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金瓶梅]瓶儿记 >

第27章

[金瓶梅]瓶儿记-第27章

小说: [金瓶梅]瓶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李瓶儿恍然大悟,“你怎么没去厨房坐席?我看后门都锁上了,他们都去了呢。”
  “六娘心善,”张老头直起腰,一脸满足,笑道,“厨房的人分了我两大碗好肉菜呢,还有酒。我坐在门房里吃一口就行了。要不是六娘,我老头子哪有如今这样的好日子过?正门不比后门,离不得人,我独自吃菜喝酒乐呵乐呵,就很不错了。”
  李瓶儿能理解看守门户的重要性,笑着点头,问他:“今晚的赏钱你可得了?”
  “得了,得了,比我一个月的工钱还要多呢,六娘真大方。”
  “咦,这是谁?”虽然天上月光明亮,但树丛底下仍照不透。绣春这才发现,有一个人畏畏缩缩地躲在张老头身后那颗矮树底下。
  “这是村里的杨娘子,名唤素梅。”张老头恭敬地对李瓶儿解释道。
  杨素梅这才抑制住内心的紧张,从树阴底下站出来,松开捂住大宝嘴的手,抱着儿子就朝李瓶儿下跪磕头。
  “绣春,快,扶她起来,小心孩子。”李瓶儿连忙喊,绣春赶上去将杨素梅扶起来,大宝因为离开了肉,嘴里哼哼唧唧似乎快要哭了。
  绣春顺手将大宝接过来,她童心未泯,也不嫌他脏,搂抱着逗弄起来,从荷包里掏出一粒糖果,塞到大宝嘴里。大宝刚含住糖,舌尖接触到那丝甜,立刻眉开眼笑,拍着小手掌欢喜起来。
  杨素梅战战兢兢,伸出手对绣春说:“姑娘,还是给我吧,可别弄脏了你的衣服。乡下孩子比不得城里人,浑身脏着呢。”
  “没事,我不怕。”绣春不给,仍抱着大宝。
  张老头趁人不备,闪身回门房搬了一个凳子出来,放在李瓶儿面前,还用衣袖擦了擦上面的灰尘。
  大家都知道庄子里唯一的主人六娘,正在看病吃药,身子孱弱着呢。
  李瓶儿见状,朝他笑了笑,坐下了。
  杨素梅看儿子在绣春怀里并不吵闹,于是转向李瓶儿,扑通一声跪下,哭泣起来:“我家男人去年就死了,留下一亩薄地及一大堆死前看病吃药的欠账。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有地方寻银钱?又带着个孩子。能把地里的活收拾清楚就不错了,勉强够我们娘俩日常嚼用……”
  李瓶儿静静地听着。
  一丈青站在李瓶儿身侧,一脸不满地看着张老头。都这时候了,怎么能放人进来呢?
  杨素梅继续哭道:“日子艰难,苦啊。幸好后来跟着人出远门的小叔子回来了,他帮着我收拾地里,又去镇上打零工,总算赚了些银钱,慢慢地将前头冤家留下的烂账还清了。谁知……谁能料到,上个月,我那小叔子去镇上给人修房子,为了救一个同伴,从高处跌落,腿又断了。现在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全家都指着我呢!小叔子看病吃药,又是一大笔银钱。我没了办法,听人说这里之前也请短工,所以,就想来问问……”
  李瓶儿听完,静静地打量着她。
  她身瘦肤黄,旧粗布衣裳上面打着重重补丁,放在膝头的一双大手粗糙不堪,还有几道已结痂的小伤口。这是一个被生活重重压迫的无助女人。她很紧张,很害怕,跪在那里发着抖,似乎很担心会被人扔出去。
  李瓶儿设身处地的想了想,如果自己穿越到她身上,该怎么办呢?
  凉拌!李瓶儿无奈地朝天空翻了个白眼。自己一不会做农活,二不会绣花绣帕子补贴家用。文秘的工作技能在古代就是个渣啊!
  她很同情她,忽然有了兔死狐悲的感觉。她朝绣夏使了个眼色,后者机灵,上前硬将杨素梅搀扶起来。
