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王熙凤重生 >

第254章

[红楼]王熙凤重生-第254章

小说: [红楼]王熙凤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奶说的是。不过,我却不知晓政二老爷到底要怎么算?按说,惯例都是出了头七或者五七,再不然就是干脆等出了七七后再出殡,可政二老爷却是元宵节那日没的。”
  “这些事儿就让西府的人去烦恼罢,咱们只管等他们通知,啥时候过来唤咱们了,咱们再去。再说了,怎么着都是老太太先出殡的。”
  贾母很荣幸的跟太上皇死在了同一日,八月十三,这么算来,正好是十月初一到七七。贾府这头是准备在十月初二这一日出殡的,尽管贾政死得很早,可以王熙凤对西府那头的了解来看,他们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办妥一切,最有可能的结果是,让贾政和王夫人同一日出殡。
  既方便,又有足够的时间。
  “唉,倒是委屈紫鹃你了。”说着,王熙凤忽的侧过头看了紫鹃一眼,“我倒是料到老太太会没,却万万没想到太上皇竟会驾崩了。原是想着,让你脱了奴籍,如此一来,你便无需替老太太守孝。结果……”
  想要避过贾母的孝期很容易,紫鹃跟贾母又无任何亲眷关系,仅仅是因为主子们都守孝,连累了她罢了。知晓发还了卖身契,紫鹃完全可以不受影响的嫁人。至于往后,王熙凤是想着,若是紫鹃愿意回来,到时候再重新签卖身契。就算她不愿意回来了,那也罢,这些年的伺候足以抵消当初的卖身钱了。
  可惜,太上皇的驾崩打乱了所有的计划,如今根本就不是贾府主子们要守孝,而是全天下的人都无法嫁娶。也亏得,一般这种情况只会维持九个月到一年,若是再久一些,怕是到时候人口都要减少了。
  王熙凤才不关心人生大计,她只在意周遭的小事儿。
  “奶奶这么说,倒像是我恨嫁似的。”紫鹃原正帮着王熙凤通头,听了这话止不住的脸颊绯红,好似晚霞一般。
  “难道你不恨嫁?”王熙凤轻挑了挑眉,又微微侧脸看向已摆完了饭,走过来看热闹的丰儿,道,“丰儿你恨嫁吗?”
  “恨也没用呢,左右我比紫鹃姐姐小了三岁,怎么着也得她先嫁人才能轮到我罢?不过幸好,咱们院子里还有一个小红,就算紫鹃姐姐和我都嫁出去了,奶奶跟前也不缺人伺候。”丰儿倒是实诚,就是实诚得有点儿过头了。
  紫鹃立马停了手上的活计,转过身恶狠狠的瞪着丰儿:“你自己恨嫁别攀扯上我,我才没有!”
  丰儿歪着头不解的看着紫鹃,想了想便向王熙凤道:“奶奶,要不您让我先嫁了罢,左右紫鹃姐姐和我也不是亲姐妹,不讲究按着排行嫁人的规矩。您看老太太跟前的鸳鸯姐姐,比咱们都大,这不也不曾嫁人吗?”
  说起了鸳鸯,原正抱着看笑话心态的王熙凤登时有些犯难了。
  其实,紫鹃也好,丰儿也罢,哪怕是如今尚且年岁不大的小红都不着急。左右她们各个都出挑得很,虽是卖了身的丫鬟,却比一般小门小户的姑娘都更好,完全不愁嫁。让王熙凤为难的却是如今已经老大不小的鸳鸯了。
  鸳鸯何止是比紫鹃丰儿大,她甚至比如今已经生了三个儿子的平儿都大了一岁。这年头,十八九岁都算老姑娘了,上了二十岁后,自然愁嫁。而鸳鸯的问题还不仅如此,她曾是贾母跟前最受重用的大丫鬟,于情于理都是要给贾母守孝三年的。
  也就是说,等出了孝,她都快二十五岁了……
  “丰儿,回头你唤林之孝家的来寻我。”王熙凤想了想又道,“你们几个也趁早都给我嫁出去罢,省的搁在我眼前更烦心。就这么办罢,也甭管谁大谁小谁先谁后了,等一年后,我统统发还了你们卖身契,先给我嫁了人,回头你们要还愿意回来,那就回来。不然就像平儿那般也成。”
  平儿早就脱了奴籍,不过因着她夫君是给贾琏做事的,她倒也仍属于贾府这边的人。毕竟,贾府如今还算是官宦人家,哪怕贾琏身上仅仅只有一个捐来的同知,可当官的就不能经商,仍是需要一些良籍的平民帮忙做事。
  “成啊!”丰儿一口应承了下来,立马得到了来自于紫鹃的眼刀子。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今天家里大扫除,我就不明白了为啥每次年前都要大扫除(╯‵□′)╯︵┻━┻
  然而噩耗并不止这些,晚上我爹说,明天出发去外婆家过年,初二出发去旅游,目测初七回家开店门。我凸(艹皿艹 )
  于是临时改变计划,一直到正月初七我都不会再加更了,基本保持每天双更,我会带平板出门,保证不会断更。另外新书原本计划初八开坑,现在我有点儿不确定了……
  啥都不说了,我去通宵码字┭┮﹏┭┮

