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权后之路 >

第203章

[红楼]权后之路-第203章

小说: [红楼]权后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氏、张氏、姚氏、李青青早被这富贵所震惊,见这邢府,便是一个普通丫鬟都比她们体面多了。
  一家只早上出门来时吃了两个馒头,原以侧屋等候时,他们又饿又累受不了,竟是将三盘点心都吃完了,让丫鬟们暗地里一阵好笑。不过在邢府的几个厉害嬷嬷的教导下,邢府又是新贵,没有那盘根错节的家生子,所以规矩甚严,不能当众嘲笑客人。
  但点心也解不了饿,这时终于有丫鬟在客房后堂摆了饭,一家大大小小挤在一张桌上,对着白米饭一阵狼吞虎咽,却又见摆了四菜一汤上来:一盘鸡、一盘红烧肉、一盘萝卜、一盘香姑,还有一大碗肉汤。他们过年最多也就如此了,但是这只是一桌二等丫鬟的份例。
  个个吃得打嗝,回各个屋子又见烧着炕,暖烘烘的,一家子想起这一路来京吃得苦,不由落下泪来。
  李修齐一万个后悔没有听老父亲的话,与妹婿互相帮扶,好好过日子,就听了宋氏之话,贪图父母亲当年为妹妹准备的嫁妆和妹婿一家借住的那两间瓦房。
  当年他和宋氏还商议着,那瓦房腾出来,儿子长大娶媳妇,省了笔钱置房,而夺来妹妹的嫁妆,将来娶儿媳聘礼也不用愁了。
  看着宋氏摸着炕上舒适的软棉被,李修齐说:“明日若是再见到妹妹,咱们死求活求也要得他们原谅,你若敢坏事再让妹妹不痛快,我就休了你。”
  宋氏回过神来,说:“你个死没良心的,我几十年为家里操持,你现在跟我说这话!当年谁又能料到妹妹和妹婿有这样通天的造化的?你以为你傍上妹妹了就可休了我好娶个鲜嫩的?你做梦!”
  李修齐气不打一处来,说:“你这……不可理喻!”
  宋氏一听,就哇哇哭起来,还是长子长媳从隔壁过来看他们,才又劝住了。
  宋氏拉住李廷轩,说:“廷轩,从前你姑姑最是疼你,你明日好好求她,咱们大老远来一趟,就是要认回这门亲呀!娘可是为了你和冬儿呀!”
  邢忠和邢李氏被赶出李家时,李廷轩九岁,当时被吓得哇哇大哭。李秀才之妻早几年就去逝了,李廷轩出生不到一年,宋氏又怀上李廷朗,李廷轩就是由小姑子照顾着。当时一家子都忙碌不过来,邢忠来了,正也加个人手,李秀才同意女婿住家里,就那样一起过了许多年。兄妹两家虽然有龃龉,却在邢忠夫妻的退让和李秀才孝道压制下,没有出过大冲突。
  但是李秀才一死,宋氏总觉得被妹妹一家占了便宜,李修齐也是意动,最后亲戚闹成那样。
  李廷轩八岁已是记事了,他心底当年是十分不舍姑姑,可是大人的事,一个八岁的孩子也改变不了。可是姑姑已然不是当年的姑姑,她是超品承恩公夫人,今日也没有多看他几眼。
  宋氏见李廷轩木讷,拍打他,说:“你便是没有良心不为一家子着想,冬儿是你亲儿子,你也不为他将来想想吗?你姑姑若是点个头,那皇后娘娘可是你亲表妹!是亲表妹!是冬儿的姑姑!”
