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贾琏 >

第106章

红楼之贾琏-第106章

小说: 红楼之贾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琏不动声色解决了贾珍薛家两大难题,心情大好。

  五月初,贾琏休息十日之后,终于接到礼部公文,五月初三,所有进士在保和殿参家庶吉士考试。

  贾琏一篇策论做得四平八稳,成功考取庶吉士,进入翰林院。

  按照惯例,庶吉士要在翰林院跟师学习三年,然后,成绩优秀者留馆成为翰林编纂。余者将被委派到六部当差。

  贾琏本来以为科举完了就会被撵出京城,必定皇上暗示过了,忠顺王虎视眈眈。

  如今,贾琏已经考取庶吉士,皇上却没下文。

  贾琏不得不先入翰林,再做打算,总不能真的回家抱孩子去吧。

  而今这个局面来之不易,贾琏不想轻易放弃。

  如此半月过去,皇上跟忠顺王都鸦雀不闻。

  贾琏很是失望,也只有认命,遂下定决心,既然不能去军队,那就好好的学习为官之道吧。

  结果,贾琏认真当差了,却出了变故。

  这日正是五月中,贾琏进入翰林的第十二天。

  未时末刻,贾琏已经收拾停当等着下衙回家了。忽然间,内廷来了传旨太监。

  却是贾琏起草的诏书写错了字儿,被忠顺王发现,把贾琏参了。

  皇帝很不高兴,说道:“既然读书不精,那就别干翰林啦,他是侍卫出身,那就去西山大营效力吧。”

  贾琏早就知道自己会被撵出皇宫,接到这道口谕,立马领旨谢恩,也不申辩。

  这是忠顺王故意陷害。

  贾琏记忆超凡,皇帝的口谕字字在心,绝对不可能错字儿。

  那么这一次贬谪当是皇帝顺水推舟。

  贾琏求之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眼睛盯疼了,老规矩,夜半捉虫。

  亲们谅解。

  节日愉快!

  

  第104章104

  

  贾琏得偿所愿,他很高兴能够进入军队。

  在外人眼里,贾琏失宠了。

  皇上口谕,并未指明让贾琏何时报道。不过,贾琏当日就把手头的差事做了交接。

  当晚,贾琏分别去了东院与荣庆堂,将他起草诏书写错字被皇帝罚去西山效力的事情告知两位长辈。

  这件事情上,贾母显得比贾赦更有政治眼光,贾赦闻言破口大骂:“你怎么可能写错字,这必定是奸人陷害,十之八九是忠顺王的手笔。真是个丧门星啊,若是你祖父在世,他们这些人那一个敢如此?”

  贾赦跟哪儿转圈圈:“怎么办,如果能够得到上皇召见就好了,对了,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不是喜欢东府的蓉儿吗?蓉儿这孩子又很亲厚你,这事儿让他去求太后,皇上必定能够回心转意。”

  贾琏却道:“老爷认不认得赵全?”

  贾赦闻言点头:“他父亲曾经是你祖父的手下,当初,你祖父是领侍卫内大臣,赵全的父亲是司钥长,他竟然在当值的时候喝酒,喝醉了竟在乾清门就地小便,被你祖父看见,当场撤职查办了。后来他们一家回了原籍,这个赵权后来科举入仕。这些都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你问这个做什么?“贾琏道:“赵全最近调任吏部尚书了,是忠顺王保举的他。”

  贾赦顿时明白个中关隘,拍手感叹:“这可真是冤家路窄啊。”

  贾琏言道:“所以,与其在京都被他们各方打压,不如我去投奔冯将军,冯紫英跟我是兄弟,至少冯将军不会害我。”

  贾赦颔首:“这话也对。”

  贾母却问道:“圣上可说要罢黜你的庶吉士?”

  贾琏摇头:“这倒没有!”

  贾母颔首:“这就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好好的去吧。家里不用担心,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几年呢!”

