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技高一筹 >

第15章

[综]技高一筹-第15章

小说: [综]技高一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太君房内一大早就塞满了人,管家的王熙凤、贾家三春、史大姑娘,还有二位太太及早年守寡的二房大爷贾珠之妻李纨,连着翘首以盼的薛家母女一起等着客人进门。
  贾宝玉站起身连连张望,“林妹妹怎么还不来,原说该我亲自去接的,偏老太太不让!”
  “你个猴儿,这一屋子姐姐妹妹在眼前看着你,你倒好意思说这种话!”
  贾母抚摸着最疼爱的乖孙,“不过几步路的功夫,急什么。”
  祖孙俩正说着话,堂屋外面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有小丫鬟扬声喊着:“林姑娘来了!”
  王熙凤冲王夫人姊妹点了点头,悄悄比了个手势,知道内情的几人一起朝门口看去,打门帘子后面进来两位穿着精致的姑娘,稍落后一步的那位眉间有颗殷红的胭脂痣,正是疑似香菱的林家义女。
  贾母见心心念念的外孙女儿来了,连忙朝林黛玉招手道:“狠心的丫头,平日里也不说多来看看外祖母,姐妹们想你了还得让人再三去接才肯来,可见你是个喜新厌旧的!”
  “外祖母可不能冤枉玉儿!”
  林黛玉不依地说道:“我虽不能常来请安,可日常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哪次没给姐妹们送一份?就连老太太头上的抹额都是玉儿做的,如今倒编排起人来了。”
  贾母笑得合不拢嘴,冲环绕在身边的媳妇孙女说道:“你们看看我这玉儿,别人说一句她都有十句等着,自从家去,让姑老爷纵得越发刁钻了!”
  一众人都跟着赔笑,只有李纨悄悄打量独自立在堂中的宋辞。
  林黛玉见贾母笑了,又说道:“今儿不光我来了,我还把甄家姐姐也一起带来了,和姐妹们一块儿玩笑,看谁还敢说我见一个爱一个。”
  贾母这才假意说道:“人老了,一时顾不上慢待了亲戚,这丫头仿佛哪里见过似的?”
  王熙凤搭话说道:“老祖宗贵人多忘事,这不就是当日在婚宴上见过的,林家新太太的干女儿么!”
  “哦,怪道面善的很,”贾母点点头,“瞧着倒是个齐整的孩子,今年多大了,家是哪的?怎么就上了林家?”
  见满屋子女人的目光都落到自己身上,尤其还有薛家母女毫不掩饰的窥探之意,宋辞淡定地说道:“今年十五了,我从小跟着师傅在山里长大,家世父母一概不知,只听师傅说我原该姓甄的,又给起了个名叫做英莲。十岁那年师傅因病去了,临终前将我托付给义母,这才跟着来了林家。”
  贾母与王夫人闻言具是一愣,姓甄的人家?还是打南边来的,这可与薛家说的大不相同啊。
  薛姨妈并没真正见过英莲,只能焦急地看着女儿,想从她嘴里得到印证。
  薛宝钗虽然想狠心认下,却不得不隐晦地摇了摇头。
  眼前的甄英莲与当初的香菱虽然模样稍有相似,可气派全然不同,尤其是那道宛若莺歌的好嗓子,便是装也装不来的。
  再加上对方颇有来历的身世,更是让薛宝钗不敢轻举妄动。
  薛姨妈见女儿不肯认,浑身的劲儿一下子散了,瘫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能言语。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辞:跟我这弄鬼呢,呵呵。
  史太君:……
  薛姨妈:……
 

    
第18章 14、
  屋子里一时静的吓人。
  冷不防从门外跑进来一个慌慌张张的小厮,叩头拜在贾母跟前连声说道:“昨个儿咱们府上大姑娘不知怎么得了太子爷的青眼,已经收做了格格。太子爷还说,让大姑娘先委屈几天,等将来有了喜信,再请封侧福晋。老爷让奴才来给老太太报喜,也让太太给大姑娘收拾些合用的东西,稍后使人送去。”
  “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
  贾母猛地站起身,指着小厮问道:“你们老爷打哪听着的信儿?”
