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贾琏 >

第134章

红楼之贾琏-第134章

小说: 红楼之贾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

  贾琏已经打探清楚,在这里居民除了小豹子的母亲,另外只有壮丁二十三人,且他们都是寻常的渔民,只不过比别的农民胆子大些,力气也大些而已。贾琏一个人完全可以将他们全部擒获归案。

  可是,乾元帝这一次下达的指令是从重从严,抓一个杀一个,绝不招安。这些人罪不至死,他们是被贪官逼迫,告状无门,这才落草为寇。

  贾琏以为这些人能够改造并重用。

  最关键是,贾琏想要收服这些人为己所用。

  如今小豹子母子已经答应归顺自己,剩下的二十二个壮丁也答应了,只要贾琏能够帮助他们替亲人报仇,他们日后就是贾琏的仆人,一辈子听从贾琏差遣。

  贾琏心情很激动。从来干大事,铁杆的心腹是关键。

  这二十人要比西山的二十人更有血性,更有战斗力,也更有向心力。

  现在的问题,如何说服乾元帝答应诏安。

  光靠敲登闻鼓是不够的,到时候,到了金銮殿上,得有人替他们说话才成。否则,按照乾元帝之前的金口玉言,他们上了金銮殿也是一个死。

  最后,贾琏跟小豹子与罗义商议决定,让年纪最小的彭十七,也就是彭老爹的小儿子离开这里去昌平避祸。其余二十二人跟着贾琏进京交差。

  若是藏匿的人口太多,贾琏无法跟乾元帝交代,毕竟,这些人在抢劫之时曾经露过面。而彭十七一直都是暗哨,从来没有直接参与抢劫。

  经过思索,贾琏写了一封密折给贾芸,托付他转交给张家舅舅,信中,贾琏详述了小豹子的身世,以及这一伙子盗匪的来历。希望张家舅舅到时候能够从中斡旋,促使乾元帝放这些人一条生路。这些人都有水性,可以让他们去海疆效命,或者去平安洲协助王子腾与熙郡王。

  然后,贾琏又给冯紫英写了一封信,让他利用通政司左使的身份,替自己查探一下湖广按察使顾裴的底细。看看他对去年十月那一场渔民暴动是如何描述,还有,这些年按察使顾裴还有那些不法行为,到时候自己好在朝廷上祭出来,给他致命一击。等他们乱了阵脚,小豹子他们正好借机会脱身。

  至于这座山中发现了零星的灵石矿源,贾琏则隐瞒下来,没有提起,反正那些人也不认得。

  当晚,贾琏将信鸽放飞。预计明日午时左右吗,无论好坏都会有结果。

  翌日,贾琏安排墨书墨画带领彭十七去了昌平投奔关山,贾琏自己却去了溶洞查看矿源,贾琏动用神识,好家伙,这里面还有比小豹子那块灵石更纯洁的玉灵石,不过,这种玉石含量很少,大多数的纯度赶不上贾琏手里这一块。不过,胜在数量庞大,贾琏的神识无法完全把这座矿源看透,这说明,这溶洞周边十丈都是这种灵矿石。

  这些石头在旁人眼里不过是质地不纯的玉石,不值钱得破石头,在贾琏眼里却是可以提升自己功力的能量。

  中午时分,张家舅舅回函到了,他答应替小豹子母子们斡旋,至于罗义,他不敢保证,因为去年顾裴已经先入为主,把罗义他们当成湖匪上报给了刑部,刑部与他们的案底,要把这案子翻过来很难。因为顾家的儿子被烧死了。那孩子是公中淑妃娘娘的嫡亲侄子,所以,至少罗义此人难逃一死。

  张家舅舅建议罗义不要进京,不如隐姓埋名去逃命。因为顾家目前并不知道运河盗匪就是当初的那一群渔民。

  随后,冯紫英的信件也到了,冯紫英也告诉贾琏,其他人充军尤可,罗义必死无疑。他也建议罗义不要进京,即便进京,冯紫英建议,罗义跟小豹子母子分头行动,各告各的状,小豹子不要承认参与了跟顾家的斗殴。只承认打劫李少卿与王尚书报仇那一桩。

  而这些渔民也隐瞒曾经的身份,直说跟随小豹子母子复仇的事情。这样子大家好脱罪了,贾琏的功劳也有了。

  这样的结果,罗义安全了,顾裴也就安全了。

  贾琏把这个推断一说,大家都沉默了,他们舍不得罗义去死,却又不甘心顾裴继续为官作宰。

  罗义顿时朝天吼叫:“放过这个狗贼,我不甘心!”

