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 >

第340章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第340章

小说: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晓晓在这一世一直很平顺,没有什么波澜起伏,不管是自己家里还是婆家,都算是一片和谐,大家即使有自己的小心思,也不是什么坏心眼,她也会有自己的小心眼,有自己的小家就会有小心思。
  有家里的参与陈珍珍和关涛恋爱两年后结婚,后来又生了一个闺女,自己却生了一个儿子。晓晓想要是都是闺女怎么着也能找一个接班人,可是儿子她就没有多想。
  双方父母有晓晓保驾护航,也是活过百岁,晓晓的工作室越做越好,但是她一直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也带出来一些不错的设计师,晓晓直到自己五十岁就结束自己的工作,很少设计衣服,没事就出去转转,有时候还带着父母一起,一个人的时候,她会到处都跑,买一些生活用品,一些环保的建筑材料,还有一些提前需要预备的额外东西都准备好,在许多的山川,晓晓也撒下不少这个世界没有看到的植物,算是给这个世界增加一些物种。
  也在一些污染严重的区域,她也化解不少的污染,希望这个世界以后都是平顺的。不会有什么大灾大难,她能做的有限,在一些深山也发现了微弱的灵脉,晓晓也是在这里布下聚灵阵,希望能帮助这里的生灵得到一些灵气滋养。有了灵气滋养,以后说不定能诞生一些天材地宝,这个世界现在的野生好东西太少,很多天材地宝越来越少。
  作者有话要说:  暴雨,滴滴答答,干扰思绪。么么哒!


第379章 天下第一酒
  大周朝  景和三年  春
  “滴答滴答滴答!”外面下大雨; 屋内下小雨,床前有一个盆,屋顶有一个窟窿; 晓晓睁眼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环境。
  拢拢被子,她撑起身体; 看看整个屋子里面的环境,茅草屋顶,木架子和茅草泥; 糊成的墙,构成了这个家。不管手心是否干净,随手拿出来一个药丸服下; 身体赶快好起来。
  记忆就像一个黑白灰的电影; 晓晓看到的是一个妇人短暂的一生,丈夫已经魂归西天,公公婆婆也不在; 亲戚只有娘家的爹娘; 大哥二哥两家,还有一个还小的弟弟; 婆家有一兄一弟; 还有一个妹妹。自己还有一儿一女; 婆家弟妹都没有成家; 跟着大哥大嫂,还有同村的大伯,二伯两大家子至亲; 其余的也有一些沾亲带故的亲朋。
  转头看一眼睡在床上的孩子,这两个孩子都睡的沉沉,瞅一眼,外边天已微微亮,拖着还有些许沉重的身体下床,给床上的孩子掖好被角,穿好衣服,顺出来一把牙刷和牙膏,刷刷牙,洗洗脸。顺便给两个孩子也顺出来两把木牙刷,还有一盒牙粉,她也不管这个世界有没有这些玩意儿,晓晓穿越的世界多了,胆子也大了,性子更是随性,哪儿管那么多别人怀疑不怀疑,她可以在一个世界待几十年,也可以只待到自己认为时间到可以离去,如果没有父母子女那是说走就走,有这些就有因果,不能随意走人,但是直到他们百年或者孩子长大独立,她就能离开。
  这个家真是小,一间杂物茅房,一间厨房,两件卧室。在厨房快速的煮了一点米粥,再从蔚蓝里面拿出来一坛酱菜,还有一坛咸鸭蛋,煮了两个咸鸭蛋,炊烟飘散,带着烟火气飘进隔壁不远处的刘大根家里,徐氏站在屋檐下,看了看不远处飘散的烟雾,一个人嘀咕:“看来是好了很多。”
  刘大根坐在屋檐下,也听见家里的孩子他娘的嘀咕,顺着一起看过去,“孩他娘,等会儿你去看看弟妹,唉,咱家能帮的也不多。”
  徐氏点头,没有说什么。二叔去了,弟妹一人带着孩子也是艰难,自家能帮的都帮了,多的也帮不上。前些日子弟妹身体不好,一直躺在床上,今天看见雾气腾腾,看来是好多了。
