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尴尬夫妻 >

第316章

红楼之尴尬夫妻-第316章

小说: 红楼之尴尬夫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那边,渐渐消停了下来,众人的目光从贾家的身上,转移到了别人身上。贾珠写信告知伯父这事儿时,广州那边已经是十月了。
  十月金秋,正是广州最好的季节。这个季节里,温度不高又不低,最是人们爱出门活动的时候。
  而这一年,广州最热闹的地方,就属码头附近的番商居住区了。
  这一片新开了一家食肆,说是食肆,却又是开在宅子里头,去过的人都觉得妙不可言,唯一的门槛,就是稍微贵了一点。
  可是但凡在那里吃过一次,就会成为那里的回头客。即便去一次要花上近百两银子,却能让人宾至如归,又能让人享受别样的风情风味。
  不少食肆都在打听,这家新开的“私房菜”是谁的产业,可谁知打听来打听去,皆打听不到背后之人。
  同行们纷纷搭伙结伴,想去找茬踢馆,可待进去入座,吃了送上来的东西,他们又一个个闭嘴不语,只埋头猛吃了。
  每一样的菜品都只有小小一碟,一人一筷子都一定能够,可偏偏越是这样,越引得人争抢不休,恨不得每一样都尝过一回。
  可是总有那么一两人是吃不到的,但也不打紧,因为虽然菜少,但菜品却繁多。吃不到的人,立刻会被下一道送上来的菜品吸引,重新投入新一轮的争抢中。
  虾饺,流沙包,各种没听过名字粥品菜品,让这些人疯狂不已。
  做为一个美食之都,竟能吃到这么多他们没见过的菜品,令广州的厨子们都纷纷汗颜甘拜下风,恨不得把这家的厨子叫出来,拜他为师。
  可不论别人怎么哀求,这一家的厨子和东家,都始终没有露过面,甚至还有人威胁过私房菜的跑堂小厮。不过这才威胁了,立刻就被送了出去,并且永远不予接待。
  有人想私下动手,可但凡有点这个念头,第二天就不知怎么打消这个念头,不敢再打这家店的主意了。旁人去问,皆问不出什么,最后弄得神秘兮兮的,全称人都在猜,这家店的主人到底是谁。
  不是每人往总督府的背景去想,可总督天天忙着修坝,总府夫人又天天往一个小渔村跑,总督家的大公子听说是个发明家,二公子也早就人尽皆知是个画家,三公子年纪尚小,每日跟着二公子到处玩耍。
  至于总督家的两个奶奶,大奶奶听说开了个作坊,是京城有名的裁缝,二奶奶足不出户,负责管家。
  这么一算下来,总府家里哪里还有人有时间去开什么私房菜?
  于是这家私房菜,最终成了广州城里最大的一个谜题,虽无人知道是谁开的,却人人都想进去一试,只是苦于囊中羞涩,现在也只有些富豪能进得去罢了。
  这私房菜才开了一个月,到了月底结算,竟有万两收入。
  王熙凤不得不佩服婆婆,这生意能做到这个份上,也是她独一个了。谁能想得到开个食肆能有这么多的收入,这都快赶上盐商了。
  “也就这前几个月能有这样的收入了。”邢霜笑着谦虚道:“这凡事都图个新鲜,咱家又限制每日进入的客人,自然有人吃不到要等着排队。待排了队,吃过几回,没了新鲜感了,谁还会花这天价来吃?”
  甄英莲担忧的问:“那日后可怎么办?难道要降价?”
  邢霜摇头笑道:“那可不行,降价了,前头吃过的那些人还不得疯了?何况咱们这用料也是真材实料的,又没有别家会做。虽有不少同行都来吃过,但有些调料是这里不常用的,他们吃不出来,也不会搭配。
  “只是这里的收入低了,咱们也有别的法子。总不能这些美食都只让有钱人品了,那平民百姓一辈子都吃不到吧?换些食材,做些比这个档次再低一层的点心出来,开几间连锁的铺子,统一售卖给百姓,利润只怕也不低呢。”
  王熙凤心里虽还疑惑,却不敢再质疑婆婆的话了,先前她就觉得开食肆利润不高,可婆婆才开出来就打了她的脸,现在听闻还要开店,她立刻想跟着入一股了。
  邢霜听王熙凤说要入股,笑着道:“你要入股不是不行,只是得先等等。我要做就做大了,做得整个两广都遍及咱们的店才好。”
  甄英莲听了,也来了兴趣,忙问:“太太要做大了,这人力物力都是大头,到哪去找这么多人呢?”
  邢霜抿嘴一笑:“所以说是连锁店啊,这是我新想出来的一种法子,你们不知,我给你们细细解释。”
  接着,邢霜把怎么开总店,怎么打响名气,再怎么吸引商家加盟,怎么培训,怎么统一说了一遍。
  说到最后,邢霜笑道:“当然,这些来加盟的人,想给自己店里加些自己的特色也是可以的,这我并不阻拦,只是咱们原创的,和他们独创的,必须区分开来。所以这菜单上,必须标明,也免得吃到了不好吃的,还以为是咱们总店出的呢。”


