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尴尬夫妻 >

第314章

红楼之尴尬夫妻-第314章

小说: 红楼之尴尬夫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邢霜琢磨了一番,扭头对家兴小声道:“这新安县县丞是哪一个,你可知道?”
  家兴也小声回道:“县丞姓张名园,听闻也是珠大爷同批考生,今年不过三十出头。小的去买地之时也跟这位张县丞有所接触,此人倒是一心为民,只苦于县小,地处偏僻,县中贫穷又无甚银钱,几回整改也不成功。
  “太太要是觉着这些人可怜,有心资助,倒不是不行,小的有一主意,不如将这些渔民皆收为佃户,反正他们也要出海捕鱼,不如咱们每日派人来收些鲜货,拿些米粮还给他们便是。”
  邢霜摇头道:“这只治标并不治本,此事回头再说。不过我倒真真需要些佃户,你且与这余老汉谈妥此事,我先去别的地方转转。”
  家兴连忙应下,邢霜便带着甄英莲往别处去逛。
  这一片除了海岸线,再往内陆走,竟是一大片的树林,生态保持的很好,还有大片珍惜鸟类。
  邢霜越看越觉得心喜,这是在后世看不到的美景,便忍不住对甄英莲道:“若是能在这里建个别墅,夏日来此避暑倒是极好不过的。”
  甄英莲笑道:“太太怕是想着咱们在京郊的庄子了?虽此地也凉爽,只是还得避着雨季,这一片林子里建个庄子,怕不是一年要淹上三四个月了。”
  邢霜心道,看来这淹水的问题,是这一带最迫切需要改变的了,便心里默默记了下来,准备回去同丈夫说一说。
  又逛了一会儿,再转回去,家兴已同余老汉签好了协议,这渔村的十几个村民,皆成了贾家的佃户。
  邢霜这才对余老汉道:“既是我家的佃户,我这里也有话要说。”
  余老汉带着众村民忙要下跪,准备听邢霜吩咐。
  邢霜赶紧挥了挥手,又上前去扶余老汉,其他人见状,不敢劳烦夫人亲自来扶,一时跪也不是站也不是。
  “各位都起来听吧,我们太太不喜欢这繁复礼节。”家兴机灵,忙大喊了一句,众渔民半信半疑,但还是听话乖乖的都站好了。
  邢霜看了一圈,见这些人还有些胆怯,心中微叹,面上尽量和蔼的笑道:“各位不必多礼,这平日的规矩,自会有人来同你们交代,今日我要说之事,并非这些。”
  余老汉忙道:“夫人请讲。”
  邢霜笑道:“既都签了协议,便是我家的佃户,只要各位依旧同以前一样,勤劳吃苦,我便不会亏待大家。
  “只有几点,想同大家言明。这其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会着人将你们渔具船只皆换新换好,以便诸位增产增效,但请各位珍惜爱护,切勿随意糟蹋。”
  余老汉倒是听得懂些官话,可是这增产增效是啥意思,文绉绉的他也不甚明白。
  家兴便在一旁用粤语道:“太太的意思,以后你们都是咱们家的佃户了,她会给你们把船和渔具都换成好的,让你们多打些鱼上来,但你们必须好好爱护,不能把渔具和船弄坏了。”
  邢霜只听得懂一半,但知道自己说的太文绉绉了,对方听不懂后,她立马改了语气又道:“这第二点,我希望你们搬家,这宅子离着海近了,虽然方便可住起来不安全。
  “你们既然是我的佃户,我便要护你们安全。这房子我会叫人来建,到时也会安排车辆,每日一早你们集体一块去海边,不会耽误太多时间。另外打渔回来,这些鱼类只管交给我家的家丁,也免了你们再去县城换米粮的时间。”
  余老汉听闻这位贵夫人要替他们搬家,还会送他们车,顿时激动的又想跪下,可一想起夫人不爱跪拜,赶紧忍住,只是这老泪纵横的样子却忍不住了。


