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明星]好莱坞狂想曲 >

第126章

[明星]好莱坞狂想曲-第126章

小说: [明星]好莱坞狂想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表哥,那家伙有点难搞,但人其实不错……”
  “Well……”拉娜在布兰登忐忑地注视下,弯起了嘴角,“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布兰登惊喜地拥住女友,这一刻的幸福甚至冲淡了之前那些糟糕经历的阴影,他迫不及待地提议:“今晚就出发如何?”
  “那我得马上回去收拾一下行李。”拉娜也笑得愉快,甚至有点小小的兴奋。
  他们可以离开这个糟糕的地方,忘记这里的一切不愉快,离开!真好,他们就要开始新的生活了!两人额头抵着额头,眼中都是对彼此的爱意。
  然而……
  约翰和汤姆像是野兽一般闯了进来,他手中拿着枪,拎起布兰登的衣领。
  一切发生的太快,拉娜一边摇头一边流泪,而布兰登看着女友缓缓勾起了唇角。
  “砰!”
  血液喷射在布兰登脑后的墙面,他就这样含。着微笑倒了下去,终究没能踏上向往的公路之旅。
  一切陷入死寂,拉娜抱着布兰登的尸体过了一夜,当第二天的晨光射…入房间,布兰登的尸体已经冰冷……
  电影到了尾声,《The Bluest Eyes In Texas》,那首两人初遇时拉娜唱的歌再次响起,车子在高速公路疾驰,拉娜独自踏上了旅程,在看似没有尽头的道路上越来越远……
  歌声仍在继续,观影者仿佛还能看到布兰登第一次在酒吧看到拉娜的一幕,而大银幕上字幕已经开始滚动——“约翰·洛特因杀害布兰登·蒂娜被判决一级谋杀罪,目前正在申请上诉”
  “数年后,拉娜生下一个女儿并回到瀑布镇抚养女儿长大。”
  “布兰登·蒂娜(蒂娜·布兰登)(1972——1993)”
  ……
  放映厅陷入了长久的静默,布兰登·蒂娜?还是蒂娜·布兰登?在这一刻已经不重要了,不论是影评人还是普通观影者,看着已经一片空白的大银幕,心中只想对那个可怜的男孩说一句——
  男孩,别哭!


第101章 莱昂自问不大男子主义
  《华盛顿邮报》的斯蒂芬·亨特评价:“《男孩不哭》无疑是今年最令人心碎的电影,而莎拉的精湛表演让你甚至不忍心再看第二遍。”
  《纽约时报》的珍妮特·马斯林则用“stunning”来形容电影和莎拉的表演:“一个我熟知的故事,却仍旧拍出了令人惊叹唏嘘的效果,莎拉在这部影片中的表现更是令人惊喜,可以理解当初为什么会有媒体怀疑莎拉的性…取向了,看过这部电影,你将体会到什么是完全投入的表演。”
  罗杰·艾伯特则在自己的专栏评价:“《男孩不哭》是今年最好的电影之一,而莎拉·斯特恩的表演成就了这一切。看过《男孩不哭》,我终于理解了宝琳·凯尔的期许,无法想象一个演员融入角色能比莎拉更完全,这女孩的成长已经无人可以忽视,今年注定是她崛起的一年。”
  《今日美国》的彼得·莱纳虽然对电影评价不高但没有否认莎拉的表演:“影片明显被框架化了,故事情节没有惊喜,但电影仍旧有可取之处,至少莎拉·斯特恩的表演让这部电影比之前那些有关蒂娜·布兰登的作品更精彩,如果布兰登还活着,相信她会对莎拉说声谢谢的。”
  总之在电影试映之后整体还是好评向的,尤其是莎拉的表演得到了一致肯定,人物传记类影片原本就是演员最能发挥演技的类型,蒂娜·布兰登这个角色又的确复杂,不得不说这部影片实际上就是为了主演服务的,整部电影给了莎拉极大的发挥空间,而她显然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完全融入到角色当中,即便是和原作进行对比她也敢挺起胸脯说一句“我的表演不差!”
