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王熙凤重生 >

第144章

[红楼]王熙凤重生-第144章

小说: [红楼]王熙凤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政迟疑的看着王夫人,因着王夫人面上的神情极为镇定,完全不似作伪,贾政这才信了几分,道:“难不成,真的是中计了?”旋即,贾政又道,“不对,后来不是让宝玉也过来了吗?难不成连宝玉都不曾告诉你?”
  “宝玉来过了,在门口给我请了安,却连进门都不曾,就径直离开了。我猜,他应该早就回了荣庆堂。”
  宝玉当然是回了荣庆堂,不单回去了,而且还是绕过了正堂,从偏厅过去,悄没声息的回到了自己的厢房里,除了袭人,谁也不曾惊动。至于他之所以会这般做,却是听从了王夫人的话。
  ‘宝玉,我得了会传人的病,你在外头同我说说话即可。记得,等会儿就立刻回自己房里,也没惊动旁人,只乖乖待在房里,等其他人都散了,再告诉老太太,你已经回来了的事儿。去罢!’
  一如贾母丝毫不担心王夫人会虐待宝玉一般,王夫人也丝毫不认为贾母会责怪宝玉。因而,她算计起宝玉来,得心应手不说,还没有丝毫愧疚。
  其实,打从贾母头一次派人过来请她时,王夫人就已经算计妥了一切。小丫鬟嘛,本就是极为容易打发的,只消让花簪说她病着不愿见人,小丫鬟还敢闯进来?后来的迎春也被类似的手段打发走了,虽说迎春是贾府的姑娘,可因着她性子怯懦,又是小辈儿,被王夫人晾了半刻钟后,也就老老实实的回去了,连句多余的话都不曾。后来的王熙凤,却是最难打发的,也是因为如此,打从一开始,王夫人就没打算拦阻王熙凤,只因她知晓,王熙凤绝不会诚心诚意的请她过去,只会趁机落井下石。至于最后过来的宝玉,心思单纯是一回事儿,只怕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宝玉从来都不曾疑心过她这个当娘的。
  不管怎么说,王夫人成功的拒绝了所有的请求,乍一看,是她不孝顺,可只要让她见到了贾政,她坚信自己一定能扳回一局。如今看来,这一点也是料对了。
  贾政并不曾完全信了王夫人的话,他转身出了房间,点了年岁较小的玉钏,让她往荣庆堂去一趟,瞧瞧宝玉在作甚。贾政故作聪明之处在于,他一心认为年岁较小的丫鬟是没有心眼的,以及故意模糊了宝玉是否在荣庆堂的事儿,只说看看宝玉如今在作甚。贾政以为,如此这般就一定能知晓王夫人话里的真实程度了,却不曾想到,玉钏是帮衬王夫人了。
  玉钏一溜小跑的去了荣庆堂,又以之前的速度跑回了荣禧堂,低着头回复贾政:“回老爷的话,宝二爷早早就歇下了。袭人姐姐说,二爷都歇了快两个时辰了。”
  “哼!”贾政拂袖进了内室,留下玉钏却是一脸的叹息。
  宝玉是悄悄的回了荣庆堂,也确是老实待在自己的房里。可所谓的已经歇了快两个时辰却是玉钏瞎掰的。若非如此,她如何帮得了王夫人呢?
