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技高一筹 >

第185章

[综]技高一筹-第185章

小说: [综]技高一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辞见他虽是面上带笑眉目间却愁丝不减,立刻明白燕大侠绝不是为了些许酒虫奔波至此。
  她转身朝从自己进门起就松懈下来的小乞儿招招手,又给雁儿加了点大钱,“去,带你的好兄弟去吃顿饱的,先生这里不急着用人。”
  等雁儿和小乞儿走远了,宋辞才轻轻带上房门,朝始终正襟危坐的来客说道:“燕大哥有事不妨直说,小弟虽然才干有限,好歹也是个帮手。”
  燕赤霞这才摇头苦叹道:“自你走后不久,不知怎么就来了一队地府阴兵把那些以色\诱人的女鬼全都拿了去,我本以为这下可以解脱远离此地,谁知那只全靠吸食男人血肉修行的夜叉鬼眼见老巢被毁却不肯善罢甘休!我与它斗了一场彼此都没捞着好处,但终归还是让那妖孽沾了鬼怪的便利逃脱了。”
  宋辞想了想,“燕大哥可是追着那夜叉鬼过来的?”
  “正是。”
  燕赤霞愁眉不展道:“鬼物最爱记仇,它连我都不肯放过又怎么会饶了你。若我没猜错的话,山下茶寮那一家子黑鸦也是贤弟你出手剿灭的吧?”
  “不错。”
  提起那个人模狗样的老妖婆,宋辞厌恶地说道:“我见那老妇婆媳以人为畜宰杀贩卖实在罪不可恕,便忍不住出手杀了她们!”
  “唉,贤弟有所不知啊。”
  燕赤霞接着说道:“那黑鸦老妇乃是夜叉鬼的精血所化,连同她孕育的子嗣多年来专供夜叉鬼驱使,你杀了她们便与那老鬼结下死愁了!”
  宋辞冷冷一笑,“那又如何,让那夜叉鬼来找我好了!”
  不说这是自己的主战场,单凭着青白两条大妖盘踞在钱塘县,随便哪个手指头一捏就能让那死鬼有来无回。
  燕赤霞稍作迟疑,吭哧着说道:“贤弟,其实我今日前来,是为了求你与我去救下宁生。”
  “宁采臣?”
  宋辞奇怪道:“此事与他有何干系?”
  “唉,都怪我没算计过那狡猾的夜叉鬼!”
  燕赤霞摸上藏在行李中的剑囊,“我跟着那夜叉鬼一路南下,本以为它是来找你算账的。可等我在这杭州城寻了三天三夜也没找到它的踪影,这才明白自己是中了它的调虎离山之计。那夜叉鬼如今受了重创,必得拿生气极旺的精血滋补,宁生乃是命中有福之人,他的血肉又岂非常人可比?我估计那夜叉鬼必是循着宁生去了!”
  “此等大事燕大哥为何不早说?!”
  宋辞闻言耸然一惊,“你我耽搁这会儿工夫只怕那夜叉鬼早寻到宁采臣家中了!”
  “诶,不急。”
  燕赤霞到底是受了内伤,说话间忍不住咳嗽了两声,“你当那夜叉鬼为何偏得靠女鬼引诱男子而不是亲身上阵?只因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凡人身上自有三分阳火,必得先用阴气污浊了才能破掉。宁生心思纯正又被你我点醒,轻易不会上当。夜叉鬼想要吃下这枚大补丸,少不得先找几碟清粥小菜顺顺肠胃才行。”
  “唉,那些男人虽是动了邪心,可终究罪不至死。”
  宋辞心知这夜叉鬼走过的路上必得再添事端,不由商量道:“况且死掉的男丁多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们撒手而去倒是一了百了,只可怜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从此就只能仰人鼻息艰难度日。燕大哥,索性小弟并无琐事在身,你我不如赶快上路吧。”
  她起身朝茶水里扔进两枚养生丸,待药丸融尽才双手敬上,“此乃小弟师门秘药对疗伤有奇效,还请燕大哥喝了它,等寻到那夜叉鬼好再与它分个高下!”
  “好兄弟!”
  燕赤霞也没犹疑,一口就将茶水饮进,“咱们这就出城!”
  “先生不能走!”
