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权后之路 >

第195章

[红楼]权后之路-第195章

小说: [红楼]权后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叹道:“众卿为社稷之苦心,朕自是明白,平身吧。”
  然后,百官规规矩矩起身,冠冕一丝不乱,中国古代汉家王朝的官员可比现代重视仪态多了。现代人觉得棒国人和小日本多礼,都是从中国古代汉家王朝捡了些皮毛。
  这时,皇帝以为会是他专门留在朝中的马屁王,可以与他唱双簧的几个御史或者通政司的官员该出列了,没有想到首先出列的是兵部尚书孙原望。
  孙原望奏道:“皇上,宸贵妃品貌不凡、先有斩双妖之勇,后有助刑部快速侦破后金奸细集团之智,可见福泽深厚。此等品貌双绝,智勇双全的有福女子,可担国母之重任。”
  王子腾连忙出列,虽然没有兵权,但是皇帝也一直留用,自然上朝的。
  王子腾奏道:“臣附议孙尚书之言,圣天子英明神武,理应配才貌具佳的贤良福泽女子。”
  接着百官陆续争相说出一个立邢岫烟为新后的理由,这些通读圣贤书的进士出身的官员,用词华美,常引经据典,绝不重样。现代的小说家若是和他们相比,只有献膝盖的份。
  如果邢岫烟在场,任是当初垂政期间脸皮厚了不少,此时仍一定会脸红,但是这些官员说得却脸不红、气不喘的。邢岫烟听了那些辞句,一定不会认为那说的是自己。
  却不知,现在杨氏一族倒下,通敌叛国之罪何等严重,京都被牵连点名的官员也不少,皇帝均是下旨查办的。
  此时有什么事比和杨家划清界限更值得做的呢?这股“势”促使外朝人人争相站队,并且此时谁会拂逆圣心?
  至于圣心嘛,现在满京都的大小官员要是不知道的,那一定像现代的熊猫一样珍稀。既能顺着这股“势”,又得皇帝的心,就是气数了。这种气数不是在内宅后宫跟女人争来争去能得到的,杨贵妃当年盛宠,但是外朝将士要她死时,她也不得不死,是因为她没有把握住这种气数,只是一个爱美爱音律舞蹈的后宫女子罢了。这也因为徒元义是真心所爱,而唐玄宗也不知是不是真的爱过,若说没有为何三千宠爱于一身,若说有马嵬坡时任她惨死。
  却说皇帝龙心大悦,当即下旨正式废杨氏,贬杨氏为庶人居于静思宫。又让赵贵宣读立后圣旨,骈五骈六,既有华美又务实,总之就是立宸贵妃为皇后。
  这圣旨是他亲手所写的,然后百官跪地聆听,当听到那“孝贞靖宇睿德福贤圣皇后”是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皇后的封号现在不是都是两个字的吗?比如刘太后的淑宁皇后,杨皇后当年立后时给的封号是“孝安”。皇后要是驾鹤西归了,那么会加封一串谥号。
  百官暗想:皇上早就将立后的圣旨都写好了,幸好今天拍马屁没有落下,也没有神经搭错地独个儿当出头鸟提出异议。
  邢忠今天也是来上朝了的,但他是虚衔的内务府官员,站在诸位大臣之后。
  朝中官百廷议至废后另立时,他的心就一阵狂跳。然后就果见从兵部尚书孙原望提议起,一个个官员都衷心陈请立宸贵妃为皇后。至后来满廷官员像是皇帝不立宸贵妃为后都不能活了似的。
  他自己是少数没有跪请的。
  然后,皇上连圣旨都写好了,果然立了他女儿为后。
  听宣读圣旨时,邢忠的耳朵一直嗡嗡作响,直至退朝,百官尽相向他道喜,他才回神笑脸相迎。
  等他一路心底压抑不住喜悦地回到邢府,才到邢李氏屋里,就见邢李氏抱着哥儿和义女苏馥儿在炕上,屋子里还有些丫鬟嬷嬷侍候。
  邢李氏和苏馥儿母女见邢忠一进来,刚刚喝了口水,就脸红气粗说:“皇上……皇后……皇上……”他因为大喜过望,一时对着妻儿竟是说不出话来了。
  邢李氏示意丫鬟给邢忠脱掉大氅,说:“老爷,你别急呀?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邢忠还未说话,就有下人来报,内宫大总管赵贵前来宣旨。
  诸人大惊,邢忠忙大喜喊道:“快开中门!将赵老爷请进正堂来!”
