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贾琏 >

第145章

红楼之贾琏-第145章

小说: 红楼之贾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尚书夫人悄悄前街淑妃娘娘。

  顾尚书则向七皇子进言:“七皇子殿下,倾听微臣一句,您是大月朝的皇子,要以天下为重,您为了顾裴一个臣子下跪,有损身份,还请七殿下三思。”

  顾斐说话的声音并不小,七皇子闻言若有所思,淑妃闻言也是心头一颤,他们母子在宫中上下伸手,内外勾结,求的不是一日淑妃赐封坤宁,七皇子君临天下?

  如今为了顾斐跟皇上杠上了,值不值得?

  做姑娘的淑妃可以为了顾斐不顾一切,可是,如今的淑妃有了七皇子,还有两个脚踏肩膀的公主殿下等着她周全,她真的要为兄长不顾一切吗?

  顾斐见淑妃若有所动忙着磕头:“微臣恭送娘娘回宫吧。”

  淑妃娘娘心有所选,顿时大哭失声,因为她这一走,等于放弃了他的嫡亲兄长,一时直如万箭攒心,恰似被人摘了心肝。

  不过,淑妃是个聪明女人,也是个狠人,虽然她悲痛欲绝,却是听从劝告回宫去了。临走之前,她朝着刑部的东墙深深一拜:“对不起兄长,妹妹如今有夫有子,能替你做的我都做了,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

  果然,淑妃的哀兵之计很奏效,当日傍晚,乾元帝摆驾淑妃娘娘的翊坤宫,陪伴淑妃用了晚膳,又饮了香茶。

  宫中上下都猜测今日乾元帝必定歇在翊坤宫,孰料,乾元帝又回到乾清宫去了。

  乾元帝的借口是最近北疆海疆的贼寇骚动异常,要和大臣们商议应对之策侧。其实,海疆北疆骚动多少年了。不过是乾元帝自己下半身不行了,站不起来,不想让嫔妃看笑话罢了。

  回头却说刑部黄尚书,顾斐虽然没死,却也是他的疏忽所致,当晚,乾元帝从淑妃宫中离开,编派了大太监道刑部传达口谕:顾斐再出事,你这个尚书也不用干了。

  黄尚书真是冤比海深啊。他这里还有一肚子的冤枉没地方诉说呢。

  翌日,黄尚书上朝就有些焉头耷脑。冯紫英如今跟贾琏不同,贾琏虽然三品官,可是他缔属内宫,不需要上朝。冯紫英却是正大名分的通政司右通政正四品。

  所以,如今皇上叫大起,他也要来上朝听政。

  冯紫英瞧着黄尚书搭着脑袋来,在朝上又被皇帝不知名的责骂一顿,有些人素位素餐,颟顸无能,堂堂一品大员,连个人犯也看不住,一件案子拖来拖去都托了快一个月了,还没有丁点进展,你到底能不能干好啊,不能干,你就请辞吧,换能干任上来。

  黄尚书直觉得一张脸被打的啪啪作响,那脑袋恨不得藏到胸膛里去。

  下朝的时候,连三司衙门的都御史与大理寺卿也离得他远远的,生怕沾上晦气。谁都知道,这是淑妃娘娘吹了枕头风,皇帝替他大舅子抱不平来了。

  冯紫英却大咧咧朝着黄尚书一拱手:“黄大人,您这是哪儿不舒坦呢,怎么焉头耷脑?”

  黄尚书睨他一眼,撇开了脸,若非你与贾琏给我找麻烦,我至于被皇帝这样辱骂?

  冯紫英却靠近黄尚书:“我有法子可以让大人一舒胸怀,大人想听不想听?”

  黄尚书闻言顿时眼眸一亮,如今他已经是砧板上的肉了,顾家人想怎么剁就怎么剁,将来若是淑妃母子得势,那下场就不敢想了。

  他当即拱手:“愿闻其详!”

  冯紫英一笑:“午后我在五凤楼做东,大人若是有意,敬请光临。”

  黄尚书盯着冯紫英的后影,直到他转过墙根,才回去刑部升堂。先把几件不大不小的案子判了。

  然后黄尚书召集刑部三班衙役训话,大发雷霆:“我一年几千两银子养着你们,难道是吃干饭的?一个人犯让你们看押,竟然让他投缳了,我早就跟你们说了,要小心伺候。你们是怎么伺候的?怎么伺候的他寻死去了?说,你们是不是勒逼人家?还是威胁人家?”

