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贾琏 >

第142章

红楼之贾琏-第142章

小说: 红楼之贾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琏也在西山历练,两人闻名却没见面。再者,于榴玥与贾府牵连颇深,潜意识中把贾府当成娘家。

  故而,大皇子对贾琏也很客气,这日开堂审案,贾琏作为当初剿匪的官员列席旁听,大皇子虽没说话,却在堂上朝着贾琏一拱手。

  贾琏也拱手回礼算是打过招呼。贾琏刚要落座,忽然被人拉扯了下袖子,贾琏看时确是冯紫英,不免一嗤:“老冯,你最近很闲啊,哪哪儿都有你啊?”

  冯紫英干笑:“哥哥等下就知道我的好处了。”

  贾琏满面狐疑,却身在刑部大堂,不好多言。

  一时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位堂官入座。

  审讯开始。

  堂上喝令带证人。

  米夫人上堂,一眼看见憔悴的米氏,就哭上了:“篪儿啊!”

  母女们抱头痛哭。

  几位堂官心有不忍并未打断他们母女相认,及至她们开始正常的说话了,黄尚书这才一拍惊堂木:“肃静!”

  米氏与米家夫妻忙着禁声。

  米氏回到堂上跪定,米淮山夫妻有功名诰命在身,无需跪拜。

  李明堂夫妻也是身有功名诰命,也站在一旁听审。

  黄尚书首先发问:“米员外,米夫人,堂上这一妇人自称米氏,乃你们亲生女,你们可认?”

  米夫人抢着回道:“回禀大人,这一小妇人正是臣妇亲生之女。”

  米淮山也承认了米氏的身份。

  黄尚书颔首:“你们退在一旁!”又对衙头吩咐道:“与他们赐坐!”

  黄尚书再次一拍惊堂木,问道:“李少卿,这一妇人自称是你结发的妻子,她告你十五年前杀妻灭子,你可认罪?”

  李明堂略略看了一眼米氏,而后摇头:“启禀大人,下官不认识此人,下官的结发妻子早在十五年前就葬身长江之中,这事亲戚邻居俱都知道,何来杀妻灭子一说?”

  都察院都御史插言:“李少卿,你岳父岳母之言你亲耳听见,他们都认了米氏为亲生之女,你有何解释?”

  李明堂一笑:“想来是我岳父岳母多年来思念成疾,一时错认也是有的。”

  米夫人闻言顿时恼了:“女婿,你说话可要凭良心啊!”

  黄尚书一片惊堂木:“肃静,我没询问,堂下之人不许喧哗,米夫人,念你多年哀痛,本官恕一你回,下次再若喧哗,严惩不怠。”

  米淮山忙着拱手道谢,自去安慰老妻。

  黄尚书回头询问米氏:“米氏,李少卿说他不认得你,你有可有凭据证明自己的身份?”

  米氏沉默,她的婚书被李明堂收着,当初成婚的聘礼对钗掉进了江心。

  贾琏拧眉,这个米氏不能出事,她还要继续作证钉死顾裴呢?

  蓦地,贾琏看见了小豹子,胳膊一拐冯紫英。

  冯紫英忽然一声嗤笑:“那堂上跪着的小子不就是证据?”

  米氏如梦初醒:“请大人恩准,让小儿立身作证。”

  黄尚书一笑:“准了!”

  小豹子闻言龙行虎步,与李明堂并排站立。

  这时都不用米氏再说什么了,堂上众人心中已有定论。

  这小豹子的容貌肖父,他除了身形比李明堂壮实,肤色因为常年劳作比李明堂黑些,其他五官眉眼跟李明堂一模一样,不过一张脸孔苍白阴沉,一张面孔朝气蓬勃。

  李夫人王氏在旁看见小豹子的面孔,顿时嫉妒的发狂,他的儿子肖母,又因为早产,多年来被婆婆妯娌诟病,凭什么这个贱人的儿子竟跟夫君与模一样?

  王氏指甲只要掐进肉里,她对小豹子又是嫉妒又是恨,嫉妒小豹子长得像他夫君,憎恨小豹子上次让她出丑败行!

  黄尚书也不评价:“李少卿,你对此子可有话说?”

