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尴尬夫妻 >

第155章

红楼之尴尬夫妻-第155章

小说: 红楼之尴尬夫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邢霜望着天花板,怔怔道:“似乎更难呢。我想改变的,是她们的思想,可她们改变了没用,这个世道没有变。她们若是变了,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怎么接受世人对她们的指点?”
  贾亮也看向了天花板,良久后吐出一股浊气道:“那就改变这世道!凭什么咱得顺势而行?凭什么咱就不能做点大事儿出来?你不行,可我行!咱有钱有势,咱还有圣人撑腰,怕什么?!”
  邢霜一咕噜爬了起来,手撑在床板上,回身望着丈夫,眼睛闪闪发亮:“当真?”
  “当真!”贾亮只觉得心里一股豪气油然升起,妻子要求的很少,他也很少问妻子究竟想要什么,可是这一次他懂了。“这吃人的社会,咱们再不怕了!日后也不要让女儿们害怕!不管咱会在这儿待多久,能为她们多争取些,就多做些。以后死了,也能安心闭眼。”
  邢霜感动的扑了上去,抱着丈夫的脖子就亲了一口:“老爷!多谢老爷!”
  于是乎,一晚上这屋里的动静就没小过,邢霜更是难得的大声了一回,害的丫鬟各个面红耳赤,第二天连头都不好意思抬了。
  邢霜倒是再不脸红了,镇定自如的继续掌事管事,接着又让人安排上元节出去看灯的细节。
  初五初六带着女儿们出门做客的时候,跟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家商量好了,要一起带着姑娘们去看花灯的,她可不能言而无信。


