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明朝]威武雄壮万贵妃 >

第215章

[明朝]威武雄壮万贵妃-第215章

小说: [明朝]威武雄壮万贵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刚满周岁,你能看出来什么?”
  
        “就是,有道是三岁看老七岁看小,你总该在等几年。”
  
        “殿下的身量看着不像是一岁的。”
  
        “大概是随娘。”
  
        “藻井什么样子呢?我从没见过华盖殿的藻井。”
  
        “我也没见过。”
  
        “谁敢抬头看啊。”
  
        “你还别说,有人敢看。”
  
        “是谁?”
  
        “谁这么大胆?内官?”
  
        “不是。嘿嘿。”
  
        “是建造的工匠?彩绘的漆工?”
  
        “都不是,老夫说的是匠作监的图纸。”
  
        “哦!”
  
        “喔!”
  
        “皇上真是个慈父啊。”
  
        “是啊,圣上如此宽厚仁爱,教养出的太子定然是将来的明君。”
  
        朱见深在前面听见这句话,觉得有点刺耳。啥玩意啊!朕还没到二十岁,你们就惦记着太子成为明君了?就这么相信朕的寿命一定和先帝一样短吗?朕还打算和万姐姐一起长命百岁呢,呃,她长命百岁,朕正好活到八十岁,够够的!他气哼哼的拍了拍小胖子的肚子:“看够了没有?回去找你娘去,别在这儿裹乱,你又听不懂。”
  
        朱佑桢一骨碌爬起来,吐了吐舌头,又东倒西歪、左脚拌右脚、右脚踩左脚,可就是不摔的来到讲课的几名老先生面前,盯着他们看。
  
        大儒们本是朝中老翰林学士,饱学鸿儒之士,一个个不能说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之策吧,好歹有着处乱不惊的本事,无论是跟人辩论还是和先帝各种犟嘴,全都岿然不惧。可是现在被穿着大红曳撒、严肃认真的板着包子脸,皱着包子褶啊不,是皱着眉头,瞪着一双黑漆一样的大眼睛的太子殿下盯着看了一会,看的他们心里发毛。
  
        讲课的也讲不下去了,拱了拱手,半开玩笑的问:“老夫说了半日的话,请殿下斧正?”
  
        朱佑桢站着正好趴在仿秦汉的条案上,伸手抓起他大纲看了看,试着念了几个字,又问:“娘……咦?娘呐?”看着老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白胡子?”
  
        还在生闷气的皇帝远远的、幽幽的说:“别这么没规矩,叫先生。”
  
        朱见深心说朕但凡站得起来,就过去抓你了。
  
        看起来皇帝不动如山,实际上他多次尝试不用手扶地就站起来……嗯……
  
        “哦!”太子殿下明显的松了口气:“先生,这个字念什么?”
  
        老先生笑容可掬的给他讲这个字,按照说文解字的态度来讲,这个字在大篆怎么写,一开始是什么意义,始见于那一本书,后来有引申出什么意义——对于大儒来说,说某个字在某一首诗中用过可不够上档次,得说是某一古籍中用过才行。
  
        后来这个字又从大篆变成了隶书,从隶书变成楷体,又衍生出某些意义。
  
        朱佑桢听的晕乎乎,张着小嘴:“哇,先生,你和我娘一样啊~好厉害~”
  
        虽然词不达意,但是大家都明白,他说的是知识方面。
  
        皇帝率先掩面,吭哧吭哧的笑了起来,一个饱学鸿儒的大儒得到了一个这样的评价,还真是好好笑。我儿子可是真心实意的~你可能觉得委屈~2333~
  
        老先生真不生气,趁机问道:“贵妃娘娘每日教殿下读书吗?”
  
