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金瓶梅]瓶儿记 >

第111章

[金瓶梅]瓶儿记-第111章

小说: [金瓶梅]瓶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松不言不语地用完了饭,对迎儿道:“你如今也有十九岁了,该是打发出门的时候。回头我就找媒婆,挑一户性情良善的人家把你嫁过去。”
  迎儿没得选择,这时候有人肯管她就不错了,赶紧低头道:“多谢叔叔,一切由叔叔做主。”
  武松第二天也不去守西门庆了,从街上喊来一个媒婆,要给迎儿做媒。
  他的要求不高,只要家里有几亩薄田,衣食不忧就行。
  媒婆问:“不知是想在城里挑一户人家还是往乡下找?”
  城里和乡下的行情不一样,女方的陪嫁标准也不一样,媒婆自然得先问清楚。
  武松想了想,道:“不要在城里,嫁远些罢。就在乡下找一户老实人家,人好就成。”
  媒婆心眼机灵,把手头的人选拔拉一遍,当真有一个合适的,就是家底穷了些,人口单薄了些。
  她道:“我这正好有一位,只不过父母都没了,只他一个。略识几个大字,家有两亩薄田勉强糊口。人虽然忠厚,长相却一般,个头也不高。您看?要不我多打听一下,争取再挑个更好的。”
  武松心里有些嫌弃,可他没时间再等了,当即应下来。
  婚事谈妥,因双方都有心早日成婚,因此也不顾忌,定在三天后送嫁。
  武松拿出几两银子,在街上给迎儿买了一副普通的嫁妆,又给了她10两银子压箱底。
  三天后,他嫁了侄女,便一心等待机会报仇雪恨。
  西门府里,吴月娘终于将西门庆请到上房。
  月娘道:“前些天,我们几姐妹都凑了份子,说好去庙里添香油,给老爷祈福。可不好对神明食言的,老爷您看?”
  西门庆暗叹口气,最近正是多事之秋,武松已经回了清河县,就像一个不定时的炸|弹,他现在出门都骑马,身边一群人跟随,轻易不在外面闲逛,就怕着了他的道。
  吴月娘眼神殷切,小心翼翼地问:“老爷?我原本想着,去泰山顶上的娘娘庙还愿更显心诚。只是路途遥远,府里又不能没人打理。不如……”
  西门庆恨恨地想:难道我怕武松?为了避他从今往后我全家人都不出门了?
  他便让武松看看,让满县人看看,他到底怕不怕武松!
  于是,他冲月娘点了点头。
  月娘的申请没有被驳回,顿时欢喜无限,高兴地说:“要不然,还是去官哥儿寄名的玉皇庙还愿吧?老爷和他们也相熟。”
  西门庆愣了愣神,道:“不了,去永福寺。我以前也在他家捐过银子。”
  他并没有把外面的事讲给后院的人听,月娘对武松回来的事一无所知,她非常高兴自己终于办对了一件事,况且她还没去过永福寺,当即便道:“老爷多次同人践行都在永福寺,我还没去看过呢。正好这趟出去走走,瞧瞧它是怎样的气派,让大家也一起跟着散散心。”
  “嗯,抱上官哥儿,多带些丫头。去了不许四处乱走,我会从衙门里叫些差役陪护。”他虽然不想因噎废食,但更加不想因为粗心大意而出了事。
  商量好三天后出发,西门庆又细细交待了一番,这才回了前院。
  吴月娘如同重获新生,打起全部精神筹备进庙上香的事情。
  春梅得知消息,同潘金莲讲了。
  潘金莲对她耳语几句,春梅去了,找到吴月娘,恭敬道:“五娘也添了20两香油钱呢。大娘,五娘她也想去。”
  吴月娘想了想,大大方方地道:“为老爷祈福是好事,你去跟她说,让她准备准备,三天后我们一起去。”
  府里开始忙碌起来,月娘派丫头去街上采买置备,西门庆也从衙门里喊了十几名差役在那日跟随,又决定将所有的小厮全带上,以保万全。
  在家无所事事的陈经济,每天只在街上闲逛。
  这一天,他遇见李娇儿房中的丫头出来买东西,便问了一句。
  那丫头随口就把上香的事情说了,陈经济大喜,准备那日也跟着去永福寺,没准能撞上金莲呢!
  李瓶儿听说了出门上香的事,满是期待。
  坐了这么久的牢,终于可以出去放放风,简直是千年等一回。
  丫头们听说人人都去,也开心不已,院子里喜气洋洋,忙着准备不提。
作者有话要说:  多谢【鏡花水月】灌溉的营养液~
    
