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王熙凤重生 >

第100章

[红楼]王熙凤重生-第100章

小说: [红楼]王熙凤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一天起,王夫人就差不多长在了荣庆堂里。每天清晨头一个来到荣庆堂,先伺候贾母用早膳,随后跟诸女眷一道儿给贾母请安,之后是一个时辰的诵经捡佛豆。做完了这些事儿,差不多大半个上午就过去了,若是天气晴朗,王夫人就陪着贾母去园子里走走,若是天气不好,则继续诵经,或是偶尔换换口味,改抄佛经。到了午膳时,则继续贴身伺候着。等贾母去小憩了,她却是需要在旁边守着,偶尔打打扇子,或是帮着更衣梳头。晚间,则继续伺候晚膳,等着诸女眷过来请安。待夜深人静之后,王夫人才能回到荣禧堂里,好生歇上一歇,吃上一天下来唯一的一顿热饭热菜。
  倒不是贾母故意不让王夫人吃喝,实在是这伺候人的……很多事儿都是有忌讳的。
  像不能吃带味儿的食物,不能吃汤汤水水的东西,不能涂脂抹粉或者熏香一类。尤其是那句,不能吃汤汤水水的东西,很显然,既是出来伺候人的,行动肯定不自由。若是贾母正需要人服侍时,王夫人说她尿急了,这可如何是好?所以,像鸳鸯等贴身大丫鬟,一日三餐多半都是干点心一类的,顶多是渴极了,才会抿上一口茶水。除非是那一夜不需要守夜,那倒是能吃上一顿热乎乎的宵夜。
  王夫人自是不需要守夜的,所以她比鸳鸯等人幸运多了,因为她每天晚上都可以吃上一顿带着汤水的热乎饭菜。
  可问题是,她是儿媳妇,不是大丫鬟!
  按说,这儿媳妇伺候婆婆,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可正常来说,这是用在刚进门的新媳妇身上的。像王夫人、邢夫人刚进门时,都曾被立过规矩,甚至在李纨尚未去西面偏院时,也常常跟在贾母身边伺候着,可所谓伺候,最多也就是摆摆碗箸,并不是真正的全天候贴身伺候。
  可如今,王夫人却是!
  所以才说,世事难料。纵是王夫人本人,也从未料到过,在嫁入荣国府二十多年后,忽的就沦落成了小媳妇。不对,哪怕是刚进门的小媳妇,也绝对没有那般惨。毕竟,只要婆母没啥毛病,都不会去虐儿媳妇的,哪怕要立规矩,也没这般作践人的。
  仅仅月余,王夫人就瘦成了一把骨头。
  而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贾兰却是从未间断过治疗伤势。他面上的伤在大半月之前就愈合结痂了,又在十来日前脱痂了,留下了淡淡的粉红色皮肤,以及两个凹陷进去的小坑。
  贾兰的伤有两处,一处在下颚处,一处在左眉毛下方。下颚那处其实并不是很显眼,主要是正好位于弧度处,若是从下往上看,确是相当明显,可贾兰年幼个矮,从上方看下去,却是几乎看不出来的。问题在于左眉毛下方那一处,这么说其实并不是很准确,事实上,那一块是占了一小段眉尾和大半拉眼皮。当然,眼睛并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可只要贾兰一眨眼,那一块的疤痕就格外得明显,就是想装作看不见都没奈何。
  太医又来了一趟,最终摇头离开。
  于是,贾母愈发懊恼,对王夫人也愈发得严苛了。可对于王夫人来说,单是身子骨上头的乏累,其实还是能够忍受的。她原是属于那种有些丰腴的身材,如今瘦了下来,反而看着更为精神了一些,且有些事儿若是没上手就会觉得千难万难,可一旦习惯了,也就那样罢。说到底,贾母也不可能真的虐|待王夫人。可有一点,王夫人实在是忍受不了。
  宝玉。
  虽说如今贾母跟前养了宝玉和贾兰,以及客居的史湘云。不过,在半月之前,王熙凤暗中跟史家通了信,让史家将史湘云接了回去。因而,如今的荣庆堂里,除了贾母和王夫人外,也就只有宝玉和贾兰这俩小主子了。
