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金瓶梅]瓶儿记 >

第64章

[金瓶梅]瓶儿记-第64章

小说: [金瓶梅]瓶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玉楼问:“五姐姐,你怎么不穿那件袄儿了?这才多大会儿,就腻了不成?”
  因西门庆在这,潘金莲不敢多嘴,只道:“屋里热呢,谁耐烦穿它?”
  等用完饭,西门庆去了前院,穿戴一新,领着小厮,备上厚礼,前往王招宣府中赴酒席。
  林太太坐在主位相陪,请西门庆上座,王三官做为他的义子,也陪坐在一旁。
  因儿子在跟前,林太太表现得端庄又大方,言谈之间绝不逾礼。
  因今晚是孟玉楼的生日,下午时分,西门府上就来了一大群人。
  杨姑娘、吴大妗子、潘姥姥最先来,然后薛姑子、王姑子、郁大姐也来了。
  众人都在上房坐着,听薛姑子讲经,她正在讲与人为善,得了后福的佛经故事。
  李瓶儿碍于礼数,陪着听了一会儿,但她心里对这个薛姑子并不感兴趣。
  薛姑子脸肥体胖,戴僧帽,穿|袈|裟。
  都说尼姑庵日子清苦,可观薛姑子体态,竟比吴月娘这个孕后期略水肿的女人更加白胖。
  她虽然名为尼姑,行的却不是慈悲之事。
  她也曾嫁过人,期间与和尚私通,后来丈夫死了。因为那和尚的缘故,她对佛门里面的事情门儿清,便出家当了尼姑,专门替大户人家念经祈福。
  她不仅会帮人弄生仔药,将别人的胎盘入药,还能替府里不便出门又|淫|心萌动的妇人做牵头,借她的尼姑庵偷情,她便从中抽取好处。
  前两年,她替陈参政家的小姐做牵头,事情败露,因此还被捉进牢里关了几日。
  西门庆之前偶然撞见薛姑子竟然在他府上走动,便厉声斥责了吴月娘,严令以后不许薛姑子再上门。
  但吴月娘很敬重薛姑子,认为她是有大道行的人,总是悄悄请她进府。后来她吃了薛姑子配的生仔药,果然有了孕,心里更敬重对方了,简直奉若神明一般。
  小玉端来几碗土豆泡茶,每人面前递了一碗。
  李瓶儿接过来,看了看,只见淡黄色的茶汤里泡着小小的土豆块,一时也看不出土豆是生的还是熟的,她没什么兴趣,便放到一旁。
  官哥儿在她怀里听薛姑子讲经,听得昏昏欲睡,头一点一点的。
  李瓶儿搂着他,轻轻拍哄。
  潘金莲看李瓶儿不喝茶,笑道:“六姐姐,你怎么不喝茶?嫌大姐姐的茶不好?”
  李瓶儿暗叹口气,这个金莲……真是哪儿都有她的事!
  她笑了笑,道:“呆会儿喝。”
  趁着她们说话,薛姑子止住话头,端起茶碗,一口气喝光了茶,又将土豆倒进嘴里,嚼嚼咽了。
  听得入神的其他人见状,连忙跟着喝茶吃土豆。
