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 >

第347章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第347章

小说: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九功忙禀报,“皇上,是好事啊,太后娘娘在外记挂着皇上和太皇太后,今日一早就进围场打猎,太后娘娘今儿运气不错,猎了一只火红色的狐狸,还有一只上好的鹿,狐狸已经命人送到太皇太后的宫里,鹿已经命人送来给皇上,还特意交待奴才,让奴才一定看着皇上多吃几口,方法也写了过来,让御厨按照这个方子做。”
  康熙笑了起来,笑容满面,“皇额娘,总是如此劳心劳力的照顾朕,不知道皇额娘什么时候回宫,到时朕亲迎皇额娘。”
  “太后娘娘还没有送信回来,没有说什么时候回宫。”
  “罢了,让皇额娘在外边好好住一段时日,皇额娘在宫里也是闷,朕整日忙着,也觉得腻,皇额娘在宫里也没有什么事,除了赏花还是赏花,着实烦闷。怪不得皇额娘每年都要出去小住一段时日。”
  梁九功不接话茬,这话茬不好接。
  康熙前两年生母出世悲痛欲绝,自小难得看到生母一次,后来自己当了皇帝,也能常见生母可是才两年多时间,生母又仙逝,自己现在只有皇祖母和皇额娘二位亲人,皇额娘自小对自己确实是真心实意的好。
  晓晓的生活还是过得不错,主要是她自己会给自己找乐子。
  “主子,醒了吗?”宝音知道自家主子有一大爱好,那就是睡早床,不愿早早起床,要是主子没有睡好,绝对会一天都不爽,还发小脾气,主子现在是越来越像个孩子。
  不过在人前,那绝对是气质高贵出尘,如坐云端。只是私下里就偶尔发发小脾气。
  “进来吧!”
  “是。”
  “宝音,你说我们出来有多少时日了。”
  “回主子,出来已经半个多月。”
  “哦,宝音,你刚刚想说什么。”
  “主子,是有人又投贴要来拜访主子。”
  “还有人敢来拜访哀家,真是不怕死啊,是谁家。”
  “是班布尔善家的家眷。”
  “推了,不见。”
  “是。”


第384章 孝惠章皇后
  班布尔善可不是什么好鸟; 一个居心叵测之人,自己懒得和他家女眷来往,他家女眷绝对不会轻易来看自己; 绝对有事相求,自己不想和他们家浪费唇舌; 也不愿意应酬他家女眷。
  又一次推了一家女眷不见,别看这座宅子不是很起眼,没有高大威武的朱红大门; 但是北京城的权贵家中女眷能以进此门为荣。
  “这宫外也不好住,再住几天咱们还是回宫吧。”
  。。。。。。。。。。。
  转眼皇帝已经大婚,也已经亲政; 不过君弱臣强; 康熙对鳌拜是已经容忍到一定程度,实在是不能再忍。
  康熙如往常一样,下朝以后来到慈宁宫请安; 请安完毕; 和太皇太后说起政事,晓晓在一边喝茶吃点心; 也忙里偷闲听一耳朵。
  “皇帝; 万事不能心急; 记住一个字“忍”; 自己还不够强大之时,要徐徐图之。”
  孝庄规劝自己的孙子,擒鳌拜; 不能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皇祖母,可是鳌拜越来越过分,孙儿实在是忍不下去了,朝廷都快成了他的一言堂。”
  “皇帝,你还是太年轻气盛。”
  这边吃点心喝茶的主,好似终于吃饱了一样,擦擦手走到孝庄面前,“老祖宗,您啊少操点心,像我一样吃吃喝喝多好。依我看啊,让皇帝试试又何妨,鳌拜没有逆反之心,但是飞扬跋扈,结党营私,还有对属下疏于管教,假借皇家名义到处圈地,在民间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些足够他下大狱的。抓了又怎样,他的门生旧故是多,但是那些人未必肯为已经落魄的鳌拜报仇,还有他们自己就会先撇清和鳌拜的关系。咱们不怕,皇帝还年少,输了又怎样,咱们还可以从头再来。”
