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 >

第147章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第147章

小说: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陈爸爸一辈的人,就在灾民见走访,请人。大家入乡随俗,穿着也改变了。主要是怕吓着百姓们。
  “老哥,你们这里有人愿意给我家做工的大嫂没有?”陈爸爸找到以为年龄看起来比较大的老人问。其实就按第一世的年龄算,人家也比他小,只是艰苦的生活催人老。满脸的沧桑和皱纹是生活和岁月赋予他们的痕迹。
  “有的,不知贵人请多少,要干些什么事?”
  “煮粥,我家想在这里施粥一段时间,你们每天都可以来领两顿。”
  “贵人,贵人啊,您说的是真的,不骗俺们。”
  “不骗你们,是真的。你给介绍几位做事利索的妇人就好,我们就在前边石亭边上,你找好人就带过来可成。”
  “中,中,俺这就给贵人们找几个做事靠谱的。等会儿给您带去。”
  “行,那我们等着你带人来。”
  陈爸爸他们还在边上晃荡一圈才回去,这样的情况和自己以前在末世的时候差不多。大家的情况都不好。
  几位亲家回到自己住的地方,都是满腹心事。都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帮帮这些受苦受难的人们。
  晓晓不是圣母,但是身为皇家公主,看着百姓这样受苦,食不果腹,她心里也难受。只想尽自己的心意帮帮天下的百姓。今年她看似无意的一句话,让皇上爹没有加税,没有苛捐杂税,更是派私人鹰卫在各府各县张榜通知百姓,平息了不会的百姓怨言。那些想趁机捞一把的地方官丝毫不敢动手脚,就怕被鹰卫抓住把柄,那他们离死就不远了。
  当今天子喜欢杀贪官污吏是出名的,还喜欢杀不作为的官员。
  他们可不想被杀 至于那些仗着在朝里有人的,下场也是很凄凉。
  “晓晓,那些百姓真的很惨,我们多帮帮他们,给他们一个栖身之地,让他们继续逃难,又能逃到哪儿去,到处不是一样的吗?你看我们能不能在山脚不远的地方规划出来一个村庄,给这些逃难的百姓住,让他们自己建造屋子,我们只规划好。还有发些红薯种,土豆种给他们种植,……。帮助他们过上平稳的生活。还有这里虽然现在是灾荒年间,来往的行人也不多,但是也有一部分走商的商人,我们做好这些,就说是当今天子为百姓做的,这样商人们也会把这个消息传到他们来往的地方,等于是宣传了一波。还能让百姓们对朝廷满怀希望。不至于跟着人起义。”
  “爸,姜还是老的辣的,您好棒,不过您要和大哥去说。这事是他负责管的。我现在还小,只负责到处看看。”
  “你哟,像个孩子一样。”
  “爸,我现在就是个孩子。”
  “……”无语的陈爸爸背着手去找大侄儿商量大事。
  晓晓在自己一个人的帐篷里面不停的捣鼓一些东西。
  这块地方因为晓晓他们的到来,改变了许多。这里的许多人也因为他们一群人得以继续活下来,还能继续的在此地休养生息。多少年后,这里已经成为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地方。风景美如画,物产富饶,还有仙人传说。给雾柳镇外的新村庄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陈爸爸找到侄儿陈宇,把自己的想法又说了一遍,最后还说了要给难民们分田地,分粮种,还有让他们自己建房子。
  陈宇觉得可行,三叔的想法很好,原本他们只是短暂停留,看来得多停留一些时日。
  “三叔,我让三弟和你一起在山脚下转转,看看地形,把规划图画出来,咱们再说其它的。还有划分土地的事,咱们可办不到。要找您闺女才行,这天下是她这世爹的。”
  “行,晓晓答应了。不过咱们让难民们修房子,那些木材咱们不能砍树,这几天在附近的地主乡绅家还有当地的豪门家,最重要的事官员家去借。”
  “明白,我们晚上去借。会借来的,您放心?”
  “嗯,你办事我还能不放心啊。我走了。”
  “……。”
  陈三到处敲锣打鼓的通知难民们,“大家听好了,京城来的贵人要在咱们这里的石亭边上施粥,明天开始,每人一天可以领两顿。不过都要一家为一组去领,不能多领,发现多领的,下次再也不可以再领粥。”
  “陈三,你说的是真的,不会骗俺?”
  “老哥哥,俺骗你干啥,又不当吃不当喝的,消息千真万确的,一点都没骗人,我家老娘们就被贵人请去熬粥,明早就开始上工。”
  “陈三,你家伙运气真好,居然能被贵人看重,今天你家有吃的。”
  “嘿嘿,那是。我就是运气好
  ,不能和你老哥哥说话了,我还要到镇上去转转,给有些守在镇上的难民也通知一下,给他们也说说,大家都喝点粥,保保咱们的贱命。”
  “那是,都不容易,都喝点,能多撑些时日,也许能继续活下去。”
  “……”
  陈三敲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锣鼓,高兴的一路上敲到镇上,他到处都通知。好些难民都激动的不行,来雾柳镇就没吃过几粒米,明天终于能吃上一顿粥,哪怕是能照的出人影的粥 ,也好过什么也没得吃。
  晓晓从蔚蓝拿出来很多的带子,这间大的行军帐篷是晓晓专属的,里面全部放着一些米面和粮种,油盐。
  “晓晓出来吃饭了,别忙了。”宋水娟也跟着出来了,她和大家相处越久就越放的开。现在已经能和大家一起嬉笑开玩笑也不会拘束,还很大方。