  李廷轩身为长子,因为宋氏后来又生李廷朗,他跟着姑姑长大,宋氏自然更疼小儿子。他长期被母亲忽视,性格就软弱木讷许多。
  “姑姑……怕也认不出我了。”
  ……
  到了第二天上午,邢忠和邢李氏在正院的花厅见李家大大小小,原已让备好了五百两银票,这都够他们嚼用几年,再置办些田产了。
  然而,李修齐和宋氏一见他就声泪俱下,说起这十几年来的不容易和北上来京一路的艰辛。
  宋氏就将长子推上前,冲邢李氏说:“妹妹,你看看这是廷轩呀,你们离开时廷轩才九岁。那年他晚上天天哭着要姑姑,到底是连着心的亲姑侄。”
  邢李氏看看侄子,他抬起头来,胆怯地叫了她一声。邢李氏瞧他长得有七分像李秀才,当年也是带在身边的,不由得心酸。
  邢忠想起岳父当年对他的照顾,难免又心有不忍。于是,说让他们先在客房暂住,具是等了皇上娘娘祭天巡街之后再说。
  邢忠行事多依仗陈彦,现在对谭谦也是多有倚重,他的出身也瞒不住,这事如何处理,便是私下问问也无防。
  于是找二人喝茶商量,邢忠对于自己从前和舅兄的隔阂,以及原本的打算都说了。
  陈彦笑道:“那么公爷明天就打发人回乡吗?”
  邢忠叹道:“说起来,我当年也有不是,才累及妻女。岳父生前是待我好的,舅兄虽瞧不起我,也不算虐待我。就是宋氏刻薄了些,太太当年真是委屈了。如今,我也是左右为难,将这一家子具都无情打发,未免对不住岳父,若是留下,心中却是不舒坦。”
  陈彦忽起身,朝邢忠施了一礼,邢忠惊道:“陈先生何故行此大礼?”
  陈彦道:“国公爷厚道宽仁,当得起我这一拜。”
  邢忠听他夸奖,心底也不禁高兴。
  邢忠笑道:“我也只是瞧着孩子都这么大了,追究起来也无济于事。仔细想想,当年舅兄夫妻不是将我们一家赶出来,我们也不会租到蟠香寺。娘娘就不会得馥姐儿教导诗书,娘娘不通诗书万一不得圣人之意,也没这恩泽。而我又少了个馥姐儿当女儿,自然没了谦儿这个女婿。”
  陈彦说:“所谓‘祸兮福所倚’,这一件伤心事却是引来更大福泽。李家舅兄虽有不是,但李家若有可取之处,国公爷要用还是当用的。”
  邢忠又请教道:“不知这话如何说?”
  陈彦道:“当为子孙计,如今国公爷已然有了小国舅爷,小国舅爷将来便是朝堂有人帮扶,但是手底下总也得有人。这天下人迎高踩低本是常理,公爷心中分明,现在来捧国公府的人就比李家人要好吗?大丈夫恩怨分明,治家需防微杜渐,但也需认识世间也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
  邢忠点了点头,说:“听先生一席话,我总有豁然开朗之感。”
  陈彦道:“还有一言,我说了,又怕公爷会生气。”
  邢忠笑道:“你我之间,又何必如此?我有今日,多仗先生指点,先生便是忠言逆耳,我岂能不识好人心反相怪?”
  陈彦拱手道:“公爷此时已然荣宠无双,但是若是在朝堂,不知公爷自己何以立身?”
  邢忠不禁疑惑,道:“我不过在内务府当值,与前朝却是往来不深,便只是与林、石两家往来深些。”
  陈彦道:“公爷出身贫寒,文武之艺平常,却居如此高位,正是人人眼红之时。公爷觉得若是没有皇上娘娘偏爱,公爷于勋贵文武中又是如何呢?”
  邢忠也不禁赫然,苦笑道:“我自己是不成的,先生也不必来笑话于我。”
  陈彦道:“我可不是笑话公爷。若无文武之艺和治国功勋却居高位,要人心服却是难的,这是人之常情。李家舅兄虽然不对,但若简单就打发了人回乡,不知情却眼红公爷通天富贵的人难免觉得公爷是凉薄之人,小人得志,翻脸不认人。如此,朝中文武和百姓心中也低看公爷一分。这国公爷若是不能依仗文武之才,那么在朝堂百姓间的口碑却是很重要的了。虽是李家无情在先,但是有先李老爷这庄亲长的缘故,公爷此时若做无义之事,本就交好的人家又如何看公爷?”
