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影视]炮灰集锦 >

第428章

[综影视]炮灰集锦-第428章

小说: [综影视]炮灰集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三郎惴惴不安道:“在下正是,不知仙君有何指教?”
  林宁差不多明白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便直截了当道:“你根本没有在天宫,也没在什么仙境,这儿乃是青州严府。你的长随郭大报你失踪,我等受冯知府和令尊之托,来寻你回去。”
  郭三郎惊愕得很:“什么?”
  林宁:“你这是被石屋藏娇了。”
  敖孪更加一头雾水:“等等,拾光你刚才不还说这就是金屋藏娇吗?”
  林宁一本正经道:“刚才那是虚指,如今是实指。”
  敖孪瞪大眼睛:“是这样吗?”这也不能怪他,他对岸上文化的得知渠道,主要来源于他姐夫马骥,还大部分都是马骥通过戏曲传播的。
  再说郭三郎,他其实也是对他的处境半信半疑的。
  原来昨日他回到别野,有个老仆妇上门来送给他一坛酒。郭三郎奇怪之余并不想收用,那老仆妇笑着说:“郎君只管喝,此后必有奇遇。”
  郭三郎不明所以,只那坛酒香气清冽,他便把酒都喝了,尔后昏沉沉地失去了知觉,等到他醒过来,周围一片昏暗,四处摸索时发觉好似和一人同睡在床上,那人肌肤细腻如脂,芳香四溢,原来是个女子!
  郭三郎问她是怎么回事,那女子不语。
  又此情此景下,郭三郎又不是柳下惠,佳人在怀,尽管看不到美丑,可那也无所谓啊,自然是莫废话直接做个痛快。
  完事后,郭三郎摸摸墙壁都是石头,隐隐还有股泥土的气味,他觉得他好像在墓穴中,怀疑自己是遇到了女鬼,便壮起胆子问那女子:“你是什么?”
  女子说她是神仙,这儿是她的洞府,因为和他有情缘,所以将他带到这儿来,让郭三郎不要惊慌,只管耐心在这儿住下。又说出了这道门,见到光亮处便可方便。
  稍后又有婢女送来了面饼和鸭肉,让郭三郎抹黑吃饭,昏昏间他都不晓得到底是什么时辰了,外面是白天又是黑夜,接着就见到了过来寻他的林宁和敖孪。
  敖孪先开了口:“哪有神仙做这种偷鸡摸狗事的?再者我也不知有哪个神仙的洞府这么逼仄的,你怎么就那么信以为真了?”
  林宁淡淡道:“色欲动人心。”
  郭三郎不禁想为自己辩驳下:“可在下一醒来就到了这儿,那人总归是有神通的吧?”
  林宁看了他一眼:“那坛酒中加了迷药,把你迷晕后由仆妇们将你抬上马车,从你家别野将你从角门运进来的。”
  郭三郎:“…………”
  郭三郎回过神来道:“所以昨夜和在下欢好的女子非是仙女,也非是女鬼,而是普普通通的活人了?”
  林宁:“嗯。”
  林宁倒没有再打击郭三郎,毕竟这个案子中他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受害者,即使这种事说出去,旁人多会觉得郭三郎这是飞来艳福,只当这是奇闻异趣。
  反观布商韩家的小娘子韩凤娘,她同样是被色欲熏心的杨某用这种天宫来客的理由,将她摄走,幸而半路那只木鸟受到惊吓,让韩凤娘能和作为帮凶的朱氏落下来,落到了名叫刑子仪的秀才家。
  韩凤娘只在邢子仪家呆了两夜,只为等闻讯赶来的家人,可她原本定亲的那家,就因为这个便认定韩凤娘不贞洁,就退了亲事。
  这事儿本就不是韩凤娘的错,偏偏像她未婚夫家那么想的也不再少数,风言风语都是免不了的。
  林宁打听到的,说韩凤娘嫁给了邢子仪。即使那邢子仪一表人才,年纪轻轻便成了秀才,还说那韩凤娘是感念邢子仪的好,甘愿嫁给他的,也不能妨碍林宁叹气,认为此事滑稽又可悲。
  这世道对女子太不公平了。
  林宁迄今遇着的凡间女子有勇有谋有气节,还敢于挣脱束缚的也只有商三官和庚娘,然而她们也是受尽磨难,庚娘为夫报仇后刎颈而亡,商三官是为父报仇后上吊而亡,而她们俩如今还活着,是天垂怜她们的英勇,受林宁用鹿衔草复活。
  当时遇到庚娘时,林宁还想着树她为表率,只她寻到了她丈夫,和他和和美美过日子去了,而商三官?她则留了下来,偏当时林宁没能在聊斋世界多呆,这事儿就耽搁了下来,如今再回来她一时也没能想到此事,眼下有韩凤娘的经历在侧,她自然是想要为此做点什么的。
  远的不说,就是那幕后主使杨某如今还没有被缉拿归案。
  敖孪:“拾光?”