  李明堂很想否认,可是小豹子一双讥讽的眼睛让他开不了口。

  李明堂心里急剧的思虑着脱身之计,他认了小豹子,就等于承认了当初杀妻灭子。不认小豹子,这小豹子的容貌跟他生的恰如一个模子刻下来一样,明眼人一看便知。他再否认无异就是活打嘴。

  

  第128章128

  

  李明堂紧张的思索着,黄尚书的问话他恍若未闻。

  黄尚书一敲惊堂木,很是不悦:“李少卿?”

  李明堂一惊之下,挤出一张哀容:“大人容禀,当初拙荆落江,下官也曾寻找数日,本以为她母子难逃一死,不想却死里逃生,真是苍天护佑。可怜我夫妻父子分散多年,如今造成诸多误会,实在让人痛心,下官恳请大人退堂,下官愿意与拙荆私下和解。”

  黄尚书闻言,迅速看了眼左右的都察院都御史与大理寺卿,两人俱都摇头,却冲着米氏努努嘴。

  事到如今,米氏已经敲了登闻鼓,命令三司会审,他们没有权利中断审讯,除非原告撤诉。

  黄尚书读懂两位同仁的眼色,因问米氏:“李少卿已经承认你的身份,他觉得你们中间有误会,愿意与你私下协商解决问题,你可愿意?”

  米氏淡然一笑:“民妇不愿意,民妇有证据证明李明堂撒谎,民妇不是失足落水,而是被李明堂故意谋害,亲手推下江心。”

  黄尚书拧眉:“时隔多年,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所所言之事?”

  米氏点头:“民妇有证据,当初民妇被推落水,曾经奋力回身扒住船舷,那贼子竟然狠心掰开民妇之手,民妇当初绝望之下,曾经狠狠咬住这贼子的小手指,被他打肿脸颊也死不不松口,最后,被他踩伤了手指,连着他的断指一起被踢下江心。故而,民妇的证据就在李明堂的右手之上,大人请验看他的小手指,是不是缺了一节。”

  李明堂闻听此言,顿时面色惶恐,如丧考妣。

  米淮山气得浑身发抖,哽咽难语,他妻子闻听女儿竟然遭遇如此的折磨,心疼欲裂,痛哭失声。

  黄尚书一看李明堂的模样,还有什么不明白,一挥手,两边的衙役便来到李明堂,面前,嘴里说着得罪了,手里毫不含糊,抓住李明堂的右手,迫使他伸出手,但见李明堂右手小手指上带着金色指套。班头拔下金指套,他却了一节的小手指暴露在众人眼前。

  黄尚书顿时一拍惊堂木:“都,李明堂,本官问你,你这小手指如何残疾?”

  李明堂吱吱唔唔说不清楚。

  李明堂的夫人王氏却跳了出来,指着米氏怒喝:“哪里来的贱人,竟敢诬攀我的夫君,我夫君的手指是我咬断的,你有什么资格咬他。”

  米氏冷道:“王慧心,敢问你何时嫁给李明堂?何时生子?”

  王慧心顿时面红耳赤:“我何时嫁人,何时生子与你什么相干?”

  冯紫英闻言嗤笑:“当然相干,若非你珠胎暗结,急于遮羞嫁人,如何会勒逼李明堂休妻再娶?李明堂若非被你逼迫,如何会杀妻灭子?”

  王慧心顿时恼羞成怒:“你是谁,你胡说?你莫非是这贱人的入幕之宾,你们谋算好了来毁我的清誉?”

  冯紫英大怒。

  贾琏获悉冯紫英按照之前的商议,找到了当初的稳婆。

  而冯紫英屡屡胡乱开口,已经惹得堂上四人侧目。

  故而,这一次,贾琏拦住了冯紫英。

  他起身冲着大皇子抱拳道:“启禀大皇子殿下,三位大人,对于米氏母子的遭遇,微臣略有了解,深感同情。故而,回京之后微臣多方托人打探,终于寻得当初替李夫人做媒的喜娘,还有替他接生的稳婆。人证就在堂外,李明堂是否因与王氏珠胎暗结而杀妻灭子,一问便知。”

  王慧心闻言顿时面如死灰,喜娘也罢了,稳婆拿了她那么多的银子,答应回乡下养老去了,如何又回到京都?