第五百九十八章 工业链

  王熙凤这辈子都没听说过如此规模的食肆,听到邢霜的规划之后,心中忍不住激荡不已,想想若真能做得两广都是,是不是还能把这店开到全国各地都是。
  这话一问出来,邢霜便笑着点头,又道:“你这胸襟自是与别人不同,能开得全国都是,那自然是极好的。只是凡事都得一步步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我这辈子怕是看不到了,剩下的就交由你们了。”
  王熙凤忙笑道:“什么看不看得到的,太太还年轻着呢,难不成这好几十年还做不到全国的程度?”
  邢霜笑了笑道:“你这张嘴,真真是抹了蜜的。”
  接着邢霜又问:“你那厂子倒是建得了,只是怎么没见着有动静?”
  王熙凤顿时愁眉不展道:“各地的绣娘不多,好些的都被大作坊买走了,想买过来人家可不肯放。民间倒是有些,只是手艺不大出众。就是有好的,听闻要背井离乡又不肯答应。”
  邢霜看向甄英莲,笑着对她道:“你最有法子,给你嫂子出出主意。”
  甄英莲掩嘴一笑:“这哪有什么肯不肯的,太太曾说过,这世上就没谁经得住诱惑,有的话,不过就是诱惑不够罢了。”
  王熙凤听了这话沉思了片刻,缓缓道:“若是以重金相诱,就怕这薪酬不一,绣娘间互相知道了,必会闹事。可若是不以重金相诱,她们又不肯答应,这哪是用钱就能解决的事情。”
  甄英莲道:“也不必非得重金许之,这绣娘多以二十岁出头最为合适,年纪小了,怕绣功不妥,年纪大了,体力又不如别人。想来这二十多岁的女子,多数都出了嫁,这样的人,不肯背井离乡也是正常。
  “一来,家里又要照看,既要服侍公婆,又要抚养幼子。二来,就怕她这一走,家中男人变了心性。
  “若遇上这种,也好解决,嫂子这工厂需得不少人手,平日庶务总不能都叫绣娘打点。将他们一家都请来,分派差事下去,既解决了杂事的人手,又让她们得以一家团聚,不至分离。”
  王熙凤笑着道:“若是这样的人多了呢?我那厂子再有杂事,也不至于要那么多人来做吧?”
  甄英莲又道:“我听三弟说过,这一条流水线上,只要至多一到两个能工巧匠即可,其余众人皆为小工,只需做些重复的工作,不必太有技巧。嫂子也不必都请些厉害的绣娘来,挑那年纪小的,许之以光明大道,还怕她不肯答应?
  “日子久了,那小的也培养出来了,就再不惧这能工巧匠不足了。再不济,买些死契的回来,慢慢培养,也是能有手艺好的。嫂子忘了咱家的几个丫鬟,那也各个都是一把好手,放出去又有几个能比得过?”
  王熙凤合掌笑道:“你这一说,我倒是有了主意。多谢你今日高见,待我那厂子成了,必有重谢。”
  邢霜看着两个儿媳,心道王熙凤其实是个有主意的人,必然不会被这些小事困扰。想必也是有意说出来,想讨自己个主意,其实就是变相的拍马屁。
  而自己叫甄英莲出这个主意,也是想考考英莲的本事,看她能不能处理这些问题。
  谁知英莲还真的能说出个一二来,虽然不是最佳的办法,但倒也是不错的。
