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明朝]威武雄壮万贵妃 >

第124章

[明朝]威武雄壮万贵妃-第124章

小说: [明朝]威武雄壮万贵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夫人看了一眼卢老夫人,暗示道:'还有几个月就生了,若是个男孩子,便是长子!将来立为太子,再母以子贵,这套操作多熟悉!你别乱得罪人。'
  
        卢老夫人目不斜视,端庄的往前走啊走,没有接收到信息。
  
        宁夫人暗暗的无语。
  
        她们俩年纪相仿,虽然不是闺中密友,但在未出阁时有过几面之缘,交往也比较密切。宁夫人被称夫人,因为他们家官职最高的是她的丈夫,仅次于尚书的侍郎。
  
        而卢老夫人则不同,他们家官职最高的是她的儿子,丈夫只是房山县刑名师爷,儿子却高居翰林之职。
  
        称呼这种事,当然跟着官位最高的人来算。
  
        走了一会,到了承乾宫。
  
        高嬷嬷脸上一黑,天气太热了,守门的宫人知道娘娘不会出来看,都进屋躲懒睡觉去了。
  
        命妇没没来过承乾宫,站在门外便不住的左右打量,见这里贴着一副对联‘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此联为宋代楼钥所作。
  
        进得门去,先见到一座青蓝色琉璃影壁墙,在阳光的照射下,似一汪清泉。绕过影壁墙,见墙后摆着一溜盆景,玉簪花,万寿菊开的正盛。远远的嗅到花香,槐花黄,桂香飘,丁香正浓。
  
        承乾宫只有慈宁宫的一半儿大,门口的台阶比慈宁宫要少两阶,房顶上的脊兽要少两只,就连进门之后的空场也小。地上的石砖有十几年的磨损,尤其是从大门到台阶这段路,磨出一道印子来,这样的地砖没换新的,可不算奢淫骄纵。
  
        门窗处具悬挂细若虾须的竹帘,又悬挂一捆一捆的菖蒲和艾草来驱蚊子,过了端午节大部分人都不挂菖蒲艾草了,等到蚊子开始狂咬时,才挂。
  
        房檐下,窗户边摆了许多案头清供,除了岁寒三友之外,还有正要开花的菊花,青松翠柏,精致的盆栽菖蒲、等待瓜果的金桔佛手等等,不胜枚举,几只懒猫挨着花盆呼呼大睡,睡的四仰八叉。鹦鹉画眉似乎也在打瞌睡,懒得叫一声。
  
        命妇们在台阶下停住脚步,看着高嬷嬷。
  
        高嬷嬷得意洋洋的上了台阶进门去:“娘娘,她们来了。
  
        万贞儿还在和太医们探讨‘又馋又饿又不想吃东西是什么状态’,太医给她讲‘夏秋的养生秘笈’,听见高嬷嬷进来回话,她平静的说:“你请夫人们暂避一刻,喝杯凉茶,歇歇脚。有劳几位太医讲了这些事,本宫近日记性不大好,小麦,你都记住了么?”
  
        小麦笑道:“娘娘放心,我要是记不住,就派人再去请教老太医,不敢在娘娘的事儿上含糊。”
  
        “小麦,代本宫送太医们。”
  
        “是娘娘。”
  
        因为每一扇窗户都开着,屋外的命妇们竖起耳朵认真听,能听见屋里隐隐约约的说话声。
  
        命妇们欣然去偏殿坐了一会,喝凉茶,从袖子里掏出手帕和小镜子,擦擦脸上的汗,沾一沾胭脂。
  
        赵老夫人左右瞧了瞧:“承乾宫怎么不用冰啊?好热。”康宁宫中的冰块堆的高高的,特别凉快。
  
        李老夫人想了想:“娘娘有身孕,不能受寒。”
  
        “哦。啊,对哦,我忘了。”赵老夫人开始郁闷,自己的大儿子都二十三岁了,成亲八年,儿媳妇啥也没生。小儿子才十岁,还没成亲。怎么照顾孕妇的事儿她全都忘了!
  
