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 >

第382章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第382章

小说: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弟俩被晓晓放进一只箩筐,里面还放了一个软垫,一家五口都穿着新衣服新鞋子,挑着东西和孩子们一起出发,还好比昨天好,回来的时候很多人从山里出来,看见了自己,今天路上没有人,一路人比较少,十里路,走了很久,主要是照顾启东和启南。才走的很慢,刚走进上元村,就看到上元村的认识的人过来打招呼,“陈家小子,是来看你岳家的吧!”
  “薛大爷,是的,我岳父岳母在家吧!”
  问话的是晓晓岳父家的邻居薛大爷,他出门要从张家门前过,问他准没错。
  “在的,张老头家里不容易,这些年一直贴补你和孩子,去看看吧。”
  “好嘞,谢谢啊。”
  晓晓边走边问两个走路的儿子,“启东,启南,你们累不?”
  陈启东越来越觉得自己爹已经变好,一路上对自己和弟弟妹妹们很是关心,又回到以前。那种感觉是最深的。
  小脸上也不是像以前那样严肃了,有了一丝笑意,虽然有点累。“不累,就要到了。”
  走过一条小道,来到张家门前,还没有进去,启南的性格活泼一点,大声的喊:“外公,外婆我们来了。”
  屋子里面的人听到启南的声音,都跑了出来,怎么这时候来了,家里现在穷的都没有饭吃,今年收成不好,交租以后也没有剩下几粒粮食,他们前几日还说给孩子们送多少粮食过去。想不到现在孩子们自己来了,罢了,留孩子们在家里多住一段时日,送过去的粮食也不知道他们能吃多少。万一被他们爹给拿出卖换酒了,那更不划算。
  最先出来的是一群孩子,张家虽然分家了,但是还住在一起,只是分开开火,没有银钱起新房子。
  “表弟(表哥)。”一群孩子先涌出来,不过看到挑着箩筐的大人是谁时,他们突然停顿了下来,他们没有忘记二表弟(二表哥)说的姑父会打人。
  屋子里面的大人也走了出来,看见晓晓,也顿在原地,还是张父先反应过来,“女婿来了,快进屋坐。”
  “岳父,我带孩子们过来看看你和岳母。”
  “好,好,好,别傻站着了。都进屋吧。”
  张家的两位儿媳妇,都无奈的对看一眼,妹夫来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家里都要揭不开锅。
  箩筐一直挑进堂屋,晓晓才放下,把女儿和小儿子放出来,“心心,西西,快去和哥哥姐姐们去玩。”
  “好的。”
  两个孩子手拉手的走了出去,没有一会儿就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闹起来,张家就两个儿子两闺女,晓晓的娘子是最小的孩子,大闺女嫁到隔壁村,条件也不是特别好,不过在她能力之内也是竭尽所能的帮助妹妹的四个孩子,没事就让家里的男人来接孩子们去玩,还有做点好吃的也会派自家男人给孩子们送点过来。
  大人们在屋里一起说着话,张父望着小女婿,不知道该说啥,小女婿以前咋样,他是知道的,后来因为自己闺女的去世才变成这样的,他能说啥,怪女婿,不能怪他。要是闺女还在女婿也不会变成这样,这几年也是他愿意帮助带着小外孙和支助女婿家的原因。他不明白女婿今天来的原因,是想开了,还是别的,想了想还是要问问:“女婿,今日怎么想着来家看看,是有什么事吗?”
