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贾琏 >

第174章

红楼之贾琏-第174章

小说: 红楼之贾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姐顿时有些吃味,嗔怪道:“这些没良心的东西,娘亲离开整整一天,他们竟然不想不找。”

  正在这时巧姐儿与逑哥儿同时扑向凤姐:“娘亲抱抱,想娘亲。”

  凤姐顿时心里甜成蜜,脸上笑成一朵花:“怎么想娘的啊?”

  巧姐儿嘴巴巧:“平平姨说了,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娘亲高兴了,就回来了。”

  凤姐颔首,又问逑哥儿:“你呢?”

  逑哥儿道:“我照顾弟弟妹妹,好好吃饭,不抢东西,不乱跑,娘亲就回来了。”

  凤姐闻言心中一动,她想知道平儿背后跟孩子们说些什么,因问:“你们知道娘亲做什么去了?”

  巧姐儿又抢话:“知道,娘亲帮着爹爹挣前程去了。”

  逑哥儿嘴慢了,就给妹妹帮腔:“嗯嗯嗯,就是这样,娘亲,爹爹是跟人打架打不过,娘亲去帮忙吗?”

  凤姐顿时乐了:“就是,你们爹爹细皮嫩肉干不过,娘亲帮忙去了。”

  逑哥儿顿时小拳头直攥:“娘亲别急,等逑哥儿长大了,也去帮忙。”

  巧姐儿却皱眉:“平平姨说了,打架不是好孩子,有话好好说就是了嘛。”

  逑哥儿顿时不乐,扁嘴道:“娘亲,逑哥儿是好孩子,我只打坏人。”

  凤姐看着两个孩子天真可爱的小模样,爱的心里软成一滩水,搂着两个孩子左亲右亲:“嗯,都是好孩子,巧姐儿是女儿,要文静,不能打架。逑哥儿是男孩子,要保护弟弟妹妹,遇见坏人就要揍他,这才是男子汉呢!”

  逑哥儿高兴了,巧姐儿迷糊,倒是打人对呢,还是不打人好呢?

  不说凤姐日日进宫守孝,却说贾琏,他对这位太妃的身份很是狐疑,回京之后将自己的狐疑说给冯紫英,冯紫英一般眼睛盯着朝堂,对于内宫之事很少注意,听了贾琏的猜测十分懵圈。

  最后,贾芸从杜老爷子哪里得到了准确消息,却原来,这位太妃真是人人想不到的存在。

  原来,她就是先太子忠义亲王的母妃,当初的皇贵妃。上皇当初十分喜欢这位皇贵妃。故而,才在皇后无子的情况下册立贵妃之子为太子。

  只可惜,二十年前上皇忽然翻脸,罢黜太子,圈禁了太子一家。

  当时,上皇之所以罢黜太子,一是因为忠义亲王当了多年的太子,静极思动,联络朝臣,想要上皇退位让贤。最主要的原因却是,上皇发现,他爱了几十年的贵妃娘娘竟然日夜思念着他的表哥。

  皇贵妃是上皇跟着□□爷征战天下的时候认识的民间美女,然后,他一厢情愿将人收回后宫,以为姑娘必定会欣喜若狂。

  孰料这位皇贵妃宠冠后宫,却悄悄给上皇戴绿帽子。

  当时上皇一怒之下将皇贵妃褫夺封号,打入冷宫,据说她在闻听儿子的死讯之后不久也死在宫里。

  至于她埋骨何处,外人并不知道。

  是故,满赵文武都以为她死了,就连忠义郡王兄妹们也以为她死了。

  杜老爷子却石破惊天的告诉大家,这位来自民间的皇贵妃竟然一直好好的活着。只不过,上皇将她悄悄囚禁在养心殿后花园的小佛堂里,一直好吃好喝的待在上皇身边。

  只是,他们因为杀子之恨,相互仇视对方,一直老死不相往来。

  最近,因为忠义郡王父子被押送进京,继而被圈禁,皇贵妃这才走出了佛堂,跟上皇大吵一架。

  可是,皇贵妃并未低头,她直说:“总有一日,你会后悔的。”

  这话说过不过一月,上皇就后悔了。

  皇贵妃之所以被上皇发觉他跟表哥私通信笺,全部是戴权一手一脚追查出来告诉给上皇。

  如今戴权竟然是前朝余孽,他经手的案子岂能全信?