  小厮又叩了个头,大声回道:“是太子爷亲自派人来府上说的,还说等方便了就让大姑娘和太太老太太见一面,老爷这才让小子传话,请太太给大姑娘准备宜用之物。”
  王夫人听了这话喜极而泣,“这可真是老天保佑,我的元春总算熬出头了!”
  贾母喜不自胜,连连喊着让把二老爷亲自请过来说话,又让王熙凤开库房,挑些好的给格格送去。
  屋里的年轻姑娘都避开了,宋辞趁机和林妹妹一起去了三春的住处。
  此时的荣府尚未修建大观园,所以姑娘们日常玩笑只能在三间抱厦或是院子里的凉亭中。
  贾宝玉进门就先叹了口气,“大姐姐在那地方呆了十年还不够,竟是要长长久久地住下,以后想要再见就难了。”
  李纨摇头说道:“宝玉这话说的不对,大姑娘有了终身,总比往日伺候人强。何况太子是储君,早晚有登高问鼎的一天,岂非今日可比。”
  史湘云笑道:“爱哥哥,如今大姐姐有了人家你舍不得,将来这些姐妹们都走了,只剩下你一个,又该怎么办?”
  贾宝玉一时呆住了,只盯着林妹妹不放,“要走也带我一起走,我是不肯离了你们的。”
  林黛玉扭身轻轻啐了宝玉一口,“亏昨天父亲还说你越发通晓人情世故了,真该让他看看你这呆样!”
  “好了,宝兄弟,这些话本不是我们女孩子该说的,你也一日大过一日,总该学着避讳些。”
  薛宝钗上前拉过史湘云的手,温声劝道:“今日人来得齐全,又多了一位甄家妹妹,合该好好热闹热闹。不如趁着今天府里的喜事,咱们姐妹们也摆上一桌乐呵乐呵。”
  “上次见面时宝姐姐还说和甄家姐姐恍若旧识,没想到今天真的凑在一起,”史湘云好奇地问道:“甄姐姐可爱作诗?平日里都玩些什么解闷?”
  宋辞轻轻一笑,“我是最没有学识的人,比不得姑娘们的诗情画意,不过是个大俗人罢了,倒是跟着师傅学着做了些小玩意。”
  因为宋辞独来独往惯了,也没买丫头使,所以才借着林妹妹的丫鬟紫鹃用用。
  她让紫鹃将自己带来的礼物奉上,“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姐妹们和嫂子若是不嫌弃,就留着把玩吧。”
  宋辞拿来的礼物都是当初矮人三兄弟做给她解闷的小玩具,光手里攒下的就多得数不过来,与其白放着还不如送给投缘的朋友。
  这些东西在魔法界虽然不起眼,可是却充满了童趣,像是能够自己爬树的小木猴玩偶、懂得整点报时的啄木鸟座钟、藏着漂亮小鱼的水晶球,十几种花样挨个摆出来,看得姑娘们移不开眼。
  贾宝玉由心赞叹道:“姐姐真是生了一双巧手,这些东西可比作些歪诗有意思多了!”
  “方才老太太还说我偏心,我看甄姐姐才是真的偏心!”
  林黛玉摆弄着透亮的水晶球,晃着里面的小鱼儿说道:“先前在家怎么不见姐姐拿出来耍,如今见了别的姐妹反而献宝来了!”
  宋辞拉住林妹妹的胳膊,点着她的俏脸笑道:“我是辩不过你的,索性什么都不说。”
  就连向来木着脸的李纨都忍不住给儿子挑了那座报时钟,“有这个提醒着,兰儿就不用怕看书累坏了眼。”
  三春也叽叽喳喳地选了心仪的礼物,唯独薛宝钗含笑在一边看着,并不上前。
  “宝姐姐,你看这个,多好玩啊!”