  贾琏对于贾母的政治敏锐很佩服,一般人闻听被皇帝贬谪,都会惊慌失措,谁知贾母却能冷静的分析问题,并且很快抓住了事情的本质。

  估计,贾母应该得出了皇帝并未真正恼怒的结论吧。

  贾琏辞别了贾母,回得家去,却见凤姐跟平儿已经替他收拾好了包裹行李。

  主仆见了贾琏一起红了眼圈,不过却又都带着笑脸。

  凤姐走得近些替贾琏整整衣冠,笑道:“二爷不用安慰我,我没事儿,我在娘家的时候,这种起起落落的事情一进看了许多回了,二爷只管去,若是受不了,大不了回家咱们不干了也就罢了,从前不当差咱们还不是一样过日子!”

  贾琏闻言很是感动,他伸出双手替凤姐理了理云鬓,整了整凤钗,笑道:“相信我,总有一日,我让你花钿九树翟九等。”

  凤姐眼眸润润的,这是一品诰命的装扮,她当然向往,遂一笑:“我相信二爷,我等着二爷。”

  贾琏搂着凤姐去了儿子闺女的卧房:“咱们去看看逑哥儿与巧姐儿去。”

  这晚,夫妻夜话。贾琏叮嘱凤姐保重自己照顾好老老小小。

  凤姐支着胳膊,看着贾琏的眼睛,娇滴滴伸出玉手,点在贾琏鼻子上:“二爷在外面混的不好,就早些回来,要记得家里有老婆孩子可以依靠呢。混的好了,也要抽空想想家里,不要忘了家里还有老婆孩子等着你呢!”

  贾琏眼里的激动差点流出来,伸手刮刮凤姐的鼻子:“你这个妇人得亏没读书,若是读书认字,只怕比薛涛还会勾搭人。”

  翌日,贾琏就去了西山,西山将军正是冯唐。

  贾琏奉上自己的调函,冯唐接过去看也不看放置一边:“军中自有将令,你既然到军中效力,就该听从军令!”

  冯唐也不管贾琏的反应,自顾说话:“我本想让你做个大头兵,可你毕竟是进士出身,不能一撸到底,你身为御前侍卫,就去柳子荌手下做个伍长吧。柳子庵你应该听说过,他也是京都人士,侍卫出身,理国公的侧枝。”

  柳子荌贾琏认识,却没有交集。

  贾琏更在意自己的职位。

  贾琏正在默默思忖自己的新身份。却被冯唐一笑打断了:“对了,武长就是二等兵。”

  一个兵字入耳,贾琏尴尬的摸摸鼻子,只觉得自己的鼻子碰平了。

  自己论武是四品带刀护卫,论文,最低也是正七品。如今竟然混到没品了。

  这不是说自己再见了皇帝连小臣也不能称呼了?

  不过,这些可吓不到贾琏,贾琏可是在戍边将军手下做过罪奴。他在心中默了一下,这个伍长大约相当于戍边军中的旗兵吧,小旗也是连带自己才三人。

  这点人手够干甚么呢?

  且这伍长说起来带着长,其实就是二等兵,手下两人,也不过是大家一起搭伙吃饭一起训练罢了,根本不能算作真正的手下。

  贾琏挺直了身躯,犹如标杆一般挺立在冯唐面前,问道:“请问将军大人,卑职作为伍长,有升迁机会么?如果有,多长时间可以得到升迁,如何得到升迁?”

  冯唐一笑,这个小子果然不是个安分的,还没上任就问升迁。不过冯唐身为军人就喜欢爽快人,遂道:“当然可以升迁,两个途径,一个是积攒军功,再则是上官出缺,你可以参家竞争考核,考核分文考与武考。”

  贾琏哑然,第一个升迁条件显然遥不可及。他如今身在京都,除非国破家亡,否则,不可能有敌人跑到京都来让人砍杀,让他到哪里去攒军功呢?

  第二个条件看似容易,却是望梅止渴。

  谁知道什么时候有空缺呢?

  只是,贾琏有些疑惑,不是说冯紫英也在军中历练吗,怎么自己来了却不见他露面?