  “是啊,老婆子真的该和你一样吃吃喝喝,不管世事。”
  晓晓这是帮孝庄,都已经老了,还为夫家的江山操心。她都替她累的慌,何必呀!不过孝庄和自己不同,坐拥天下的是她的亲子孙,自己是孤家寡人。还有这个时期的少年郎都是叛逆的,心底多少有些不服,让他自己决断且不是更好。也能鼓励他,让他对自己更多些信心。
  “太皇太后,咱们就养养花,没事听听戏,让皇帝放开手脚干,您啊在后面压阵,有问题的时候再帮皇帝点拨一下,不经历一点东西,怎么可能成长,我相信皇帝将来一定会成为千古一帝。”
  “行,老婆子听太后的,以后享享清福,在后面压阵,给皇帝做个靠山,也不错。”
  太皇太后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晓晓,她就知道科尔沁来的女子都不是摆放着好看的,看着是个老实的,可是骨子里面的东西是遮掩不住的,还是聪慧的。这孩子这些年一直隐忍不发,是个沉得住气的孩子,虽然没有生下一个有科尔沁血缘的皇子皇女,但是和玄烨的关系可比亲生的还要好。玄烨也愿意和她亲近,自己老了,还不知道能活几年,以后科尔沁的荣耀就要靠她。
  三代人齐乐融融的,在慈宁宫里面一起共进午餐,晓晓吃的很少,看着祖孙二人。
  吃完以后,三人又坐在一起聊天,康熙原本是要走的,可是晓晓把他留了下来。
  “皇额娘,不知道留下儿子是有和要事?”玄烨知道皇额娘一般不会这么郑重其事的留下自己,晓晓看了一眼孝庄又看了看康熙,只是叹息一声之后才悠悠开口:“大清自先帝入关还没有多久,八旗子弟已经退化到不可思议的地步,还是当年骁勇善战的子弟吗,不,不再是,大部分都是贪图享乐的纨绔子弟,在山上打猎还不如我一个女流之辈,欺负起老百姓来,却是个个厉害,这样的人能上战场吗?不,不能。大清看似已经稳定,却有很多的隐患一触即发,皇帝还是让信得过得人,狠狠操练这些八旗子弟,上午操练,下午学习,不能让他们光学会汉人的汉学,还要传承满人的骁勇善战,满族和蒙族都是马背上的民族,不能忘了根本,也算是为大清朝提前预备生力军。”
  红梅是先一天在自己宫里无聊翻阅一些话本的时候,无意想起了,吴三桂,想起后边吃撤藩时的艰辛,朝廷艰辛点没有什么,但是百姓糟了大罪。战争的时间越长,百姓受的苦就越多,她只是不想看着这么多的百姓被战争所累。
  “太后,这个提议不错,皇帝要照办,不要大意。以后咱们还要面临更多的麻烦。”孝庄是位优秀的女政治家,眼光自然独到,比晓晓在这方面要厉害,晓晓是占了先知,要不然哪里会觉察到这些。
  “是,孙儿一定会抓时间办好这事的。”
  晓晓还继续说了,一些事,全是关于三藩的,说三藩所在地的粮食价格和收税收火耗的事,一笔细账算下来,三藩每一个积累的财富都是天文数字,可是朝廷每年都帮着三藩养军士养官员,连百姓都知道……三藩之用半天下,养三藩用的,是朝廷一半的财力,三藩可没有一个善茬,到时都是打着要反的注意,现在不反只是时机未到,既然这样朝廷也不能就这么养着他们,这些年三藩没有给朝廷上交过一粒粮食,但是他们地界上的大米比京城的还贵,那是为什么,还不是他们抽税抽的厉害,大米的价格才居高不下,百姓已经不堪重负,京城原本就不是大米产地,可是耿尚封地,都是产大米的地方,云南也不差。为什么会贵那么多,还不是他们闹的,还有这些粮食去哪儿了,还不是他们囤积起来,细细算来,他们积累的粮食可以养他们的军士二十年左右,还有那富可敌国的财富,这些都是怎么来的。
  听的太皇太后心惊,但是她不动声色,此时的少年皇帝,已经慢慢的进入角色,他最近除了想除鳌拜,还有别的事情。
  “皇额娘,这些您是从哪儿知道的?”