  内室里,王夫人已经从躺改为了坐,灯也又点了两盏,虽称不上灯火通明,好赖不像方才那般昏暗了。只是亮堂起来后,王夫人面上的憔悴和疲惫,却是愈发的分明了。尤其因着屋子里烧着暖龙,且王夫人跟贾政也没甚好避讳的,如今的王夫人只穿着贴身的褒衣,外头罩了一件厚袍子。袍子是去年做的,九成新的样子倒说不上不合适,只是因着这些日子以来,王夫人消瘦了许多,旧袍子穿在身上空空荡荡的,更显出了几分可怜。
  贾政有些愣神,半响才叹了一口气,道:“你这又是何苦呢?”如此,便信了王夫人十分。
  “没甚好抱怨的,这都是我的命。”王夫人伸手拢了拢宽大的袍子,叹息一声,“其实,老太太素来都是很疼我的,这几十年来,每每遇到事儿,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纵是偶尔得了甚么好物件,想到的也是我。往常,老太太就常说,我就跟她的闺女似的。可没曾想……”
  “老太太不是恶人。”贾政的语气硬邦邦的,却不再像之前那般冷漠。
  王夫人抬眼瞧了他一眼,点了点头,道:“老太太是个和善的人,对小辈儿们素日都是极好的。尤其对几个孩子,甭管是我生那三个,还有大房的琏儿,或者是那三个丫头,都是放在心尖尖上疼爱的。我自认也疼着孩子们,可到底这心儿还是偏着的。不像老太太,个打个的都心疼。只可惜呀……”
  “可惜甚么?”
  “老太太终究年岁大了,喜欢听好听的话儿,更有些偏听偏信了。先前,珠儿媳妇儿同三丫头起了些口角之争,其实按着我的意思,是将这事儿摁下去的。都是一家人,何苦非要争出个长短来?可偏生,也不知晓凤哥儿也如何折腾的,闹到最后,珠儿媳妇儿和三丫头竟都进了西面偏院里。对了,还有一事儿只怕老爷您到如今都不知晓罢?却是最开始,凤哥儿是打算借着我的名头,苛待三丫头。不单消减了她的份例,还打算暗中折腾三丫头。亏得我及时发现了不妥,才急急的将她唤来训斥了一顿,这才将事儿掩了过去。”
  王夫人边说边留神着贾政的神情,见贾政面上微微有些不屑,便知晓哪怕贾政信了她的话,却也未必会相信她的宽容大量。
  当下,王夫人又忍不住落了泪:“老爷,您觉得我是个苛刻的人吗?三丫头确不是我生的,可她是一手养大的,如今更是记在了我的名下,就算我待她不如宝玉那般好,那也在常理之中。以往,珠儿和元姐儿都在我跟前时,我不也更为看重珠儿一些?”
  重男轻女这种事儿,根本就不算过错。更何况,探春就算已经成为了嫡女,到底跟真正的嫡女还差了那么一层。王夫人坦诚,她更为在意宝玉,可要她说的话,她却是待探春比待贾环好得太多了。
  贾政回忆了一番,遂点了点头,也承认道:“嗯,宝玉确是比三丫头重要多了,你待宝玉的心,我还是相信的。”
  正常情况下,一个母亲对待现如今唯一的一个亲生儿子,那是绝不可能差的。哪怕偏心如贾母,也从未对贾赦起过任何歹意,顶多在旁的杂事儿上,更为偏心贾政一些。
  “老爷不好奇凤哥儿的行为吗?”王夫人微微颦眉,她可不想跟贾政纠结于她待宝玉如何的问题上。这种事儿有甚么好说的?傻子都知道她对宝玉是掏心掏肺的,且她根本就不需要一个慈母的名号。
  “凤哥儿?她不是事事都以你为主吗?”
  “那是很早以前的事儿了。”王夫人又是哀愁又是拿帕子按着眼角处,语带悲伤的道,“凤哥儿打小就没了爹娘,我怜惜她,这才时常将她接入荣国府小住。我是真的拿她当女儿一般,更是巴不得由她当了我的儿媳妇儿。可不曾想……”
  “那些话别说了,万一传出来,你是想毁了荣国府吗!”
  王夫人的话音未落,贾政就急急的打断了她的话。虽说贾政对于王熙凤并无任何恶感,可既然那些事儿都已经变成了陈年旧事,且如今贾珠都没了,贾琏和王熙凤都生养了两个孩子,再说那种话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亦如贾政所说,但凡传出了甚么流言蜚语,王熙凤倒霉也罢,只怕连整个荣国府都要蒙羞。
  “是,老爷您说的是。”王夫人面色一僵,不过她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又道,“老爷,我的意思是说,凤哥儿早已不是原先那个凤哥儿了。”
  “甚么意思?”