  李瓶儿看着她,道:“你的情况我知道了。绣秋,你去房里找一匹绸缎,给这位杨大姐。再去厨房拿几盒点心来。”
  杨素梅神情拘谨:“不敢当,六娘喊我杨娘子就行了。”
  绣秋应了,转身正要走,一丈青拦住她,悄悄对李瓶儿耳语:“她一个乡下妇女,六娘给她细棉布就好了,不用给绸缎。”
  “嗯,那你听青婶的,拿两匹好棉布吧!”李瓶儿对绣秋道,绣秋笑了笑,转身往上房去。
  杨素梅连连摆手:“娘子心善。我不是来要布和点心的,只求六娘给我安排个活儿,让我挣些家用。”
  “没事,你拿着吧。”李瓶儿又看向一丈青,一丈青知道她的意思,笑眯眯地对杨素梅说:“巧了,我们正缺个洗衣服的呢。你要是不嫌累,明天开始就过来吧。”
  “不累不累,我最不怕累了。”杨素梅高兴起来,泛黄的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一丈青:“我们这里,女人一天的工钱是20文。你要知道,就算是一个大小伙子去城里做苦活,一天也才15文呢!包一餐,辰时上工,戌时下工。”
  李瓶儿在心里算了算,这相当于早上九点上工,晚上七点才能走。虽然比后世的上班时间长,但在古代来讲,算是很人道了。于是,也跟着点点头,对一丈青说:“包两餐吧,一餐太少了。”总不让别人辛苦忙累一天还得赶回家做晚饭吧?她现在荷包满满,也不差下人的这一餐饭。
  一丈青笑了,心想,六娘真是不知人间疾苦。她柔声道:“六娘,包一餐已经很好了。我们一日都只吃两顿呢!”
  李瓶儿听了大惊,宋朝不是流行一日三餐了吗?便问道:“吃哪两顿?我怎么没觉得?”
  一丈青:“早上一顿,晚上一顿。您前些天病了,当然是多照顾着您。您是主子,想吃几顿就几顿,哪能和我们一样呢?”
  李瓶儿:“那你们中午饿了,怎么办?”
  一丈青:“乡下人家,都是一日两餐。我们中午饿了就吃些小食,比如塞两块糕点之类的。”
  李瓶儿沉思了一下:“不吃饱,哪有力气干活?别人我管不着,从今往后,我们庄子上还是一日三餐。早、中、晚都要吃。让厨房把午饭正正经经地做出来,做大米饭,要有肉有菜。”
  杨素梅在一旁听得啧舌不已,这得需要多少口粮啊?
  一丈青并不反驳六娘,满口应了:“那就听六娘的。六娘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绣春最高兴:“六娘,我自从到了庄子上,数不清的点心糕点吃下肚,已经长胖了。再加上一餐,将来更胖怎么办?”
  “呵呵。”有人轻笑出声。
  大家转头去看,只见是后面跟来的下人来宝。
  绣春狠狠瞪了他一眼,来宝红着脸低下头。
  李瓶儿笑道:“那就少食多餐,肥不了的。”
  绣秋拿着一个包裹出来了,递给杨素梅。
  杨素梅不敢接,这块包袱皮是一块绣花细棉布,比她身上的衣服好了不知多少倍。
  绣秋往前递了递,态度非常和气,道:“六娘给的,你就拿着吧。回头做成新衣,穿在身上也好看。”
  一丈青:“杨娘子别客气,拿着吧。等明日上工了,我再给找几身我的旧衣给你,你可别嫌弃啊。”
  “哪里,青婶的旧衣也比我们的粗布衣服好了不知多少倍呢。”杨素梅小心接过包裹。
  “对了,你小叔子看病治腿也花了不少钱吧?到时你来上工,他怎么办?你孩子怎么办?”李瓶儿问她。
  “不要紧,我托邻居帮我看着。”杨素梅心里忐忑,赶紧答道,“之前请了一位大夫,开了些寻常的药,又上了夹板,后面……后面我们也没再去拿药。野地里随便扯几颗草药,掏烂敷上去,慢慢将养着就是了。”
  唉,李瓶儿在心里叹了口气,这就是没钱的原因。要是有钱,谁不愿意大鱼大肉大骨头汤地好好养着?野地里的药能顶什么用?她又不是大夫,能认识多少草药啊?还不是流传在乡间的野路方子。
