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尴尬夫妻 >

第149章

红楼之尴尬夫妻-第149章

小说: 红楼之尴尬夫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儿冲动了,令她两个为难,这我理解。
  “可你既跟了林丫头,便要为她着想。她与袭人两个,都是这般好说话的,下头人的岂不是挑软柿子捏?你也看到了,那些个小的,就算去了育才,始终还是孩童心性。爱玩的整天就惦记着玩,没个人看管教训,就都翻了天了。
  “将你给了林丫头,就是看着你为人直爽敢做敢说,她不好意思说的话,你能替她说得出来。如今你怕讨了她的嫌,一味的避让,岂不是辜负了我的一片期望?”
  晴雯听到这里,抬起头来,看向太太,一脸懊悔道:“奴婢愚笨,没能明白太太的心思,还请太太责罚。”
  邢霜摇了摇头道:“责罚也就过了,你本意是好的,想着避让着些,不争宠不找事儿,换了别人,这都是好事儿。不过林丫头不是别人,我自是希望她在咱家能跟在自个家一样儿。太客气了,反生疏了。”
  “太太放心,太太的心意,奴婢如今明白了,必不会让太太失望。”
  邢霜点了点头,又扭头对翠缕道:“你也是老太太调教出来的,想必是知道咱家规矩的。今儿云丫头一天都在哈欠连天,明儿我可不想再看见了。”
  翠缕赶紧福了一福应了下来,这才听见太太道:“回去吧,时候也不早了。”
  回清幽院的路上,翠缕问晴雯:“有太太这话,你日后也不必再掖着藏着。我见你倒是个明白人,今儿若不是你提醒我,只怕我也得犯错。”
  晴雯却不吱声,只低着头走路,待回了院里,又跟袭人碰了头,晴雯这才把清远居里的事说了一遍。
  当说到两个小丫鬟都被打发回学院了,袭人问:“那咱们补缺的人,什么时候才到?”
  晴雯说:“太太没提,但依着太太的性子,只怕也就这一两日了。”
  袭人放心下来,打了个哈欠,推了推晴雯,又指了指上房的方向:“以后咱俩轮着来,今儿可该你了。往日我都是在里屋,姑娘床前的熏笼边睡。你若是嫌太硬了,往耳房去,睡炕上,也不冷。”
  晴雯道了句:“你自睡你的,我有主意。”便回身去屋里拿了被褥,进上房去了。
  这一头湘云和黛玉已经躺下,可见着丫鬟们不在,依旧是窸窸窣窣的说个不停。过了会儿突然听外头有人道:“什么时辰了?”
  湘云听出是晴雯的声音,吓得顿时不敢说话了。
  翠缕在外头回她:“戌时六刻了。”
  晴雯又道:“我警醒些睡里屋,你在这儿睡就好。”
  翠缕又道:“你不常守夜,怕是不知道茶碗在哪儿,不如我进去睡?”
  晴雯嗤了她一声说:“再没伺候过守夜,还没见过不成?再不熟悉里屋,我还不会进去看过一圈再睡?若是闭个眼就能忘了位置,太太也不会派我过来了。”
  翠缕的声音颇有些无奈道:“你去你去,我不过好心一句,你便有十句来回我。日后我再不说话,看你还怎么说。”
  晴雯掀了帘子进来,床上俩姑娘皆因她厉害,都不敢再说话了。一时间听着晴雯在熏笼边铺下被褥,两个姑娘都闭上了眼睛,默默等着晴雯睡下。
  谁知这一等,耳边总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晴雯一直没睡着。湘云和黛玉等着等着,竟直接睡着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湘云睡足了,精神头也来了,还在床上坐着,就笑着问一旁收拾地上被褥的晴雯:“你昨儿进来后做什么来着,怎地一直有声响?”
  晴雯收着被子笑道:“吵着云姑娘了?奴婢生来怕热,如今晚上虽凉,可也忍不住要扇会扇子。”
  湘云听说是扇扇子,倒也没了语言,还不等晴雯去叫,自个趴下去喊了黛玉起来,姊妹俩梳洗打扮完,就出门去找其他姊妹,一道往清远居去给太太请安了。
  又说薛家这边,事情一直僵持不下。直到忠靖候夫人出现,才有了转机。王氏得知是邢霜派来给自个撑腰的,顿时心里对这嫂子又多了几分欢喜。薛姨妈心里也对这个从未谋面过的姻嫂满是感激。