        宁夫人盯着多宝阁上的古玩玉器看个没完,她瞧得出来,这地方的瓷器看起来清淡素雅,实则比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贵多了!
  
        有个瓶子似是宋代的,好看,一点火气贼光都没有,沉静雅致,像是一尊美人。
  
        过了一会,万娘娘在两人的搀扶下,缓缓的走了出来,上身穿银朱色纱袄,粉色抹肚下有个大大圆圆的肚子,下身是一条深竹月色百褶裙,衣服上纹绣不多。头上手上的珠宝不多,以玉为主。
  
        命妇们稳重而快速的起身,这才惊觉万娘娘的个子这么高,还挺眼熟,她们仰头瞧着,垂首,叉手万福道:“娘娘万福金安。”
  
        “免礼。请坐。”
  
        老夫人们都站在椅子前面,等娘娘在两名又矮又萌的小丫鬟的搀扶下走到宝座前,转身坐定,她们这才坐下。
  
        万贞儿心里头也有点迟疑不定,她时常跟在孙太后身边见她接见命妇,但那时候没有她说话的份儿,不知道该用什么语气说话。她故意有点虚弱的笑着,对这些命妇们点点头:“我派人去请几位夫人前来叙话,乃是有事相询。”
  
        卢老夫人特别硬气的说:“娘娘要问什么?”
  
        万贞儿有点惊讶,背地里给太后出谋划策还罢了,当着老子面还敢这么横?
  
        宁夫人接话道:“臣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万贞儿暗自点头,这是个好捧哏。她脸上一如既往的平静,慢慢悠悠的说:“本宫近日身体不适,不能去婆母跟前侍奉。太后今天吃了什么?是绿豆糕还是蜜三刀?还是槽子糕?”
  
        几人不仅震惊而且迷茫,迟疑的说:“都吃了几块,还有御膳房进上的月饼,还有酸角糕。”
  
        虽然点心块都小,但是,她们瞧着觉得多。
  
        “喝了什么呢?”
  
        “桂花藕粉”“香糯饮,金英羹。”虽然碗也小,可是也不少。她们都觉得撑得慌。
  
        万贞儿微微讶然:“还有吗?”
  
        “娘娘在睡午觉,听说睡醒之后吃晚膳。”
  
        “太后的饮食不大养生。”
  
        “是啊,要吃到八分饱才好。”
  
        万贞儿心中暗笑,这当然是她的计划!她告诉御膳房的人,娘娘爱吃甜食,每天多准备几样,在配合一些开胃的点心,周太后吃的越多,万娘娘赏的越多。包括康宁宫内的宫人,都按照她的吩咐,天天夸周娘娘年轻貌美身材好。
  
        宠妃总是有点坏坏,万贞儿恶毒的想,让她尽情的吃甜食吃到牙齿痛,她就没闲心跟我较劲了!哼哼哼!计划超棒的!周大莲也很配合!
  
        卢老夫人严肃有认真的说:“臣妾劝太后娘娘要饮食节制,注意养生,娘娘全然不放在心上。还请万娘娘时常劝谏才好。”
  
        万贞儿也很严肃的点点头:“这道理我何尝不知?太后喜欢吃甜食,因为她心里苦。太后对先帝用情至深,先帝英年早逝,太后为此郁郁寡欢,只有吃甜点的时候才能略高兴一点,我这个做儿媳妇的,不好阻拦。等过几年,娘娘节哀之后,再劝谏也不迟。”
  
        宁夫人、李老夫人、赵老夫人都觉得很有道理。
  
        卢老夫人又很认真的说:“可是太后笑的很开心,还要我们说笑话,也给我们讲宫里的笑话。”
  
        “你们有所不知。”万贞儿捧着肚子说:“皇上非常孝顺,每见太后伤心,也感同身受为之落泪,太后不忍勾起皇上孺慕先帝的哀愁,故而寄情于笑话,免得郁郁寡欢。母子二人若是相对垂泪,本宫也束手无策。”
  
