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穿越红楼之晴雯升级路 >

第11章

穿越红楼之晴雯升级路-第11章

小说: 穿越红楼之晴雯升级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儿低头想了想,面上一惊,“奶奶,那晴雯穿的是府里也没有的布料,我摸了摸只觉得触手柔软、细密,却没有一般的绸缎的流沙质感。但是我肯定不是棉布,棉布不会有流光。再说奶奶可注意了晴雯身上的柳叶是什么绣的?那样鲜亮的绣线,就是府里也很是少见。”
    凤姐点头,“你可仔细看了晴雯头上的那个碧青色的软玉簪,那准头可真真是少见。但要说最少见的,却是她带的那个钱袋子似的吊坠,上面那些彩色的宝石,我们府里可有?”
    这样一说,两个人相互看看,平儿面上一亮,紧紧拉住凤姐的手:“奶奶,你是说晴雯私底下有什么来钱的手段?”
    凤姐无语的看着自己的陪嫁丫鬟,“你个榆木脑袋,真是不开窍。晴雯一个丫鬟哪来的来钱手段?跟何况她还不出门?想来是她的那个哥哥有了什么机遇或者他们有亲戚相帮。无论是哪一个,我们都不能小看晴雯。你看看人家晴雯那一身儿的打扮,看着清清爽爽,没什么花红柳绿或者金玉满头,却有着一种天然的气质。那通身的气派可不是个小丫鬟会有的,就是宫里的贾女史当年也比不上。更何况晴雯还会打扮,那衣裙上的样式你可见过?最重要的是,晴雯很是有规矩,不,不是规矩,是礼数。你看她从进门到离开统共给我行了几次礼,哪一个都是姿势标准、气质优雅,行起礼来像是一幅画,行云流水般赏心悦目,这可不是府里的丫鬟会的礼仪。所以,我看这个晴雯是个有来历的,以后我们敬着些就是。左右之前也没有得罪过,以后也好好待着就是。吩咐下去,以后林姑娘屋里的事最先办理,我们也结个善缘,给我的大姐积些福。”
    平儿自是答应,却道出心里的疑惑,“奶奶为什么这么忌惮晴雯?那些礼仪也许是晴雯私底下偷偷看二姑娘她们学的呢?”
    凤姐嗤笑一声,“你也不看看二姑娘几个是个什么样?再说晴雯给我行的礼可是我当年陪着爷爷进宫,和那些个宫女行的礼一模一样。就凭这点,我就知道晴雯再过一年多出去,绝对会有大造化。”
    平儿没想到还有这一出,在不多问一句,出门传话去了。凤姐却倚着大靠枕,默默地发着呆。

