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贾琏 >

第124章

红楼之贾琏-第124章

小说: 红楼之贾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唐一听这话,很以为然,却是心头一动:“本将军可以答应,不过,你这个□□的制造图,必须无偿献出来,作为你奉献的奖赏,本将军允许你借用相关设备,怎样?”

  这也打秋风?

  贾琏愕然:“鸟枪营应该不需要□□吧?”

  冯唐一哼:“需要不需要,由我决定。”

  贾琏眼珠子一转:“可以,我要增加一条,造办处须得替我的小队制造一批袖箭,也是无偿哟!”

  冯唐笑骂:“知道了,不会叫你贴银子。”

  贾琏也笑了:“不是银子的事情,袖箭的材料可不是银子可以买得到。”

  贾琏得了冯唐的手令,喜不自禁。

  却不料贾芸送来情报,杨家的男丁从今日辰初开始陆续出城,巳时开始,杨家有大批车架前往汤山别院,因为有护院跟车,贾芸的人没敢靠近,不过车子的车辙很深,贾芸判断,应该是银车。

  杨家的女眷目前没有动静。故而,杨家是否会逃逸,他无法判断。

  贾琏大惊。这说明杨久志已经知道了京都的消息,并且做出了相应的防御。

  这事儿必须尽快通报给皇帝。

  他当即修本,将杨家的异动详述一遍。

  贾琏唤了鹞子,吩咐道:“你去前街寻找惠香楼的掌柜,就说我有一批茶叶要出手,托他问个价钱。”

  鹞子面色沉静:“二爷放心。”鹞子手脚灵敏,很快回转复命:“掌柜的答应了。”

  贾琏这才安心,午膳过后动身去了西山奉圣军驻地。

  这一次,贾琏很顺利见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柳子荌,请出冯唐将军手令,柳子荌很爽快将两什长叫了来吩咐他们今后跟着贾琏办差。

  唐辉跟王磊闻言都乐了,这些日子贾琏离开了,他们训练起来都甚不带劲儿。

  瞬间,贾琏被二十个手下围住,这个喊叫,那个嚷嚷,贾琏却是抱拳一圈:“兄弟们好。”

  然后贾琏张臂一压,二十个手下即刻鸦雀不闻。

  贾琏言道:“我这次来,带给大家一个立功受奖的机会,大家只要听我吩咐,我保证你们一个个得偿所愿。

  你们敢不敢跟着我拼一回?”

  二十人齐齐大大喊:“敢!”

  “郎官敢,咱们就敢!”

  贾琏满意一笑:“我就知道兄弟们不是孬种,现在听我命令,跑步起,目标鸟枪营。”

  唐辉王磊当时高兴坏了:“郎官,咱们这是调入鸟枪营了?”

  贾琏笑道:“美的你,寸功不见,你凭什么晋升鸟枪营?不过,几个月后就说不准了,一切都有可能,希望你们好好把握。”

  唐辉跟贾琏更熟悉亲近,因问:“那个,郎官,咱们现在干甚去?”

  贾琏故作神秘卖关子:“到了地界,自然就知道了,总归是好事!”

  

  第116章116

  

  一时到了鸟枪营。

  贾琏再次出示冯唐将军的手令:“卑职贾琏,云梯营柳子荌手下副郎官,奉冯将军之令前往造办处完成公务,还请校尉大人允准。”

  鸟枪营校尉乃是皇室宗亲,他面无表情的接过贾琏的手令,吩咐马弁请出冯唐将军的印信留底,仔细核对之后,他点点头自言自语:“完全吻合。”然后吩咐马弁:“带他们去造办处,告诉老刘,就说将军有令,让他全力支持。”

  贾琏回到曾经生活两月的地方,再次见到了木工坊记事老刘,贾琏有锦衣返乡之感。

  他冲着老刘抱拳道:“刘记事好,卑职贾琏奉命前来造办武器。”

  老刘闻听马弁传令,再看眼贾琏,微微点头,抬脚就走:“跟我来吧!”

