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权后之路 >

第298章

[红楼]权后之路-第298章

小说: [红楼]权后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羽奴说:“我也不是孩子……”
  邢岫烟想起一事,问道:“他们不是要捐银饷的吗?我还没有看到钱呢。不会是要我们卖点火/铳,他们才能把银饷到位吧?当我是什么人了?”
  徒元义笑道:“何人敢赖你的账!”
  邢岫烟道:“卫邦不要去了,羽奴你去。”
  “母后,为什么呀?”
  邢岫烟嫌弃地说:“你这样的年纪,便是易容化装也容易被人怀疑,人家现在不怀疑你,那是因为人家还没有想到大周嫡皇子会这么没有架子的。羽奴久在三教九流还好一些,此事机密,你不要去的好。”
  徒旭不服气:“母后,你别看不起我嘛。父皇……”
  徒元义说:“朕觉得你母后说的有理。”
  徒旭说:“我不想去黄衫军就是为了此事,现在父皇和母后不让我去,我还有什么意思?”
  邢岫烟说:“我的机要室,这段时间圆圆和盼儿都不在,你代几天工。”
  见母亲不容质疑的语气,徒旭满心的失望。徒元义让羽奴就差使临时巡城御使衙门的人运银子,他们真能给,到时就运到随行的户部官员那里保存。


第263章 教导徒旭
  邢岫烟觉得自己这个母后是失职的。
  徒圆圆因为是女儿,不用上皇家学院; 不用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读熟; 她还能带在身边。可她没有空好好的陪伴自己的儿子; 给他足够的母爱和教育。
  邢岫烟并不觉得徒元义是个擅长教育儿子的皇帝,虽然她并不了解他前生有多少个儿子,但她知道他的前生儿子们都不如他的意。
  徒元义有现在的成就,一是知道些历史; 二是百年经历,三他也有几分自学成才和时运方能捞到皇位。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 就像历史上的韦后、太平公主想要复制武则天; 均不成功一样。
  徒元义的儿子们当然不能像他一样,首先他那外挂就没有了。
  所以今日邢岫烟没有和徒元义过没羞没臊的日子了,而是一早穿了男式袍子,扔下徒元义自个处理朝政,却带儿子出去骑马。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在微服锦衣卫的护卫下; 邢岫烟带着小儿子跑了十公里,他已经有些体力不济了。他年纪较轻,功力还不能和她相比,更别说徒元义了。
  徒旭面对母后的英姿; 自惭形秽,邢岫烟拉住缰绳下了马来; 寻了块干净的草地; 让锦衣卫铺了布于地上。
  带着徒旭坐下来; 感受浩然天地间美妙的春光。
  邢岫烟笑着为小儿子擦了擦额间的汗濡,温言道:“累了吧?”
  徒旭说:“谢母后,儿臣不累。”
  邢岫烟抚了抚他的头,说:“你发髻都乱了,母后给你梳吧。”
  说着,她从荷包中取出一把小象牙梳,让徒旭靠近来给他梳发,徒旭不禁眼眶微湿。
  他们三胞胎,但是圆圆是女儿,是爹娘的小棉袄,第一小宝贝;徒昶是长子,未来的皇太子,想不看重都难。而他自己则是一个夹心饼干,无论哪方面都讨不得好。
  “谢母后。”
  邢岫烟说:“我是有些生你们父皇的气的,我不在京里几年,他都没有照料好你们。”
  徒旭不禁惶恐,说:“父皇对儿臣很是疼爱,母后不要生他的气。”
  邢岫烟叹道:“你少给他说好话,我还不知道他吗?他呀聪明是有的、格局也是有的、真心也不缺,偏偏他是一个标准的帝王思维,你要是不刺激一下他呢,他永远只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给什么,却不细想亲人和爱人最需要什么。”
  从前直男癌皇帝向她索取爱情,给她宠爱就是这样,她不在得到他完全的信任和心后表达自己的意愿,徒元义是不会明白的。因为他是皇帝。
  徒旭真是头一回听别人说他英明神武的父皇的坏话。他父皇登基第二十一年,他开创了一个盛世时代,他推行各种进取的革新,他扭转乾坤,文武百官摄于他的君威,百姓也敬畏爱戴。只有母后敢这样说。
  “父皇很好很好了,母后不要怪他。”
  邢岫烟冲他微微一笑:“卫邦也长大了。”
  徒旭道:“儿臣愚钝,远不及哥哥,便是妹妹也是不如,儿臣愧对父皇母后。”
  邢岫烟长叹一口气,说:“卫邦,你知道母后小时候是怎么样的吗?”
