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尴尬夫妻 >

第144章

红楼之尴尬夫妻-第144章

小说: 红楼之尴尬夫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惜春看了看贾瑨好奇的问:“六弟已能吃这些东西了,好克化么?”
  探春笑着回她:“不打紧,自一岁起便吃上了,不给他吃他还要闹。母亲见他吃了几回也不打紧,便不拦着他了。如今早就与咱们一样,吃些正常的食物了。”
  黛玉也道:“倒是比别家的孩子还壮实些,舅妈说这人的肠胃也是要锻炼的,若是因怕他不克化,总不给他吃,他的肠胃总适应不了,到大了吃什么都遭罪。不如早早就让他适应了,日后吃什么都不怕。”
  惜春叹道:“可不是,如今我倒是好些不能吃的,想来小时候没这般锻炼过。”
  黛玉又道:“这会儿再锻炼也来得及,你比我还小些呢。我自来了,舅妈也没少给我吃些往日我不曾吃的东西,如今我也不大反胃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论西洋

  说起吃东西来,迎春是最有心得的,打小她就是个吃货。母亲又从不拦着她吃,所以她的肠胃在几个姊妹里是最强壮的,吃什么都不会拉肚子。
  迎春便忍不住说起小时候吃东西的趣事来,惹得几个姊妹哈哈大笑起来。
  探春笑着笑着道:“这还不止,我两岁那年,母亲弄了个冰碗出来,里头放些果子和蜂蜜,甜滋滋的又消暑。她止不住嘴,偷着吃了三碗,晚上闹肚子,硬是跑了一夜的茅房。”
  众人听了忍不住大笑,迎春也笑着道:“那会儿不懂克制,如今倒不稀罕了。不过说起冰碗来,我倒是惦记着母亲以前做过一次叫什么奶油的东西。”
  探春也道:“我记得我记得,绵绵软软的,母亲就做过一回。说什么太费胳膊了,打死不肯再做第二回了。还说什么生奶油难做,须得用牛乳分离。成功做出一回至少要先失败十回,太费银子了。”
  黛玉听了忍不住咂舌道:“失败十回,那失败的牛乳作何用处?”
  探春道:“这就不知了。”
  迎春笑道:“我知道,我看着母亲咬牙切齿的都倒了,边倒边说什么没机器就是麻烦,日后再不试了。”
  惜春好奇的问:“机器?什么机器?”
  迎春摇了摇头笑道:“这我就不知了,只听母亲说了些乱七八糟的话,我再问,母亲又说是从西洋人那儿打听出来的,她了解的也不多。”
  惜春不由羡慕:“你们皆见过洋人?我就不曾见的,往日有人来调西洋钟,祖母都不让我过去看。”
  迎春和探春看了一眼,笑了起来。
  “你说的是杰克?他如今不但给咱家挑钟表,还在咱家族学教数学呢。”
  黛玉听了也很好奇:“我往日见过他一回,只是他是匠人,竟不知他还是个先生?”
  迎春笑道:“这是父亲的主意,父亲说二哥心悦西洋科学,咱家其他的哥儿也不能落后了。免得二哥回来,通家没一个能跟他说得到一块去的,岂不是他日后想做什么都没了帮手?”
  贾瑨这时又开始爬了起来,迎春忙把贾瑨拉到怀里禁锢着,接着道:“三哥如今在学里也学的是物理和数学,其余的课不过随便听听,正经还有启明胡同的先生的教他呢。”