第五百九十四章 水泥

  等余老汉把这句翻译给村民之后,邢霜不等村民如何激动,又说出了第三点。
  “这第三,虽我会替你们打点好住处,可这天灾不可避,希望你们有了新住所也要珍惜,若是发了大水,必须像主家回报。再有这淹了水的房子,也要及时修复,不可放任不管。”
  这话说了出来,不少人都有些犹豫。余老汉忙对邢霜解释道:“不是我们不想修复,只是这修复房屋每次都需要不少木材。而这一片树林砍不得,若是砍了,新安县的淹水就更严重了。”
  邢霜闻言,心里对这个村的村民好感瞬间提升不少。
  原来并非他们懒惰,而是苦于穷困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这个你们不必担心,既这新宅是我为你们建造,自然修复也是我来。你们且放心,日后这淹水的问题,也会慢慢解决。”
  余老汉和村民其实并不知道这位贵妇的来历,他们只知道有个有钱的夫人买了他们这片地。当听闻这位夫人还要改善淹水的问题,所有人都懵了,看着那位夫人仿佛看什么怪物一般。
  这个……夸这种海口,若不是个傻子?果然是内陆来的人啊,不知道海的厉害。
  只是众人也不好明说,只是尴尬的低下头去。
  邢霜知道自己说什么,这些人都不会信。她也正好懒得解释。
  一来她不想暴露自己总督夫人的身份,二来日后淹水若是改善了,这些人才会对她更加信服。
  于是当晚回去,等贾亮下了班,邢霜就跟他提起了淹水的事情来。
  贾亮耐心的听妻子反馈完,往床上一靠,缓缓道:“这也是我刚上任就要解决的问题。起先我还以为这两广总督,只是个武官。结果到了才知道,是文武皆管。
  “我来时是五月,倒还好说,一进入六月,这雨就多了起来。各县的求资都在往上报,我这里也是头疼的很。
  “听闻这个月开始就有台风,往年都是如此。今年我才上任,若是各县死亡人数比往年更多,我没法像陛下交代。”
  邢霜闻言也是担忧不已,连忙问丈夫:“那你可有对策?”
  贾亮叹道:“唯有加强各县防护,尽量多些疏通。难就难在海边堤少,这会儿的大坝也质量不好,材料简陋。
  “我有心想弄些水泥回来,可这会儿再让人运也晚了,加上水泥重,又不好海运,只要沾了水,就全废了。若是我花大价钱让人买这东西,一不小心就是在浪费国库了。”
  邢霜意外道:“难道这会儿水泥已经出现了?”
  贾亮笑了起来:“亏你还是生在英吉利的小妞,竟连这个都不知道?罗马人一直都用类似水泥的东西搭建房屋。后头英吉利有个技师,为了修复普利茅斯港口的灯塔,无意中得到了一种看似劣质的石灰岩,结果发现造出来的粘合剂比以往更强,发现这种石灰岩里含有黏土,水泥便真正问世了。”
  邢霜嗤了一声,赌气道:“这种小事历史里怎么会教,我又不是百科全书,你难道就能知道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所有事情?若不是你去了英吉利做使臣,怕是连你也不知道这种东西吧。”
  贾亮大笑起来,忙安慰妻子道:“是是是,是我胡言乱语了。我也是亲眼见过那边的水泥,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
  邢霜又道:“既他们能研究出来,没道理咱们不行。琏儿这方面是强项,交给他不就好了?就算如今的条件还做不到尽善尽美,能弄出不错的粘合剂,咱们就能把大坝做出来不是么?”
  贾亮叹道:“也不简单,这人力物力都是难题。广州繁华,但周边各县皆不起色。也难怪会被北方称为偏僻之地,只因这边发展的太不平衡。
  “加之这边人口稀少,又因贫困导致大多人可坚持不了多久的力气活。可若不从本地找人,招外来人口起码要筹备三个月以上。”
  邢霜眨巴着眼睛道:“咱们那边,但凡有了洪水有了灾害,哪回不是军人冲在前面。这保家卫国,除了为国,也要保家不是?这会儿你白养着这么多兵将,又无甚战事,为何不可借来一用?”
  贾亮倒是被邢霜提了醒,仔细想了想,那些将士们也是每日闲来无事,除了每日巡逻的将士,不当值的人确实只是每日操练一下就混日子去了。
  难得妻子提起这一点来,倒是让他茅塞顿开,他身为总督一职,难道还调不动这些兵将?
  于是几日之后,一道加急快报被送往京城。而不等京中回执,贾亮便让贾琏开始研究这粘合剂,又命各县加紧赶制石砖,以作筑堤之用。
  只是若要筑堤,就要先行实验“水泥”的强度,邢霜大大方方的把自己的地界让给丈夫做实验,并派人加紧建房,把自己海边的那群佃户给搬了出来。
  不出五日,贾琏根据父亲口述的材料,实验出几种可行的方案,分别制出好几种“水泥”来,最后粘合力最好,最坚固的那种“水泥”被人偷偷运到了海边,作为实验材料。
  而新安县烧纸的石砖,也纷纷运到位置,等待开工。
  贾亮一声令下,不顾军中怨言,派遣了一支三十人的队伍到了新安县海边,开始筑堤实验。
  很快,第一道堤坝建成,就等雨季来临。
  邢霜见丈夫这些天来日日愁眉不展,忍不住劝道:“虽还不知强度如何,好歹也比那石头木头垒出来的强些,不如先让各县搭建起来,也总好过无所作为。”
  贾亮叹道:“这也不行,咱们虽有信心,可别人俱不知情。只当我是为了贪墨,故意搞公共建设,这传回京城,就算陛下不信,也会派人来查。若是认识的人就罢了,若是故意要整咱们的人,便是好事也能给他搅和成坏事。
  “我倒不怕陛下责难,只怕这城中百姓因这些争斗,白白没了防护,每年还是要胆战心惊。所以只能先拿一处做着实验,其余各县人等,我只命人疏散及时就好。”


