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技高一筹 >

第10章

[综]技高一筹-第10章

小说: [综]技高一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辞:月老太忙,保媒拉纤有我就够了。
  史太君:……
 

    
第12章 8、
  相公有了,嫁妆也有了,只等着下个月成亲的封氏羞得不敢见人,整日躲在屋里不出门。
  绣嫁衣的同时,她按照宋辞提供的尺寸,给未来相公和女儿很是做了几件衣物。
  幸好虽在封家做了许多粗活,早些年却没少靠绣坊的活计填补家用,现在不光手艺没落下,眼睛也恢复清明,做出的绣活反倒比以往更强些。
  封氏自知手艺比不得大家族的绣娘,只在细节上狠下功夫,任谁看了都不会忽略她的用心。
  宋辞见她整日里只为林家父女忙活,心里醋的不行。
  虽然早就下定决心要将封氏打发出去,可真到了眼前反而舍不得了。
  也许是上辈子习惯了小矮人三兄弟的陪伴,这次剩下自己孤身一人,平常只有封氏作伴,现在要亲手将她送到别人家里,即便是冷心冷情的宋辞也难免有些失落。
  宋辞心里正难受着,忽然觉得腿上一沉,低头一看,原来是银角大王不知道何时偷偷溜了进来,趁她不备扑到腿上撒娇。
  看着小白狮满心依赖的样子,宋辞淡淡一笑,“是我着相了。个人有个人的缘法,我和她原本就不是同路人。”
  她搓了搓银角大王毛绒绒的脖颈,怪里怪气地说道:“我还有你呢,小家伙。往后还会有更多小可爱跟你争宠,怕了吧!瞧你身上都滚脏了,走,咱们沐浴去!”
  听到熟悉又可怕的两个字眼,银角大王出于野兽的直觉大力挣扎起来,用收起利爪的脚掌作势要打,嗷嗷叫着想要趁机挣脱主人的怀抱。
  可惜宋辞哪会将它这番虚张声势的作态放在眼里,抱起半大的小狮子就直接去了浴房。
  等到洗清一身疲惫,心里的那点不自在也跟着烟消云散了。
  只有湿漉漉的小白狮在一旁气愤地打着响鼻,寻隙将身上的水珠抖落在宋辞脚边。
  这种外强中干的挑衅方式更是逗得宋辞开怀大笑,忍不住上前不停地逗弄银角大王。
  一人一宠的角力以小白狮的落败而告终,等小家伙垂头丧气地跑出去找安慰,宋辞也穿好了衣服准备出门。
  自从来到红楼,她一直都在忙着为别人出力,还从没为自己做过什么。
  如今宋辞想明白了,自然要好好出去潇洒一番,顺道为将来的旅程储备物资。
  毕竟红楼世界虽然演绎了一出悲欢离合大戏,却仍然是难得一见的和平年代,下次想要再轮到这种类似于大型古风度假山庄的好地方,还不知要等几百年才能实现。
  跟哑婆子打过招呼,宋辞驾着马车去了历经六朝而不衰的千年古都北京城。
  自打满清入关,京里的原住民全都被驱赶出了内城,许多豪商掮客为了方便通商都搬到了外城东边的漕运码头附近,西边则多是汉臣高官的生活圈子。
  剩下南北两面,前者是平头百姓小富人家的混居地,后者则是三教九流、各种走街串巷手艺人的集散地,遍布茶馆戏院之类的消遣场所,后世闻名的八大胡同就在此处扎根。
  宋辞仗着身怀绝技,驾驭着和尚不紧不慢地穿过前门大街,先去了专供老百姓消费的平民集市。
  一路上有许多卖食物的小铺子,多是些卤煮火烧菜汤之类管饱便宜的吃食。
  宋辞特意挑着干净的店家买了一碗尝尝,虽然味道有点奇怪,却也不难接受。
  索性让店主选了甜口的麻酱火烧和咸口的酱菜火烧各一百个用油纸装了带走。
  开店的老人家还是头一次遇上这么豪气的买家,虽然火烧不值钱,可一下子卖出去整天的份量也足够让他高兴了。
  把火烧放进车厢,宋辞继续循着街上的食物香气前进,看见顺眼的店铺就进去,买了很多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还有民间艺人雕琢的小玩意。
  将马车里满满的东西收进戒指,宋辞又一路来到了正阳门外的富人集市。
  比起南北贱地的嘈杂熙攘,这里的行人商贾大多穿着干净整洁的绸布衣裳,说话也细声慢语,显得极有涵养。
  宽阔的道路两旁搭起了一排长长的遮阳棚,既能避暑又能防备突然下雨淋坏了东西。
  棚子后面留着丈许的距离,方便临街商家送往迎来。
  宋辞到的时候正赶上一家百年老店周年庆,派出许多干净利索的小丫头端着切好的新式点心请路人品尝。
  想不到古代的商人也懂得靠试吃揽客的道理,宋辞含笑吃下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眼巴巴捧过来的话梅味点心,见味道爽口不甜腻,跟着她进店买了十斤。