  当莎拉第一次看完成片效果便知道她得到的好评不会少,然而由于宝琳·凯尔这位影评界老前辈的那篇文章,使得人们对莎拉的期望更高,要求也更高,很多影评人在走进放映厅时已经不由自主想到了费雯·丽和凯瑟琳·赫本,观影过程更是不自觉拿莎拉和两位伟大的传奇影后做对比,这对莎拉来说其实有些过于苛刻了,想要得到表扬的难度无形中被放大了不知多少倍,好在最终她的表现没有让大家失望,即便是最苛刻的影评人在看过莎拉的“布兰登”之后也没法否认这姑娘的演技。
  “多亏先上映的是《男孩不哭》而不是《我恨你的十件事》,否则不知道媒体会怎么讽刺我。”当莎拉看到有影评人直接在文章中提到两位传奇影后时,不由得抚着心口有些后怕,宝琳·凯尔的赞誉着实给了她不小的压力,而这压力大概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日子都会对她事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相比影评人,我倒是更关注那些普通观众的反应,瞧瞧影迷群的讨论,哈哈,还挺有意思的。”莱昂纳多将电脑推给莎拉,拖动鼠标,示意女友看其中一段聊天记录。
  与影评人的盛赞不同,影迷对《男孩不哭》的反应就有些五花八门了——
  有些影迷表示:“差点哭晕在影院,莎拉的表演实在太逼真了,就好像她真的是那个布兰登,太可怜了,从被扒下内。裤那段开始我就哭得喘不过气了!”
  还有影迷的关注点更独特:“还记得在年初的时候,莎拉出席颁奖典礼手上缠着绷带吗?那就是拍摄《男孩不哭》时受的伤。”这影迷想到了莎拉手上的绷带,不由得感叹自家偶像太拼命了,在看那些从卡车上跌落的镜头时,他甚至忍不住替莎拉捏了一把汗,好好的一个娇滴滴的姑娘一次又一次从卡车上摔下来,着实有够拼的,看着就很疼。
  “我只想说心疼我家的莱昂,莱昂当时正在追求莎拉吧?可是莎拉却一心扑在表演上,我家莱昂当时得多委屈?”这影迷一看就是莱昂纳多的忠实迷妹,一心心疼自家偶像,“如果我的女朋友整天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男孩,甚至还要跟我求教,真的,我肯定早就受够了,一定会崩溃的。”
  “哈哈哈,瞧你这么一说,我现在巴不得赶快把当时那期《奥普拉脱口秀》再翻出来看一遍,莱昂纳多当时的确很委屈呢!说起来你们注意到了吗?在《男孩不哭》里有不少镜头都能看到莱昂纳多的影子,莎拉果然是把莱昂纳多当研究对象揣摩的角色吧?哈哈哈,不知道莱昂纳多看这部电影时是什么心情。”这位影迷就有点恶趣味了,然而他的话立即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很多人因为片子是悲剧,正在犹豫要不要去观影,但看到这么一条留言,实在好奇得抓心挠肺,想看一下莎拉版的“莱昂纳多”到底是什么样。
  “去看吧!我觉得莎拉演的布兰登特别体贴,八成现实生活中莱昂纳多就是这么一个贴心的男友呢!”一个看过的观影者甚至脑洞打开,开始想象莱昂和莎拉的现实互动,“电影里的布兰登又帅又温柔,看得我恨不得就是拉娜,莎拉为什么能演得这么好?一定是莱昂没少这么呵护她,想象一下莱昂纳多坐在莎拉的床头,道过晚安之后替莎拉贴心地关灯……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拉倒吧!你说莱昂纳多对莎拉体贴,这个我举双手赞同,瞧他连小诺亚都宠爱有加,就能看出他到底有多爱莎拉了!但是……”这个影迷顿了一下才打出了一连串语气词,“嘿嘿嘿,莱昂纳多才不会道晚安就乖乖关灯离开呢,打赌,他早就把莎拉吃掉了,说真的,他们第一次是什么时候?真有点好奇呢!”
