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武侠]故国神游 >

第402章

[综武侠]故国神游-第402章

小说: [综武侠]故国神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八十三章 
  刘裕肚子里的苦水,如同日夜奔流的江水; 怎么倒都倒不完。幸好他从不怨天尤人; 能承受最重大的打击; 也能迅速恢复正常,才免去他朋友变成情感树洞的命运。
  他的生活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是职场,一是情场。最近,他在职场上很不走运; 被上司忌惮而非欣赏; 找不到出头机会; 而感情方面更是一塌糊涂,就像走在漆黑不见五指的小巷里; 上下左右四面八方; 全是一片长夜般的黑暗。
  北府兵、弥勒教、司马道子、孙恩和桓玄; 仅是他肩头压力的一部分。
  当日; 他伤重不支,倒地昏迷; 被王恭之女王淡真所救。事后两人一见钟情; 陷入秘密热恋。不幸的是; 王恭为了应付司马道子; 想把王淡真许配给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儿子; 顺便拉近和桓玄一方的关系。
  王淡真讨厌政治婚姻,更不喜欢高门的腐朽风气,遂向刘裕求救。刘裕一时冲动; 试图带她私奔到边荒,却在见面当夜,被谢玄临时截住。
  谢玄安抚了他,说出心中的殷切期盼,为他详细剖析利害,使他逐渐恢复理智,以大局为重,答应暂时放弃王淡真,解救南方即将出现的无边乱局。
  幸好,谢玄理解他的苦楚,并未要求他们不顾一切地牺牲。他亲自出面,警告王恭,暂缓他与殷家联姻的计划,所以王淡真既未订婚,也没出嫁,仍然可能和刘裕结成姻缘。
  但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否则刘裕也不需要携美私奔了。高门寒门差别之大,好比苏夜和温柔的武功差距,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形成一道无可弥合的裂隙。
  刘裕其实出身于破落士族,并非真正的寒微门第。可惜在建康高门看来,两者之间并无差别。即使他当上北府兵大统领,率军荡平四海,权倾朝野,仍无资格跻身世家大族,不可能同他们缔结婚姻。何况他以北府兵副将之身,觊觎王谢两家的娇贵美女,简直是罪无可恕,会被当成对诸多名门的亵渎,引发巨大风波。
  这是积重难返的偏见,更是南晋各种矛盾的根源。刘裕纵有通天彻地之能,也无力在短时间内扭转现状。
  当然,每种风气都存在例外。这个难题的例外,叫作“登基为帝”。天子宝座至高无上,足以令最势利的人刮目相看。他想留住王淡真,光明正大地娶她为妻,就要完成这桩不现实的任务。
  谢玄给了他信心,却没给他指出通往成功的坦途。现在他自身难保,处境艰难,连任青媞都敢来威胁他。皇帝两字,真是从何提起。他只得耐心等待,见招拆招,尽力挣扎出一条生路,以免辜负了谢玄和王淡真的期待。
  这些苦恼淹没了他的心灵。他忙碌时还好,一旦闲下来,立刻感受到说不尽的焦灼和痛苦。他想找人谈一谈王淡真,又怕秘密泄露出去,给自己带来滔天大祸。
  苏夜显然不会多嘴,是个合适的倾诉对象。但这毕竟是私密之事,很难随意说出口。她和他的关系,尚未达到让他托付机密的地步。于是他赶紧改口,换了个话题,想把内心的纷乱情绪掩盖过去。
  感激云云,既是托词,亦是他真心实意的想法。他答应与任青媞合作,各取所需,自始至终瞒着谢玄,因为谢玄极有可能接受不了,立刻展开行动,把曼妙夫人赶出后宫。他衡量利弊后,不得已而为之,也因此产生极深的愧疚之情。