    ☆、第 93 章

  到了上香的这一日; 一顶大轿四顶小轿俱都备齐; 西门庆的大白马也被下人喂饱了草料; 只等着出发。
  吴月娘领着四位小妾正要出发去前院与老爷汇合; 孙雪娥嘟着嘴埋怨:“大姐姐; 我也是出了份子钱的,怎么不让我去?”
  吴月娘正打算解释; 重新被放出来的潘金莲高兴极了; 嘴快抢着道:“你才出多少?府里不留人看家?要不然; 你再补上十两; 我留下来替你?”
  孙雪娥的确出钱最少,一听想出去玩还得再补十两银子,如同要剜她的肉,她把头一扭:“看家就看家!庙里不就是些佛像吗?我又不是没看过。”
  吴月娘淡淡道:“好了,不吵了; 老爷还在前边等着我们呢!雪娥,你好好看家; 我们晚上就回来了。”
  等送走了这一群出去上香游玩的女人们,孙雪娥回到厨房气得摔摔打打个不停。
  一路走到前院; 远远地看到西门庆正骑在大白马上; 身边围着一群小厮并数十名差役。
  吴月娘快走两步; 迎上去笑道:“老爷,让您久等了。”
  “嗯,”西门庆居高临下地看着这群女人,视线停留在李瓶儿身上; 见对方一脸欢喜,根本没有自己想像中的郁郁之色,不禁心中大感快慰。
  有眼光,晓得那样的人是没大出息的。
  他拿什么和自己比?
  “上轿吧。”他吩咐道。
  李瓶儿根本就不知道杨素梅来过。
  杨素梅带来的礼物被西门庆收在前院,不往后院送,也不许来宝告诉李瓶儿。
  来宝没想太多,只觉得杨素梅曾经算是下人,再说如今又离得远了,六娘和他们有什么好来往的?因此,便听了老爷的吩咐。
  虽说,当初李瓶儿对秦少正有些好感,但那根本不足以构成男女之间的爱情。
  她活得朝不保夕,随时会被人抢夺财产,本能地想寻求一个依靠。那时,她身边出现的能供她选择的,只有这么一个男人。
  没得挑啊!
  现在西门庆重出江湖,她也不用瞎折腾了,安心靠着这棵大树吧,走到哪儿算哪儿。
  吴月娘坐进大轿,其他小妾们则进了各自的小轿,西门庆在一旁骑着大白马,小厮差役们把轿子和大白马团团围护着,像皇帝出巡似的,只差再派几名排军在前面清路开道了。
  一行人顺着大街,朝城外迤逦而去。所过之处,引得路人争相观看。
  有人啧啧赞叹:“西门大官人好大的排场!”
  很多人点头附和。
  也有那消息灵通的人,不屑道:“排场再大又怎么样?能大得过老虎?武都头回来了,你们知道吗?”
  那人跌脚大喊一声:“哎呀!这可糟了!”
  “这下太岁有麻烦了!”
  “阎王撞上了太岁,不晓得谁更技高一筹?”
  有人幸灾乐祸道:“西门大官人这是害怕了吗?难怪出个门也有这么多人跟随。”
  有人反驳他:“真要是害怕,缩在家里岂不是更安全?”
  武松的忠实粉丝说道:“武都头一身好武艺,连猛虎都拿他没奈何。西门庆这个恶霸,就算把衙门的差役全派出来,也护不了他周全!”
  “话不是这样说。”一位略年长的老人道,“好汉也得三个帮手。这么多人,轮流上,累也把武都头累坏了。到时岂不是正好给了西门大官人一个理由,重新将武都头捉进牢里?”
  “唉!”很多人开始叹气。
  被人惦念的武松,正躺在坟边睡大觉。
  他昨晚在街上晃荡,无意中得知西门庆第二天要带全家人去上香,顿时大喜。
  正愁那贼人不出门呢!
  这下好了,他可以将西门府连锅端了!
