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一世安乐 >

第32章

红楼之一世安乐-第32章

小说: 红楼之一世安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到底于己无关,只叹息一回就作罢。

  ☆、第四十一章

贾府之中惦记黛玉的也是有的,头一个就是宝玉,他原真的以为黛玉只是去寺中做法事,不过月余的功夫就会回来,何曾想到是一去不回,自然万分想念,只每日里闹着贾母要去接,贾母自然知道黛玉去意已定,兼心中也有怒气,却是不答应。
    贾宝玉哪里会这般放弃,只是王氏如何肯让宝玉这般闹腾着见黛玉,只借着贾政的意思将宝玉镇压不提。
    没了宝玉的闹腾,兼之省亲别墅的事情,府里头倒是没人想着黛玉的事情。
    只是其他人倒还罢,到底是血缘至亲,气过了贾母也就又念起了外孙女的好,更重要的是,因为省亲别墅的事情,薛家如今在贾府里头可谓是一时无两。贾母冷眼瞧着如何愿意,因此而也就开始打发人前往接黛玉。
    黛玉只几句话的功夫就从接人的婆子嘴里摸清楚了那府里头的情形,如何愿意回去,只找了个借口推了,左右她在寺中住着,也没人会说闲话。
    见接不来黛玉,贾母也没强求,转而派人接了史湘云过来住着。那旗帜鲜明的态度让薛宝钗的脸色变了几变。
    也叫贾府里的人精一味捧住薛家的态度开始降温,果然事情未定之前还是不要轻易下注不是。
    贾府里头的事情同黛玉无关,中秋佳节那日虽然林成家的特意进来接,但是黛玉舍不得红霞因此而却是没回府里过。虽然没有亲人在旁,但是她和红霞两个也算有伴。
    寺院之中一切从简,就是节日里也不能坏了规矩,因此而两人对月饮茶的,倒也风趣。月光之下,琴箫合奏,更兼有江南的软语歌吟。
    没个外人在,黛玉难得唱起幼年时听过的曲调,叫红霞几乎笑弯了腰。恼的黛玉追着她打,不依不饶的将那无亲人再旁的萧瑟冲了个干净。连着两人十来个丫鬟的,在一旁瞧热闹。也不拦着,就是两人的嬷嬷也只笑呵呵的看着。
    巧的很,红霞的嬷嬷是宫中赐下的,与张嬷嬷虽然不能说多熟悉,倒也曾见过,如今也算是处的不错。两家的主子各有各的难处,难得见到如此高兴的时候自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中秋已过,冬日将至,翻转就是年下了。大年下的贾母怎么也不能叫黛玉在寺院里住着,不过黛玉虽然没打算在寺中过年,可也没打算回贾府。新年要祭祀先祖,黛玉身为女子没有资格参加宗族祭祀,但是祭祀父母还是要的。回了贾府,哪里会有那样的方便。
    为着这个她也不会去贾府,这一回贾母派了鸳鸯亲自过来,为的就是怕婆子们说不清意思。不过听了黛玉的回信,贾母虽然不满却不好说什么,不是她不疼外孙女不疼女儿,也罢,总归是一片孝心。
    贾母不提了,其他人自然也不会提起接黛玉,只贾宝玉心心念念的以为黛玉回来,没曾想还是不来。整个人都没精打采的,就是史湘云找他玩也没理会,气得史湘云当即闹着要回史家,还是贾母听说派人劝和了几句,这才罢了。
    省亲别墅已经建成,贾家有比年节更重要的事情,这也是贾母执意接人,史湘云能够留在贾府过年的原因。贤德妃贾元春元宵那日将要省亲。
    再一次拒绝了贾母派来的人,只言她有孝在身不好冲撞了贵妃娘娘。不管怎么说这话倒是真的暗合了贾家大部分人的心思,贤德妃贾元春如今是贾家最大的依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真的有什么,谁担待的起,因此听了这话自然也没强求,只敢回去复命,就是贾母也不再追究。
    京中上元灯节,最是热闹非凡,可惜黛玉孤身一人,若是寻常人家,由兄长陪伴也是可以出府一游,她却是不能了。
    众人瞧了怕她伤怀具是想着法的引她说话,黛玉原还陪着到后来恼不得道:“好了,我好好的,姑娘们叫我清清静静的看会书吧!”
    这话一出紫鹃几个顿时不依了,只道:“姑娘看书,我们也没拦着,只是这会儿天寒地冻的倒不如说会话来的好。”