  贾兰是个乖巧的孩子,加之他要养伤,前半个月几乎待在内室不出来,后半个月伤好得差不多了,他也只是讨要了文房四宝并几本先前未看完的书籍,老老实实的待在屋里看书练大字。
  可宝玉不成呢!那就是个闲不下来的熊孩子!
  王夫人伺候贾母用膳时,宝玉冷不丁的就蹦出一句,我要这个,我要那个。结果,王夫人还要回过头去伺候他!当然,这也不能说是伺候,当娘的照顾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是正常的,可王夫人她心寒!
  尤其当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宝玉竟是完全习惯了贾母跟前还有一个王夫人贴身伺候着,有时候王夫人真的没办法稍微离开一会儿,他还会东张西望的寻人,等王夫人回来了,宝玉就蹦出一句,上哪儿了?每次听到这话,王夫人就想一巴掌拍死这孩子。这知道的,说宝玉心思单纯,没甚么城府。不知道的,还当他是狼心狗肺,连亲娘都敢寒碜。
  终于,在贾兰数次提出要回到前院书房继续念书后,王夫人忍不住了。她去寻了王熙凤。
  “凤哥儿,我托你做件事儿。你想个法子,传口信给大老爷,让大老爷往二老爷跟前提一句,就说宝玉闲得太久了。这养伤的是兰儿,宝玉早就应当去书房念书了!”王夫人带着森然的杀意道。
  王熙凤:“……”突然有些怂。
  可甭管是为了跟王夫人保持表面上的友好,还是单纯的给二房寻麻烦,王熙凤都觉得这个法子挺不错的。不过,她并未按照王夫人的说辞办事,而是回头就寻了贾琏,让贾琏传信给贾赦,想来贱如贾赦是很乐意干这事儿的。
  事实上,贾赦确是乐意,非但圆满的完成了嘱托,更是又挑衅了一把。
  起初,王熙凤并不知晓贾赦又忍不住干出了丧心病狂的事儿,直到又一日早间请安时,贾母如是道:“方才政儿来过了,他的意思是,让宝玉今个儿就去书房念书。”
  宝玉登时欲哭无泪。
  却听贾母继续道:“至于兰儿……政儿的意思是,让兰儿往族学去。”
  诸女眷皆愕然,邢夫人和迎春、惜春这三个著名的摆件就不提了,左右她们纵是再愕然,也不会出声发问的。王夫人虽隐隐有些诧异,却很快掩饰了自己的情绪,显然她就算事先不知情,应当也猜到了一点。唯独王熙凤……
  “老祖宗,这是为何?我是不大懂做学问的事儿,可家学就宝玉和兰儿俩人,族学那头,具体我是不大清楚,想来至少也有几十个人罢?再说了,家学的贾先生是有了功名的人,族学的……那位儒老太爷,仿佛只有个秀才?还是压根就甚么都无?”
  儒老太爷,便是荣国公贾代善的堂弟贾代儒。可所谓的堂弟,其实并不是同一支,充其量就是贾姓族人罢了,却不像王熙凤说的那般是秀才,而仅仅只是一个童生。当然,哪怕是童生也比王熙凤有学问,可指望王熙凤尊敬他,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兰儿不能留在家学吗?”王熙凤内里腹诽着,面上却还是露出了一丝期盼,望着贾母。
  贾母并不看王熙凤,而是瞧了瞧坐在宝玉下手的贾兰,见贾兰双眼锃亮的看着自己,那块位于眼睑处的疤痕更是刺得她双眼发疼。半响,贾母才抿了抿嘴,道:“兰儿,族学比家学好,你别听你琏二婶子胡说,她又不懂这些。”
  “是,谨遵老祖宗吩咐。”贾兰垂下了头,慢慢的答道。
  王熙凤瞧着气氛不对,又知晓这事儿估计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当下自嘲的笑道:“是了是了,我原就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哪儿就知晓这里头的事儿了?不过仔细想想,族学确是要比家学好,人一多肯定热闹呢。再说了,还能比较一二。兰儿你是个好的,回头在族学里,赢了那几十上百个人,让他们瞧瞧,咱们兰儿有多能耐!”
  贾兰闻言,立刻抬眼看向王熙凤,双眼又亮了起来,满脸的跃跃欲试,雀跃的道:“好,兰儿回头拿个第一,给琏二婶子瞧瞧。”
  “成!”
  宝玉瞧瞧这个,看看那个,最终忍不住道:“我也想去族学。”