  “凤哥儿是我的娘家内侄女,又打小没了父母,对我自然亲近得很。刚嫁入荣国府时,因着自身尚且立不住,对我更是百般讨好。等她怀了身子骨,生下了巧姐后,只怕心里更虚了,这才给所有人一个错觉,她是站在我这一头的。”
  “难道不是吗?”贾政面露踟蹰之色,其实他对于后宅之事,全然不精通。至于对王熙凤的印象,还停留在能言善辩的阶段。毕竟,王熙凤就算暗中耍了些小手段,也不可能被贾政察觉。
  “自然不是。凤哥儿她是大房的人,是琏儿媳妇儿。原先是因为她自身尚未立住,这才不得不倚靠着我给她撑腰。如今,她生了儿子,可算是终于立住了。老爷您仔细想想,她还会愿意帮我做事儿吗?”
  贾政的面色一瞬间就沉了下去。
  女为母则刚,这样的道理贾政并不是不清楚。亦如他相信王夫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宝玉打算,那么王熙凤如今岂能不为她的儿子荣哥儿打算?可若是王熙凤彻底同二房离心,甚至暗中耍手段坑害二房的话,那他还真是不得不防备起来。
  “你还想说甚么,一次都说完!”贾政冷着脸道,他隐约觉得,王夫人方才所说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隐晦的目的,可偏偏他看不透也猜不到。贾政自然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王夫人,只心道,女人无非只会使一些旁门左道,不算真正的本事。
  却听王夫人幽幽的叹了一口气,带着满脸哀恸地道:“就在你们都聚在老太太屋里时,周瑞家的来瞧我了。我记着老爷您的吩咐,没敢让她进来瞧我,只隔着窗户同她说了两句话,却是扬州那边又来人了。”
  彼时,王熙凤和贾琏刚得到消息不久,俩人商议了一番后,看着天色实在是太晚了,便决定暂且将事儿摁了下来,只等明个儿天明之后,再去荣庆堂回话。只是俩人并不知晓,早在今个儿傍晚时分,王夫人那头就已经得了消息,并且已经思量好了比前世更为不要脸的对策。
  王夫人的目标是林家的万贯家产,可她不想为了钱财之物而赔上自己的好名声,因而便想到了栽赃嫁祸之计。
  说起来,灵感还是来源于王熙凤的。只因先前,王熙凤真的没少打着王夫人的名号,做些刻薄事儿。当然,那些事儿也是经过了王夫人同意了,只是如今,王夫人全盘否决,只一口咬定是王熙凤肆意妄为,将所有一切的责任尽数推到了王熙凤身上。而她接下来要做的,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林家的万贯家产,她要定了,可这黑锅却必须是由大房来背的,连理由都是现成的。
  其一,黛玉年岁尚小,不可能让她独自一人带着仆从往扬州去,因而必须有人陪同,且那人还必须是主子的身份。
  其二,贾政是有正经差事的人,虽说五品的工部员外郎看着是弱了点儿,可他的这官职不像贾赦、贾琏父子那般是虚职,是必须每日都要去工部的。因而,贾政绝不能陪同黛玉。
  其三,按说整个荣国府最合适的人应该是贾赦,可贾赦为人素来荒诞不羁,不说旁的,就是贾母也没法放下心来。因而他也是被否决的。
  那么剩下的,就只能是已成亲生子,看着还算靠谱,且已经往扬州去过一回的贾琏了。只是这一次不同于上一次,若说上一次仅仅是贾琏带着仆从往扬州去,带上黛玉再返回京里的话,那么这一次要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这林如海若非病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是不可能差人过来报讯的,因而林如海这一次只怕是在劫难逃了。既如此,之后要处理的事儿可就多了去了。丧事反而是最简单的,麻烦的是林家那偌大的家产,无人可继承。
  王夫人想的极为周全,她甚至已经替林家盘算得一清二楚了。
  林家数代单传,到了林如海这一辈,非但没有嫡亲的兄弟,连堂兄弟都不曾有一个。其他的林氏族人,却都是出了五服的。在律法上,像林家这种情况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由林如海从族人中过继一个儿子,过继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