  徒旭道:“儿臣听说母后少时家境并不好。”
  “何止不好呀,还有拖后腿的呢!”邢岫烟叹道,又娓娓道来小时候的经历。
  邢家一家如何离开李家,如何居无定所租住蟠香寺旁的屋子,她如何能得妙玉教导读书识字,如何家计艰难饥寒交迫得妙玉施舍,如何学得技艺谋算生计,如何受叔父、小姑逼迫辛苦瞎了眼睛。
  徒旭生来就是嫡皇子,便是自觉不能和哥哥争,也是人人敬畏的,他无法想象那样的日子。
  “母后少时吃了苦,我以后会好好孝顺您的。”
  邢岫烟道:“母后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卫邦,从母后小时候的经历,你看到了什么?”
  徒旭说:“母后很聪慧,也不怕艰苦。”
  邢岫烟道:“我却能从两面看到不同的东西。”
  “哪两面?”
  邢岫烟道:“一个角度,是我总能遇上贵人,我是有福的人;另一角度,我奋斗一辈子,孜孜以求,不断地攀爬,但我的终点却是你们的起点。”
  徒旭道:“我不是很明白。”
  邢岫烟说:“不是总有贵人提携,我永远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贫寒丫头。我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你说是不是很幸运?”
  徒旭点了点头,说:“儿臣也很感激大姨她们。”
  邢岫烟抿了抿嘴,沉吟了半晌才说:“可是你必须明白在承受贵人的提携之前所要经历的东西,你有足够强大的心态去面对现实。贵人也许只是随意的施舍你,对待你和街头的乞丐没有太大的分别。当年我也遇上你小姨,石家也是和善人,但是初时相交,我和他们家并不是平等的。你明白吗?”
  徒旭摇头:“不太明白。”他没有经历过,他所见到的所有邢半朝的人都对母后敬畏有加。
  邢岫烟说:“贫民之家和官宦之家,又怎么会平等呢?但是这些都是人之常情的事。并不是所有人生来就像你们一样拥有一切尊荣。人活于世,尊严固然重要,但也要学会人情练达、宠辱不惊。什么是人情练达、宠辱不惊,你明白吗?”
  徒旭说:“是不是要礼贤下士,多加恩典?”徒旭听徒元义说过,自己的母后很会收揽人心,很会用人。这是标准的皇家思维,邢岫烟听了也不禁莞尔。
  邢岫烟笑道:“我身为贫寒之女,至下之人,还如何礼贤下士,恩典他人?”
  徒旭道:“那是怎么样?”
  邢岫烟道:“人情练达、宠辱不惊,就是说你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保持自己的初心。无论外界的人俯视你、忽视你、错待你,还有种种不公平,你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你之所以受到这样的对待都是事出有因的,不应该怨怼、也不必感到羞耻,而是要坚信,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徒旭似明白了,但又说:“可我不像母后这么有才华。”
  邢岫烟笑道:“这就是我要说的另一角度:我奋斗一辈子到达的目标终点,对你来说只是起点呀。所以说还是归结于‘这人世间从来不是公平的’,我和你之间的起点不公平,你和平民子弟的起点不公平,便是你哥哥和你之间的起点也有小小的不公平。”
  徒旭不禁心头一跳,这种话从来没有人敢说出来,他已经是少年,懂很多事,明白从小到大的兄长,将来的路会和他不一样。
  便是在尚书房、在皇家学院,师长们对皇兄的看重也是多于他的。现在便是父皇春秋正盛,大家也没有到从龙投机之时,可是那些老大人们见到皇兄展露优秀的品质,他们都会很欣慰,觉得大周后继有人。而他再努力,得到的关注却远远不如皇兄。
  他知道他很不应该,但他也会嫉妒皇兄,常想为什么他比自己早生小半个时辰。
  母后却明白他,他心底不禁一酸。
  邢岫烟道:“这种起点的不公平,常会让你不知所措。宠辱不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吗?”