  正想着,外头贾瑨回来,邢霜见他一头大汗,忍不住责怪了几句说:“见天就知道疯玩,也不读书也不骑射,你二哥是去采风写真的,你跟去又能做什么?扰了你二哥的清净,当心他日后再不带你。”
  贾瑨还没来得及辩解,甄英莲就笑着给他开脱道:“三弟天赋异禀,跟太太老爷倒是像极了的。这语言上学的又快又好,这才几个月,本地话就说的有模有样。还有那洋话,也不知是跟谁学的,见过几个番商,居然就能跟人打招呼了。
  “这几日若不是三弟跟着,只怕二爷都寸步难行了。他那呆子,但凡对方说话他听不懂,连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三弟处处跟着,也是替他解围,不然他可臊的不敢出门了。”
  邢霜知道贾琮虽然老实,也不是真的那么腼腆,好歹也是跟着贾琏从小在外跑过的,怎么会这么呆若木鸡的样子。甄英莲这么说,不过就是帮贾瑨开脱罢了。
  “你就惯着他吧,待日后文不成武不就的,也是你们受累。到时我眼一闭就走了,剩下个吃闲饭的小叔子,还不吃穷你们这些嫂子。”
  王熙凤哎哟一声,大笑起来:“太太担心他,那真真是白担心一场了。三弟能耐大着呢,太太怕是还不知道,我那厂子,和大爷那厂子,可都是三弟出的主意。
  “依我说,三弟才真真是个奇才。这么小个人儿,我倒奇怪他那些主意是打哪儿来的。怎么就想出什么流水线,什么质量检查。说的我懵里懵懂的,硬是反反复复听了三回才听明白。”
  甄英莲也好奇的问:“你们总说流水线,我却是不明白的。只知道那流水线的差事都是一样的,可这一样的,又怎么做出成品来。”
  王熙凤笑着给她解释了一番,又道:“你说三弟这脑子,是不是与别人不同?一人只负责一样,最后那人再负责缝合。这样我的设计也不会被人学去,即便别人来打听,只找一个人,也问不出什么机密来。”
  邢霜笑道:“你那个还好,琏儿那个才是真正需要保密的东西。这钢笔厂只要建得了,你只管瞧着,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两个儿媳都好奇的问:“此话怎讲?”
  邢霜笑道:“你们只知这钢笔能够量产,却不想想,量产之后又要牵起多少变化?咱们笔卖的多了,这墨水是不是也得多起来?墨水不量产,就跟不上笔的速度,是不是又得再开个墨水厂?而这钢笔用的纸,还不能是咱们平日写字的宣纸,需得硬一些才行……”
  说到这里,甄英莲插话道:“这就又得再开个纸厂了?”


第五百九十九章 本大爷来了

  甄英莲的反应令邢霜和贾瑨都有些惊讶,这个一家子里头,最规矩最内向的女人,居然是反应最快的一个,甚至比留洋回来的王熙凤还反应的更快,这不得不让人有些吃惊。
  而这事实上也证明,这个女人不甘于室,以她的心智,出去一圈会对她帮助更大。
  邢霜在这里慢慢的说着,把工业革命对整个社会带来的提升都教给了两个儿媳,王熙凤和甄英莲两人不禁听得入了迷,直到夕阳西下,还在太太房里,聚精会神的听着。
  贾亮回到家来,邢霜正讲到产业链的事情,贾亮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