  薛姑子润了喉,又填了肚,再讲起来更加有精神,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李瓶儿听得牙酸,站起来道:“大姐姐,你们先听着,我带官哥儿回去午歇,省得他晚上吵闹。”
  孟玉楼笑道:“官哥儿,晚上给三娘敬杯酒,好不好?”
  李瓶儿也笑:“等我教他,教会了一定给你敬杯寿酒。”
  吴月娘听故事听得正入迷,见状挥挥手道:“那你去吧。”
  李瓶儿抱着儿子走了,潘金莲也不耐烦再呆下去,她去拉孟玉楼,小声道:“三姐姐,去我屋里坐坐?”
  吴月娘皱着眉,骂潘金莲:“我们好好地听故事,偏你们一个两个的在这吵什么?不爱听就回去吧。”
  孟玉楼见状,立即起身和潘金莲走了。
  吴月娘落得清净,继续津津有味地听薛姑子讲那慈悲故事。
  出了上房,潘金莲不屑地朝着上房的方向撇嘴,道:“三姐姐,你看她那样儿!面上装得慈悲无比,常常喊姑子进府陪她,生怕别人不知道她一心向佛似的,背地里干的那些事,我都不好意思说。假慈悲!”
  孟玉楼拍拍她的手,劝道:“小声些,被人听见就不得了。”
  潘金莲的声音不见小,理直气壮道:“我怕什么?有本事就叫老爷把我打死!我虽自认不是什么好人,但也没想过要靠尼姑来给自己渡一层金光。”
  金莲昨晚伺候得老爷很好,今日又新得了一件皮袄,自恃笼络住了老爷,胆气大起来,说话就没那么顾忌。
  孟玉楼笑道:“打死了你,谁夜里伺候老爷?”
  潘金莲一听就要打她,两人笑笑闹闹地出了上房的院子。
  到了金莲院子里,金莲喊人上茶,然后和孟玉楼坐到暖炕上。
  潘金莲道:“三姐姐,你是没瞧见,我说那会儿玳安怎么抱着一个包裹不肯撒手呢,原来是买给六姐姐的皮袄。雪白的一件狐裘,一丝儿杂毛都没有,花了足足三百两!偏大姐姐还以为自己得的是最好的。她若是见了六姐姐那件,说不定能气得早产呢!”
  孟玉楼道:“老爷的银子,他爱给谁花就给谁花,谁能说个不字?”
  潘金莲朝天翻了个白眼:“我知道你们都有钱,不像我。”
  孟玉楼笑着安慰她:“老爷回来的第二晚,就在你这歇下了,有了老爷,还愁什么没有?”
  潘金莲脸色好起来,摸摸自己的脸蛋,道:“我今年三十了,就怕人老珠黄,老爷瞧不上眼,怎么办?”
  孟玉楼捏了一下她的脸:“美人不论什么时候,都是美人。秋菊倒是年小,你说老爷会不会看上她?”
  孟玉楼比西门庆还大两岁,如今已经35岁了。
  “哈哈!”潘金莲大笑。
  正说着话,潘姥姥和杨姑娘过来了,潘金莲请她们坐下,喝茶吃点心,一起闲聊。
作者有话要说:  李瓶儿是初进职场的小白,心眼没有,恋爱经验也没有。
她拿什么跟潘金莲宅斗?
像金莲这样的,若她自己不偷情不犯错的话,还真难有人把她斗下去。
你们觉得呢?
    