        “有的呀。”朱佑桢开始炫耀自己懂得很多东西,每天都会学到很多过去不知道的东西,好开心呢:“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林对坞,岭对峦。昼永对春闲。谋深对望重,任大对投艰。裙袅袅,佩珊珊。守塞对当关。密云千里合,新月一钩弯。”
  
        虚岁两岁的小孩子能把话说清楚,还能背诗,简直就是天才!是个大大的天才!不仅记忆力超群,过耳不忘,而且磊落大方,口齿清楚。
  
        朱见深感觉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太子身上,就淡然的伸手招了招手,两名太监连忙走过来,一左一右搀着皇上起身,然后他轻飘飘的走到屏风后面去了。对万贞儿小声说:“他们刚才说了那些话,都是对着母后的,你别生气。”
  
        万贞儿连忙竖起一根手指:“嘘!别叫外面听见了。”一边说着,一边站起来抱住他的胳膊,拍了拍他的背。
  
        朱见深这才觉得委屈,委屈巴巴的坐在她身边,小声道:“明天去打猎?”
  
        “好啊。”
  
        “大宝好像很喜欢他,朕打算聘他为西席,你意下如何??”朱见深忽然觉得这样的悄声耳语,隔着一座屏风就有许多大臣,我却在这里抱着娘娘,简直是太刺激了。情不自禁的在她的胸口轻轻摸了摸,这比往日更加快活。
  
        万贞儿也不吭声:“再瞧瞧,我只怕大儒们都重文轻武。”
  
        “嗯,这倒也是。”朱见深在她脖子上亲了一口,又问:“让张懋给大宝讲兵法,如何?”
  
        “好啊!”万贞儿低声道:“将来咱们带着他打猎去~”
  
        小黑胖子脸上有一丝明显的不耐烦,他只想和自己的万姐姐呆在一起,不想要一个粘人的小孩干扰自己。上朝和批阅奏折耗费了一天中大部分时间,这些时间就是太子独霸贵妃的时候,好不容易忙完了,他还要在这里捣乱?
  
        万贵妃瞧出来了,虽然不明白宝宝那么可爱,他为什么不喜欢,可是嘛,当年见深还是个宝宝的时候也很可爱,先帝也不爱搭理他……真奇怪。
  
        她笑:“明儿把他放在慈宁宫,咱们出去痛痛快快的玩一天。”
  
        朱见深高兴起来,继续摸啊摸,摸的两人都来了兴致,在屏风后蹑手蹑脚的走到门口,出了大殿,上了龙辇直奔乾清宫。
  
        皇帝幽幽的两眼冒绿光,邪恶的笑了起来:“我最近读史书,看到高纬与冯小怜的故事,万姐姐,你看过么?”
  
        “没看过。”
  
        “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大臣们得以面见冯妃的美貌妖娆。”皇帝暗暗的想,肯定不能这么简单,一定当着大臣面前动手动脚,哇喔。
  
        一阵为爱鼓掌之后,皇帝懒洋洋的吩咐道:“去和他们说,经筵已经结束了,朕正在给太子选老师。”
  
        大儒们刚有些不满,又被转移了注意力。
  
        朱见深得以安安稳稳的吃饭,睡觉,次日清晨出门打猎。
  
        万贞儿一身戎装,头上戴了一顶亮晶晶的金盔,身上穿了锁子连环甲,骑着她的大黑兔(乌云踏雪)围着皇帝绕了两圈,溜了溜马,也让自己活动开。
  
        朱见深只穿了棉甲,戴了头盔,他的头盔是镔铁镀亮银又盘了两条金龙,颇为华丽,头盔上挑出一根小棍,带着耀眼的红缨。慢吞吞的翻身上马,也在宫里御马监门口溜了两趟马,找找感觉才出发。
  
        皇帝出狩是个大事儿,沿途要封路,还要有数百名禁军侍卫和数十名武官随行。
  
        正在万贞儿挽硬弓,一箭一只野鸡,一箭一只鹌鹑的时候,朱见深忽然惊叫一声:“快看!快看哪边!”
  