  柜台里还摆着许多花样繁多、包装精美的盒装点心,譬如京八件、萨其马、奶饽饽、蒸蛋糕、茶饼、腌制果子等各式满、汉口味的点心蜜饯,另有当年新产花蜜做成的蜜渍桂花、蜜渍玫瑰、蜜渍金桔之类的应季饮品,以及切成豆腐块大小的即食蜂糖,这些蜂类产品全由一斤装左右的瓷制食罐密封保存。
  宋辞看得眼花缭乱,干脆打着返乡的名义每样定了五十件,惊得领路的小姑娘都呆住了。
  掌柜的见来了桩大生意,立刻吩咐小子沏好茶招待贵客,让宋辞先在里间歇会儿,又连着喊人将点心蜂蜜装盒。
  宋辞正喝着茶水逗先前的小姑娘说话呢,忽然听见外间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稍稍探身往外一瞧,原来是贾宝玉这个凤凰蛋来了。
  自打林如海决定续弦,贾府和林府的关系迅速从蜜月期来到了冷战期,彼此颇有些见面不相识的意思,不管出门说笑还是在家闲谈都极力避免提起对方。
  倒不是荣国府想要舍了林家这门亲戚,毕竟林如海官衔再低也好过贾家两位老爷,何况还有林家背后的人脉以及大笔家财牵扯着,换谁家都不会轻易断了来往。
  只是史太君自打老国公去世后当惯了大家主,冷不丁被自认为手掐把拿的女婿敲了一记闷棍,心里别提多窝囊了。
  在她心里,林家的家财都是两个玉儿的,如今先来了个后娘,谁知日后会不会再来个弟弟?
  到时候林家另有子嗣,黛玉一个出嫁女能带走的也就是几箱嫁妆,更别妄想要倾林家之力栽培提携宝玉。
  史太君越想越后悔,早知道林如海如此善变,还不如一开始就选好了人送去,也能留条后路。
  稍微懂点医理的人都知道,怒伤肝、悲胜恐,忧思多虑最累心。
  如此一来,原本只是面子过不去的史太君竟真的病了,见老太太气成这样,府里的人哪还敢再提林家诸事,只剩下一个贾宝玉像往常一样每日去林府温书。
  并非贾宝玉不疼惜老祖母要跟她作对,就像史太君说的那样,他一片赤子之心,哪里想到林家姑父续弦会影响到自家的前途,最多也就是替林妹妹忧心罢了。
  史太君不提,更关心儿子学业的王夫人也假装没看见,只悄悄安排几个妥帖之人跟着宝玉。
  每逢初秋林黛玉都爱犯咳嗽,今儿下了学贾宝玉特意绕到集上给她买金桔泡水喝,好缓解病症。
  这才有了方才在店里的碰面。
  宋辞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正牌神瑛侍者,忍不住对那块宝玉好奇起来。
  稍后交了货款,宋辞驾着马车偷偷跟在贾宝玉一行人身后,待到一处安静的巷子口,扬声喊道:“敢问前面的小公子,家里可是有人犯了咳喘之症?”
  贾宝玉疑惑地站住脚,身边的小厮见有陌生人立刻围上一圈将他护在当中。
  宋辞好笑地摇摇头,回身掀开马车门帘,露出里面一摞摞打包好的点心盒子,“方才在店里我听见小公子买金桔,正好手中有对症的药丸,才想着上来问问。”
  贾宝玉听了欣喜一笑,“原来姑娘竟是好意,在下失礼了!”
  在他看来,虽然宋辞带着帷帽看不清面目,可单凭穿着打扮也不似一般人家,想来做不出拿人戏耍、谋骗钱财的坏事。
  何况虽然贾宝玉如今改了吃胭脂的毛病,却依然是一个惜花之人,对女子别有一番优待。
  宋辞点点头,“我这药丸专治咳喘,每日一丸,十日根除,待病好了,想再犯都难。”
  贾宝玉想着若真能治好林妹妹的咳喘之症,花多少银子都值得,急急问道:“姑娘要多少钱才肯将药丸卖给我?我这里有些散碎银子,倘若不足,还能遣人去取,只求姑娘多等片刻。”
  宋辞抬手指着他胸口的金项圈说道:“此药无价。不过只要你肯让我看一眼通灵宝玉,分文不取。”
  贾宝玉还未说话,身边的小厮都来张惶劝道:“二爷!使不得啊!失了玉,不说二爷如何,我们几个的小命先保不住了!”
  “你们都闪开!这是我的东西,将来有了差错自有我向老爷太太交代,与尔等何干?”
  贾宝玉毫不迟疑地将那块雀卵大小的通灵宝玉递到宋辞手上,“若是能用这劳什子换来林妹妹的安康,也是它的造化。”
  宋辞用帕子接过通灵宝玉,细细打量了半天,除了质地不错,再没看出其它玄妙的地方,至少不会感觉到魔法石特有的灵力波动。
  或许是二者的能量体系不同?
  满足了好奇心的宋辞从荷包里拿出一个小巧的瓷瓶,连同宝玉一起还回去,“每日晚饭后吃一粒药丸,十天后必好。”
  药瓶里是宋辞无聊时自制的山楂丸,酸甜可口,平日里当糖豆吃着玩来的。
  因为用铜水壶的泉水泡过,除了原本的助消化功能,兼具祛病效果。
  今天临时起意给了贾宝玉,等过几天林妹妹的病症全消,也算是间接为封氏的好命格佐证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辞: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批发通灵宝玉的卖唻!
  贾宝玉:……
 