  刘三根已经十二岁,妹妹刘小英十岁,也十岁,二哥去世以后,爹娘受打击以后相继去世,家里也是不堪重负,他还很懂事,跟着大哥,要是不勤快一点,大哥不说他,他自己也不会好意思。
  做好一切,晓晓来到睡觉的房间,看到两个孩子还在睡觉,“小懒猪,快起床。”拍拍两个孩子的小屁股,刘二根是个好父亲,对孩子特别好,不管是生了女孩还是儿子,他都花钱请村里的老童生给孩子取了文雅的名字,这是现在的晓晓最满意的,女儿大一点四岁刘文敏,儿子两岁多刘文杰,代表他对孩子的美好期盼。可是儿子出生没有多久,他得一场急病去世,就是有银子看病也来不及,原因都没有查出来,他就魂归
  文敏睁开圆圆的大眼睛,小手揉揉眼睛,终于看清楚眼前的人是谁,一把扑过来,“娘,你好了?”脚还绊在弟弟边上。
  “敏敏,娘给你穿衣服,下来吃饭。”
  “娘,敏敏自己穿,敏敏还能给弟弟穿,娘去忙吧?”四岁的孩子还能给弟弟穿衣服,穷人家的孩子真是懂事,小小年纪就会做很多事。
  “好吧,敏敏自己下床好不好,娘放一个凳子在这儿。”
  敏敏脆脆软软的童声特别好听,“好。”
  敏敏是辣手摧弟,推了几下,文杰终于被姐姐给推醒了,在姐姐的帮忙下,穿好衣服,“姐姐,娘呢?”彻底清醒的小家伙才看见床边上没有娘睡在哪儿。
  “在做饭,快点。”
  敏敏很有姐姐的风范,给弟弟穿好衣服,还托着弟弟让他先下床。
  姐弟俩起床的时候,外边的雨已经停下,一道绚丽的彩虹,挂在天边。小姐弟俩出来的时候,晓晓正好在外边看到天边彩虹,只是晓晓没有别人那么多的感叹,看了一眼觉得很美,就进屋。
  “娘,小杰,蛋蛋。”
  文杰已经站在断腿的歪桌子边上,底下垫着石块,眼馋的看着晓晓切好的咸鸭蛋,手指指着蛋黄。
  “敏敏,小杰,今天娘教你们刷牙好不好?”
  两个小不点哪儿知道什么是刷牙,娘说学,她们就学。“好。”
  晓晓拿起牙刷,一把白色的木牙刷一把原木色的牙刷,姐弟俩一人一把,细细交待以后每天早晚都要刷牙,文杰还小,压根记不住,晓晓也只是在交代敏敏的时候,顺便交代他一句,再说他也小,不能坚持也没啥。
  仔细交他们刷牙以后,晓晓才带着孩子们吃早饭,一早上忙下来,大家都忙着下地劳作。
  晓晓没有出去,一个人在家寻找一些东西,想着怎么把屋顶修修,这屋子千疮百孔,晓晓一点也不想住,可是刚来,自己只能先住一段日子。
  外边都是泥泞的土路,两个孩子都知道这种泥巴路不能出去玩,到时候没有衣裳和鞋子穿,姐弟俩坐在自己专属的小板凳上,托腮望着外边偶尔路过的行人。
  晓晓在杂物间找到梯子和茅草,她自己安放好梯子,爬上去,掀开茅草顶,铺上黄色塑料布,用钉子固定好,再铺上茅草,用和好的泥水,铺在茅草上,晓晓的动作很快,家里几间屋子很快的全部铺好,一上午就干了这么一件事。
  刚下来,就看到不远处的大嫂带着小姑子一起走了过来。还提着一个篮子,“大嫂,小英,路不好走,你们这是干嘛过来一趟。”
  “有啥不好走的,没啥,就是泥巴多了一点。”
  徐氏不是很在意,泥巴沾上洗洗就好。刘小英跟在后面,她也还是个孩子,可是从爹娘去世以后,沉默了很多,懂事了很多,不再是只顾着找村子里面的小姐妹玩,帮着嫂子在家里做家务,还帮着带侄子,大哥家里也有两个孩子都是儿子,一个比她小三岁刘有发,一个比她小五岁刘有富。
  徐氏递给晓晓一篮子野菜,“这几天你没有出去挖野草,家里的野菜估计也没有了吧,早上看你家屋顶飘着烟,知道你大约是好了,收拾完家里,赶紧过来给你送一点,先吃着。小英也说来看看你,就一起过来。”
  “大伯母好,小姑好。”两个孩子乖乖的叫人,软萌萌的,晓晓也是很喜欢这两个孩子。
  “暧,和小姑先玩一会儿,我和你娘说说话。”
  “好。”两下带着小姑进屋,家里晓晓还没有收拾,小英看着家里不是很齐整,也不和侄子和侄女玩,一个人默默帮着收拾屋子,两小也跟在后面打下手。
  晓晓和徐氏在一边聊天,“大嫂,最近家里忙不?”