  兴奋激动之下,武松买了两大坛最烈的好酒,拎着几只烧鸡,往城外他哥武大的坟边哭坟去了。
  “哥,你死得冤啊!”他先倒了一杯酒在坟头敬他大哥,然后自斟自饮。
  “哥,你放心,明天、明天我就替你报了这血海深仇!一定把那贼人捅几十刀,拿他的心肝下酒!”武松骂得痛快,喝得畅快,吃得利索,没多大会儿,两坛酒并几只烧鸡全进了他的肚子。
  他一连打了好几个酒嗝,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扶着坟头,醉醺醺道:“哥,我这就回去了。明、明天取了……取了人头,再来看你。”才刚走出几步,扑通一声倒在地上,醉得不省人事。
  西门庆一路绷紧了神经,仔细留意周围的动静,终于有惊无险地到了永福寺。
  永福寺的方丈带着僧人,远远地赶来迎接。他见了西门庆,如同见到再生父母一般,一脸笑意,举止恭敬。
  清河县内香火最盛的两座寺庙,一是县城东门外的玉皇庙,另一个就是永福寺了。
  西门庆往日同玉皇庙最亲近,结拜兄弟选在此处,就连官哥儿寄法名也是由它主持的,寻常的祈福念经更不用说。一年到头,往这道观里扔的银子不知有多少。
  可以说,玉皇庙的香火有一半都是被西门庆撑起来的。
  可他最后如何呢?还不是家破人亡。
  永福寺信奉佛教,不仅香火弱于玉皇庙,就连寺门、大殿都比不过,既破败又萧瑟。
  后来西门庆在永福寺替人践行,实在看不下去,捐了五百两银子,让他们重修佛殿,这才齐整光鲜起来。
  所以,方丈能不对他热情吗?
  方丈站在马旁,热情地打了个问讯,西门庆下马还礼。
  等进了寺中,方丈将人迎进客室,安排好酒好斋食款待。
  西门庆笑道:“酒就不必了,上些茶罢了。”
  方丈从善如流,吩付小僧童换好茶上来。
  喝过茶,略用了些素菜,西门庆留下同方丈说话,吴月娘则领着其他人在寺里四处观看礼拜。
  等人都走了,西门庆问他:“上回同方丈打听的事,不知打听得如何了。”
  方丈为难道:“我四处派人打听,都没人认识普静。只有一个人,说他曾在山洞中有幸见过一面。像这种修为高、道行深的人,寻常哪里见得着?难寻难寻啊。”
  西门庆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他本以为普静应该是永福寺的人,竟然没有,当下便不再多言,起身说要四处走走。
  方丈跟随相陪,西门庆客气道:“还请方丈自便,我随便走走就是了。”
  吴月娘领着众小妾及丫头们,边走边观看,只见永福寺一共有五间大殿,殿门高耸,梵宇清幽。两大排僧房,还有钟鼓楼,藏经阁。
  月娘点头道:“还不错,只是终究比不过玉皇庙气派。”
  陈经济戴着小帽,把脸遮住一大半,躲在大殿的人堆后面,偷瞧潘金莲。
  吴月娘虔诚,看到佛像就要跪拜。
  金莲走在人群后面,左右环顾,只想着看稀奇,就是不看上头威严的佛像。她心里正不耐烦,想着去外面逛逛才好,一晃眼竟然看到了陈姐夫。
  金莲眼前一亮,悄悄冲陈姐夫努了下嘴。
  陈经济意会,偷溜出去等待。
  潘金莲走到孟玉楼跟前,热情地邀约:“三姐姐,不如我们出去走走?”
  除了吴月娘,就属孟玉楼最虔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