        如果万贞儿张口就说周太后的坏话,她们就认定她是怀宠妃。可是她没说,卢夫人瞬间脑补了自己刚嫁给丈夫时,三年没生出一儿半女来,用心侍奉婆婆却被婆婆各种找茬挑剔的事。
  
☆、第124章 万贞儿的坏主意
  
        万娘娘很善于装腔作势——不喜欢装腔作势不等于不会,她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她也很冷静,没有因为这几个女人轻易上当就放松警惕,胡说八道。
  
        “太后夜里…”她本想问‘太后夜里梦见先帝没有?’话刚出口,猛然间想起来,如果这些女人拿跑去问太后,周大莲被我启发着学会撒谎,和皇上说先帝要他赶紧娶皇后,那我就尴尬了。她忽然笑了笑:“我糊涂了,别见怪。”
  
        这态度就像是她想问的是‘太后夜里睡的好不好’,而话刚出口,就想起来这几位是命妇不是宫人。
  
        几位命妇都和和气气的笑着:“娘娘似乎睡得不好。”
  
        “是啊,常打哈气。”
  
        “兴许只是到了夏天,嗜睡。”
  
        “这是自然。”万贞儿含笑道:“太医每每请平安脉,都说娘娘身体康健,寿在百年。宁夫人,你瞧什么呢?”
  
        宁夫人刚刚在看那疑似秘色瓷和梅子青的瓷瓶,看着就凉爽,现在才把目光落在一只不起眼的黑色小瓷瓶上:“臣妾瞧这瓶子似乎是唐朝的古物。”
  
        “吉州窑黑釉双凤穿云纹披肩胆瓶,你看的不算错,宋代仿唐的。”
  
        几人一顿闲聊,聊的很是投机。
  
        万贞儿读书识字,又在宫里培养了高妙的审美观,无论是熏香、养花、听琴、谈诗还是品品陶瓷,议论议论室内的摆设,都能说上几句,就算扯到易经她也读过,只是这些命妇很给她留面子,没有扯那么高深的事。
  
        她忽然问:“王尚书夫人怎么没来?有什么缘故?”
  
        宁夫人起身道:“娘娘勿怪,王夫人热感风寒,病坏了嗓子,这几日说不出话来,今日是周娘娘派人强召,她才勉强进宫。在宫门口分别时,她特意说了,怕您过了病气,伤损您和小皇子的贵体。等病好了,即刻给您请安谢罪。”
  
        万贞儿静静的听完:“不要紧,你坐下说话。我与王夫人是旧相识,来或不来都不要紧。高嬷嬷,把宫里存下的秋梨膏和批把露取两瓶,拿一匣子玉露团,派人送给王尚书夫人。”
  
        高嬷嬷福了福身:“是,娘娘。”她素来喜欢锦上添花和痛打落水狗这两件事,又笑呵呵的道:“王夫人的嗓子病的挺严重呢,强撑着跟老奴说对不起娘娘,老奴心里头很是不忍。只是没得空禀报娘娘。”
  
        万贞儿模仿着孙娘娘,露出观音一样和蔼的微笑,颔首。
  
        高嬷嬷老老实实的去做事。
  
        正要继续闲聊,听屋外有人说:“娘娘,乾清宫来人了。”
  
        “进来。”
  
        走进来一个年轻白嫩的小火者,看见命妇们坐在这里似乎吃了一惊,连忙低下头:“娘娘万福金安。”
  
        “免礼。什么事?”
  
        小火者说:“皇上派小人来探问娘娘。”
  
        这就相当于皇帝的口谕,命妇们都站了起来。
  
        万贞儿作势要起身,非常庄重的站着回答皇上的话——这是合乎礼制的事儿,虽然她从来都不这么做,现在也不想这么做。上半身挣扎着起来,左右的嬷嬷和侍女抢上前来扶着她,万贞儿的胖屁股暗暗的使了一个千斤坠,稳稳当当的坐在宝座上不动弹。
  
        小火者忙道:“皇上说了,娘娘不必起身。”当然没说,但是过去说过。
  
        “你说吧。”
  
        “是。娘娘派人去请太医,太医将脉案呈到皇上面前,万岁有些忧心,问娘娘安否。”你没事吧!
  
        万贞儿一脸严肃的说:“臣妾只是略有些难受,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