  皇帝可是知道的,自己皇额娘可不是一个喜欢弄权之人,手底下也没有什么得力可以调查这些事的人,她又是咋知道的。
  “有一部分是在市集人多的地方听的,还有一部分是我让人去三地打听调查过的,这些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百姓人人知道的事,闲聊就能知道,不是很机密的事,再有的事,算算就能知道 ,也不是多难的事。”
  康熙和孝庄都明白眼前的人是个聪慧的,人家只是不轻易的说什么,要说就能直击要害。
  康熙从慈宁宫出去回到乾清宫,闭门思考,康熙是个善于思考和学习的人,学习能力很强,也是个特别自律的人。
  康熙一边练习布库一边找信得过的人分别到三藩了解实际情况,更多的是大听三藩的军力多少,这是他迫切需要做的。
  晓晓知道皇帝的做法以后,就不再管啥,自己能做的都做了,皇后赫舍里氏,是真的爱上这位少年皇帝,爱的热烈,但也理智。
  最近孝庄太皇太后下了懿旨,不让康熙的妃嫔们天天过去请安,晓晓更不用说,对于这个她更不喜欢 ,要不是规矩束缚着,初一十五也不用去的。自己虽然喜欢看戏,但是也不喜欢闻那些人身上的香粉味儿,真是太浓了,太难闻了,呛得自己难受。
  怎么也想不到看个戏,还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这也是她没有想到的。
  初一一早,晓晓被折腾起床,皇后带着妃嫔走了进来,等候在外边大厅里面,大家都知道太后娘娘的习惯,来请安就会坐冷板凳,赫舍里氏刚坐下,宝音就过来请,“皇后娘娘,太后有请。”
  “是。”
  在大家羡慕的眼神中,皇后娘娘赫舍里氏施施然的走进太后安寝的房间,里面布置并不奢华,但是屋子里面常年飘散着一股子淡淡的清香,有点像是花香。“儿媳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吉祥。”
  “起来吧,找你说说话。”
  “皇额娘,不知道儿媳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皇后别急,没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只是找你说个事,以后宫里胭脂水粉不要弄的那么香,实在是腻的很,受不住。”
  “是,儿媳记下了。”
  皇后娘娘总算明白了,太后是不喜欢太香的胭脂水粉,难怪她一直没有看到太后用怎么胭脂水粉,摸摸自己脸上,只怕自己的皮肤还没有太后娘娘的好,唉……,心里哀叹一声,自己可比太后小了十来岁,居然还要显老。
  “行了,哀家送你两瓶擦脸的东西,这是哀家自己做的,很好用的。”
  “谢太后赏!”
  “行了,我们出去吧!”
  晓晓搭在宝音手上走了出来,皇后跟在后面,手里还捧着两个瓷瓶,看的这些妃嫔眼热,她们不在乎皇后得到了什么,在乎的是那东西是太后赏的,她们轻易难得见到老祖宗,更不用说是赏赐她们什么,而且老祖宗威严的很,见到老祖宗她们都有些发怵,只是太后不一样,太后看着和和气气的,笑容满面,而且皇上还特别看重太后,在座的谁不知道皇上视太后为亲母一样。不,比亲母还亲,她们能讨好老祖宗不容易,可是要是能讨好太后那就不一样了,太后为人和气,很少发脾气。
  可恨的是,居然又让赫舍里氏占了先机,大家都暗恨,手里的帕子,被扭的歪歪曲曲。赫舍里氏心情倒是不错。
  “妾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吉祥!”
  几位莺莺燕燕盈盈下拜,给晓晓请安,“都起吧。”
  “是。”
  钮钴禄氏是遏必隆的女儿,也是鳌拜的义女,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