  一直躲在门外偷听的小乞丐听到这里慌忙扑进来跪求道:“求先生救救小花吧!”
  “小花是谁?”
  宋辞早知晓雁儿和他口中的小兄弟等在门外,却没想到那孩子竟是特意求上门的。
  “小花是我的亲妹妹。”
  小乞丐抹了把眼泪,哽咽道:“这些日子城内不知闹了什么匪患,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有人来乞丐窝偷女童。我怕妹妹被抢,每日里都搂着她入睡。哪知道昨天夜里,破庙外面的草丛间突然刮起了一阵怪风吹得人迷了眼,等我放下手睁眼再看时怀里的妹妹却不见了。求先生帮我找回小花吧,来世我们兄妹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你的恩情!”
  “这!天下的祸事怎么偏凑到一块儿了!”
  宋辞稍一思量便知这绝不是匪患作怪,赶紧拉过雁儿吩咐道:“你带着小兄弟去临街的保安堂找许夫人,只说我有要事在身不得不离开钱塘县几日,求她帮忙找到小花。许夫人是个难得的大善人必会插手此事,到那时你再把乞丐窝里剩下的女娃娃都带回店里藏身,不到先生返家决不许踏出屋门一步。记住我的话了吗?”
  雁儿听了直点头,“先生放心吧!”
  “好孩子!”
  宋辞附身揉揉他的小发髻,“家里放银钱的地方你都知晓,若是缺了吃用只管到隔壁叔伯家买来,千万别往远处去。”
  眼看着两个孩子跑着往保安堂去了,宋辞即刻转身去后院拿了宝剑和背囊,与燕赤霞共同上路寻找宁采臣。
  她身上有数百年功力打底,燕赤霞的内伤也好了大半,两人一道运气疾行竟比驾着驴马走得还快,还不等天亮便赶到了宁采臣的老家。
  半夜里突然有人敲门,把早就因着兰若寺遭遇心生防备的宁采臣骇了一跳。
  他也没急着应门,先把同床共枕的夫人安抚好后又转去小佛堂请了菩萨出来,这才大老远隔着院门询问了一声。
  宁采臣提着灯笼狐疑道:“外面是谁?”
  宋辞闻言爽朗一笑,“多日不见,宁兄可还认得故人?”
  她与燕赤霞在途中便商量好了,一防打草惊蛇二怕吓坏了宁家人,只当此次是寻常访友并不提及夜叉鬼一事。
  “哎呀,原来是赵兄!”
  宁采臣心中一喜,慌忙抱着菩萨去拉门栓,“贵客上门小生却未曾远迎,还望恕罪!”
  等见着杵在门口的毛脸汉子他才又是一愣,“竟连燕兄也来了……”
  “我与赵兄弟结伴同游,路过此处特来讨杯水喝。”
  燕赤霞迈着大步就进了院子,言谈间四下张望着,“怎么,可是不欢迎我这粗人?”
  “岂敢,岂敢!”
  宁采臣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却也知道这两位侠客可不是谁都能见着的,连忙将人请到客厅,“只是家中简陋,怕怠慢了两位仁兄。”
  稍待三人落座,宋辞笑看着他始终捧在怀里的菩萨,“宁兄这是何意?”
  “嗐,此事说来也是笑谈了。”
  宁采臣把菩萨送回上位,讪讪说道:“自打与二位兄长分开,小弟这心里真是一刻也不踏实,便听了老母亲的劝告去庙里请了尊菩萨回来镇宅。还别说,自打家里有了它,我这心慌气短、夜不能寐的毛病就不药而愈了!”
  燕赤霞伺机与赵兄弟交换了一个眼色,“那你可得好好供奉菩萨,千万不能慢待了她老人家!”
  三人正说笑着,从内堂转出来一位温婉可亲的妇人,见着二位客人便盈盈下拜。
  宋辞急忙避身不受,“在下与夫人不过初见,缘何一拜啊!”
  “这是拙荆乔氏。”
  宁采臣迎上去拉住妻子的手,“说来还是多亏了赵兄赠与小弟的温补药材,这才治好了拙荆的病症使她不再受那缠绵病榻之苦。赵兄可真是我们夫妻的大恩人啊!”