第二百九十三章 晴雯身世

  邢霜在家里这些年来,大家都差不多摸清了她的习惯,以前家里的姑娘们没怎么出过门,那是老太太看的紧。可大太太秉持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趁着姑娘们小的时候,就没少让姑娘们出过门。
  光是二姑娘,便打小被大老爷带着去见过各种洋人,三姑娘更是爱骑马,常跟着老爷出去骑马。
  每年的上元节乞巧节,更是从没让姑娘们窝在家里过,大太太必定带着她们出去玩。
  老太太虽看不惯这点,可大太太总有法子带着姑娘们出去,每回又都是安安生生的回来,几回下来,老太太也不吱声了。
  这一回,连二太太都跟着一路,带着大奶奶一起出门看灯去了。二老爷发了好一通脾气,说什么大太太带坏家风的,好在这话还没传到大房去,就被老太太知道了。
  老太太硬是把二老爷叫到跟前来,好好的训斥了一顿,二老爷这才不敢说下去。
  下人们见了这一幕,又是一阵偷笑,要知道二房如今也就只有个二老爷对大房横眉竖眼的了,其他人,谁见了大太太,不说一声好的?
  晴雯打外头回来时,袭人正在给姑娘打络子,见她竟没跟出去,好奇的问道:“给你个机会出去玩,你倒回来了?姑娘身边谁伺候着?”
  晴雯喝了口水道:“小红跟去了。”
  袭人又问:“你如何不去?”
  晴雯怔了怔道:“人挤人的,去了作甚。倒不如回来多绣点料子,姑娘来年的春装要紧。”
  袭人知道她必不是因为这个,有心问出她的真心,便追问道:“小红才多大,你竟叫她伺候?万一出个好歹,谁担得起?”
  晴雯叹了口气道:“你快收收你这婆婆妈妈的性子罢,我哥哥嫂子听说我要随姑娘出来,早早就打着主意要在路上堵我了。姑娘和太太又不知道我家里的事儿,若是他们上来哀求,保不齐就放了我跟他们去。
  “你也知道我哥哥那人,他不过是要些钱去赌。我嫂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没得给人丢脸。
  “再说小红自小生的比我好,家里没少带她出去玩耍,她对这京城的路熟,又不像我,我打小就在别人家伺候,哪里认得到路。
  “若真有什么事儿,小红一个顶我十个。换了我去,不但要被我哥哥嫂子讹上一笔,万一走丢了,人都找不着了。”
  袭人知道,什么小红认路这些都是假的,定是因为晴雯的哥嫂,不由为晴雯惋惜起来。
  她也是外头买来的,可她却与晴雯大不一样。家里虽卖了她当丫鬟,可那时家里确实揭不开锅了,她弟弟妹妹又多,她这个做大姐的,自然要出来做事讨生活。
  晴雯却是个孤儿,那哥哥吴贵也并非亲哥哥,不过是个姑舅哥哥。袭人感叹,自己出去了,尚还有个家,晴雯却要处处小心的讨着生活。比起她来,着实可怜的多。
  想到这里,袭人对她道:“你若不愿出去,改明儿回了姑娘,往后再要出去,我跟着就是。小红虽机灵,却始终小了些,真要伺候人,却还不管用。”
  晴雯感激道:“你肯再好不过,我也不瞒你,我自进来了,就没再回过家。你当我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因家里有两个吸血虫在?”
  袭人点头笑道:“早说多好,我早想看灯了,偏想着把机会让给你去,结果你倒不去。”
  两个丫鬟一时丢开这事儿再不说了,只安静的做事儿,等着姑娘回来。一会儿清远居的钟声敲了八下时,姑娘们便进了院子。袭人和晴雯忙站起来忙乎开来,伺候着姑娘睡下,一夜无话。
  又说本杰明这边,被码头压着的货,很快被人解救了出来,并一路送到了京城。本杰明这头收了货,那头便叫来贾芸,说要进去给夫人道谢。
  贾芸笑着劝道:“这会儿叔祖母忙得很,刚过了年,正是冗务缠身的时候,你有心道谢,倒不如正经好好做了生意,让家里好起来了,也不枉我叔叔助你一回。”
  本杰明被他说的这一通倒不好意思起来,只能按下感激的心思,认真打点起他的货物。
  他这一回来,带了些西洋玩意过来。因事先打听过,又受了贾琏的指点,带的是英吉利的银器和皮制品来。
  英吉利的皮制品现在虽还是小作坊形式,但在鞣制和缝合技术,已经超出了现在的华夏。特别是各种皮质小行李箱,皮质的手袋等等,都是华夏现在还没有的。而英吉利的皮质长靴又比华夏的长靴穿着更紧贴更不透风,所以本杰明带来的这批货只要推销的好,是绝对不愁收入的。
  本杰明也是聪明,他牢记邢霜说的“在中国讲究的是关系二字”,整理好货物后,硬是让贾芸带了好些货回去,说是给夫人和姑娘们的礼物。
  邢霜这头收了礼物,乐的嘴都合不拢了,忙叫姑娘们也来挑些。
  林黛玉这还是头一回见着“新鲜”的西洋玩意,平日里见得最多的就是舅妈屋里的那台西洋钟了。如今这一桌子小箱子小手袋,倒是新奇的紧。
  她绕着桌子转了一圈,看着姐妹们都在挑选,忍不住问舅妈:“这些都是上回那个商人送来的?”
  邢霜低头笑着对她道:“对,他原也是你哥哥的同学,不过家境中落,这才替家里打点起生意来。他带来的可都是好东西,便是在英吉利也是极贵的货物呢。你看这银器,还有这皮质的箱子,在英吉利需得极好的匠人,才能打的如此精细。”
  黛玉上手摸了摸眼前的箱子,心中叹道果然如此,这箱子连角上都被一片厚厚的黄色金属包裹了起来,莫不是金子?
  “舅妈,这一片是金子?”
  邢霜看了眼笑道:“这就不是了,这是黄铜。这皮箱用久了,四角都难免磨损,所以在四角包上一块铜片,是以保护。铁片易锈,铜片锈的慢些,好保存些。”