  贾琏颔首:“我也不甘心,可是,有所得就必有所失!”

  米夫人对着贾琏一福身:“我们要商议商议。”

  贾琏便去了溶洞采挖灵石,放任他们一群人自己商议。

  不过,贾琏的神识一直没有离开他们。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结果,这群人很朴实,他们始终都在争论罗义要不要上京都。所有人都反对罗义上京,只有罗义自己不甘心。

  最后,米夫人言道:“罗义,我曾经是你的大嫂,我的话你听不听?”

  罗义单腿跪下了,眼中滴泪,他抱拳道:“罗义听嫂子吩咐!”

  米夫人道:“我要你接受恩公的建议,去昌平找小十七,你去不去?”

  罗义含泪点头:“我听嫂子的,我去!”

  米夫人又问道:“你们知道先生去了哪里?”

  小豹子道:“我知道,他去了溶洞探查矿石。”

  米夫人点头:“先生是信人,他相信我们,我们也要对得起他,明日一早,我们就遂恩公进京,届时恩公会带了我们去刑部,而登闻鼓院就在午门对面,届时,我与小豹子回乘机敲响登闻鼓,想皇帝告状鸣冤,你们别怕,我们手里没人命,性命应该无碍。”

  贾琏闻言则安安心心的采挖了数百枚灵石,这灵石特别沉重,特特交了两个渔民轮流替他背着,其余人等除了两人抬着米夫人,其他人则背着他们这些日子抢劫而来财宝。

  当然,这一次只能带走金银珠宝这些,大批药材根本无法携带,只有等唐辉他们前来搬运了。

  这次下山的路径正是贾琏被捆上山的那条路,因为这个废弃寨子的正面是陡峭的绝壁,根本无法行走。

  米夫人因为身子倦怠,被人抬着行走,故而,回返的时间比上山的时间足足多用了一个时辰。

  及至下山,西山两什人马已经齐齐待命。

  贾琏吩咐唐辉王磊兵分两路,唐辉负责去山寨搬取小豹子他们打劫的财务,王磊则配合贾琏押送渔民进京受审。

  唐辉王磊早准备了书架马车待命,贾琏命众人将箱笼装车,又将一众渔民绑住双手,一如当初贾琏被绑上山的样子,一行人悠悠荡荡往京都而来。

  一时到了西直门外,贾琏将自己的灵石交给等候的兴儿与隆儿,这才带领小包子一行人往刑部而来。

  贾琏擒获盗匪的消息早就传开了,及至贾琏在城门口一现身,好家伙,刑部,兵部吏部的熟人生人跑来看热闹送恭喜。贾琏合着罗世成周玉峰这些熟人拱手作揖,相互恭维。不妨头一阵震天动地的鼓声响了起来。

  贾琏心中吃惊,这米夫人怎么这样大的手劲儿?

  忙着回头看向登闻鼓楼,却见罗义正在那里双手执捶,那把登闻鼓桥的山响。那鼓声直如雷霆,敲得人心只是乱蹦。

  这时候守候的护卫冲了出来:“什么人敲登闻鼓?”

  这时候小豹子与米夫人便冲了上去:“是我,是我,是我们……”

  守护登闻鼓的护卫要带人去刑部登记,然后,再由刑部安排滚钉板,然后再把人带到乾清宫面圣鸣冤,如今却出来三个人,他有些懵:“到底谁敲得?”

  罗义米夫人小豹子三人交换一下眼色,如今已经势成骑虎,只有拼了,他们齐声喊叫:“我们三人一起敲得。”

  米夫人却道:“我们是三人,不过,我儿子是送我来的,因为我身子不好,所以,其实我们是两拨人敲登闻鼓。”

  守护侍卫很奇怪,这老太太,既然身子不好如何又该来敲登闻鼓?他盯着三人思忖半晌,言道:“你们都跟我来吧!”

