三弟一脸淡定的样子,心里松了口气:“你这人精,怕是早就猜着了?”
  贾瑨不紧不慢道:“说不说关系都不大,母亲这人又不记仇,再说她也猜出一些了。现如今你看她与京城那边,哪里像是有仇的样子?离开之前,她与婶婶就已经和好了,只是在祖母跟前还没说清罢了。”
  王熙凤忙问:“你知道了,为何不告诉咱们,害咱们一直提心吊胆着。”
  贾瑨微微一笑:“你们不也没告诉过我?”
  贾琏王熙凤立刻理亏,这事儿他们还真的一直没告诉过三弟。
  迎春这里也不方便久留,各人都还有各人的事情要做。于是贾琏又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顺手抓走了躲了他好几天的贾瑨。
  只剩王熙凤一个人时,王熙凤对迎春道:“你此番回来,有何打算?”
  迎春想了想道:“暂时还没有什么打算,嫂子可有什么建议?”
  王熙凤说:“偏你在大学学的是文学,这文学到了这儿,皆是男子所为。西洋的文学又与咱们这边大不一样,真真叫你写首诗歌出来,怕是人家也觉得狗屁不通。”
  迎春忍不住笑了起来道:“还真是嫂子说的那样,如今英吉利流行不押韵体,我又偏爱的是散文小说。对了,我这回带了不少书回来,嫂子相看只管来我这拿。”
  王熙凤闻言好奇跟着迎春去看她带回来的书,翻了几本后,有些讪讪道:“我只学了两年,说还行,读书还真的有点吃力了。”
  迎春笑道:“嫂子不急,我才答应母亲,要译一本鲁滨孙漂流记给她看呢。再译一本你要看的出来就是,不过就是要等些日子。”
  王熙凤挑了挑眉问:“译一本要多久?”
  迎春看了看书,估摸着道:“若是诗集,怕是一日两日就能完了。可若是小说,少则十日多则一个月都很难说。”
  王熙凤笑道:“既如此,你先紧着母亲的来,我这里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的,也没多少时间看书。”
  迎春便真的开始翻译起小说来,自当天回来休整了一番,又在晚上见过了贾亮,她便一头扎进房里,开始闭门手译。
  一开始一晚上她斟词酌句能译个一两页出来,一译好了,便迫不及待拿来给邢霜看。
  邢霜看完笑而不语,迎春忙问:“母亲觉得怎样,此书是不是极有趣味?”
  邢霜这才放下书页,笑着问迎春:“你才说你爱这两本,是因为其语言平俗通顺,如讲故事一般。可我平日给你讲故事,难道是这么文绉绉的?”
  迎春怔了怔,拿过自己翻译出来的几章,细细的读了一回,顿时恍然大悟。
  她把整本书最大的特色都弄没了,也难怪母亲看着不爱。翻译时她竟按着平日里的习惯,给翻译成了枯燥难懂的书面语。
  迎春也是硬气,直接将那几页纸一把扯了稀碎,抬头对她母亲道:“您再等我两天!”
  邢霜笑着,看着女儿倔强的背影,心道这孩子兴许会在这上头发展出一条路来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她嘱咐金钏:“让厨房这几日多做些菠菜和猪肝的料理,送到大姑娘那儿去,这两样东西皆是明目的,那孩子性子上来了,怕是坳不过要熬夜了。”
  知女莫若母,果然当然迎春就熬到了晚上一点多。直到她院子里的蜡烛都点完了,迎春又要司琪去别的地方讨蜡烛去。
  司琪劝道:“姑娘消停点吧,才回来几日,就让太太担心你不成?这东西又不是一步而就的,翻译的急了,又出了错,岂不是白费力气?待到天亮了再好好的去写,看得清楚不说,脑子也清醒些。”
  迎春听了丫鬟的劝,这才更衣上床睡觉。只是白日又让司琪去多领了不少蜡烛回来,晚上依旧挑灯夜战。
  三日之后,她终于翻译完了第一章,一翻译好,就迫不及待的拿去母亲那里,求母亲阅读。
  邢霜看着女儿那两个黑眼圈,摇了摇头,低头去看译文。这一回她笑了出来:“还真真是极亲民的写法,又写的生动有趣,就好似一切都发生在眼前一般,的确是本有意思的话本。”


第六百一十四章 东来客

  迎春听到母亲的夸赞,顿时心花怒放,等母亲看完了,自个又拿过书页来细细回味了一番,越看越觉得自己找到了翻译的方向。
  “这还只是一章,之后的,待我全翻译好了,再拿来与母亲过目。”说罢,迎春兴致勃勃的带着书页又回去了。
  这一回去,就跟闭关似的,这姑娘就再不出门了。
  除了每日晨昏定省会到邢霜这儿来,便是连吃饭都只在她自个院子里吃了。邢霜也不拦着她,要知道女儿才回来,能找到点事儿做也是好的,便由着她“胡来”。
  谁知这一“胡来”,竟奠定了日后迎春的翻译之路。
  第一本书是鲁滨孙漂流记,迎春花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才把全文翻译完成,并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装订成册,这才送至邢霜的手上。
  邢霜细细品阅了一番,心里真的觉得女儿做的不错。甚至比后世的一些翻译还要到位。语句通顺,表达明确,场景重现也是活灵活现。
  对于人物的特点和语句上的特色,迎春也掌握的很好,用华夏的语言,准确把书里的西洋世界给展示了出来,倒也别有一番妙趣。
  对于一些西洋的习惯,东方人无法理解的,她竟也巧妙的转换成了东方的习俗解释了出来。
  邢霜对女儿翻译出来的第一本书,表现的比迎春还要兴奋,甚至让人拿了去书局排版印刷,重新装订成册,做了足足三十本成书出来。
  她自己这里留了一本刚印出来的,又给王熙凤那儿送了一本,给邢老娘那儿送了一本,当地各官员来往的近的也都送了一本。
  眼看着这书快送完了,她又要书局加印了五十本出来,开始往京城送。京城的本家当然不出意外的有一本,保龄候府和王家也是各送了一本,她往日在京城的交际圈里的各个奶奶太太们,也是人手一份。
  这一送就送上了瘾了,她这一琢磨,除了京城还有金陵呢,正准备再派人去加印,贾亮赶紧给她拦住了。
  “我说老婆,这炫耀女儿是没错,但这书你送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