  三班衙役个个喊冤:“大人呢,您明察,明知道顾裴是顾家人,淑妃娘娘的兄弟,七皇子的舅舅,我们巴结还来不及,哪敢勒逼威胁?只差没把他当成祖宗供着了。他要求家人进来伺候,我们答应了,小妾都放进来了,谁知道他是发的什么疯,白日还在跟小妾摸摸捏捏听小曲儿,夜半竟投缳呢?”

  

  第130章130

  

  黄尚书闻听顾裴前后行径形同两人,顿时瞠目结舌:“竟有这事儿?别是被人下了降头?”

  衙役班头却欲言又止,黄尚书可是成精的任务,见状忙着把手一挥:“你们都下去,都精心些,从今儿起,直接睡在顾裴吗门口,顾裴咱有三长两短,我倒霉之前,必定先找你们晦气,去吧!”

  班头欲退,黄尚书抬手一指:“王陆你等下一下。”

  王陆顿住脚步:“大人?”

  黄尚书不耐烦一挥手:“想说什么,有屁快放!”

  王陆言道:“昨日黄昏过后,顾大人家里忽然来人探望顾大人,之后顾大人就情绪激动,之后就沉默良久,后来就睡下了。小的当时以为他是因为明日过堂烦躁,故而没有注意,今日想,觉得肯定是那家人进来传递了什么不好的消息,否则,他不会投缳。”

  黄尚书眼眸一亮:“你的意思是,顾家发生了什么事情,而这件事会影响今天过堂的结果,故而,顾裴这才铤而走险,以死抗争,或者是,他故意寻死,以求置之死地而后生,躲过眼下的审讯?”

  王陆讪讪的:“具体小的说不上来,听大人一说,小的觉得好像是这样子。”

  黄尚书冷笑:“看来,顾裴真的是做了大孽,缺了大德了,怪不得他儿子死了,报应啊,报应!”

  黄尚书挥手:“好好看管他,今后他吃的喝得你们要检查,牢房里的墙壁给我用棉絮抱起来,所有的能够撞头的桌子椅子长凳子,都给我丢出去。喝水吃饭用的瓷杯子瓷碗,都换成木头,贴墙的棉絮别用包被,免得他撕了包被去上吊。”

  王陆应了:“知道了大人,小的这就去办。”

  黄尚书赶走了所有人,呆愣半晌,看看时辰差不多了,他便回家去换了常服,他也不坐自家的轿子,步行到了胡洞口,租赁一辆小青骡车,吩咐道:“五凤楼!”

  这边黄尚书刚一上车,旋即,贾琏这边就收到了消息。赶着出门去了五凤口,贾琏坐的是双辕马,他一身锦缎澜袍,若是骑着小毛驴会被人笑死。

  贾琏后出发,却比黄尚书先到一刻。冯紫英早就到了,两人简单上衣几句,已经定下章程,要把黄尚书这个无门无派的官员绑在自家车上。

  贾琏是于榴玥在皇室已经公开的义兄,所以,他将来的前程已经跟大皇子绑在一起。他心里也决定了要拥戴大皇子,所以,六部尚书的支持很重要。

  黄尚书如今的日子不好过,上面有淑妃的枕头风,下面有顾斐的挤兑,顾家在太医院很有影响力,朝中很多人都跟顾家有往来,谁家里没人生个病呢。

  如今,顾裴被认定是在刑部受了委屈才自绝,虽然黄尚书是冤枉的,可是,他去哪里伸冤呢。所以,可有预料,得罪了顾家的黄尚书,接下来的日子会如何的举步维艰。

  黄尚书这一趟果然没有白来,当他得知贾琏捉住了当初纵火犯顾正元,与被派来灭口的顾三之时,他兴奋的双眸发亮。以他宦海多年的经验,他知道,若不出意外,顾裴算是完了。

  至于派遣刺客的顾斐,则很难说。因为,顾三是顾家的家生子,以奴告主,属于大逆。

  按照乾元帝对淑妃的宠爱,这顾三的证言能否采纳,还在两说。

  黄尚书说出自己的忧虑,贾琏笑道:“这个顾三证言固然不能采信,御史能不能风闻参奏呢?且我手里除了这两人,还有两个被收买的江湖草莽,他们手里可是有顾家的银票,虽然银票上面没有姓名,可是银票出自银号,属于谁家一查便知。”

  黄尚书颔首:“风闻奏事倒是可得,可是,这朝中恐怕没人敢跟顾家杠上吧?”