  “还行,怎么有事吗?”
  “有点事,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我想请大哥三弟帮着把屋子的墙重新砌一砌,土砖我去想办法,这个样子我晚上真是不敢一个人,就是生病这些天都是带着孩子睡的,家里不安全,我又是一个寡妇……”
  “没事,这几天让你大哥和三弟帮你把墙再砌一砌,这屋顶咋弄。”
  “屋顶不用弄,我自己今天壮着胆子爬上去弄了一上午,应该没事的。”
  “那就好,只是土砖我家里不多,大伯家倒是挺多的,你要不找大伯匀匀,他家暂且也不会用那些土砖,一间屋子还是有的,其余的在村里再找找。”
  “行,我自己去找。只是这样太麻烦大哥和三弟,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徐氏是个性子不错的妇人,对待弟妹,还有没有成家的弟弟妹妹都还算是可以的,不苛刻,当然也不是什么老好人,家里的情况也不允许她做老好人。
  妯娌俩聊了好一会儿,徐氏要走的时候,小英才出来,挽着衣袖,一看就是在干事,晓晓对这孩子倒是高看一眼,不错,是个勤快的姑娘。
  临走的时候,晓晓摸着小英的头说,“小英,等二嫂把屋子弄好以后,你每天过来跟二嫂学绣花。”
  徐氏和小英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她们都不知道晓晓会绣花,“弟妹,你会绣花,以前也没有听说过。”
  “做闺女时候学的,我们村里有位从大户人家出来的嬷嬷,她会这些,小时候经常在她家玩,悄悄学了这个,只是在她家练练,学了几年,她死前跟我说,不要多绣花,会熬坏眼睛,从那开始,我就没再碰过针,这几天在床上,昏昏沉沉的,不知道怎么反复梦见嬷嬷,我就想着是不是老天要让我捡起那门手艺,日后好养家糊口。”
  “哎呀,那真是好事。说不定嬷嬷就是不忍心你受苦,来提醒你的。以后小英也能跟着学两手。”
  “是呀,我也是这么想的,明天不是赶集吗?我想去一趟县城,嬷嬷临死的之前送给我两幅绣图,家里现在都揭不开锅,我想卖一幅换点银钱,家里也缓一段时日。”
  晓晓在屋顶上换茅草的时候就想好的借口,第一步快速改善家里情况,怎么改善,她搜尽脑海里面的人物关系,和过往。终于搜到这么一个死无对证的人,她确实存在的,而且确实会绣花,原主也确实学过,但是没有天赋,只是悄悄跟着脾气古怪的嬷嬷学了两年,什么也没有学出来,说熬坏眼睛都借口也不是多高明,只能算是忽悠人。面对这么一个家,她只能用不甚高明的借口忽悠人。
  “哎呀,那和我一起去,我也要去的。”徐氏很想看看那位嬷嬷留给弟妹的绣图,可是又不好意思开口,随后想想,一起去县城赶集也能看到,倒时再看吧。
  “好呀,正好和大嫂结伴。”正好差一个证人。
  “二嫂,我明天在家里看着小杰和敏敏。”
  小英乖巧的主动承担照看侄子和侄女的事情。
  “行啊,谢谢小英。”
  ………………
  徐氏回到家里,夜晚和刘大根絮絮叨叨半夜就说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