  冯紫英既然不曾前来,必行有不能来的原因。

  贾琏忍下疑惑,也不动问,告辞而去。

  伍长虽无官衔,却有住房,同住着就是那两个所谓的手下。

  贾琏报道之时,兵营中的士卒已经出去操练。按照规矩,贾琏身为伍长也应该参加每日的操练才成。贾琏询问那带路的兵卒:“可知柳郎官麾下今日训练什么?”

  兵卒道:“今日训练负重跑步一百里,卯时出发,午时结束,能够顺利完成者,下午则可以休整,不能完成者要受处罚,下午不许休息,未时开始,继续训练跑步,直至酉正才能结束。”

  贾琏默然,这就是说一整天都得不停地跑步了。

  贾琏看了下时辰,这般时候已经辰时初刻,兵卒们已经出发半个时辰了。贾琏暗忖,如今待在这也没意思,贾琏决定赶上去。

  贾琏问道:“请教这位兵士,可知训练路线?”

  兵卒闻听贾琏说话客气,对他并无丝毫鄙视,顿生好感,言道:“若是大哥想要赶上去,卑下愿意带路。”

  贾琏拍拍兵卒的肩膀:“那就劳烦你了,以后咱们相互照应。”

  “大哥是说,你愿意跟小的一起搭伙么?”

  贾琏根本不知道所谓伍长的手下是如何来的,难道是自由组合,顿时一愣:“难道不是由长官分配,却是自由组合?”

  兵卒一笑:“小的是兵户出身,从小在这营中长大,因为身子羸弱,一直没有通过考核,新近才通过考核,小的跟大人一样,明日才正式入营,不过,大哥相信我,我只是格斗差些,长途远足我一直都在练习,并不比别人差。”

  贾琏算是知道了,自己就是个光杆司令,说是手下两人,其实就是空话,这个羸弱的兵丁因为新进无人愿意收留,才会巴结自己。

  不过,相见就是缘分,难为这个兵卒愿意相信自己。遂伸手:“我叫贾琏。”

  “小的名叫吴勇!”

  贾琏一笑:“好,吴勇,咱们开始吧!”

  “这样不行,大哥跟我来吧!”

  吴勇拉着贾琏进了营房,口里叨叨营规:“野外远足训练得身穿铠甲,肩挎弓箭口粮,手执兵刃,这样子跑路才算训练,否则,就会受到处罚。”

  兵卒甚是高兴,话语滔滔。

  他因为个子小,多年来努力锻炼,依然不及其他兵卒强健。

  如今虽然通过三等兵考核,却没人愿意接纳,成了闲散人员。只好主动在兵营中做些事情,也不辜负他所领俸禄。

  这时恰逢贾琏前来效力,他看到机会,主动为贾琏带路套近乎,不想竟然获得贾琏好感,今后就可以跟着贾琏混了。

  这兵卒嘀嘀咕咕不住嘴,贾琏很快了解不少西山驻军的情况。贾琏暗自庆幸,自己捡到宝了。这个小子个子不大,脑瓜子一点儿不笨,整个一个万事通,跟他组队训练,倒不寂寞。

  一时贾琏与吴勇整装出发,往昌平而去。

  这边贾琏刚刚出发,冯唐就得到了消息,暗暗点头,这个贾琏果然不错,怪不得几个孩子都愿意跟他来往。

  不过,冯唐对于贾琏第一天来能不能完成一百里的野外训练很不乐观,毕竟贾琏出身公府,娇生惯养,虽然浪子回头走正路,可是这越野跑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才成。

  不过,冯唐对于贾琏积极的态度很满意。

  冯唐当即写下一封密折,然后密封入匣,快马送回京都。

  却说贾琏与吴勇两个顺着官道而去,跑不过十里,吴勇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却咬牙坚持,并不要求歇息。

  贾琏不动声色,暗暗关注,又跑了五里,吴勇的速度越来越慢,几乎成了半走半拖了。

  这时,贾琏提议歇息片刻,吴勇迅速脱下铠甲,浑身的衣服已经汗湿透了。

  贾琏瞧在眼里,知道这个兵卒为什么十八岁才会通过考核,只怕是考核官员动了恻隐,不然,这种体能不可能通过考核。

  西山奉圣军中的兵卒,大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