  上皇因此低下身段求见皇贵妃,跟她说了戴权的真是身份。

  孰料,皇贵妃尽然疯狂的笑起来,她手指上皇骂道:“绿头龟,你合该!”

  却原来,皇贵妃当初曾经跟表哥相爱是真,他表哥曾经给他写过很多信笺也是真。

  不过,这一切都是戴权暗中操纵。

  皇贵妃来自民间,自从被上皇沾了身子,上皇待她很不错,便一心一意跟着上皇过日子。

  她之所以跟戴权结仇,因为戴权带着病态心理,以辅助皇贵妃登封后位引诱皇贵妃,皇贵妃是宠妃,儿子是太子,她对于戴权抛出的诱饵嗤之以鼻,并让贴身的嬷嬷将戴权抓住掌嘴二十。

  两人因此结仇。

  皇贵妃来自民间,不知道厉害,她不知道这一打给自己惹下了滔天大祸。

  戴权竟然私自找到了皇贵妃从前的未婚夫,假说皇贵妃对他余情未了,引诱这个痴傻的男人给皇贵妃写下了无数的信件。

  戴权做得很巧妙,他通过皇贵妃宫中的奴才跟那人搭上关系,皇贵妃因为当初辜负人家,也不好严辞申斥。

  这样的暧昧给了戴权可乘之机。

  贾琏不想竟有这样的隐情:“这般说来,这位太妃就是当初的皇贵妃?可是,为何不以皇贵妃的名誉下葬?”

  上皇既然知道了当年的原委,就该为皇贵妃平反昭雪,恢复尊荣。

  杜老爷子微笑:“小友你不太了解帝王之谋!”

  

  第151章151捉虫

  

  “皇贵妃平反了,今上怎么办?”

  贾琏瞬间明了。

  太子被废,一半是上皇恼恨皇贵妃不守妇道,如今却说是莫须有,上皇的颜面何存?

  纵拨乱反正,皇贵妃与太子夫妻都已屈死,这是解不开的死结。

  上皇也只继续错下去。

  再者,他已经死了一个曾经心爱的儿子,如今难道还要再死一个不成?

  对于上皇来说,无论谁做皇帝,都是他的儿子,这就成了。

  最倒霉的就是那些被打成□□的文武百官了。

  譬如贾琏的祖父贾代善,若非受太子牵连,他一个打通任督二脉的高手,绝对不会那样病死。

  再有自己的兄长与母亲,也死在他们父子倾轧之下。

  每思及此,贾琏恨。

  如今贾琏已经证实了,自己兄长死在英亲王与福庆联合作弄之下。福庆已经被圈禁,石家膝盖以上的男丁斩立决,女子发配北疆军中做营妓,再无出头之日。

  唯一逃脱厄运的只有史锋的夫人。

  史家没逃脱被抄家的下场,史鼐与史锋被充军岭南。史家的女眷因为贾琏斡旋得到了太后恩赐,全家返回南京乡下,耕读度日去了。

  史鼐在发配之前,做主休弃了史锋那个祸头子妻子,只为石家家破人亡,她没有去处,史锋求情,她被送进了史家庵堂。

  故而,贾琏眼下唯一的仇人就是英亲王了。

  只可惜,如今的贾琏却撼动不了他,也只有默默记在心里,以待时机了。

  眼下,贾琏还要给仇人之母皇贵妃守孝,想想就憋屈得很。

  好容易挨过来二十一天,太妃棺椁归葬孝慈地,先入陵寝安葬。

  贾琏冷眼旁观,知道这是要跟上皇合葬了。

  凤姐也要随班送太妃去陵寝之地,不得不把四个孩子托付给李纨与迎春平儿三个。临出门,凤姐真是一步三回头,想着一个月之后才能再见孩子,凤姐就哭了,真是摘了心肝一般难受。

  因为贾芸贾蓉都在太后宫中当差,却没有太后娘娘替太妃送葬的理儿。

  贾芸与贾芸两个能干侄子都无需送葬,这使得贾琏心里松了口气。府中住着两个侍卫,屑小之辈不敢觊觎。

  即是这般,贾琏还是召集贾芸贾蓉贾菱三个训话,严令他们也日夜警醒,守好两府门户。

  临上车,贾琏蓦然想起堂叔贾敬来。说实话,这些年贾琏就没想起过他。今日因为太妃出丧,他到忽然心头乱跳,想起来了。

  贾琏不由叹气,贾蓉这个婚事真是一波三折啊。贾敬一死,贾蓉的婚事又要延宕一年了。

  贾琏看着贾蓉这个倒霉鬼直叹气:“得空去城外瞧瞧你祖父去!”