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好事儿

  王氏也知道,出来的久了,家里虽不催她,可老太太心里也是不安逸的。于是借着忠靖候夫人出现后,薛家叔伯等人不敢再来闹事,她便去跟薛姨妈辞行。
  薛姨妈几番苦留,薛宝钗也极力挽留姨妈,偏偏王氏不肯答应。
  “若不是嫂子网开一面,我想来看你这一道也是不行的。我们家老太太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在家时倒是随和,可遇着这种事儿,违了规矩她可是不干的。
  “我已来了快两个月了,再不回去,岂不是给我嫂子添麻烦?她一应拦下老太太等人的阻拦,又给我个名正言顺的回来的理由。我若不知节制,她也为难不是?”
  王氏一番话,倒是让薛姨妈没法再留。不过好在现在有忠靖候一家撑腰,且忠靖候等人会留到明年年初才走。这一段时间,也足够薛姨妈一家正理好自个的财产了。
  “姐姐既为难,我也不强留了,还望姐姐回去,替我跟姻嫂道声谢。若不是她几番出手,咱家还不知要落得什么下场……”说着说着,薛姨妈又是一阵心酸,忍不住哭了起来。
  王氏见她这般,也是不忍。但再不忍,家里还等着自己回去,她只能硬着心肠离开了金陵。
  王氏到家时,都已是十月底了。休息了两日,正好十一月初一,邢霜把李纨的差事又丢给了她,并多派了两件差事给李纨。让她管着家里所有人一应出行的车辆,和祭奠时要用的器皿。
  李纨早早就习惯了这种当差的日子,这两桩差事派了下来也不排斥了,认认真真的接下,老老实实的当差。她这做派,不但令她婆婆放心,令邢霜也是松了口气。
  书里的李纨因丈夫早亡,难免有些自私。可如今丈夫未死,儿子又日渐大了,王氏也因宝玉不在身边,将宠爱都给了嫡孙,因此李纨的小日子可谓是过的有滋有味了。
  邢霜见李纨也变了,心里自然欢喜,过年时狠狠封了几注红包,分别给了贾兰和宝玉。至于贾环自然也有,不过跟家里其他孩子同样,倒没什么区别。
  贾琮拿了红包,自然没有什么怨言。倒是迎春探春俩姑娘,捏着红包跑来清远居,嘟着嘴问母亲为何偏心。
  邢霜无奈道:“你又怎知我偏心了,每个人的不都是一样?”
  探春爬上炕来道:“母亲又哄我呢?若不是宝玉来找咱们摸叶子牌,我还不知他那里竟有五十两,比咱们足足多了三十两。”
  迎春攥着钱袋道:“可不是?母亲恁地小气了,只拿二十两来打发咱们。”
  贾亮在一旁听了,女儿奴本性又发作了,一伸手就往怀里掏:“给给给,说,还要多少,爹都给你们。”
  邢霜忙干咳了一下,吓得贾亮把手又缩了回去。
  “吵吵什么,怎么不见你林妹妹来吵,怎么不见瑨儿来吵?咱们这屋里可是一视同仁,谁也不多谁也不少。宝玉那孩子常年跟着老太太,比你们都尽孝更多,我见他孝顺,多奖励些他又能怎地?”
  正说着,贾瑨打外头一掀帘子进来,原本满地乱爬的孩子,如今走路跟带风似的,一脸严肃的走到他母亲跟前,啪叽跪下了。
  邢霜都懵了,贾亮更是一脸糊涂的看着儿子,也搞不懂他在干嘛。
  “母亲新年好。父亲新年好。”
  贾亮哦了一声,手又伸怀里去了:“这是拜年来了?傻孩子,拜年是明儿一早,不是今晚。不过你既然来了,这压岁钱……”
  话还没说完,手里的荷包就被邢霜给拦截了。
  “你这臭小子,存心大过年的气我是不是?”
  探春迎春见状,跟着弟弟一道跪在父母跟前,还磕了个头:“给父亲母亲拜年了。”
  邢霜扶额想哭,都是她,自作孽不可活。好好的按着古代的规矩教孩子不好吗?这几个孩子一个比一个难糊弄!
  “你们几个都给我起来!”
  正说着话,贾芸打外头进来,一看这叔叔姑姑的跪了一地,他看了看气氛,笑了起来:“哟,今年拜年提早了不成?我倒习惯明儿再一早来给叔祖父叔祖母拜年。”
  邢霜无奈看向他问:“你不在家陪你母亲,这会儿进来作甚?”
  打贾敏死后,五嫂子就随船跟着黛玉一道回来了。不过邢霜还是留着贾芸在府里,只时不时让他回去探望母亲就是。
  五嫂子本就没什么收益,这会儿姑妈也没了,她的差事也停了。可好歹儿子那里还有每月给的零花,倒是也能维持生活,便也不拦着儿子继续住在里头。况且叔叔婶娘肯给她儿子一个机会,她开心还来不及呢。
  贾芸这会儿进来,还真是稀罕,不过瞧着他面上喜气一片,想来也是有好事儿。
  贾瑨见侄儿进来了,赶紧扶着炕沿爬了起来,一翻身上了炕,身子倚着他爹就这么坐了下来。迎春探春赶紧也起来了,臊的一脸通红要回清幽院去。
  “姑姑们先别走,我这儿可有好事儿。”
  贾芸笑着说着,打怀里摸出一封信来。邢霜见那信封的样式,顿时眼睛一亮叫了起来:“是琏儿来信了?”
  贾芸忙双手奉上信去,笑着解释道:“自打叔叔去了英吉利那边,我每逢年节都会让人去码头守着。本也不报什么希望,可这事儿也是巧了,我邻居有个商人,赶巧去胶东进货,看见一队英吉利船队,说是因货吃了水,不肯多加税金,正跟码头的人扯官司。
  “他常年听我提起二叔,又知道我每逢过节便要派人去码头守着等信,便多嘴帮我问了一回。谁知还真问到了,他便帮人带了回来。若不是他,只怕这信要等到年后才能到咱们手里了。”
  邢霜大喜,忙拆了蜂蜡来,看里头的信。看着看着,她眼眶也湿了,手背一抹眼睛,将信丢给了丈夫。自个倒是拿着帕子擦起泪来。
  “二哥说什么了?”信在爹的手里,探春便不怕了,勾起脖子凑到他爹跟前,就着他爹的手看了一眼:“什么呀,这歪歪扭扭,尽是洋文。”