☆、198|第198章

  给丫鬟寻亲事倒是不难,左右贾府的丫鬟各个既水灵又能耐,甭管是许给府里的管事还是铺子里的掌柜都没有问题,就是说给好人家当管家太太也使得。
  而这其中,紫鹃的亲事早在数月之前便定下了,对方跟平儿的夫君一样,都是贾琏的心腹手下,管的倒不是京里的铺子,而是专门负责南来北往的交易。那人是良籍,不过他并不介意紫鹃奴籍的身份,反而希望借此拉近同贾府的关系。毕竟,这年头真正得到主子器重的只能是卖了身的奴才,偏生他因着做生意的缘故,不得不保持良籍,因而格外的看重这门亲事。
  丰儿也不难,这小丫头片子打从好几年前就一心惦记着要嫁出去,她倒是无所谓良籍或者奴籍,只说甭管怎么样,她都要回来继续在王熙凤跟前当管事嬷嬷,因此王熙凤索性让林之孝家的给她寻一门原就在贾府当差的管事。至于避讳这种事儿好办得很,先发还了俩人的卖身契,等他们成了亲再重新卖身便可。
  还有便是小红了。
  “林之孝家的,你早些年也唤我一声干娘,我也是真心拿小红当自家孩子看待的。如今,琏二爷答应了北静郡王,等老太太出殡后,就让巧哥儿去郡王府跟林妹妹小住一段时日。我记得当年也曾应承过你,不会让小红当巧哥儿的陪嫁丫鬟。正好,先让紫鹃和丰儿嫁了,等她俩回来了,我再让小红也嫁了。早嫁早了事,也省的给耽搁了。”
  又一日,王熙凤唤来了林之孝家的,如此吩咐道。
  林之孝虽不善言辞,倒也满脸堆笑的讨饶道:“奶奶素来仁义,难为您这般忙碌还惦记着丫鬟们的亲事。这紫鹃和丰儿倒也罢了,原就年岁大了,可我家小红倒是不着急。这当丫鬟的嘛,十□□岁出门子都算早了,哪个不都是上了二十才允嫁的?”
  “那是人家家里头,我这儿可不兴这个。”王熙凤想了想,又道,“不过小红的事儿倒是确实不急,你先帮着给丰儿相看一个罢,记得回头问问她的意思。唉,这小蹄子最是脸皮厚,别等下给她寻了个不合心意了,她铁定哭闹着不依。对了,还有鸳鸯。”
  “鸳鸯那头……奶奶打算怎么办?”见王熙凤迟疑了,林之孝家的也面露为难。
  鸳鸯这事儿确是有些麻烦,可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贾母临终前竟是完全不曾留下话来。这若是搁在旁的人家里,伺候过老太太的大丫鬟可是全府上下的大功臣,不说旁的,起码老太太在临终前也会赏赐些钱财锦帛作为嫁妆,再归还了卖身契,让子媳帮着寻一门好亲事,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可惜,贾母甚么都不曾留下。别说钱财了,就是连句话都不曾给鸳鸯。不过也是,估计在贾母心目中,连贾琏这个嫡长孙都算不得甚么,就更不提鸳鸯这个卖了身的丫鬟了。
  “嫁妆倒是无妨,大不了我予她一些。卖身契的话,但凡她乐意,我还她便是了。唯一麻烦的是,老太太临终前可没替她说话,既如此,这三年的孝期她算是守定了。可她原年岁就大了,又不是你家小红,哪怕再捱三年也无妨。搁她身上……”王熙凤叹息一声,不由的想起了前世鸳鸯的结局。
  其实,但凡能选择生路,哪个会愿意去死?可前世,鸳鸯就是自缢身亡的。王熙凤猜想,她之所以如此只怕一方面是想下去陪贾母,另一方面却是她很清楚,荣国府的主子们都落得那般田地,只怕她这个丫鬟最终也只能沦落风尘。