  贾瑨不耐烦了起来,拿手拍着他姐姐的胳膊,一个劲的要往外跑。探春见他那样儿,又伸手过去拍了他一下:“老实点儿,再闹腾让奶娘抱你回去!”
  贾瑨可怜巴巴看着他亲姐,最后还是老实了下来。
  几个姑娘又就着方才的话讨论了起来,最后谈到那数学究竟教些什么,迎春探春也不是很清楚了。
  迎春犹豫着道:“母亲说等我再过一岁也会教我些简单的,记账起来也方便。我估摸着,该是和珠算差不多吧。”
  探春笑道:“这你就不懂了,西洋的数学可不止那么简单。我见过三哥平日的功课,听说还有什么乘法除法的,再大的数字,套上公式就能片刻算出来了。”
  “什么是乘法?”惜春又问了起来。
  探春道:“我先问你个简单的,一个果子,翻三番是多少个?”
  惜春笑道:“这还不简单?三个呀。”
  探春又问:“那若是三十个果子,翻三十番又是多少?”
  惜春顿时犯了难,看向迎春,迎春赶紧扭过头去装作没看见,黛玉则掰着手指默默算了起来。
  探春笑道:“是九百个。”
  黛玉一丢帕子,叫道:“好快!”
  迎春抱着弟弟喷笑:“你快别显摆,这个我也知道。再复杂点,你就不会了。”
  探春不置可否,又对惜春道:“这便是西洋的数学了,母亲说虽珠算也快,但背起来麻烦,手边若没了算盘,也是算不出来。还是西洋数学更方便些,简单些的心算便能出结果,再复杂些,有纸笔也能算出来。”
  惜春羡慕起来,也想着快些长大了,说不定婶娘也能让人教自己学这数学。
  几个姊妹说完这些,便起身出了亭子去玩。
  探春一出了亭子,便带着惜春跑去摘石榴去了,迎春因抱着弟弟不方便,只跟黛玉两个在园子里散着步,赏赏花。
  黛玉走着走着,突然道:“往日在家到了秋日总要咳嗽,如今倒迟了好些日子没发了。”
  几个大丫鬟一直都跟在身边的,闻言袭人便道:“姑娘这么一说,倒还真是。要不请个太医来瞧瞧,预防着备些药也好。”
  迎春问她:“往日吃什么药?”
  黛玉道:“打之前就吃人参养荣丸。”
  迎春忙道:“那药家里就有,不必再另备了。母亲每年都让人配上一些,囤在家里。新的做了出来,旧的便贱价卖给外头的平民了。”
  黛玉听了笑道:“这药原就是舅妈每年派人做得了给我母亲送去的,后我母亲吃不着它了,又到我身子弱了,小胡太医来看过我一回,说我吃这药也是极好,我便一直吃着。”
  袭人在后头笑道:“姑娘这一说,我倒是记起来了,可不是就是这么回事。原是为着姑太太每年备着的,后头听说姑娘也吃,太太便让人多备了些。”
  黛玉心道舅妈对自己这片心意实在可谓世间难求,人都说人走茶凉,可她却一心善待自己,不曾因母亲过世而减弱过一分,甚至还比以前更加细心体贴。
  黛玉一心感激舅妈,又因姊妹间情谊越发紧密,倒是真心放下心中芥蒂,不再纠结起母亲去世的事情来。要知道这世上真心难求,若自己只一味沉溺在母亲去世的悲哀上,却忽略了身边对她真心实意的亲人,也是一种不孝。
  想到这里,黛玉开怀一笑,对迎春道:“既没有咳嗽,便犯不着吃药。舅妈说过,是药三分毒,能用食养绝不用药养。再说如今我迟了这些日子没有咳嗽了,不是证明舅妈这些日子给我调养的极好了?”
  迎春见她释怀了,也开心的说:“既如此,我回去问问母亲,吃什么能给你养身子,我往后多做些给你,只要你不嫌我手艺不佳就好。”