        只见数百只白鹤如同白云一样,遮天蔽日的飞了过来,郕王府的方向上空盘旋着一股晶莹的青气,就像是和田青玉的色泽一样。
  
☆、第201章 激动的小可爱
  
        于谦正在翻阅他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的奏折,在忽略掉大量闲杂琐事之后; 他高兴的看到皇帝在军务上十分英明; 在其他事情上也不错,又下了旨; 钦封那个杀了天师府几十个恶奴的人为‘贞英夫人’; 这可太好了。他正在慢慢看着其他事情,火器营新研究的武器、小车车在全国各地应用的报告,还有青词的副本和祭天旌表的副本——这是一位很负责的鬼仙。
  
        还没看完呢,忽然感应到上方仙人降临; 那种淡淡的威严和奇妙的气场他曾经体会过,凭感觉就知道是真神仙。就像久居上位的官员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场一样,真正的神仙那由内而外的气息也非常清楚明白; 像是明烛高挑,光照四方。
  
        他连忙离开内库,飘的低一点以示敬重; 遥望郕王府上空的奇景。
  
        清晓觚稜拂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
  
        飘飘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
  
        似拟碧鸾栖宝阁。岂同赤雁集天池。
  
        你可曾见过宋徽宗的瑞鹤图?
  
        彩云缭绕之郕王府,上空飞鹤盘旋,鸱尾之上,有两鹤驻立,互相呼应。
  
        庄严肃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气氛。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 无有同者。天空石青满染; 薄晕霞光; 色泽鲜明。
  
        瑞鹤图上只画了几十只仙鹤; 这上空却有成百上千只仙鹤,在京城附近绝没有如此之多的仙鹤,到了现在这个季节,候鸟只该南飞,不应该北上。
  
        天上的云霓竟然是青色的,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上有过几次青气?这青气非常纯净,没有一丝杂色,内敛又带着晶莹的光芒,无法与语言来描述。
  
        于太傅又震惊又向往的飘了过去,他知道这就是修行的目标,本着一种小学生去瞻仰大牛的心态飘了过去,却只见有四个人正在争论。他不敢上前偷听,就在旁边飘着。
  
        汪太后早就被惊动,她自从那日射纸鸢之后,就养成了待着没事往天上看看的习惯。
  
        此时此刻,她正在房檐下裹着狐裘,得意的看着一只青蛙抽抽着冻死了,这些小东西在盛夏之夜疯狂大叫,吵的她难以安眠,现在终于安静啦!可惜,荷花池也变成了冻冰的淤泥。
  
        不是很深的荷花池这一夏天开了许多美丽的大荷花,也送来了阵阵香风,现在只剩残荷枯枝还能捞莲藕吃。
  
        白迎从宫外找了个专业挖藕的汉子,现在正穿着水叉子,弯着腰在池塘里摸藕呢,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府里的太监挖了上来的藕都是断的,这汉子总是轻而易举的拿上来一根又长又完整的大藕,从头到尾一点破损都没有。
  
        汪太后在房檐下瞧着,两旁边站着侍女给她挡风:“白迎,这藕可真大真多。”
  
        白迎心说这是还裹着泥的藕呢,可不大么!等洗去了泥,再挑嫩的给您做出来,就没多大了。嘴上答应着,余光望天上一瞥:“啊!娘娘您看天上!快看!”
  
        汪太后抬头一看,青气盘旋,白鹤翻飞,她喜不自胜:“这是咱们小天师的祥瑞啊!”
  
        正在探讨的四人往下瞧了一眼,看到一个年轻寡妇,不予置评,继续探讨。
  
        青气从天而降、白鹤翻飞时,朱见济正在屋中背书。
  
        虽然哥哥祭天时上了符表,我也自己在屋里焚化了青词,可是没有神仙搭理我……可是哥哥的圣旨已经下达,他又御笔亲书了‘天师府’三个字,牌匾正在做呢,看来这个天师是一定要当了。
  
        朱见济自己想的明白,那没中翰林的人未必没学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