  她微微蹙眉:“这样不行,还是应该正经请个大夫,再好好看一看。若是延误了,到时腿脚不灵便,后悔就来不及了。绣秋,你再跑一趟,去拿十两银子出来。”
  绣秋笑眯眯应了,转身回去,没一会儿,拿了十两银子并一些散碎零钱出来。
  李瓶儿把十两银子交到杨素梅手里,道:“这个钱我先借给你,你拿回家请个大夫好好给你小叔子治治腿。家里没个男人,将来可怎么好?这种时候可不许只图省钱。另外……”李瓶儿从绣秋手里拈了一块约摸半两重的碎银块,看着杨素梅身上的补丁衣服,“这个是赏给你的,去做身新衣穿。”
  杨素梅激动不已,满脸感动,双手捧着银子,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六娘……六娘……真是好人,将来必有福报的。”
  李瓶儿挥挥手,看向在绣春怀里的大宝,问杨素梅:“这就是你儿子?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杨素梅小心将银钱在腰间装好,怀里紧搂着包裹,看着大宝,眼里闪过温柔:“这就是我前头那个冤家留下来的儿子,我给取了个名,叫大宝。快两岁了,不怎么爱说话。”
  “他叫大宝啊……”虽然她日子过得苦,可极钟爱自己的儿子吧,不然也不会取这个名字。李瓶儿忽然想起了官哥儿,惊觉自己已经很久没看到官哥儿了。
  虽然她对官哥儿没什么感情,可毕竟是这具身体生下来的儿子,自己是不是太不合格了呢?
  “绣秋,绣秋?”李瓶儿连声喊,“让你拿点心,拿了没?把点心给杨娘子,带回去给大宝吃吧。”
  绣秋笑了:“拿了,早就装在包裹里了。”
  绣春也笑:“绣秋今晚被使唤得腿快跑细了吧?”
  绣秋抿嘴笑,并不作声。
  李瓶儿听了,轻笑着对绣春道:“那我明日放绣秋一日假,专门使唤你一个人。”
  绣秋赶紧道:“不用放假,我还伺候六娘。”
  绣春:“六娘放心使唤我吧,腿跑断了我也乐意。”
  杨素梅看着这一幕,对主家的好感增了许多。
  一丈青看看天上的月亮,对六娘道:“六娘,夜深了,外面寒气重,回去歇了吧?”
  “好,你们把杨娘子送出去。杨娘子,明日不急,安排好家里再来。”李瓶儿嘱咐了一句,由绣春和绣夏扶着从凳子上起身,转身回房去。
  一丈青落在后面,先将杨娘子送出去,又对张老头说:“大叔,把门锁好吧。注意着门户,不要随随便便放人进来。”
  张老头喏喏应了。
  李瓶儿回到上房,坐在灯下,看着跳跃的火光一脸凝思。
  绣春捧上一盏茶,轻声问:“六娘,怎么了?”
  “你说,官哥儿还好吗?”
  绣春愣了愣,她也挺想官哥儿。可是想又能怎么办,反正也见不着,除非回府里去。
  李瓶儿打起精神,长长吐出一口气:“明日收拾几匹好布出来,我们给官哥儿做几身衣服,让人送回府里去。”
  原身李瓶儿的针线还是很不错的,穿越来的李瓶儿原本不会,但有绣春在,为了打发时间,她也开始学着做衣服。
  绣春很高兴地应了:“好,多做几身。官哥儿穿上一定好看!”
  
    
    ☆、第 32 章

  杨素梅背着儿子大宝,怀里紧紧抱着包裹,踏着月色回了自己的家。
  她家是泥房瓦顶,看上去比村里其他人的条件要好一些。只有她自己明白,内里是多么寒酸,欠债是多么多。
  小叔子秦少正躺在床上,见她进来,撑起上半身,问:“嫂子,回来了。”
  “回来了,”杨素梅今天特别高兴,脸上带着喜色。她先将大宝放下来,秦少正便伸着手,道:“嫂子,把大宝给我,让他在床上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