  “原是嫂夫人当面。”
  宋辞回礼时见那乔氏印堂青云冉冉而起,脸上就绷不住笑了,“看来今日在下合该受嫂夫人一拜!宁兄若是不嫌弃,且让我为嫂夫人一探脉象如何?”
  宁采臣听了唯恐妻子有恙,服侍着她坐在自己的位置,宋辞则冲男主人讨了一方帕子盖在夫人腕上,细细凝神探脉。
  “恭喜恭喜!”
  片刻之后,宋辞朝着宁家夫妻拱手致贺道:“嫂夫人已怀有身孕,不过月份尚浅才没露出迹象。”
  “啊,竟有这等喜事?!”
  宁采臣大喜之下噗通一声跪在菩萨面前,附身叩首道:“多谢菩萨赐我麟儿!”
  乔氏也不由得连连拭泪,转脸就羞得躲回了后院不敢见人。
  宋辞拉起还在念念有词的呆书生,“宁兄先别忙着谢恩,还是赶紧回房照料嫂夫人吧!”
  宁采臣虽是归心似箭,却也为难道:“这,可是两位兄长的住处还未料理……”
  “你这呆子真是好生呱燥!”
  燕赤霞高声喝道:“我与赵兄弟有手有脚哪里不能歇上一觉!”
  “东院里还有一间书斋本是家父晚年歇息之所,自从他过世之后一直封存至今。”
  宁采臣略微羞涩道:“兄长若不是嫌弃便先去将就一夜,等天亮了小弟再请匠人过来休整一番。”
  “不必,我与燕大哥连荒山野庙都能住,何必再惊扰早已仙逝的长辈。”
  宋辞久经世事,又怎会看不出宁家是因为家道中落不得已才封存了一个院子,哪里肯为了这点小事让主家犯难。
  她几下就搡着把人赶到后院,“快去照顾嫂夫人吧,我与燕大哥自己找过去休息便是。”
  宁采臣一走,燕赤霞的脸色就沉了下来,“宁夫人偏偏赶在这个时候有孕,看来必得抓紧时间找出夜叉鬼才行,免得让它趁机作乱。”
  宋辞却是不愁,“那乔氏如今乃是位极人臣之相,一介妇人如何做官,想必定是应在她腹中的胎儿身上。有此子在,必能护得母亲周全。”
  “那也不能过于松懈。”
  燕赤霞起身说道:“明天我就去周围的集上转转,探寻那夜叉鬼的藏身之处。”
  稍待二人寻到宁采臣口中的荒凉院子,只来得及在书斋里靠窗的木榻和硕大的书箱子上对付着休息了一会。
  燕赤霞急着抓鬼也不耐烦俗礼,好容易捱到天亮后沿着东院的矮墙离开了。
  宋辞与他兵分两路,专门负责照看宁家人的安危,故以特意转到前面拜见了宁采臣的母亲。
  老太太上了年纪难免有些执拗,一听说儿媳有孕就觉得这是菩萨恩典必得去庙里还愿才算心诚,晚了唯恐神仙怪罪。
  宁采臣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既怕老母亲为此生气害病,又怕妻子刚刚有孕经不住路途遥远累出个好歹。
  宋辞见状悄悄去街上买了一辆能够遮风挡雨的厢式驴车,又从成衣铺子里选了床厚厚的棉被铺好,随后便招呼着宁采臣服侍妻母进山。
  宁家老夫人如愿以偿高兴得很,反倒是宁采臣觉得心中有愧,“不该劳烦赵兄才是。”
  “朋友原有通财之义,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宋辞将装着孕妇应急物品的小箱子递给他,“此等俗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宁兄又何必挂怀呢!”
  驴车晃晃悠悠朝着郊外走了十来里路,坐在外面的宋辞才看见矗立在半山腰的煌煌庙宇。
  她虽是自觉无愧于天地却也不好妄闯佛门圣地,只推说想要看看山中风景独自一人留在了山下。
  好在仗着庙中香火旺盛的便利,附近多得是干净整洁的茅屋店铺,专供上香的客人休息和享用饭食。
  闲来无事,宋辞也买了几包素馅椒盐点心填嘴,顺便听那些南来北往的香客拉呱消磨时间。
  她才把那些点心打扫干净,宁家婆媳便泪眼朦胧地走了过来,宁采臣也是神情恍惚地跟在后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