  虽然不知贾琏为何忽然提起他祖父,贾蓉忙应了。

  贾琏知道,太妃入藏之日,便是贾敬升天之日。贾敬已经吃了十年的丹砂,即便是他亲自出手,也是救不了贾敬。

  且这贾敬一心向道,他连贾母的话也不听,爵爷也不做了,要修仙,不是贾琏能够左右。

  京都距离孝慈地十日的功夫,因为大队人马不能快行,生生走了半月方到了地界。上皇让钦天监测算,择吉下葬,择定了六月初六吉日吉时下葬。

  贾琏夜晚回道贾府在此处的别院歇息,掐指算来,贾敬仙逝就在明日,心里怅然若失,却什么也不能做。

  次日太妃下葬。

  按照规矩,送葬的文武官员还要再替太妃守灵三年。

  一般守孝二十七个月,君王的孝期却是以天代月,守孝二十七日。天子守孝二十七日,文武百官自然要陪同,以全君臣之礼。

  贾琏跟贾珍合住在一个院子。

  六月初六这日,贾珍夜半时分忽然来敲贾琏的房门。贾琏也因为知道贾敬的死期难以入眠,开门惊见贾珍,十分意外。

  贾珍却是冷汗涔涔,拉了贾琏进门掩住门户,累得直喘气:“琏二弟,我总觉得家里要出事。”

  贾琏闻言心中乱蹦:“可是有什么预警?”

  贾珍点头:“我梦见我娘跟我说话,她说‘家里出事了,你还只顾睡’,除了我娘仙逝的最初几年,我许多年没梦见我娘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贾琏不由惊心,前有祖父贾代善庇护自己的灵魂,如今又有贾珍之母示警,看来人死之后真是有灵魂,并非传说中的人死急投胎。

  贾琏见贾珍似乎受了惊吓,也只得好言安慰:“估计因为白日看了太妃葬礼,堂兄这才夜又有做所梦吧。”

  贾珍也没有什么好的解释,只得颔首:“大约如此吧,太妃娘娘的葬礼真是隆重,回去后,我也给我娘请八十一个和尚念念经吧。”

  贾琏颔首:“合该如此。”

  前世,贾珍可是倾尽所有替秦可卿办了丧礼,这一世被自己破了他们的不伦之恋,也保住了宁府的财富。想来贾珍只要愿意,趁着贾敬之死,替他母亲好生超度超度,已经死了几十年了,灵魂还在世上飘荡总归不好。

  此后,贾琏夫妻合着贾珍夫妻日日去陵寝磕头上香,跪经祷告。

  八日后,六月十四日亥时,贾琏正在打坐入定,练功运气,忽然被敲门声惊醒,贾珍满面戚容,泪水满腮,却是贾蓉派人送信了。

  贾敬死了。

  贾琏忙着叫起凤姐,告知贾敬之事。

  凤姐顿时哭起来。这时尤氏也来了,妯娌两个拉着手相互安慰,却是哽咽不止。

  贾琏贾珍兄弟们商议,虽然太妃的事情重大,可是自己死了老子也不能隐瞒。

  翌日,六月十五。

  贾珍死了爹,贾琏死了伯父,两人一起上奏礼部。

  礼部上奏天子。

  乾元帝这几日跟着上皇进进出出累得不行。这时听说贾府死了人,他到打起精神动问:“贾敬?嗯,他十几年前就上本让爵与子,自己修道去了,怎么死了?”

  礼部尚书勾着脑袋不敢回禀。

  乾元帝又道:“他是什么官职?”

  礼部尚书奏道:“两榜进士出身,因为身有疾病,故而并未做官,他不耐烦俗世喧扰,却把爵位也让与儿子,自己一直在城外道观静养。今日他孙子贾蓉派人奏报,说他因旧疾发作殁在道观之中。”

  贾蓉不仅乾元帝熟悉的很,上皇也知道他。上一次的救命之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