  结果,江凌虚竟知道楚无瑕的动向,转告给苏夜,差点泄露天机。苏夜当初避而不谈,仅是觉得没必要多谈。横竖她决定和弥勒教为敌,何苦让谢玄多添心事。直到此时,她才得知任青媞再度搭上了主角团队,而刘裕准备借曼妙之力,改善在北府兵内的境况。她回想起来,也不由替他庆幸。
  她一边回答,一边猜测他到底在头疼什么,为何不肯痛快说出来。可她再聪明,也想不到他心里纠结不清的,居然是感情问题。如果他把心一横,向她诉说这个烦恼,那她肯定会帮忙。怎奈他顾虑太多,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放弃了。
  与此同时,苏夜也有所隐瞒,并没把每件事都开诚布公,尤其避开了和他利害攸关的部分。他做梦都想不到,她到边荒集找江文清时,已经达成了一个协议。
  江海流之死,下手者是聂天还,幕后主谋则是桓玄。这两人结盟过后,堪称气势如虹,与建康的司马道子形成对峙之势。谢玄本人都说,他一死,桓玄必定起兵造反,完成桓温的野心。
  桓玄气势正盛,即将达到巅峰。刘裕朝不保夕,在刘牢之的怀疑眼光下勉强求存。双方对比十分鲜明,几乎失去了比较的意义。江文清固然看好刘裕,支持刘裕,却明白这是一条坎坷崎岖的复仇路,随时可能失败。
  苏夜看准她的心思,再次乘隙而入,提出了诱人条件。
  她将不求回报,帮江文清杀死聂天还。此外,她还愿意前去暗杀桓玄。作为报酬,江文清得效仿沈落雁,为她工作几年。
  普通人作出类似承诺,很容易被看成异想天开,但苏夜并非普通人。谢玄相信她能杀死竺法庆,江文清亦相信聂天还绝非她的对手。
  问题不在聂天还,而在桓玄。江文清起初不以为然,心想自己不能把大江帮交给刘裕。但短短几分钟后,她忽地怦然心动,仔细思索起这件事的可行性。
  在谢玄和桓玄之间,大多数人都更看好前者。这也是桓玄的心结之一,到谢玄逝世,才意犹未尽地消失。
  人人皆如此,江文清也不能免俗。然而,刘裕可不是谢玄。论出身、论武功、论家世背景,他都不能和桓玄相提并论。桓玄肯定听过他的名字,知道有他这么个人,曾在淝水之战和边荒之战里发挥作用,却不会认真看待他。
  桓玄认定的同级对手,是孙恩、司马道子,也是竺法庆、慕容垂。有识之士均认为,下一任皇帝将从这些人里脱颖而出。
  江文清反复比较、想象,苦思冥想许久,依旧犹豫不决。
  她、刘裕、燕飞、屠奉三等人,曾经患难与共,并肩作战。她嘴上虽不说,心里却对刘裕很有好感。刘裕统领荒人,成功收复边荒集,更令她欢欣惊讶,觉得谢玄选对了继承人。
  但她扪心自问,自认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去投奔谢玄,因而有机会接触刘裕。若她有更好的选择,恐怕不会这么做,也无从建立眼下的亲密关系。
  她真心希望刘裕破除万难,青云直上,一洗南晋朝廷积压多年的颓势,顺带诛杀桓、聂两人,为江海流报仇。在同一时间,她又发觉前路漫漫,桓玄像座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山,遥遥横在远方。刘裕能否成功,和刘裕能否当皇帝,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问题。
  她想了足足三四天,才和沈落雁似的,用狐疑的目光审视苏夜,有所保留地答应了她的提议。
  苏夜当真杀死桓玄的话,不仅可以告慰江海流的在天之灵,也可以替刘裕除去将来的强敌。在名门望族当中,桓玄乃是还活着的、最为出类拔萃的成员。尽管在王谢两族看来,桓家底蕴不足,差出一筹,却也差强人意,至少属于侨寓世族,会关注并保护建康高门的利益。
  有他在,刘裕想博取高门的认同,便会极端困难。
  简而言之,桓玄死去,等同于苏夜帮了刘裕一个大忙。这个优势颇为重要,能够弥补刘裕失去她的不足。无论他日后是成为新皇,还是折戟沉沙,她都有过贡献。