第188章 帝女3
  雾柳镇的人们,第一看到有人不在乎粮食一样。现在的粮食有多精贵,大家都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好好的吃一顿像样点的馍,不要说大白馍,就是有黑馍吃都是一件奢侈的事。周围山上的草根是一长出来些就被大家拔掉。
  基本很难看到绿色的东西。
  石亭边上施粥,已经开始四五天的时间,周围许多地方的人也赶过来领粥喝,大家拖家带口的过来,准备暂且住在这边,没有办法实在是太饿,家里啥也没有吃的了。
  晓晓让几个小的看着,不能让他们发现难民队伍中有重男轻女的情况,不能领粥以后只给家里的男孩吃,女孩看着。那是不允许的。
  其实好多家庭都是这么想的,只是规矩就是规矩,领粥之前这些规矩会说给他们听的,要是你愿意接受才能领,不愿意你就饿着。领了要是不遵守规矩,那你就得赔你领的东西。
  晓晓不希望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有更多的女孩是被饿死的。
  兴阳县管辖着雾柳镇,雾柳镇发生的事也传到不远的兴阳县,兴阳县的县令范玮,不知道晓晓的身份还背地里,嘲笑晓晓。说这家人是傻子,有钱有粮食的傻子。这么多粮食不留着卖钱或是自己吃,这年月拿出来救济灾民。
  他在这么贫瘠的地方也能捞到油水,可想而知这位县令的心有多黑。
  不过晓晓不会去见他,陈辉拿着皇帝给晓晓金牌,进县城找县令聊聊天,谈谈心,顺便办理下雾柳镇外的山脚归属地,还有新建村庄的事。
  现在留着县令办好这些事,要是废了他,等新的县令来,时间太长。
  “钦差大人,不知道下官还能做些什么?”
  “范大人,不用了。你忙你的去。”陈辉不是很耐烦的和范县令说话,主要是这家伙一脸的谄媚样。在陈辉面前不断的讨好,不断的想攀关系。而陈辉也不是一个喜欢和这种人打交道的。不耐烦的应付着。
  雾柳镇外的新村庄在有序的建设中,晓晓让自己爸爸和大伯二伯教大家种红薯和土豆,还有玉米,有些已经在某些地方早就开始有人种植,几十年前就传入国内。一对姓陈的父子,冒着风险带回国的。
  只是这个时候的红薯和土豆没有经过改良,产量虽然比比的东西高些,但是也不是很高。只是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种活,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都有收成。多少不等而已。
  “陈三,你们一群人注意了,这些建房子的人家,你们都要帮着一起种,要用心学,还有这土豆要是长芽出来就不能吃,只能种,吃了会死人的,每个人都要记清楚,不要到时闹出人命来。”
  “陈老爷,记清楚了。”
  晓晓按现代的标准一人分了一亩田地,每家按户头来一家家的分,房子也集中盖在一个地方其余的地方都是田地。
  晓晓还趁低价从许多乡绅手里收了不少田地。以前都是良田。
  *
  送往京城的信也应该到了,等到大家把地里的红薯和土豆种好,大家都也要启程去往下一个地方。
  在河南境内晓晓呆了大半年,基本灾情严重的地方,她知道的都去过,后来大家分成几路人,储物戒塞的满满的,兵分几路不断的跑,才跑完灾区。每到一个地方帮着重建家园,帮着他们重拾对国家的希望。每次走的时候都是以皇帝钦差的名义离开的。百姓们眼含热泪,拜服在地的感谢皇帝。
  紧跟着陕西,山西。晓晓都要一一的去看看,还要一路上剿匪。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的,一走就是四年,这四年的时间晓晓每个越都会给京城送几封信,有给皇帝的还有给皇后的,也有给哥哥的。
  每次晓晓的信里都会规劝皇帝少杀不作为的大臣,只杀贪官污吏。还给皇帝几张方子,教皇帝做起生意来,不断的赚钱赚的都是世家豪门,地主乡绅,达官显贵的银子。
  晓晓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告诉大家怎么治蝗灾,怎么吃蝗虫。还有想办法告诉大家,蝗灾的前兆是什么。要知道再过两年华北平原受蝗灾最严重。
  晓晓要提前预防。晓晓几年的工作没有白做,陕西和山西的闹起义的最多,晓晓一直有派人镇压,还做了许多的事。比历史上的义军少很多。
  朝廷也有前往镇压,可是过完年的正月有一支义军居然在皇族的祖籍搞得有声有色,晓晓年前就一直守在此地等着他们的到来。
  晓晓提前找皇帝要了五万军士,陈辉做统帅。陈辉天天苦练军士们,每天都用现代的方法训练他们的勇气和体魄,晓晓和陈宇做好后勤保障,哪怕很累。军士们从不喊累,为什么?因为每天晓晓都让他们吃饱穿暖。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二哥,今天训练的情况怎么样?”
  “很不错,他们都有卖力的训练。精神状态都不错。”
  “那就好。”晓晓很担心这些士兵们。
  “你放心,我让他们都有给自己的的亲人留下家书和地址,要是真的有不测,我们只能厚恤之,这已经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自古上战场,这个问题就不能避免。”
  “嗯,我知道。只是心里难过,出来几年心里就一直担心这一刻。也难过了这么几年。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来这儿的目地是什么,是拯救苍生还是拯救一个国家,我都不是很清楚。”
  “你也别想太多,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了,就对得住自己的良心。这四年你不是一直都做的很好吗?大家都看着呢?”
  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一个苦难的时代,他们只有每日在奔波,不停的竭力去挽救每一个生命,可是他们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不能同时救助到整个王朝的百姓。
  “嗯。”
  不管晓晓的心怎样的善良,面对这支日后搅动风云的义军,晓晓绝不打算放过,特别是他们首领,一个都不放过。有人在朝中提议要招抚这支义军,晓晓给予皇帝的建议是坚决不招抚这支义军,因为他们的目地是直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