    虽然心意知道,可惜黛玉还是没心思,因此而只起身做到了琴架处,因为担心红霞,原本年后她就打算回寺院中的,可是不巧,大年过后,宫里使人接了红霞入宫,想来是宫宴的时候出了什么事情,不过具体的情况她也不知道,想来太皇太后最是明理,若不是她庇护,红霞也没有今日的安宁,应该不至于有事。
    红霞既然不在,那么回寺院中也没事,倒不如在自己府里住着。不过这上元灯节这般的热闹却不得一见,实在有些可惜。要是从前在贾府她还不觉得,却是因为刘钰几个更她提起京中灯会的热闹,这才叫她向往,更重要的是她们几个都名言自己可以出去参与,更是叫她羡慕不已。
    心中有事,那琴音自然也就断断续续的不成音律,倒像是弹琴的人的心声。
    紫鹃几个听着琴音对视一眼,眼含担忧,可是却不知从何劝起,只能退了出去。
    京中上元灯节若是从前儿确实极有看头,只今年却是另一番的景象,那贾家的贤德妃选了这一日归省,贾府之中为了这番盛世,早早的做了准备,虽有五城兵马司的人备道,只是如此热闹的景象自然引了不少人远远围观,倒是将往年上元灯节的热闹消减了几分。
    虽说消减了几分到底也是难得的热闹,“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云龙车阙下,火树风楼前。”古人赞叹上元灯节的热闹再应景不过。
    不过在这摩肩擦踵的人群中,冷着张脸的程潇却是醒目不已,也让周围的人自觉的让出路不敢阻拦。
    不过也拦不得,很明显这是一群权贵公子,周围一圈的侍卫可见几人出身非凡。
    徒景无奈的瞧着程潇的冷脸道:“今日个难得的好日子,你也不必摆着个脸色,可别吓坏了那些偷看你的姑娘。”
    一面说着一面使眼色让他看看不远处一位粉衣女子,那女子看了他们许久,目光也多是落在程潇的身上。
    虽然规矩严厉,但是总有容情的时候,这上元灯节就是,在这一日闺阁内的女子能够出门,见识外门的世界,也可以偷瞧那些俊美的少年。也许还能成就一段姻缘。
    不过这个程潇可是没兴趣,他今日原另有打算,偏生叫这几人破坏了,还想让他给个好脸色,那是做梦不是。
    忠顺勾起嘴角搭上程潇的肩膀诡异的道:“我说程小子,你不会还是个雏儿吧?哥哥今日个带你去见识见识。”
    话这么说,眼中分明露出了看戏的表情,程潇身子一动,就晃开他的手冷冷的瞧着他“王爷若是想见识,卑职也有一出好戏想叫王爷见识见识。”后一个字咬的极重,叫忠顺身子一顿,转而哂笑道:“开个玩笑,四郎你性子也该改改了,还这么闷得慌。子成你说呢!”
    “王爷没事别戏弄云昭的好。”徒景可是不理会这位性情古怪的堂兄。云昭是程潇的字,由上皇亲自取的,他虽然尚未及冠,但是上个月皇帝已经让他进了禁卫营,既然要入朝了,早些取字倒是无妨。不过自打有了字后,就是明轩王府的人也很少再唤他的小名,只忠顺王爷不肯改口,倒像有些刻意为之。
    取字的事情算是程潇刻意所为,他在跟明轩王府拉开关系虽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断不开的,但是最起码他要让人提起来不是明轩王府的四公子,而是成国公府的世子,是禁卫营的副统领。
    至于忠顺的行为不过是一种踩着线的戏弄,若是不过分,他也就懒得搭理。
    这一行人除了他们三人外尚有两位世家子弟,只是在这三位面前实在不够看,只能沦为背景板。若是叫他们自己说绝不会愿意和这三位一块的,只是偏上撞上了那位喜怒不定的忠顺王爷只能老老实实的陪着。
    这街上人不少,因着程潇满脸的不渝,几人也没了挤着的意思,直接找了一地休息。京中大的酒楼如今都是满堂客人。
    不过这几位都不是普通人,匀一个包厢什么的倒是简单的很,也算恰巧,这两人中的一人遇到了熟人,恰在等待的时候自然上前打声招呼。
    就在这时,那小二前来道是已经收拾妥当请他们入席。那人正要回来,却不妨程潇忽然道:“那边既然是认识的,就一块吧!“
    众人具是惊讶莫名,张旭闻言也不知如何是好,只瞧着忠顺王爷和明轩世子的脸色。
    徒景眉头微皱想要开口问程潇,忠顺却直接道:“程小子既然这么说,就将那几个叫过来一道坐吧!”
    忠顺王爷做了决定,张旭自然不敢驳,只能回了那处道,王爷有请。