第二百八十三章 我来的最晚

  贾亮还真看不懂这信里说了什么,这本就是老式英语,且他会的也就是日常几句问候语而已,这会儿一连串的蝌蚪文送到跟前来,他眼睛都看花了。
  “咳咳……那什么!”贾亮手一伸,把信杵到还在抹眼泪的邢霜跟前:“别光顾着哭,给老爷我念念。”
  邢霜没好气的看了丈夫一眼,文盲还忒多理由了,接过信来,将信翻译了出来。
  原来自三月出发,贾琏等人一路顺畅。无惊无险到了英吉利,一下船便有诺顿家的仆人来接。
  诺顿子爵早早就给贾琏在剑桥镇看好了一栋房子,这一家人因主人去了印度,这会儿正想把房子租出去。家里各色家具应有尽有,还有留家的女仆管家可供使用。
  家里还有一辆马车,平日方便贾琏上学。至于没有车夫,诺顿子爵也提前将自家的车夫安排到了贾琏的住处。
  贾琏这孩子也是争气,并没有给人添太大的麻烦。见诺顿子爵给自己打点的如此妥当,立刻送上了在西方是天价的苏绣十匹,上好的官窑瓷器一套。又托诺顿子爵在当地银行开了户头,将自己带来的黄金存好,兑换了当地的货币。
  剑桥其实是英格兰的一个小镇,当初是一批从牛津大学为了摆脱殴斗恶习逃离出来的人,为了建立一个安静的环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