  ☆、第12章

晴雯自是想不到自己的多礼到引起了凤姐的猜测,不过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左右没什么坏处,随她去。这时的晴雯正和来回话的小丫头说话呢。“今儿谢谢你了,这个小银裸子过年的时候得得,我看着意头好,就送给你吧,算是给你的谢礼。只是这件事不要对任何人提起,知道吗?”
    小丫头一向和晴雯熟悉,自是点头拿着谢钱离去。晴雯却转身去了东角门,远远看见自家哥哥正和几个小厮坐在门槛上说话,遂低着头,狠狠咳嗽了一声。傅景正和人说着前些天自己认识的一个小爷,很是投缘,却恍惚听见自家妹子的声音。抬头一看,在那拐角处可不是自己妹妹。马上站起来,整了衣衫跑过去,满脸喜气的说:“妹妹怎么来了?可是想哥哥了?”
    晴雯拿着帕子给自家的傻哥哥擦擦脸上的汗水,“这样热的天气,哥哥还有心思贫嘴。我今儿去琏二奶奶那里回话,见到了老人带着孩子来投奔。我想着积古的老人家舍了脸面来依靠不容易,想结个善缘,也算是为我们兄妹积些阴德。哥哥这会就去周瑞家的门口看看,我想那老人还是会从那里出去。哥哥拿些银钱与她,再找个熟识的老实车夫给送回去免得路上出什么事。”
    对于做善事,傅景从来都是同意的,自是没什么二话。“妹妹只管放心,我这就去。但是给多少银钱合适?那老人叫什么?”
    晴雯拿着还带些婴儿肥白嫩嫩、胖乎乎的小手拍拍额头,“可不是,我都忘了说。那老人叫刘姥姥,带着个五六岁的男孩,叫板儿。想着琏二奶奶也不会给她多,就给五十两吧。喜财叔不是说二十两银子就够普通人家富足的过一年吗?这五十两也不算少了,就是给板儿上学也使得。我总想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板儿出息了,他们家以后才好过。”
    傅景点头,“都听妹妹的。我这就去,免得错过了。”挥手离去。晴雯自去不提。倒是傅景跑去自己房里拿了两匹年下里得得棉布,匆匆出了角门。一路走到周瑞家的墙外头,没一会就看到一个穿着麻布衣裙的老人牵着个孩子冲着个小厮一遍遍道谢。
    直到小厮进去了,老人才牵着孩子,慢慢走向人群。傅景赶紧的喊道:“前面可是刘姥姥?”
    刘姥姥此次来得了二十两银子,心里还是很满意的,只是老人家舍了脸面求得,面上还是有些难过。猛的听见有人叫自己,很是惊讶。转头却见个穿着很是华丽的小哥跑了过来。刘姥姥紧紧捂住胸口,那里可是放着一家子的活命钱,满脸警惕的看着傅景。傅景跑到近前,再次确认了一遍刘姥姥的身份,才满脸笑意的说:“姥姥不用害怕,我是这府里的下人。今个您去琏二奶奶房里的时候,我家妹子正好找琏二奶奶回话,听说了姥姥的事,心里很是难过。姥姥不知道,我家妹子一向善心,说是和姥姥有缘,就帮衬些。这两匹布却是我给姥姥的,回去给板儿做几件新衣,姥姥的家人也做几身穿穿。还有这是五十两的碎银子,是我们兄妹的心意,姥姥拿去贴补家里。我妹子还说,要是可以的话,还是要送板儿去上学,长些见识,考个功名,以后姥姥家就会好了。可不能只看着眼前,要长远的去想。”
    说着悄悄把个钱袋子塞到了刘姥姥的手里,又招手在街上叫了个车夫。“李大叔一向在这里做生意,最是老实的。姥姥只管放心做他的车,自会安全送回去。”
    刘姥姥感动的老泪横流,紧紧拉着傅景的手,颤着声儿问:“小爷可否告诉老太婆名讳?老太婆一家受你们的大恩,虽没什么可报答的,但是一定会为你们设个长生牌位,日日供奉。”
    傅景想着就是一个穷苦人家的老人,以后也不会有什么牵扯,自己兄妹也不过做件善事,说了也不防。“姥姥不用客气,以后有事只管来找我,只要能帮忙的,我一定尽力。我就在这府里东角门看门,我叫傅景,我妹子现在是林姑娘身边的针线丫头,叫晴雯的。”
    刘姥姥一一记在心里,还重复了两次,才拉着板儿上了马车离去。
    晴雯回到房里的时候正遇见黛玉问周瑞家的拿来的宫花是不是众姐妹都有了。周瑞家的说是剩下的两支是姑娘的,黛玉当即将手里的扔进了原来的盒子里,面色微沉。贾宝玉也坐在一旁,这时候却没有维护黛玉的面子,却是转移话题。“周姐姐,你做什么到那边去了?”一句不提薛家这样做事很是无礼。晴雯笑吟吟走了进来,优雅大方的行了礼。“姑娘,怎么看着脸色不好,可是着了凉?”说着伸手摸摸了黛玉的额头,又在自己额头上摸了摸,“看来不是。姑娘可是有什么不称心的?给奴婢说说,奴婢给您解解闷。”
    周瑞家的因着晴雯突然进来被打断了回话,现在也没法插嘴,只好尴尬的站着。这时黛玉看着晴雯,微微带着撒娇的说:“还不是因着那些花?”
    晴雯这才装作才看到周瑞家的,遂笑着微微福福身,“原来是周大娘来了,原谅我刚没看大您老人家。这些花是薛姨妈吩咐周大娘这样送的?”
    周瑞家的心里一惊,抬眼看看晴雯,沉声回到:“是薛姨妈这样吩咐的,我也只是按吩咐行事。”
    晴雯笑道:“倒是劳烦周大娘走这一遭。小花,给大娘沏杯昨个老太太给的老君梅,那茶适合周大娘这个年纪喝。一会子还有事劳烦周大娘呢。”
    周瑞家的却没有应声只看着贾宝玉。没想到这个贾宝玉看到个漂亮丫头进来,又声音轻灵,早就看痴了眼,哪里会注意什么须眉浊物。
    黛玉作为主子,自是可以吩咐周瑞家的。“周大娘且去坐坐,一会子再说话。”
    周瑞家的只好走到一边喝茶。晴雯只当没看到贾宝玉色迷迷的样子,只走到黛玉身边,用干净的筷子给黛玉夹了个点心,递给黛玉才说道:“姑娘,莫要因着那些宫纱花已经是过时的生气,咱们自是有更好的。”
    黛玉睁大眼睛,惊讶的说:“我什么”。晴雯却接了过去,“前儿不是说收拾了一盒子宝石戒指准备送给各位奶奶姑娘吗?正好周大娘来了,正好在一道捎过去就是。就是劳烦了周大娘了,姑娘可要好好打赏才是。”
    黛玉这会已经回过神儿来,心里暗暗恼怒自己刚刚的失态。“倒是我忘了。你取了来给周大娘送去吧。”
    晴雯笑着去了里间,一会拿出个镂空雕梅花的檀香木盒子出来。走到黛玉身边打开,黛玉只低头看了一眼,就摆摆手。晴雯笑着递给已经站在一旁的周大娘手中,“大娘拿着吧,劳烦大娘再跑一趟。”
    又打开盒子给周瑞家的看了,在周瑞家的目瞪口呆中,从里面拿了一个镶绿宝石的镂空金戒指塞给了周瑞家的,“大娘拿着吧,这是姑娘给您的。还有这些戒指,样式都不一样,这左边的两个是给宝姑娘的。宝姑娘一家客居在此,我们自是要敬着些。这送礼当然要先从宝姑娘那先送。然后,这挨着的两个是给李大奶奶的,在后面两个是给琏二奶奶的。最后面的六个,大娘就挨着送给二姑娘、三姑娘和四姑娘。周大娘你看这样安排可好?”
    周瑞家的这时候再不知道晴雯这是在指责薛姨妈和自己的无礼,也是在显示林姑娘的身份贵重,不是个吃白食的。只看着这一盒子价值连城的戒指,就知道林姑娘是个有能力的。尴尬的道了谢,才急匆匆带着盒子去了梨香院。