  说白了,你家世根基薄,不通武艺不能为君王战场杀敌,你考不上进士不能为君王治国,你打入朝中上流社会的主流圈子要靠什么?而陈彦告诉他的是,靠人品。听着有些可笑,但人心就是如此。文不成,武不就,连人品都丢了,高居国公也像秋天的蚂蚱,蹦跳不了几天。
  邢忠想了想说:“那林兄和石兄还道我只识富贵的亲戚,可共富贵,不可共患难。便几家仍是往来交好,心底却是远了一分了。”
  陈彦道:“李家舅兄夫妻之事尚小,公爷为人口碑事大。”
  邢忠拍了拍手,说:“先生果然远见,与我等俗人不同。”
  陈彦笑道:“公爷哪里是俗人了,若是寻常人,此时只怕也无公爷的犹豫为难,总是不认李家了。”
  谭谦这时也插口道:“岳父,也得看看李家舅家亲戚的品行才能,若是挑得出人来培养,不管是读书、行商,只要能立得住,于国公府也无损失。”
  谭谦也是补充陈彦早先说的,是为邢家这个“家族企业”培养“储备干部”的思想。李家还没有像邢德全那样不像话,比如那小孙子才多大呀。谭谦倒是见过那两个表兄的,神情举止倒不像是奸滑狂浪之徒。不管是治国还是做什么事业,最难的就是手中无人可用,现在邢府能担事的人多是当初皇上的人和邢岫烟在林府时积累得人。
  而邢府的家业也不大,别说和林家、萧家这样的巨富比了,便是和石家也是家底薄得多。此时也正是用人之际,用谁不是用,提拔培养一个奴才就一定是忠心无私心了吗?
  邢忠如此也愿意勉强认下这门亲戚。
  邢忠听取了陈彦和谭谦的意见,再见李家人时,也好生敲打警告了一番,然后表示他们若要在京都落户,国公府看在岳父份上勉强会帮上一点。李修齐夫妻这才将心中的大石头放下,而李家之后还真出了几个得用之人,却是后话了。
  而李家来认亲这事就算外人不知,如亲近人家的亲戚却是知道的,众人见邢忠念岳父旧情未对当年无情的舅兄翻脸,也觉他为人大度忠厚、有情有义,与那暴发户小人不同,反而他太过良善。
  而邢忠此后走人品路线,礼贤下士,乐善好施,民间朝堂口碑人缘都颇好。
  ……
  却说很快到了正月十五,邢岫烟也不得不早起,由着几个大宫女和诸多尚宫服侍穿上赶制的皇后大妆。
  头戴全新内府大师工匠精工制作而成的十二龙十二凤冠。今日天气正值回暖时,她里头穿了小毛中衣,再穿礼服中单、翟衣、蔽膝,既不冷也不显臃肿。腰上缠皇后品级大妆副带,大带下垂,又缠玉带,膝前垂下两块与皇帝相同的玉佩,至小绶、大绶、玉圭,一应按礼制。
  而徒元义则在宫女们的服侍下穿上新制的天子冕服,头戴十二旒皇冠。
  天子御驾銮舆和皇后銮舆和礼制仪仗已然一早候在寝宫门口,前方一柄九龙明黄伞,后跟着九凤明黄伞,鼓乐队伍也是一旁。
  徒元义携了邢岫烟出了寝殿,就见前方旌旗蔽日,挤满了衣着亮丽的太监宫娥。素来节俭的乾元朝,今天排场是比高宗在位时还胜。
  两人各自按礼上了銮舆,赵贵高唱:“起驾!”
  然后,邢岫烟发现十六名太监将绣凤銮舆抬起,落后于徒元义的御驾,一群人浩浩荡荡往大明宫方向走。
  在礼乐声中,圣驾绕行至大明宫的南大门始入,此时在大明宫前的浩大广场立着在京的七品以上官员,一列列一排排黑压压的乌纱帽人头。
  在圣驾到时,具都跪下参拜,邢岫烟端坐于銮舆之中,此时方觉那君权之下的震撼山河气势。
  徒元义先行一步,下了御驾銮舆,踏着气派的只有皇帝能走的丹犀,进入大明宫紫宸殿,接受百官参拜,然后宣召邢岫烟进殿。
  邢岫烟下了銮舆,在两个司礼尚宫的搀扶下登上这雄伟的宫殿台阶,步入文武百官,宗室勋贵挤满的大殿。
  她一步一步走向那象征权力巅峰的位置,从贫女绣娘到母仪天下,百官归心,时运重要,然而同样不容易。世间容不下等待赐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