    ☆、第 60 章

  晚上; 府里众人齐聚一堂; 给孟玉楼过生日。
  官哥儿被李瓶儿教着; 学会了敬酒。
  他由李瓶儿扶着; 双手捧着小半杯酒; 走到孟玉楼跟前,清清亮亮地说道:“祝您事事如意。”
  喜得孟玉楼当场从手上拔了一个金镯; 要送给官哥儿。
  李瓶儿不肯接; 说:“他一个小孩子; 戴什么金镯子?”
  孟玉楼把镯子塞进官哥儿的衣兜里; 道:“我知道六姐姐比我有钱,是不是嫌我这镯子太寒酸?”
  李瓶儿没办法只好替儿子收下,道了谢,又让官哥儿朝她拜了拜。
  西门庆坐在一旁,笑得牙肉都露了出来; 把官哥儿搂在怀里亲了又亲,道:“官哥儿; 你学会了敬酒,头一杯竟然没敬给我?”
  孟玉楼因过生日便坐在西门庆身旁; 她笑着逗弄老爷怀里的官哥儿:“小公子; 现在再倒一杯; 也敬敬你爹好不好?”
  吴月娘坐在西门庆另一侧,始终微笑着,李瓶儿见状不由道:“也该敬敬大姐姐。”说完,她重新倒了小半杯酒。
  西门庆便把儿子放下来; 李瓶儿牵着他面朝上位站直,捧着酒杯,先对西门庆祝福。
  李瓶儿在他耳旁小声教:“芝麻开花节节高。”
  官哥儿抿着嘴笑,学舌道:“芝麻开花节节高!”
  孟玉楼笑道:“这个好,这是祝老爷升官发财,一节更比一节高呢!”
  西门庆笑眯了眼,恨不得搂过来再亲几下,他接了酒,只意思意思小尝了一口,把酒杯塞回儿子手里,道:“也不用再添酒了,这里面还有一口呢。去,给你大娘也敬一杯!”
  李瓶儿把官哥儿牵到吴月娘面前,小声教他:“大吉大利。”
  官哥儿笑道:“大鸡大梨!”
  吴月娘笑得合不拢嘴,先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又把官哥儿搂到怀里亲了亲。
  等官哥儿彩衣娱亲之后,李瓶儿便抱着他坐到了下首。
  天气寒冷,酒席便摆在炕屋,开了两桌,又请了四个小优儿来吹弹唱曲。
  先是吴月娘点曲,她问小优儿:“你们会不会唱{比翼成连理}?”
  那人回道:“会。”
  谁知,却被西门庆抢了一句:“你们先唱个{忆吹箫}我听。”
  小厮弹筝浅唱,西门庆听得摇头晃脑,回想着这些日子对瓶儿的思念,更加觉得此时的团圆格外难得,令人倍感珍惜。
  忆吹箫是形容男女分离的思念之情,其他人对这首曲子都没意见,李瓶儿因为听不懂,唱什么都行。
  但潘金莲却不一样。
  潘金莲从小被她娘卖进王招宣府中,当成乐伎来养。从小就学弹琵琶、唱曲,时兴的那些曲儿就没有她不会的。可惜她没成年,那家的老爷死了,于是又被转卖到张大户家。
  此时一听,她就知老爷又犯毛病了。
  府里各人都在,除了李瓶儿长期在庄子上养病,不能回府之外,谁还能让西门庆思念?再加上,老爷一边听曲,一边拿眼睃李瓶儿,潘金莲越看越气。
  好容易等到酒席散,西门庆跟在李瓶儿身后,想去她房里。
  李瓶儿把他往后推,道:“今晚是三姐姐的生日,你不去她房里,不是惹人怪我么?”
  西门庆苦笑一声,他只是想和瓶儿欢好一番,怎么就能生出这许多波折?
  当下也只能点头,道:“那我去她房里,明日一定去你那里。”
  当夜,西门庆在孟玉楼屋里歇一夜。
  乡下,杨素梅从庄子里收工回家。
  秦少正在门口迎接她,等杨素梅坐到火盆跟前时,他才状似无意地小声问:“六娘还没回来?”
  “没呢,”杨素梅一边逗大宝,一边同小叔子说话,“我听她们说,六娘也许不回来了。对了,你前几天套的那只野兔,把它腌了吧?”
  前几天,秦少正一拐一瘸地去了山上,顶风冒雪,挖了几个陷阱。
  运气还不错,真被他套到了一只野兔。
  他提回家,对嫂子道:“六娘帮我们太多,又没什么好礼谢她,这只野兔还算新鲜,不如送进府里给官哥儿加盘菜?”
  杨素梅第二天就提着野兔进庄子,谁知却没见到六娘,几个大丫头并来昭夫妻都不在,其他下人不敢擅自收她的礼物,她只好又提回来了。
  秦少正眼神暗了暗,看着火盆,道:“先放着吧,也许官哥儿明天就回来了呢?小孩子吃腌肉不好。”
  杨素梅没放在心上,顺口就应了。反正天气寒冷,又不会放坏。
  第二日上午,西门庆在前院安排了酒席,宴请蔡知府和安老爷。
  后院里,杨姑娘、潘姥姥、吴大妗子等人还未回去,都坐在上房里陪吴月娘聊天。那几个姑子怕招西门庆的厌烦,昨晚就悄悄溜走了。
  李瓶儿同官哥儿在自己的小院里玩耍,没去上房。
  潘金莲憋了一天的火气,总算找着了机会。
  她坐在吴月娘下首,问她:“大姐姐,今日怎么不见你带红狐围脖?”
  吴月娘笑道:“暖屋里坐着,还带什么围脖?没得出一脑门汗。”
  潘姥姥便笑问:“什么围脖?红狐的?那东西可珍贵了。”
  吴月娘就喊小玉将围脖拿来,给众人观看,大家又夸赞了一番。
  潘金莲慢悠悠地甩了下手帕,道:“我们老爷对大姐姐是没得说。你们瞧,这红色多好看哪,只有大姐姐有。不过……”她眼珠一转,“昨天玳安那贼奴才抱着包裹不撒手,我还以为是什么金元宝呢,原来是买给六姐的一件狐裘,雪白雪白的,一丝杂色都没有。听绣春说,那件狐裘花了老爷三百两呢!”
  吴月娘微微变脸,收起围脖,递给小玉,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