  “同意!我也很好奇!其实早在他们拍摄《莎拉》的时候我就怀疑他们好上了,但脱口秀上莱昂纳多的表现似乎又不是……我不仅好奇他们第一次是什么时候,更好奇他们究竟是什么时候好上的,明明《莎拉》里化学反应就已经那么明显,我买了光盘,专门看了十几遍,他们的眼神绝对是对对方有意思啊!”影迷的关注点不知不觉已经偏离了《男孩不哭》,向着莱莎恋一去不回头地歪楼了。
  然而这些讨论还是激起了更多粉…丝的观影热情,电影在试映好评之后已经开始了公映,因为题材的关系并没有大规模首映,而是采取了小规模积累口碑的方式,毕竟电影野心不小。但即便是小规模放映,观影热潮依旧没有被限制,由于放映场次不多,所以依旧出现了大批影迷在外排队的情况,这使得莎拉的票房号召力再一次得以体现,没有莱昂纳多,没有金棕榈光环,莎拉的第三部 电影完全是属于她独挑大梁的个人秀,但观影者依旧不少,这其中小部分或许是冲着布兰登事件而来,绝大多数则都是冲着莎拉才走进影院的,莎拉的影迷号召力在不知不觉中已然到了一定程度,虽然她还算不上真正的A…list,但她要奖项有金球,要人气有一批热情影迷,在目前的B…list演员中,绝对是其中翘楚啦!或许随着《男孩不哭》和《我恨你的十件事》,她的地位便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只不过凡事总不会尽如人意,随着《男孩不哭》观影人数的越来越多,评价也终于变得越发参差不齐。
  有些影迷甚至对莎拉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他们喜欢莎拉是因为观看《莎拉》开始的,那是一部青春爱情片,虽然其中有一部分内容也很沉重,但整体依旧是轻松欢乐的基调,然而之后他们抱着同样的期待走进电影院,却看了令人绝望的《梦之安魂曲》,那片子甚至让不少观影者情绪低落一个星期都无法缓过来。紧接着,莎拉好不容易上映了新作,竟然又是如此压抑到令人哭泣,甚至哭湿。了一包纸巾的《男孩不哭》!还能有比这更糟糕的观影体验吗?看电影本该是件快乐的事,现在竟然成了一种折磨!失望甚至愤怒的情绪在走出影院时便涌上了心头,简直不能忍好嘛!而他们将这份不满直接发泄到了莎拉的身上,他们认为自己被莎拉欺骗了,他们对莎拉感到无比失望。
  这就像是因为某道甜点爱上了一家餐馆,然而之后这餐厅却接连只卖凉拌苦瓜甚至鲱鱼罐头这类折磨人味蕾的菜式,虽然这些菜做得比从前的那道甜点更精细,但它的味道实在太过可怕,根本不是甜食爱好者可以接受的,所以大家会有一种被欺骗、被辜负的感觉,这种失望很复杂,却是的的确确存在于心间的。
  面对这些指责,莎拉也感到颇为无奈,好在她还有另外一部电影可以救场:“提前上映时间吗?你认为《男孩不哭》的观众反响会影响到之后电影的票房?”
  “不,我猜这种可能性不会太高,但拿一部校园喜剧来安抚那些愤怒的影迷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男孩不哭》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的来的。”迈克尔·奥维茨在电话里语气轻松,并没有因为莎拉影迷的负面反应着急,但他还是很重视这些年轻群体的,“你的影迷主要都是13岁至25岁的年轻人,这群孩子的忠诚度可经不起太多考验,然而他们追星时的热情和能量却又是任何人都垂涎的美味,对你来说尤其重要。”
  “所以,我会按照道恩的要求接受《首映》记者采访的,至于《我很你的十件事》……如果福克斯同意,后期制作也赶得上,档期和院线都能谈妥,那么提前上映我完全没意见。”莎拉一边咬过莱昂纳多送到嘴边的苹果,一边对电话那头的迈克尔感叹,“我该庆幸当初坚持参演了《我恨你的十件事》,否则现在怕是要对影迷产生愧疚感了!看着他们在预言网的抗议,我甚至以为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