  徒旭说:“母后,儿臣知道错了。”
  邢岫烟笑道:“这不算是错,乃是人之常情。”
  徒旭一双盈盈俊目充满孺慕之思地看着自己的母亲,邢岫烟爱怜的抚着他尚稚嫩脸颊。
  邢岫烟慈祥地一笑,说:“母后知道卫邦是个好孩子,没有想过和哥哥争什么。是人就有七情六欲,那些失落感并没有什么可耻的,因为你并没有做天理难容的恶事。母后也是这样的凡人,母后年轻的时候也会想‘为何我没有钱,为何我要这么穷,为何当那些官家小姐穿着绫罗绸缎、戴着宝石珠玉,而我只能荆钗布裙’。老天爷生有万物,就忘记了公平。可是人这一生当中有比这些更值得在意的东西,问问你自己的内心,你这一生你想要做些什么事,怎样让自己这一生没有白活。因为不公平是老天爷给你的,而你做什么是你自己可以决定的。每一个人一出生,起点就不同,有些人费尽一生努力到达京都,而有些人出生在京都。起点不一样,所以比别人站得高就并不是多了不起的事,真正的了不起是你比从前的自己有所进步。你的眼睛不应该看卫国,而是看你自己,从前、现在和将来的自己。你该思考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你将拥有什么样的地置,你想怎么样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故事。我用我一生的坚持和真诚获得我的权势和爱情,也让你生来就是富贵双全,而你将来会给你的孩子什么样的起点。”
  徒旭没有想到母后对他的心事了如指掌,心中触动,说:“母后,我不应该这样小肚鸡肠,我不应该嫉妒大哥,不应该连圆圆也嫉妒。我们三个一起来到世上,一起长大,我应该支持哥哥,爱护妹妹,我让母后失望了。”
  徒旭不去军营当基层军官,因为聪明的他不知如何自处,是努力表现得比他优秀呢,还是永远当哥哥的尾巴。前一种是否会让人以为他包藏祸心,后一种又有什么趣味可言?
  邢岫烟道:“母后没有失望。我想卫国也在羡慕着你,他承担着太多人的目光不得自在,而江山的重担他要挑起来。你父皇一生英明作为珠玉在前,他又如何做一个不会让天下臣民失望的皇帝。而你比他拥有更大的自在,更多的可能。你不必敏感清高,也不必妄自匪薄,母后相信你能走出一条你的精彩之路。”
  邢岫烟抱住儿子,徒旭久没有被母亲这样抱了,甚至慈父徒元义在他们上皇家学院后就没有抱过他们。他深深眷恋着母亲的怀抱,母亲虽然更严厉,但严厉也拉不开母子的距离。
  ……
  在邢岫烟带着徒旭骑马郊游时,邢程也应付着吴家为代表的一群商人。在酒楼包厢,酒过三巡后,吴良再提买火/器的事。
  邢程有一点大舌头道:“你们也真是够精明的,要说这火/器,问别人自然是千难万难得到,我嘛,多少还是有些门。这朝中上上下下有多少人,不是我家亲戚,就是我家门客,还有蜀中多少人也是和我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要一点火/器打猎防身,何人敢不给面子?”
  吴良给他斟酒,奉承笑道:“那是,谁不知道国舅爷的大名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