  晓晓替原主脸红,多好的岳家,还颓废,颓废个屁。“岳父,小婿这几年太不是东西,没有好好的孝敬您和岳母,也没有好好对待孩子们,前几日,娘子给小婿托梦,一边流泪一边狠狠的责骂了小婿,小婿醒来以后好好反省过,以后会好好养大孩子们,孝顺岳父岳母,再也不犯浑。”
  张父激动的点头,握拳锤桌子,“好,想明白就行。”张母听到女婿说梦见自己闺女,眼泪刷的流了下来。闺女命真苦,还没有见到孩子们长大就走了,还有这么好的男人,也没有在一起几年。
  “岳父,岳母,小婿还带来了一些礼物。”
  “带什么礼物,家里也不宽裕。”
  “不算啥,昨天上山打了一头野猪,还挖了一点别的东西,家里以后不愁银钱。”
  晓晓走在一边慢慢的把遮住的另一只箩筐打开,拿出来五只野鸡野兔,油,盐,还有糕点,两块布,大米,面粉,小米,等等。屋里的四人,看傻了眼,女婿(妹夫)是发了大财呀,带来好些东西。
  “妹夫,你是把家当都搬来吧,这也太多了。还有好些精贵玩意儿。不行,你等会儿带回去,我外甥们得好好补补。”
  大舅哥张胜看着这些东西,赶紧表态,看看外甥们瘦的那样,自家不能占这个便宜,边上的其余三人也是这个意思,都齐齐点头。晓晓看着这么质朴的一家人,觉得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第425章 古代恶爹
  环顾一番岳家的居住环境还有穿着打扮; 也知道条件不是一般二般的差,但是对于自己送上门的东西没有惊喜,只有劝阻; 劝阻自己节约,还有带回去给孩子们补补身体。
  家风好; 人品好,就是挑的儿媳也是一样的品行,看的出来岳家是真心实意的要求自己带回去。
  后面围进来的孩子们是很嘴馋; 但是也没有说什么; 只是刚开始的时候期待的望了几眼; 可是后面听父母说不能要; 要给姑父带回去,他们也强忍着心中的期盼; 调转目光或者出去玩闹。
  洗的发白的衣服; 补丁摞补丁; 晓晓从怀里掏出来一两银子递给岳母; “岳母; 以后小婿每年孝敬您二老一两银子; 这几年要不是您二老和两位兄长,小婿家里估计都已经饿死在家。如果还认小婿做女婿就一定不能推辞。”
  话说到这个份上,张母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最后还是张父点头之后,张母才收下; 只是话语中还是交待女婿:“以后再有银钱好好存着,孩子们慢慢长大,家里用银钱的地方很多。”
  “多谢岳母教诲,小婿一定谨记。”
  张家两位儿媳妇在一边房间也听到堂屋里面说什么,她们期盼妹夫家里越来越好,不说占好处,至少家里不用帮妹夫,家里多少宽裕一些,孩子们能过得好一点。
  张母拿了一些粮食还有肉,油,盐到家里的厨房,让儿媳妇们赶紧做饭。
  一顿午饭一大家子人吃的高兴舒服,多久没有吃上肉,多久没有吃饱过饭。
  吃完饭,晓晓告辞离去,挑着三个孩子,两个大的轮换坐在另一只箩筐里面。后面两天就是大姨姐家里和七叔祖家里感谢他们。
  陈敬晓没有想过这一世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家里的小日子过得满意就行。
  一个人加固房子,换屋顶,忙的不亦乐乎,陈家湾的人也知道这是酒醒了,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闲暇时上山打打猎,没事自己看看书,还教家里的四个孩子,西西不管他能学到几个字,晓晓都一起教,打算年后送三个孩子都去上学,京城也有女学,只要舍得花钱条件也不错,晓晓找陆掌柜打听过,最合适心心的是缥缈书院,书院的创建者是前朝的开国皇后,一位睿智的女人,晓晓看了史志,从很多细节推断出来,前朝的开国皇后绝对是位穿越女,看看现在很多不该出现的东西已经出现,并且历经几百年的时间,已经进入大家的生活中。