  贾琏一笑:“大人觉得吴煜如何?”

  黄尚书皱眉:“他眼里虽不容沙子,可是他因为得罪的人太多,被人揪住他一个小错打发去了太仆寺,太仆寺又嫌弃他嘴臭,将他踢出京,去了陪都管理牧场,关键陛下不待见他。”

  贾琏笑道:“这您就别管了,我只想知道,当御史起了头,大人有没有胆量帮腔呢?”

  黄尚书惨淡一笑:“我已经被你们绑上战车,中途惧战只怕死得更惨吧。”

  贾琏伸出手掌:“今后还望前辈多多提携。”

  黄尚书一笑握住贾琏的手掌:“后生可畏啊!”

  黄尚书先行告辞,他要回去联络跟他亲近的闷声同年,以期他日朝堂上不至于被顾家碾压。

  冯紫英却甚是狐疑:“琏二哥,那吴煜嘴臭,被天子厌恶,好容易将他踢出京都,二哥如何让他短期内回京呢?”

  贾琏笑着从袖口里摸出一份奏章递给冯紫英,冯紫英看时,却是吴煜写给王子腾,关于海战的条陈。因为王子腾忽然升迁离开京都,这封信件落在王子胜手里,王子胜不知道此人能不能招揽,故而把信笺给了贾琏,让贾琏看看此人有无能力,值不值得保举。

  冯紫英皱眉:“这又如何?王大人在南疆,远水难解近渴啊?”

  贾琏又从袖口摸出一张奏折,却是王子腾保举吴煜出任都察院御史的保荐奏折。

  冯紫英摇头:“这还是来不及啊?”

  贾琏嘿嘿一笑:“王大人的保举奏章早在半月前就进京了,此刻应该就在陛下手里,只是不知道为何陛下留中未发。”

  冯紫英伸出大拇指:“佩服,哥哥的消息竟然比我这个通政司的官员还灵通啊。”

  贾琏一哼:“你是通政司的,我就不是?”

  冯紫英扶额:“还真是,我到忘记这章了。只是二哥凭什么断定陛下会重新启用吴煜?”

  贾琏道:“还记得徐家出事吧?”

  冯紫英点头:“谁不知道呢,整个御史台的御史都跟疯了一般轰炸徐家。”

  说到一半,冯紫英一拍手:“嗨,这一次顾家出事,七十多条人命啊,怎么不见御史台咆哮呢?”

  贾琏竖起大拇指:“聪明。御史疯了一般撕咬徐家,把徐家弄得灰头土脸,若非圣上不想换皇后,只怕徐家就烟消云散了。如今,顾家出事,御史们却瞎了眼睛一般,鸦雀无声,你说陛下会如何作想?”

  冯紫英打个响指:“有人左右言路!”

  贾琏跟他一击掌:“太聪明了,兄弟!”

  话已至此,大家都不用再说什么了,现在就看乾元帝还能忍耐几日。

  之前,贾琏希望御史出来咬顾家,此刻却希望他们也越是沉默越好。不然,吴煜很难回京。

  如此三天过去,京都御史依然雅雀无声。

  这日傍晚,贾琏收到消息,乾元帝准了王子腾的举荐,命令吏部尚书,吴煜官复原职,依旧回都察院当差。

  又是三日过去。顾裴虽然活过来了,据说伤了喉管,进食艰难,气息奄奄,每日由太医院亲自熬制参汤吊命。

  就在大家猜测,暗中舆论纷纷,只怕乾元帝要格外开恩,开释顾裴回家治疗。更多人则在暗中嘀咕,乾元帝如此顾念顾家人,只怕久悬的太子位要落实。

  顾家人似乎看到了希望。

  第四日。

  正是乾元帝上朝听政叫大起的日子。

  众臣早朝。

  大太监德福在上一声吆喝:“忠臣听命,皇上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