  “那我尽量帮着看看?其实罢,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左右咱们府上三年内是没法子办喜事的,倒不若让我那口子留意一下有甚么能耐的小厮,先把亲事定下来,再慢慢教着,想来三年之后倒也能养出个管事来。”
  王熙凤眼前一亮,这倒是她先前所不曾想到的。的确,若是挑现成的管事、掌柜的,人家一来不会再等三年,二来只怕年岁合适的一早就娶亲生子了。可若是换成小厮就不同了,王熙凤思量着,贾琏身畔不就有几个得用的吗?若真能成,年岁略小一些也无妨,市井还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呢。
  将这话告诉了林之孝家的,俩人又商议了一阵子,最终拍板决定在明年先将紫鹃和丰儿发嫁了,等三年孝期之后,再将鸳鸯给嫁了。至于小红的亲事,王熙凤是这般说的。
  “先不着急,慢慢相看。左右年岁不大,我也想给她寻个好的,回头给她备一份厚厚的嫁妆。”
  话是这么说的,王熙凤却想起了前世之事。要知晓,前世的小红可是跟了贾芸的,可问题是,今生贾芸又在哪儿?对于王熙凤来说,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虽说她早先就知晓有贾芸此人,可真正接触却是在开始建造省亲别院之时。然而,今生元春刚被封妃,两房就闹了分家。尽管最终省亲别院还是造了起来,却是同王熙凤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了。
  “林之孝家的……”王熙凤迟疑了好一阵,才慢慢的开口道,“你可知晓宁荣二府被查封之后,那些原本的下人和依附的族人上哪儿去了?”
  若是搁在前世,两府皆是被抄家灭族了,牵连了很多人。可即便如此,也不曾牵连到贾芸那一房。而今生,宁荣二府的罪证远不如前世那般多,判罚也比前世轻多了,想来贾氏族人应当都是好好的。
  “回奶奶的话,那会儿当今开恩,只命人将西府的几位主子缉拿了去,旁的下人们仍关在偏院里。后来,一些做了孽的,类似赖大他们家,也被抓了进来,还有便是二太太的几个陪房,都折了。旁的一些无甚紧要的,听说要被发卖。不过,说是这般说的,因着前些日子太上皇没了,很多事儿就被耽搁下来了。倒是我家那口子说,要是真当街发卖了,他还打算去买几个回来,到底是原先府里的家生子,用惯了的。”
  王熙凤思量了一番,记得当初分家时,他们这一房虽带走了绝大多数的家产,可下人却并不曾带走太多。毕竟,偌大的一个荣国府比他们更需要下人。再说了,王熙凤还真不怎么稀罕荣国府的家生子。
  那是家生子吗?那是一帮子祖宗!
  也因此,贾府这头仅仅带走了原先就在东面旧院里伺候的下人,以及王熙凤的陪房陪嫁,并一些贴身伺候的。算起来,统共也就六七十人,其中有一半还都是在前院伺候的管事、小厮们。
  “行罢,你记得让林之孝挑几个得用的,别好的坏的都往府里扒拉。尤其是原先二房的心腹,千万别要。倒是若得了当街发卖的消息,记得往那头递个消息,若宝玉他们想要,就让他们自个儿买去。”王熙凤顿了顿,又道,“再帮我打听一下贾家余下的族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