  他领着贾琏等人到了山崖前最大的工坊,将原本正在工作的丘八驱赶出去。

  “这里是营内最完整的工坊,所有的工具应有尽有。”

  贾琏拱手:“多谢刘记事,不过,我还需要几个木工师傅协助工作。”

  “可以!”老刘颔首,指令手下马弁:“去叫四个人。”

  马弁很快带回四人,都是贾琏的熟人。

  这几人一见贾琏俱都挑眉:“原来是你小子,你不是得了提拔进京了,怎的又来搅扰我们哥几个?正在做梦呢,被你惊破了,你怎么说啊?”

  “当然要补偿!”贾琏早有准备,笑盈盈每人进贡一小瓶淡淡的灵泉米酒。

  这几个师傅多时没尝过贾琏的特产米酒了,正在馋呢,接过手也不避讳,美美的品了几口,闭着眼睛摇头晃脑一番,这才睁眼笑道:“有什么吩咐,说吧!”

  贾琏一直自己的手下:“我要做一批弩、弓,三天之内,教会他们做弩、弓。”

  二十人齐刷刷泄气:“啊,木工?”

  贾琏一哼:“做木工?大家谨记,这里是鸟枪造办处,若非我带你们进来,你们有些人或许一辈子都进不来,如今进来了,还不满意?有谁不乐意学习木工,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二十人忙着一起喊叫:“郎官在哪儿,我们在哪儿,不反悔,很满意!”

  贾琏闻言,心里熨帖,遂不再隐瞒:“哼,鉴于你们这般信任我,我现在就告诉你们,三天之后,我会教导你们制造可以单手发射弩、弓,也是检验你们入队资格的时候,反是做不出弓者,都会被退回云梯队,可记住了?”

  “记住了!”

  这群猴崽子一听制造□□的好赖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去留,一个个再不敢轻慢,学习气氛空前高涨。

  这三日,贾琏也没闲着,他用一天时间制造了两把臂弩,贾琏自己左右武装,接下来两天,贾琏都在试炼臂弩的准头,臂弩发射操作简单,百步之内,十拿九稳。

  这二十人,贾琏可不是只准备带他们去做斥候,贾琏要把他们训练成一支奇袭分队,能攻坚,能格斗,倘若平安洲事有不协,贾琏将带领着小分队前往平安洲,建功立业,不是神话。

  第四天开始,贾琏借鉴鸟嘴铳原理,带领小分队改造原始弓、弩,将双手发射的弩、弓改造成半自动装置。

  等贾琏捣鼓出第一把单手发射的弩、弓,鸟枪营校尉的第一封密折又飞进了皇宫。

  乾元帝再次召见张家舅舅,将校尉偷偷画出的半自动弓、弩指给张大学士观瞧:“瞧瞧,瞧瞧,咱们都走了眼,这小子生来就是干军事的料。你瞧这把弩、弓,这要是用于战场,我方的战斗力将要提高一倍啊。”

  张家舅舅看了看,言道:“这似乎只能单只发射。”

  乾元帝点头:“万事有利有弊,连弩可以连发,目标太大,这小弩、弓虽然只能单发,但是他可以藏在袖子里,攻其不备,关键在于他能够单手射击,这是偷袭的神器。”

  张家舅舅一笑:“圣上还是要压着他些,您这样的推崇,我就怕他年轻,自以为是,从此飘飘飘然了。”

  乾元帝一哼:“你小瞧他了,嘿嘿,到手爵位,他说不要就不要了,他会发飘?”

  张家舅舅道:“哦,这个孩子就是心软,他不想贾女官下场凄惨吧。”

  乾元帝颔首:“这个性子也是有利有弊,不过,朕喜欢有情义之人,嗯,等他剿灭了运河盗匪,朕就把轻车都尉的爵位还给他。”

  张家舅舅忙着拱手:“臣替外甥多谢圣上隆恩。”

  乾元帝却道:“这事儿你先别说,不然真的飘飘然了。”

  这之后一月,贾琏都带领这小分队在西山练兵,练习弩、弓的换箭速度,练习袖箭准头。一个月堪堪过去,两什的兵马已经练习得有馍有样。

  考虑到将来去平安洲可能要夜行军,贾琏一直没有放松远足训练,并且将两个时辰一百里的训练任务,增加到一百五十里。

  这样又过了半个月,时间已经进入十月。整个西山已经是红彤彤一片了。

  这日,贾琏正带领小分队在野外攀援,忽然接到贾芸的飞鸽,贾琏看过顿时面黑如铁,却是凤姐发现,贾元春有了妊娠反应。虽然贾母跟贾元春极力隐瞒,还是被凤姐发现了端倪。

  凤姐唬了一套,马上警觉,元春十二月即将嫁给忠靖王,这个孩子如何能要?