第二百九十四章 妯娌一条心

  黛玉倒是来了兴趣,伸手将那箱子开了又关,见那上头的扣锁也是自己没见过的,一时间玩心大起,把弄了起来。
  “你若喜欢,拿一个去,这皮箱适合长途跋涉,比包袱皮好,防水经摔。”邢霜说着,又拿了个手袋起来,自个比了比,满脸的笑容:“本这孩子真是有心了,我还愁没地方买手袋,他竟送了这么些进来。”
  黛玉学着舅妈的样子,也拿了个手袋起来,跟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下,有点疑惑:“这样子奇奇怪怪的,哪儿好看了?”
  邢霜咯咯笑了起来,拍了拍黛玉的脑袋道:“傻丫头,待你见过西洋女人的衣裳就知道了,这得配着西洋女人的衣裳才好看。咱们的衣裳不配,不过若是还能有把洋伞,就好多了。”
  黛玉听不明白,转头还是选了个皮箱,探春见她不选银器,问:“你怎选了这个?”
  黛玉拽着皮箱从桌上拖了下来,自个拎了拎觉着有些重,又转手递给了一旁的袭人,这才道:“我日后回扬州去,就提这个回去。”
  探春探头过来一看,自个也去选了个箱子:“那我以后出去读书,就提这个走。”
  邢霜还担心黛玉提到回扬州会让几个姊妹不开心,可看到探春这么巧妙就把这件事儿给掩了过去,心里也松快下来。
  “你们都选上一个,日后有机会用上了,才知道这箱子的好处。”邢霜说着,亲自帮她们各挑了一个,惜春那个最小,但她提着也刚好。
  “我倒是喜爱这镜子,竟看得如此清楚,屋里的铜镜都比不上了。”迎春笑着拿着把银制的小镜子道:“只可惜没有再大些的,这个连脸都照不全。”
  邢霜又解释道:“有大的,西洋还有全身镜,改明儿叫人给你寻一个回来。这一个本也不是用来正经梳妆的,是平日西洋女人拿来补妆的。你瞧见那手袋了没有?这镜子小,能放进手袋里,再装些补妆用的胭脂水粉。平日哪儿掉了妆,用这镜子对着,补些上去,很是方便。”
  听了邢霜的话,姑娘们竟也觉得那样子奇奇怪怪的手袋很是方便了,平日她们哪里有机会补妆。若是出门,少不得大包小包的装一大堆带着,要补妆了,也得借个房间偷偷地补妆。有了这手袋和镜子,倒是方便的很。
  “舅妈,我还要个手袋。”黛玉红着脸道:“那银镜也要一个。”
  邢霜笑着让她自己挑喜欢的样子,又拿了把银梳起来道:“这个也是极好的,你看它上头镶着宝石,平日可用来补妆,也可用来当簪子插在头上。”
  黛玉轻轻蹦着朝邢霜伸手,邢霜见她那样儿实在可爱,也不忍心再逗她了,便将梳子递了过去。
  “都收好,这些可都是一套的,少了一样儿,都不行。”
  姑娘们这挑挑那选选的,桌上的东西都还有那么多。甚至除了几个皮箱,就看不出少了东西。
  可见这本杰明送进来的礼物,实在多的吓人。
  邢霜又叫金钏去直节堂和仙鹤堂走一趟,叫了王氏和贾母来挑。贾母倒是见识过的,指着银镜,对她身边的鸳鸯道:“你瞧着这个眼熟不?”
  鸳鸯看了笑道:“早知大太太喜欢这个,库房里那个老大的就给您搬过来了。”
  邢霜想起书里,怡红院里有个全身镜,还是个双面的。听鸳鸯这么一说,原来这镜子竟是贾母的陪嫁?
  “老太太怎么不用?”邢霜问道:“那东西可比铜镜看着清楚。”
  王氏在一旁拍了拍胸口道:“阿弥陀佛,太清楚了,看得也有些渗人了。我才进门时就见过一回,吓了我一大跳。后头珠儿出生,也被那镜子吓了一回,老太太就再不用了。”
  赶紧这里头,还有这个缘故呢?邢霜听了,抿嘴一笑,对贾母道:“求老太太件事儿,那镜子老太太既不用了,赏给媳妇儿可好?”
  贾母手里挑着桌上的东西,笑着对鸳鸯道:“听听,就知道她眼睛贼,差一点的都不见她来要,偏我那儿最贵的东西,她一要一个准儿。
  “前几年从我那儿要了个碗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