  缥缈书院是平民书院,面向普通百姓,师资水平却是很强的,不比皇家女子书院差,只要身家清白,教的起银钱,还有考试过关就能上缥缈书院,那位创建书院的皇后,起这个名字肯定是因为自己穿越而来,在这个世上就是一个无根的浮萍,她一辈子都没有觉得自己能彻底融入这个世界,缥缈如云烟。
  这些都是晓晓一个人计划的,看了一圈家里,不行得在京城买座宅院,村里暂且是不能住的,想到就要去做。
  最近做了几笔大买卖,手里不缺银子,还有蔚蓝里面银子大大的有,每个能用到金银的世界,最后自己手里不叫出去的银票金票都换成了银子金子,多的很。
  租了一辆马车,一个人赶往京城,缥缈书院名字挺仙气的,但是书院所在的地方,却是在东城的显贵区域,以前是一座五进的大宅子,后来改成了缥缈书院,几百年的建设,里面风景不错,有点仙味。
  京城最贵的房子就是东城的,这里住的人家不仅富还贵,一般人在这里买不到房子。晓晓想买房子就买这儿,一个人在东城晃悠两圈,东城整个区域都在她的神识覆盖范围内,很快就找到突破的地方,一家五品官员要致仕,想带着家人全部回归故里,儿子不争气,只是一个秀才,他本人这些年略有积蓄又买了这座宅子,想风风光光的回去,必定要卖了宅子才行,可是四进的宅子,近十年的建设,不说富丽堂皇,却也清雅秀丽,他要价比较高,很多人都在观望,拖着想让他降价。
  有人不缺银子,直接找上门,温大人得知有人愿意按他出的价格买这座宅子,喜出望外,家里已经全部清点好,只等宅子一卖就走人。温大人见到的是一位青衣俊朗的年轻人,举止大方,气质神秘,“见过温老大人。”
  “年轻人,是你要我家的宅子。”
  “是。”
  “宅子可不便宜,别看是在东城边上,就是老夫当年也是好不容易买到的,东城住的人家不说你也知道,都是什么人家。所以这里宅子,可是要花大价钱的。”
  “温老大人,您开的价格我能接受。”
  “好,今天交易还是改日。”
  “现在交易。”
  “行。”
  一天的时间,就耗在交易变更地契和落户上面,有温老大人的面子,不用经过村里,晓晓一家五口户籍落在京城,晓晓随身带着家里户籍,只是想让衙门不通过村子里面的里正,不想让所有的人知道,自己一家的户籍迁往城里。
  接着就是忙乱的日子,买下人添置家具,一切弄好已经是一个月以后,趁着冬天,晓晓还在京郊买下两个庄子,都是三百亩和五百亩的庄子,店铺还需要寻摸,家里的下人都是她亲自挑选的,个个都不错,至少不是有歪心思的人。
  每天忙碌几个孩子已经习惯了,陈启东知道一些,知道等爹安排好就要搬家,搬到城里去住,小家伙还知道保密,爹说了,不能让弟弟妹妹们知道,万一不小心说漏嘴让村里人知道咋办?
  晓晓忙碌的时候,村里有一家人一直觉得奇怪,他们一直研究陈敬晓发财没有?看着他们穿的衣服和住的房子不像是发财的样子,可是几个小崽子现在是越长越好,不再是枯瘦的,现在虽瘦但是面色红润。
  晓晓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做好早午饭一起闷在锅里,只要灶里一直不断小火,到中午一直都是热的。孩子们被交待过,就在家里玩,不出去玩,在家里看书认字。
  阳历十二月十八,是个宜搬家的日子,晓晓一早就让家里的下人租了几辆马车,赶着马车带着七叔祖还有岳家,大姨姐一家一起到京城的家里去,自己亲自赶着马车,带着娘子的遗物还有最近孩子们的一些新玩意儿一起搬家,一路直奔京城。
  “爹,我们以后真的住在这么大的宅子里面吗?真好看?”
  “对呀,以后我们一家人就住在这里,好不好?”
  最小的西西,高兴的蹦蹦跳跳,可是穿的多,远看像个小圆球,可有意思了。“爹,我喜欢。”孩子还小能表达的词语不多,现在能这么活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