  ☆、第13章

贾宝玉站起身凑到晴雯身边,伸手就想往晴雯脸上摸,晴雯早就防着他,一偏身躲过去,沉着脸说:“宝二爷请自重。我可不是你房里的丫头,容不得你动手动脚的。要是在这样,我必是要告诉老爷的,看老爷打不打你。”
    这样厉声的斥责是贾宝玉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加上晴雯说要告诉他爹,早就吓破了胆,赶紧的作揖离去。黛玉虽吃惊晴雯还有这样厉害的时候,心里倒是羡慕,自己总是要端着小姐的架子,就是不满贾宝玉的无礼行为,也只能躲开去。
    “你去会话怎么这么久才回?可是遇到什么事儿?”晴雯闻言就说起刘姥姥的事。黛玉不知道小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现在知道二十两银子就够一家子富足的生活一年,惊讶的说道:“这么少?那以后咱们还是节省些,等着爹爹的信来了,也好早些搬出去。无论如何,还是家里最舒服。”
    晴雯笑着点头。黛玉叫晴雯挨着自己坐在春凳上,又说起自己去回老太太紫鹃的事遇到的秦可卿和秦钟。“你没有见到东府那边的蓉奶奶,真是个风流人物。她那个弟弟更是青出于蓝,现在跟着宝玉一起念书。”
    晴雯说道:“别人家的事咱们听听就是了,姑娘可还记得你们林家是哪一旗的?姑娘到了年岁需不需要参选?”
    黛玉面带疑惑的说:“参选?选什么?”
    晴雯无奈,只好给这个傻孩子科普这个年代的知识,黛玉知道自己还能参选,倒是有些欢喜。“我不记得是哪一旗的,小时候只听爹爹说过不是包衣奴才,想来应该是可以参选的。现今我已经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