  史湘云将小木猴放在手背,看着它往自己肩膀上爬,“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机关使的,这么灵巧,跟活的一样。”
  薛宝钗看着桌子上那些巧夺天工的机关摆设,更加不敢确认心中的猜想了。
  如果当初的香菱有这般能耐,怎么会沦落到拐子手里,只是要让她真的承认错认了人,偏又心有不甘。
  宋辞没理会薛大姑娘内心的纠结,和几位姑娘一直说笑玩闹着。
  等到吃晌饭时,平儿姑娘替二奶奶过来传话,说是老太太让姑娘们自用,不必过去了。
  林黛玉抓住平儿不放,“你来的正好,刚巧从家里带了些稀罕物,你帮着给收拾收拾,做好了送来好让我们下酒吃。”
  这时有两个婆子抬上来一个沉甸甸的大筐,平儿姑娘上前掀开一看,惊道:“好稀罕的物件,哪里来的?”
  几位姑娘一听她的话全都围了上来,看见筐子里满满堆着许多长着长螯、通体带着彩色斑纹的海物,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想要从筐子里爬出来。
  “这就要问我的好姐姐了,”林妹妹拉着宋辞,抿嘴笑道:“早上她才往家里送了一筐,我还没尝着味儿就过来了,所以必得在你这儿吃顿饱的才行。”
  宋辞抓起一只大龙虾给姑娘们挨个看了看,“这是海外番邦的特产,又叫做鳌虾,味道比本土的虾蟹鲜多了,不论是清蒸或是红烧都行。”
  “这么难得的东西,姑娘们倒不好独享了。”
  李纨冲着平儿说道:“不如有我做主,给老太太那儿送去一半,剩下的再由姑娘们享用如何?”
  三春默不作声,林妹妹看了眼宋辞,见她并不反对才说道:“既如此,我们客随主便,只等着吃席就是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去了花园,刚围着桌子坐好,就有小丫鬟摆了许多盘新鲜茶果上来。
  宋辞拈起茶饼尝了尝,味道比老店卖的强多了,忍不住就着香茗多吃了两块。
  贾探春看着笑道:“甄姐姐不留着肚子吃席,反倒吃起这个来了。”
  史湘云也跟着取笑道:“可能甄家姐姐吃惯了鳌虾,反倒没吃过府里的茶饼吧!”
  见宋辞煞有其事的点点头,连最腼腆的贾迎春都笑了。
  说话间一股浓郁的香气顺着微风扑面而来,年纪最小的惜春站起身望着远处提着食盒过来的婆子说道:“了不得,这也太香了点,我光闻着就饿得不行。”
  稍后婆子上来将鳌虾三吃摆上,又添了许多下酒小食,才堆着笑说道:“平姑娘说,让姑娘们悠着点,别喝急了酒再上头。”
  李纨冲她摆摆手,“放心吧,有我看着她们呢。”
  贾宝玉吃了一口雪白的虾肉,“老太太和太太可用了饭?风姐姐也吃上了?”
  婆子赶紧回道:“老太太那面快开席了,宁府珍大爷先前也赶来了。”
  李纨点点头,让婆子自去忙。
  贾惜春边吃边问道:“好端端的大哥哥过来做什么?”
  “谁知道呢,也许是和你一样闻着香味了吧!”史湘云徒手拿着一块鳌足掰开,沾着盘子里的汁水吃。
  薛宝钗吃着菜,面上一言不发,心里却无端想着,如果不是哥哥出了事,恐怕自己也能接到宫里的好消息吧,妈是不是也会喜得大开宴席……
  想到这里,她不由自主地朝着宋辞看了一眼,默默垂下了头。
  荣庆堂正厅
  史太君倚在榻上,手底下坐着的老爷太太还有宁府特意赶过来的贾珍、贾蓉父子脸上均是喜气洋洋。
  放下茶碗,贾珍眉飞色舞地说道:“咱们府上眼看就要出位娘娘了!”
  贾政稳稳坐着不动,“这话说得太早了些。”
  站在父亲身后的贾蓉跟着嬉皮笑脸地说道:“圣人都多大年纪了,这还不是早晚的事儿。”
  贾珍一拍桌子,冲儿子骂道:“长辈们说话,哪有你插嘴的道理,滚门外边候着去!”
  贾蓉不敢反驳,低头应了声出去了。
  王熙凤笑着劝道:“大哥哥何必气恼,蓉儿也是好意。”
  贾母叹了口气,“他小孩子家家不知轻重,这样的话可不能再说了。大姑娘好容易有了今天,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