  贾琏忽然出声呵斥:“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去敲登闻鼓,不要命了嘛?不知道敲了登闻鼓要滚钉板吗?”

  小豹子大喊:“官爷,我母亲身子不好,我愿意替我母亲滚钉板,还望官爷周全。”

  贾琏把脸一板:“我只管剿匪,哪里管得了你们告御状?”

  侍卫顿时糊涂了,冲着贾琏作揖:“贾大人,您说这些人是您缉拿的盗匪?”

  贾琏指着罗义言道:“这个不是。”

  侍卫惊愕的张大嘴巴,半晌才醒过神来:“什么?她们母子是盗匪?”

  贾琏道:“正是,都怪我,得意就松懈,让他们钻了空子。”回头贾琏又骂小豹子:“亏得我相信你们,觉得你母亲身子不好,这才不忍心,给你们绑的松些,你们竟然给我惹下这样的麻烦,还不给我归队,随我去刑部交差。”

  侍卫闻言顿时头皮发麻,朝着贾琏只作揖:“他们敲了登闻鼓,得随我去刑部登记滚钉板,您可不能作梗啊。”

  这时候冯紫英走了来做和事佬:“你们都是去刑部,不如一起吧,你们各办各的事,各交各的差,两回事变成一回事儿,有什么好争论?”

  

  第123章123

  

  侍卫感激涕零,直想给冯紫英磕头。

  他是三等侍卫,惹不起贾琏,更加耽搁不起差事。若是贾琏执意作梗,他就要受罚。

  他家没后台,不然也不会被安排来守护登闻鼓,这里可是几年不开张,长年累月看不见人影,能把人闷成哑巴。

  不过,这好歹是份差事,有俸禄可以养家,且俸禄还不低,他不想丢弃。

  贾琏故意皱眉耍赖:“我可不想让人知道我押解的犯人敲了登闻鼓,弄不好我可要吃挂落!”

  冯紫英做好人劝道:“如今他们不能敲也敲了,你反正是逃不掉一个疏忽的责任,这位小兄弟不容易,你又何必连累他也吃挂落呢?”

  贾琏叹息,盯着那小侍卫纠结万分。

  冯紫英便给那小侍卫使眼色,小侍卫缠着贾琏只作揖,打着哭腔:“贾大人,求求您呢,您就帮帮小的,小的必定记得您的大恩,日后您有用得上兄弟之处,星弟必定全力以赴,竭尽全力。您抬抬手,帮帮小的吧!”

  贾琏这才勉为其难,点头道:“那咱们就一起面见刑部堂官吧,不过,我可是丑话说在先,人得先让我带去交差,然后你再交差哟。”

  贾琏答应带着他一起去,他已经感激涕零,哪里还敢争先后呢。

  这般达成协议,贾琏便与小侍卫一起押解这帮渔民到了刑部大堂,刑部尚书闻听登闻鼓声,早就等候多时了。

  贾琏见了刑部尚书忙着拱手禀报:“下官贾琏奉命剿匪,现在捉拿盗匪二十二名,前来交差,还请大人清点验收。”

  刑部堂官姓黄,三元及第的老状元,他皱眉问道:“不是有百姓敲了登闻鼓鸣冤,怎么成了盗匪?到底是盗匪还是鸣冤的百姓?”

  小侍卫忙着上前回禀:“小的张彪回禀大人,既是盗匪,又是鸣冤的百姓!”

  黄尚书顿时一排惊堂木:“什么乱七八糟,盗匪就是盗匪,百姓是百姓,怎能混为一团?”

  小侍卫吓得瑟瑟发抖,指着米夫人母子与罗文三人言道:“就是他们敲得登闻鼓,但是,贾大人却说他们是盗匪,其实就是盗匪敲响了登闻鼓!”

  黄尚书闻言愕然,指着贾琏问道:“你说,怎么回事?你缉拿盗匪,怎么把人家鸣冤百姓捉住了?”

  贾琏故作懵懂:“回禀大人,下官也不清楚,他们原本是下官缉拿的盗匪,可是,等到了午门前,他们趁着下官不备,敲响了登闻鼓,至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