  ☆、第四十二章

京中上下谁不知忠顺王爷最是脾性乖张,偏又圣宠在身,御史几番弹劾皆是不了了之。因此上在场之人虽然也算具是大家出身,可也不敢得罪这位王爷,自然莫敢不从。
    众人随着那张旭上了楼进了那隔间只见内中做了几人,来的路上张旭就将内中的几位贵人介绍了一遍,好叫他们心中有数,以免犯下大错得罪了人。
    沈瑾瑜曾有幸见过忠顺王爷一回,如今一眼就认出居中那位正是王爷。一旁坐着的一位看其模样与顺王爷有几分相似,在座的还有两位俱与顺王爷有亲缘关系,就不知道这位是哪位。
    他原随着众人一道进来,只暗自观察,却忽然觉出一道视线似乎在打量自己,不经意的回望,恰好瞧见一旁的倚窗而立的少年。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沈瑾瑜心中突然越出诗经中的话,叹道,果然不愧是那位的子嗣,他幼年时曾有幸见过那位已故的冠军侯,那也是他心目中最敬重的人物。
    早就听过冠军侯有一子自幼长于宫廷之中,又得明轩亲王亲自教导,听说颇有其父之父,只是性情却不少很好,很是嚣张跋扈。虽然不识得,但是他却笃定了这位应当就是成国公府世子,前冠军侯程麒之子程潇。
    沈瑾瑜回望程潇,两人四目相对,又错开。却是各怀心思。
    今日这场会面的确是程潇刻意为之,在他们上来之前徒景和忠顺王徒珂都有意无意的试探他的目的,不过都让他挡了回去。
    不说沈瑾瑜对程潇的评价极高,只说程潇心内也有些不确定,沈瑾瑜长程潇几岁,比起如今尚未张开的少年,沈瑾瑜明显要成熟些,气质沉稳,风度仪然。程潇心中闪过有些担忧,暗恼林海的主意,明明林姑娘还小,那么急着托人干什么。
    不过这话也只是发发不满,他也明白林海只一女,自然要为她打算周全,好在没有正式缔结婚约,而且看沈家这态度也未必有意。
    若说这事还是上回法华寺的余波,只说程潇虽然在江南的时候见过黛玉一回,当时就上了心,只是到底没有真心定下来,也没个打算。直到法华寺再见,黛玉的身影才真的印到了心底,那一瞥一笑的总让他回味。
    他是个有决断的,既然下了决心自然也不再像之前那般不上心,回京之后就派人暗暗的打定林家的事情,好有计划。不想这一行动却是牵出了另外一件事情。
    林家当年也是以军功封侯,只是后来释去兵权不再掌兵事,至林海更是从科举入仕。只是这样的人家总归还是留有一些后路的,那林家有世代忠心的铁卫,只是连着几代消减到林海这里也只剩下一个。林家无后,自然也就没有再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