  此时,她打算静观其变,继续驻守边荒,等桓玄真的死了,再把内情告知刘裕,向他解释这桩交易。这样一来,她既报了父仇,也对他有了交待,不至于心中含愧。
  江文清两相为难,一会儿考虑刘裕,一会儿考虑大江帮,一会儿又以边荒为重,喜爱荒人崇尚自由的观念,做好阻挡弥勒教大军的准备。相比之下,苏夜缺乏基本的责任心,保票打了一万张,面对任何疑问,都用“你放心”敷衍过去。
  她迄今以为,这个副本还有很长时间,说不定可以看到刘裕登基的场面。在她眼里,江文清的顾虑只是白担心。等刘裕做了皇帝,想必不会在意区区一个大江帮,反倒愿意把这支水师掌握在自己手里。
  江文清一点头,她就把注意力放回了弥勒教。三佩有互相感应的功效,那么竺法庆出关后,她起码有八成把握,在他逼近边荒前拦住他。
  若非她被瞬息万变的发展吓怕了,她本应再度北上,通过江凌虚布下的暗桩眼线,监视竺法庆和尼惠晖的行踪。如今,她只好留在边荒一带,耐心等待这位再世弥勒。


第四百八十四章 
  淮月楼,江湖地。
  李淑庄照常坐在望淮亭里; 凝望亭外的秦淮河; 静静倾听游船、画舫传出的丝竹管弦声。今夜风很大; 也很凉,却无力削减游人寻欢作乐的兴致。
  风吹动她的衣袍; 一路卷出园林,将河水不断掀起,形成波浪和急流。她内心思绪如潮; 心境起伏十分剧烈。秦淮河温柔的波涛; 已形容不了她的真实想法。她现在更像钱塘江涨潮时分; 卷起如雪白沫、不住击打江岸的滚滚怒潮。
  她不应如此,因为她是魔门宗主之一; 不能胆怯软弱; 亦不能愤恨激动。何况; 当她心情不好; 自我怀疑时,便服用丹药; 让它们发挥作用; 忘记所有烦心事。她知道自己沉溺丹道; 极易引火烧身; 变成药物的奴隶; 却怎么都停不下来。
  无奈的是,丹药固然灵验,却不是次次都能为她解忧。药效终有过去的时候; 她也会重新清醒。原本存在的众多烦恼,往往不肯走开,反倒愈演愈烈,涌到她眼前,逼她作出决策。
  她看待烦恼,如同看待旧屋子里,四散飞舞的灰尘和蛛丝。它们围绕在她鬓边,无所不在,如影随形。无论她怎么打扫,都挥之不去。
  她在想乾归,又从乾归想到桓玄,总而言之,是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反复掂量。
  乾归风尘仆仆,如约而至。他抵达江陵的第一天,便找上了桓玄,向他自报家门,表达出投靠的意思。他是新近崛起的青年高手,实力自然不用多说,名气也相当响亮。桓玄一听他的姓名,心中十分高兴,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他。
  按理说,从此以后,乾归将取代匡士谋的暗桩位置,专心致志辅佐桓玄,并把各项情报送出大司马府。魔门亦将再度掌握主动权,观察桓玄的一举一动。
  但谁都没想到,乾、桓两人会面后不久,突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变故。
  桓玄侃侃而谈时,似是一时兴起,想给乾归一个下马威,使他产生敬畏之心,所以他们促膝谈到最后,他陡然提升功力,造成泰山压顶般的强大压迫感,展示因先天真气而生的精神压力。运功之时,他双眼瞳孔处隐现一圈紫芒,身躯散发出若有若无的寒气,颇有凌厉邪异的感觉。
  这是上位者常见的做法,以免下属轻视自己,一转头便欺上瞒下,生出不臣之心。那时候,寒气步步进逼,毫不保留地展现威势,立即激起乾归护体真气的流动。他周身亦透出阴寒气息,满脸均是惊讶神色,却跪坐在地,一动不动,双眼紧盯桓玄,仿佛挨了一记雷劈,忘记动弹似的。
  桓玄见状,不由面露微笑,对他的反应更为满意,自以为武功进益极大,连巴蜀第一剑客都要当场拜服。
  这个想法并不算错。他天生聪明,又勤于练功,武学修为比起过去,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