第二百七十三章 拜访史家

  邢霜这头打理完庶务,同李纨一道去了贾母那里吃午饭。
  自贾母反省过后,对邢霜的态度又回到了头一年的样子,加之如今亲女儿没了,邢霜这个大媳妇待自己又如亲女儿一般的孝顺,贾母也不愿再拿着架子。
  于是邢霜摆了菜,贾母便让她入座,又对李纨道:“你也坐,这些日子你婆婆不在,你也累得够呛。”
  李纨还有些不敢,但见邢霜冲她点头,这才在一旁坐下。
  “说起来,老二家的也该回来了吧?”贾母还没动筷,就先说道:“也不知道薛家的事怎么样了。”
  邢霜笑着道:“弟妹要知道老太太惦记她,怕是感激的都要哭了。只是这会儿她要是回来了,姨太太那头怕是不好呢。”
  “怎么?”贾母忙问:“是有何难处?”
  邢霜叹了口气,收了笑容道:“还不是老问题?这孤儿寡母的,又守着这么大的家业,难免别人惦记。”
  贾母闻言点了点头,顿时了然:“不过她也不能一直住在那儿给人撑腰吧?”
  李纨忙陪着笑道:“老太太别担心,太太不过再有一个月就回来了。”
  邢霜也道:“那些人不过是冲着个钱字,适当的给他们些甜头,他们也不敢真的乱来。姨太太又不是没有后人,蟠儿再不济也是个男丁。他们敢闹过了,就不怕蟠儿日后成年了翻旧账?”
  贾母听了这话倒是乐了,指着邢霜道:“就你厉害,不过我听说,薛家那孩子好像不怎么成器啊?”
  邢霜撇了撇嘴,心道老太太您还真客气。
  “要是个成器的,也犯不着让弟妹这么辛苦还跑一趟了。咱家珠儿这个年龄都进学了,他又是个什么样儿的?只可怜弟妹忙完自个的事儿,还要操心妹妹的事儿。
  “要我说,干脆就拿出贾王两家的名头来,压住薛家那帮子伯伯叔叔的,省的后患无穷。偏弟妹不肯,说是怕给亲戚留个仗势欺人的印象。咱就是仗势了,那也不是欺人啊,老太太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贾母点头认真道:“你是越发明白了,只是你弟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虽不是欺人,但被薛家的人闹将出去,外人可不管谁是谁非,只会说是咱家不好。你弟妹也是一番好心,你也勿心急。这事儿要解决也好办,拿了我的帖子,给我侄儿去个信儿,这事儿让他去办就好。”
  邢霜好奇的问道:“忠靖候与保龄候都在京中,此事交给他们岂不是更麻烦?”
  李纨此时插嘴道:“忠靖候家说是今岁要回祖宅守夜,这个月就要动身。”
  邢霜看向李纨笑道:“你倒是清楚,怕不是你婆婆早告诉你了?”
  李纨但笑不语,贾母在旁解释道:“她婆婆在金陵,又怎么知道这事儿?你平日里忙碌,皆是她来看我,是听我说的。”
  邢霜忙道:“得亏纨儿孝顺,也是我的不是。反正我今儿也没事儿了,姑娘们也在园子里玩,正好得了闲,不如我亲自跑一趟。”
  贾母见她要将功请罪,乐的将这差事交给了她。又嘱咐她说:“去了他家把云儿那丫头接来,也有些日子没见着她了。”
  邢霜这厢应了,吃过了饭就拿了贾母的帖子出了门。到了史家门口,门房见到那西洋马车,立马知道是谁家的人来了,小厮赶紧进去通报。邢霜这头还没进二门呢,才在甬道里,就看着保龄候夫人的大丫鬟迎了过来。
  邢霜拉开车窗帘与她隔窗说着话,到了二门口,见保龄候夫人已在二门处等着了,便笑着开了车窗隔窗喊道:“好客气,在这儿就等上了。”
  保龄候夫人马氏笑着回道:“不来迎你,你又要拿我错处,可不敢怠慢你。”
  邢霜哈哈大笑起来,待车停了,快快下了车去,迎上去牵住了马氏的手。
  四大家族里,最聪明的,莫过于史家。看客们虽不懂,史家为何这么穷,可邢霜身处其中,才明白过来,史家这么做,其实与自家的自降身份有异曲同工之妙。
  装穷,扮可怜,是自保的最好手段。但凡那风光无限的家族,到了最后都没一个好下场。
  而史家,几代袭爵下来,还能保留一个保龄候,可见中间也是有功的,所以并未降级。
  即便如此,史家也明白,功高并非好处。所以他们早早就散去了大部分的下人,家中活计大多都由自己来做。
  史家都穷成这样了,圣上再怎么想整他,也不好意思了。
  所以到了最后,史家是唯一一个没事的家族,倒是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