    
第13章 9、
  因着林如海和封氏一个是丧妻再娶,一个是寡妇再醮,前者虽也是明媒正娶,后者却比不得原配发妻的尊贵,也行不得结发之礼。
  故在八月十五的正日子,林家只摆了几桌好菜,请了亲近的家人朋友吃酒,顺便认识一下双方的亲故,好方便日后往来。
  许是为了给林黛玉做靠山,又或是要显示先太太家的威风,病了月余才有一点起色的史太君特意起了个大早,带上老二两口子加上王熙凤这个口舌厉害的孙媳妇,一起去参加林如海的续弦婚宴。
  进了林府,贾母看见满院子的喜庆模样忍不住皱了眉头,“也太张扬了些,你林姑父都年过半百的人了,也学那些小年轻的做派,不怕人笑他失了稳重。”
  贾政作为内兄已经去了前院帮忙待客敬酒,王夫人不方便评论,倒是王熙凤笑着说道:“今日毕竟是两重好日子,不为她,也该应着节气好好料理一番。”
  贾母听了点点头,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径直来到后院女眷处,有林家下人引路,很快来到新太太的院子,见女儿的起居之所还好好封存着,并未被人惊扰,面上才好看点。
  等一干人跨进院子再看见满地珠光宝色的嫁妆,心里具是一沉。
  贾母是不肯相信一个从南边来的寡妇能有多富贵,在她心里已经认定这些嫁妆全是林如海贴补的,就是为了给封氏长脸,好压贾家一头。
  王夫人心中艳羡不说,连惯常夸口扫地财主的王熙凤也啧啧有声叹道:“往常都说读书人家清贵,今日可算见识到了。”
  贾母挣开鸳鸯的扶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