  林宁回过神来,正了正神色对郭三郎道:“我们带你离开罢。”
  郭三郎却踟蹰起来。
  林宁盯着他道:“你是不相信我们?可你昨日若是有这样的警惕心,也就不会有今日之事了。”
  郭三郎连忙摆手道:“这倒不是——”
  郭三郎不太好说出口,好在林宁想了想说:“若我告诉你的事为真,那么你就等同于给严府严大老爷戴了绿帽子,你是怕会生更大的事端?这个我觉得你不用太担心,你害怕,我想和你欢好的那女子更害怕被发现。”
  郭三郎一思量也是这么个道理,便没了后顾之忧,跟着林宁和敖孪如穿云过雾般离开了严府。
  郭三郎这才后知后觉地想到拾光就是那个拾光,心稍微安定了几分。稍后郭三郎被带回到知府府衙,林宁将发生在他身上的事言简意赅地说给了冯知府听,又问冯知府要了韩凤娘一案的案宗。
  而郭三郎这一案,并不能那么简单就了结了。
  看将他掳走的严府姬妾,尽管居所富丽堂皇,可看杂草丛生的角落,还有她为了纾解欲望偷人一事,都可看出她已不再得宠,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姬妾,却敢对着出身官宦之家的郭三郎动手,窥一斑而知全豹,便可见严府又是如何了。
  林宁先前稍加打听中,也全然证实了此点。
  严府俨然是青州乃至周边的土皇帝,还是暴君。
  那为了彻底摆平此事,最治本的法子便是将严府连根拔起。这对林宁来说并非难事,即使是照着俗世规则来。
  敖孪听林宁那么一说,他简直兴奋地不知道说什么好。
  连猪笼草都多看了他一眼,挠了挠自个狗头,不是很明白这有什么好兴奋的,它小人家从前见得可多了,果然这家伙是个乡巴佬吧。
  切。
  林宁感受到猪笼草的鄙夷,拍了拍它的狗头,又冷酷又无情得对简直亢奋的敖孪说道:“我说五太子,你该回龙宫了吧?你看你本来就是偷偷出来的,若是被你父王发现,进而知道你是来找我的,你说你父王会怎么样?”
  敖孪顿时被浇了一盆冰水:“会痛骂我一通,更严禁我来找你玩。”
  说着他耷拉下脑袋:“我父王肯定还会说你会带坏我的,明明你懂那么多,即使年纪小却已经比我厉害了。”
  林宁顿了顿,心想这就是所谓的天然克腹黑吗?如果是的话,那确实是,因为林宁最后送敖孪离开时,有送了他个双面镜,还说过段时间就去海市,到时候他们海市见。
  猪笼草:“哼唧!”
  林宁:“……你就记得冰蚕了,是吧。”冰蚕是来海市的鲛人带来的,当时林宁有用火灵芝给它换回来一堆,据它自己说是嘎嘣脆好滋味。
  话说回来,吃冰蚕这事儿猪笼草得等一段时间了,林宁还得把眼下的案子解决掉。
  林宁托着下巴沉吟了起来,这种事儿若是往常,她更多还是和她家亲爱的白皇后一起,动用手指将目标人物的生平全都扒个底朝天。
  眼下么?
  凡间官府是有案宗,可想也知道不会齐全,再者想查严家上下的罪孽——
  林宁冷不丁一拍手,“我知道去哪儿查了。”
  猪笼草:“???”