☆、第091章

  去族学?
  凭良心说,王熙凤倒还真是愿意让宝玉一道儿去族学,并非盼着他不学好,而是左右他不论去哪儿都学不了好。可惜,在宝玉进学一事上,王熙凤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
  当下,王熙凤默默的撇过头去,全然不打算插手此事。
  这王熙凤不打算开口,贾母又不忍心让宝玉失望,邢夫人几个那是压根就指望不上的,最终王夫人面色一沉,道:“宝玉,这事儿是你父亲做出的决定。”
  “可兰儿去族学了,我为甚不能去?”宝玉满脸的委屈,其实他也不太清楚族学和家学具体的差别,只因在贾雨村来荣国府之前,他就是在家学读的。可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加之宝玉跟贾兰的感情实在是不错,他会要求同去,实在是情理之中。
  “不可胡闹!”王夫人面上几乎要结霜了。
  宝玉一看这边行不通,立马转移了目标,只看向贾母,撒娇着道:“老祖宗,您就让我同兰儿一道儿去族学罢。我们原就在一道儿,兰儿既能去,我怎就不能了?老祖宗,求求您了,您就应了我罢,我想去族学,去嘛去嘛,老祖宗!”
  贾母面露踟蹰之色,让宝玉撇开家学去族学,那是不可能的。可让她为难的是,如何在贾兰跟前不留痕迹的说服宝玉别折腾。
  “老祖宗!老祖宗!”
  见宝玉如此,贾母是真的左右为难,有心说实话罢,可当着贾兰的面,让她如何开口?可不说实话,又怎么能劝服宝玉呢?只心下暗道,都是凤哥儿方才说的太夸张了……对了!
  “凤哥儿,你怎么说?”
  王熙凤一头黑线,她都决定置身事外了,怎的又被牵扯上了?无奈的看着贾母,王熙凤在心里为自己鞠了一把同情泪,再次开口时,却依然是往日的雀跃语气:“我倒是觉得,宝玉去哪儿进学都差不多。”
  这话一出,宝玉立刻欢呼,可旋即,王熙凤又道:“只是今个儿二老爷既是有言在先,宝玉还是去家学罢。等晚间,咱们见着了二老爷,再问问他的意思,若是他同意,宝玉你明个儿就可以去族学了。”
  宝玉:“……”
  “好好,就这么办!宝玉你放心罢,回头老祖宗定替你问问你老子,可不可以让你去族学。”贾母终于放下心来,又恐宝玉伤心,忙唤鸳鸯去取了前些日子寻出来的上好笔墨,“宝玉,这些予你,你可要好好上进。”
  “是,老祖宗。”再好的笔墨,宝玉都不感兴趣,只略略瞧了一眼,就让袭人收了,回头归整到一起,送到前院书房便是。
  其实,宝玉没那么好骗,可关键王熙凤用的是阳谋,他实在是没有勇气违背贾政的命令,只得委委屈屈的接受了去家学的事实。不多会儿,宝玉和贾兰都先后离开了荣庆堂,不过却是兵分两路的。
  待宝玉和贾兰离开后,请安的诸女眷也相继离开。当然,王夫人这个孝顺的儿媳妇是定然要留下来的,这却是同王熙凤无关了。至于宝玉的事儿要如何处理,那是贾政的问题。
  果然,政二老爷没有让王熙凤失望。虽说并未瞧见具体的情况,可次日一早,等王熙凤去荣庆堂请安时,却不曾见到宝玉,据说他一大清早的就往前院书房去了,显然昨个儿应该没少被收拾。
  贾政也就收拾儿子这点儿能耐了。
  慢慢的,荣国府上下也就习以为常了。每天清晨,无论刮风下雨,头一个赶到荣庆堂的,必然是王夫人。随后,她先看着宝玉和贾兰用了早膳去进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