  邢李氏忙吩咐云嬷嬷去摆好香案,而自己则在丫鬟的服侍下穿上“安国夫人”的一品诰命品级大妆。因谭谦未归而暂在娘家养胎的苏馥儿都让丫鬟去自己院里取县君大妆,前往正院耳房更衣。
  直过了近小半时辰,满府上下主仆,还有尚在邢忠府中的师爷陈彦夫妻均到正堂。
  赵贵此时查访敌国奸细的百忙之中还亲来颁旨,可见皇帝对邢皇后之荣宠。
  赵贵进前至堂上首中央,面南而立,诵道:“内务府副总领大臣(虚衔)广储司织造邢忠、安国夫人李氏接旨!”
  百来号主仆整衣俱跪在地上,赵贵展开圣旨,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内务府副总领大臣广储司织造邢忠之女,睿智忠勇、品貌端庄、淑慎娴雅、懿德厚福、仁爱贵重,册封为皇后。邢忠恪尽职守、敦良忠厚,妻李氏贤良淑德、教女有方,恩封邢忠为二等承恩公,李氏为超品承恩公夫人。钦此!”
  这是恩封承恩公的圣旨,不是在朝上宣召的册封皇后的圣旨,封承恩公是由于立后,自然要将立后之事也简要写进去。
  本朝承恩公一般是二等公或三等公,一等公一般是要有通天的军功了。当年高宗皇帝在萧朗退下来后有意封他为“一等护国公”,但萧朗却谦辞了,称有祖上传下的爵位“定中侯”已是皇恩浩荡了。邢忠哪里能和萧朗相比呢,二等承恩公已是荣宠之极了。公、侯、伯三种九级的爵位都是超品,承恩公的爵位虽不能世袭,但是邢忠自己后半生几十年却是注定荣宠一生了,除非他自己犯事或者邢皇后倒台。
  “臣/臣妇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邢忠双手高举接旨,但是双手已经在颤抖。
  他当国公了,天呀,数年前何等贫寒,甚至没有自己的房屋田产,岳父去逝后被妻舅一家赶了出来,一家租住蟠香寺旁的屋子。现在,他居然当国公了。
  当初他是觉得江宁县太爷都是了不得的大官了,可是国公和县太爷是相差多少级呀?
  他的女儿,少时承担家计,长大了给他挣来个国公!
  邢李氏也是欣喜若狂,苏馥儿自然也高兴,她如今是和邢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她娘家成了国公,她也水涨船高。
  “承恩公,恭喜了!” 赵贵拱手笑道。
  邢忠谦卑道:“劳烦赵公公亲跑一趟了!且进内堂喝杯茶吧!”
  赵贵笑道:“国公爷客气了!杂家却是还要回宫复旨呢!这来年春便行封后大典,国公爷一家也要换个府邸了!”
  “托福,托福!”
  说着他随手将身上的荷包取出,轻声说:“知道公公是大忙人,不敢强留。公公代我请诸位小公公喝杯茶,也当同沾圣人和娘娘的喜气。”
  赵贵此时倒是笑接了去,然后率着众小黄门告辞离去。
  此时陈彦夫妻和苏馥儿都向邢忠和邢李氏道喜,邢忠向全府上下每人赏下一两银子,阖府喜气洋洋。
  早又有管家机灵准备了鞭炮,过来请邢忠去门口点火,邢忠请了陈彦相陪。不多时邢府门口噼里啪啦,鞭炮轰响不绝。
  ……
  邢岫烟在上午也已经接了册封圣旨,受到了太极宫的诸多太监宫女的磕头祝贺,时值年关,她自然让染房诸婢和心腹太监主持封赏。
  徒元义过来时,正是甘露殿外诸多太监宫女谢恩之时。但见他披着玄色大氅进屋来,哈哈大笑。
  邢岫烟俏脸也涨红从椅上站起身要来行礼,徒元义忙扶住她,说:“平日无法无天,今日倒多礼了。”
  邢岫烟给他脱下大氅交给青璇,徒元义抓住她的手,笑道:“秀秀大喜,朕也恭贺皇后娘娘千岁!”