  黄尚书乃主审,他与大理寺卿都御史三人碰头商议片刻,然后回禀大皇子,他们决定添加稳婆与喜娘为人证。

  大皇子只是旁听,不会审案,颔首道:“三位大人以为该传,那就传证人上堂吧。”

  一时喜娘先上堂。

  黄尚书便一拍惊堂木:“堂下妇人,本官问你,你可认得这堂上两位夫人是谁?”

  喜娘将米篪与王慧心各看一眼,回身禀道:“回禀大人,这位跪着的夫人民妇不认得,哪位站着夫人民妇认得,她与十五年前没有大变化,她是王家的二小姐,后来由民妇做媒嫁给了丧偶的李明堂李大人。记得当时,王家赏赐民妇五十两银子,那可是民妇这一辈收到的最大一笔谢媒钱,也是因此,当时的情景,民妇记得清清楚楚。”

  黄尚书颔首:“很好,本官问你,当初你与王家小姐做媒,后来又替李家迎娶,跟这王小姐可谓接触甚多,你可发现这位王小姐有何不妥之处?”

  喜娘闻言愕然,偷瞄了王氏一眼,被王氏一冷眼一瞅,她便下的一缩头。

  都察院见状冷笑,插言道:“堂下喜娘听了,你若敢胡说八道作伪证,事后查明,与本案案犯同罪,你可要想清楚了?”

  喜娘闻言吓得浑身一个哆嗦:“民妇说实话,当初迎娶这位王小姐的时候,她已经怀孕,吐的昏天地暗。”

  她顿时疯狂怒吼:“我不认识她们,她们胡说八道。”

  惊堂木山响:“喜娘,你怎么说?”

  喜娘忙着言道:“回禀大人,这王家小姐几次下轿呕吐,差点误了吉时,误了吉时,可是不吉利,故而,民妇记得很清楚。”

  虽然王慧心疯癫怒吼,事实已经很清楚了,不容狡辩。

  尚书挥退喜娘,再拍惊堂木:“带稳婆!”

  稳婆上堂,顶头对上王慧心,顿时吓了一跳,当初王家可是说了,在京都再见她一次就会打她一次。稳婆忙着跪下辩解:“小妇人原本在乡下养老,是被这位官爷才接上京都来的,不是民妇自己进京来的。”

  黄尚书面色一沉:“稳婆,你告诉我们,是谁勒逼你不许你上京?”

  稳婆闭着眼睛一指王氏:“就是这位王二小姐。”

  王慧心再次失态:“胡说八道!”

  黄尚书斥道:“李夫人,你再咆哮公堂,休怪本官依法仗责。”

  王慧心气哼哼撇开脸。

  黄尚书又问:“稳婆,我来问你,当初你替李夫人接生,他拿孩儿十足月生产,还是早产儿?你可要实话实说,否则,律法不容。”

  稳婆言道:“回禀大人,李夫人的儿子死足月生产,只因他们给了民妇一百两银子,民妇这才按照她们的交代胡说是七月早产。其实……”

  都察院都御史是断案老手,瞬间察觉到了新案情,追问道:“其实什么?”

  稳婆道:“民妇是京都人氏,王小姐结亲之时吐的昏天地黑,民妇亲眼见过,也见过她的怀像,她当时腹部微隆,应当是怀孕四月之像。若是要掩人耳目,当初应该号称六月早产才对得上,不知道为何王家人要民妇对外宣称七月早产。”

  堂上中卫堂官闻言顿时心领神会的交换眼色,却是按下不表,这件事件不归本案勘察。

  众人再看尚在懵懂的李明堂,各自露出怜悯之色。

  李明堂不是呆傻,而是他在急速的几思索脱身之计。故而,他不仅没听见稳婆之言,更没瞧见堂上众人的眼色。

  直到黄尚书点名问他之时,他方惊觉:“回禀大人,下官方才耳边嗡嗡作响,没听清楚大人之言,还请大人恕罪,再行告知。”

  黄尚书叹道:“本官问你,那对李夫人当年未婚先孕知情不知情?”

  李明堂当然之情,他若不知情,岂非成了绿头龟,忙着点头:“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