第五百九十五章 接着说

  贾亮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他的折子才传到京城,就引来朝中众臣各说纷纭。有说他劳军伤财的,有说他滥用职权的,还有弹劾他说他在广州私购宅邸的。
  所有想拉贾赦下马的人,在这时间纷纷露出真面目来,趁着贾赦不在,狠狠地参了贾赦一本。
  皇帝坐在龙位上,面无表情的听着下头的各种弹劾,直到最后一个大臣说完,他这才抬起头来看了底下一眼,问道:“都说完了?”
  大殿上鸦雀无声,众臣这才似乎想起,贾赦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是君臣,也是友人。
  只是这样的好机会,谁也不愿错过。贾赦这个浑人,凭什么就能做皇帝的心腹,他又无甚真材实料,想必就是靠着拍马迎逢才上的位。
  但众臣又不敢真的这么说出口来,这么说出来了,岂不是在说皇帝昏庸,轻信小人之言。
  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众卿方才说,贾赦劳军伤财?”皇帝冷冷的一笑,反问底下:“敢问他伤财在何处,劳军在何处?”
  底下有人状着胆子上来道:“守军职责乃驻守一方安全,贾总督不顾边疆海防安全,竟调兵去修筑海堤,简直大材小用。那海堤,只需征用些劳民即可,何需动用军队?
  “其调军建堤,无非是想从中扣下征民之费,以填其欲壑。且广州一带,早有堤坝,何需再建什么海堤,分明是其打着建堤之名,暗中敛财。
  “且方才刘大人所述,其在广州上任不过一月之久,便大肆兴建府邸。所造之处奢靡无比,莫说在广州一带,就是在京城,也找不出他那样的豪宅。
  “陛下,若他无中饱私囊,何来这些银钱私建宅邸?户部又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