  邢岫烟嗔道:“皇上尽管拿我取笑吧。”
  徒元义笑道:“这是讨赏呢,哪来是取笑了!”
  邢岫烟道:“皇上富有四海,世上谁能赏皇上呢?”
  徒元义叹道:“说是富有四海,可朕一人花消得了多少呢?且这天下没有人赏赐,皇后还不赏赏相公?”
  邢岫烟笑着指着肚子说:“铁柱或者圆圆赏你了,孩子落地后你且当个奶妈子吧。”
  徒元义真伏下身,贴着她的小腹倾听,又说:“铁柱,朕是你父皇。”
  邢岫烟尽管是想要取贱名好养活,但是一想到生个长得像徒元义的儿子,然后又叫做“铁柱”,那画风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邢岫烟不禁咯咯咯笑个不停,徒元义瞄了瞄她,又冲她小腹说:“铁柱,你母后傻了。”
  两人又一同坐下说话,邢岫烟问道:“这回要查抄晋商叛国奸细集团和内务府涉贪人员,国库收入将有几何?”
  徒元义呵了一声,说:“这帮祸国殃民的国贼可比户部有钱多了。你知这富升钱庄在京都的总号藏着多少银两和值钱东西吗?”
  邢岫烟想想黛玉土豪的家财,说:“两三百万两总是有的。”
  徒元义切一声,说:“两三百万两?是六百多万两,这还不算京都相关连的贪官家产。也不算地方别的分号和平安州的浑水里的钱财。”
  邢岫烟蹙眉,道:“圣人,其实有些大周百姓商人将银钱存进富升钱庄却是不知其中内/幕的,这些银子是他们合法的正常的劳动所得,理应让他们有机会兑换回去。”
  徒元义道:“可是此事要办起来却是麻烦,增加了不少事呀,况且,此时公审后人人皆智富升钱庄的背景,人人自危,想与富升钱庄撇清关系,只怕来兑换的人不多。”
  邢岫烟说:“办起来是麻烦,但也可以酌情扣取原银票金额所需的手续费的两倍,那么朝廷也不算白干活,亏损不会大。大家虽然想要撇清关系,但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种挣了血汗钱存在富升钱庄的人是很冤枉的,他们又怎么会甘心呢?观望之后,定然有人会来兑换的。”
  徒元义喃喃:“国库因此倒会少收许多了。朕想做许多事,都需要用钱。”他要练水师,军队是个最烧钱的事,水师怕是比骑兵还烧钱。就像现代的海军,是个吞金兽。
  邢岫烟道:“《论语…颜渊》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合彻乎?’哀公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圣人需要钱,但是辛勤劳动的百姓更需要钱。待百姓们都有钱了,圣人怎么会没钱?一个让天下百姓拥护的明君和朝廷,必须尊重和保护百姓合法合理的财产权。都说‘国以民为本’,一个尊重民权的君主和朝廷,人民又怎么会造反呢?一个尊重民权的朝廷,便是有外族威胁,外族还能比大周更得人心吗?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圣人只少发一点抄家财,却能展现大周朝廷威信气度,让天下百姓认识到咱们是讲道理的朝廷,不是建奴匪邦,这才是国之根本。”
  徒元义恍然大悟,叹道:“朕也犹有不如秀秀的地方。”
  邢岫烟道:“臣妾不过是一个小篾片,与圣人相差太远。臣妾知圣人操心国事‘心急而扰思’,但是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便如臣妾想当皇后,若是初进宫时,臣妾跟圣人一哭二闹三上吊,称圣人不立臣妾为后就是无能就是不爱臣妾,圣人能不能废杨氏立臣妾为后?”
  徒元义苦笑:“只怕朕也心力焦粹,前朝要掀起一阵大浪,再者因这后宫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