  当她准备劝说贾母处理这个孩子的时候,蓦地想起元春的来历。

  凤姐也吓坏了,她以为这个孩子是皇室血脉。故而,她不敢私自做主,只得连夜找到贾芸,让他告诉贾琏。

  贾琏眼皮子一阵乱跳,当初太后娘娘保证,元春会顺利出嫁,如今却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个孩子打与不打,不是贾府能够做主。

  不过,贾琏不能决定元春孩子的生死,却可以搅黄她的婚事。否则,元春带球嫁进忠靖王府,那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天下间没有哪个男人愿意做现成的爹。

  贾琏当即写下两个字:丧礼!

  然后,贾琏将信笺绑在各自腿上放飞。

  翌日午时,贾琏接到荣国府的报丧信,二太太王氏昨夜殁了。

  来者正是凤姐跟前的鹞子。

  据闻,昨夜元春在王氏房中□□夜,夜半时分,忽然被脚步声惊醒,睁眼间只见一个女子的身影一晃而过。然后,元春就发现,这几日已经有苏醒迹象的二太太面色灰白,眼珠子吐出,已经没有呼吸。

  元春即刻惊呼起来:“有贼,抓贼!”

  院子里写着四个健妇,四个嬷嬷,八个丫头。四个健妇是看管赵姨娘,监督赵姨娘每日每夜替王氏端屎把尿。

  四个嬷嬷与八个丫头,则是日夜班轮换伺候二太太王氏的。

  元春这一喊,外面守夜的婆子惊醒了,二太太屋里的两个婆子四个丫头却死猪一般酣睡不醒。众人拿了冷水破过,这些人才醒过来。等他们想起王氏,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然后,看守找姨娘的四个健妇来报,赵姨娘不见了。

  元春还有还有什么不明白,却是赵姨娘觑空子进屋掐死了王氏。

  元春这般想着,将气死风的羊皮灯笼靠近王氏的脸颊,果然,二太太双目怒瞪,口条外吐,一看就是被勒住脖子所致。

  贾琏这里得了消息,忙着修本进京,请求丁忧,嫡亲的婶子死了,贾琏有一年的孝期。

  论理,父母亡故,子女应该三年的孝期,鉴于贾政在世,元春与宝玉都是一年的仗期。亦即,元春探春宝玉都要手持哭丧棒,替王氏守孝一年。

  贾琏迎春都是一年的孝期,所不同者,贾琏迎春不用手持哭丧棒,却是一年之内却不能婚配饮酒着艳妆。

  王氏一死,贾母跟元春顿时吓得半死。太后娘娘虽然买通了稳婆,给迎春检验的时候作假,可是你的肚子如何隐藏?

  且王氏死了,元春要守孝,婚事必须推迟一年。忠靖王已经四十五了,他愿意等一年吗?

  贾琏在午后赶回荣国府,荣国府的门楣上已经搭上了白纱,挂起了白灯笼,糊上了白对联。

  荣宁街上已经停了许多的车架。

  贾琏进门,却见贾政正陪着顺天府的差役,杜捕头带着四个衙役,还有府衙的仵作,总共六个人。他们是来例行公事。毕竟王氏正值壮年,忽然死了,得有个说法。荣府上报,言称王氏久病不起,故而殁了。

  顺天府派人前来验看,然后才能人死户消。

  当然,只要没有亲戚报案说死者有蹊跷,他们一般不会当真,不过问几句罢了。凤姐很会来事,吩咐赵良栋端出来一盘子银锭子,五十两一个银锭子足足六枚。

  杜捕头示意手下收了,向着贾琏贾政叔侄拱手告辞:“卑职公事已毕,就不打扰贵府了。“打发了府衙之人,荣禧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