第239章 重回聊斋(10)
  “叫道君久等了。”陆判从阎罗殿殿内出来,朝着下地府来的林宁一作揖。
  林宁回礼:“是我贸然来叨扰了大人。”
  “道君这边请。”陆判和林宁是老交情了; 并没有和她多客道; 领她来到了阎罗殿侧殿; 问明了林宁的来意。
  林宁来自然是想查明严府诸人的罪孽,想来没有哪儿比地府的记录更为全面了。
  陆判听闻后一愣; “这我得去禀明大王,请他老人家定夺。”
  林宁:“那就有劳大人了。”
  陆判微微摇头,往林宁走近了半步; 闲谈般道:“道君可还记得秦祖寿?”
  林宁略一想:“借他人阳寿为自己续命的那位?”
  陆判颔首:“正是; 当日他聪明反被聪明误; 没有喝迷魂汤就转入畜生道,不想只搁了不到四年他就又魂归地府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大王判他入畜生道十五年。”林宁略一想便笑道:“不过也难怪; 谁让他没有喝迷魂汤; 还记着前尘往事。”那秦祖寿为人时可是达官显贵; 生前锦衣玉食,良马美婢; 在有着这样记忆的情况下转身为马; 能受得了才怪。
  “可不是。”陆判略说了下秦祖寿投入畜生道的经历:
  原来秦祖寿被阎罗王判入畜生道后; 便有鬼差将他捆绑起来拉着走,很快他就被拉到一家大院跟前,他正踟蹰着; 便被鬼差用鞭子猛抽了下,他疼得栽倒; 当他抬头看时,发现自己已在马圈内,只听有人叫道:“黑马生了个小驹,是匹公马。”
  秦祖寿心里很清楚,嘴里却说不出话来,过了两三年他就长得身高马大,最怕抽打,一见马鞭就惊恐逃窜。每逢主人要骑他,会放上马鞍,过障泥时也会拽住辔嚼,这样不会让他太痛苦,可马夫还有仆从骑他时,就不会放马鞍,还用两只脚紧紧夹击马腹,让他直疼到心腑去。
  秦祖寿忍受不了这样的折磨,绝食了三天,就这样重新回到了地府。
  只是他的罪孽还没有洗清,阎罗王必定会判他再入畜生道。
  林宁听完只认为秦祖寿这是自作孽不可活,只林宁不认为陆判是随口提起他,想了想她来地府时的所见所闻,便也用闲谈般的语气说:“他这是罪有应得,大王责罚得当,相比之下,我这件事我其实可以自己做好,没得在大王如此忙碌之际,来叨扰大王和大人你。”
  陆判似乎就在等林宁这句话,当下便道:“实不相瞒,道君即便不来地府,我都要去寻道君了。唉,道君说得不错,地府近来确实忙得脚不着地,便是在阳间寻了不少走无常都不够用,大王他老人家也有为此事烦心。”
  阴间和阳间在很多地方都是共同的,就像是有时阴间阴差不足,就会从阳间勾人的生魂来帮忙,这样的生魂就是所谓的走无常。
  有时候雇走无常是因为生魂阳气比较旺,不怕将死者身边诸多眷属所发出的阳气,待走无常将死者魂魄领出家门后,再由阴差将其押往地府。
  大部分时候,地府的事一了,走无常就会被放回。
  林宁顺着话茬往下说:“这是为何?”
  陆判叹了口气:“我就不和道君打机锋了,和你实话实说罢。”
  前不久东岳凤楼落成,东岳大帝有意征召文人撰写碑记,地府这边自有不少文人,其中一个书生生前下棋成癖,家产都被他败坏光了,其父为此事愁眉苦脸,怎么样都无济于事,以至于抑郁成疾怀恨而死。
  阎王因此判这书生无德,削减了他的寿命,判入了饿鬼狱。今次碰到东岳大帝征召文人一事,阎王便开恩叫这书生前去应召为己赎罪,不料这书生在途中竟是从阴差手中逃脱,只因他棋癖发作,瞧见阳间有人在下棋,就想法逃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