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

第282章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282章

小说: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金芝不悦,朝武松一扬头:“喂,你们站远些,影响我发挥。”
  圣女年轻,教中很少有人见过她演武。这会子见她英姿飒爽站在校场上,哪能错过给教主戴高帽的良机,纷纷喝彩称赞。
  “将门虎女,名不虚传!”
  “圣女,使出我伲明教手段,给伊瞧个清楚!”
  “杀伊拉个骄傲气焰!”
  虽说她对面那位梁山小娘子同样美貌讨人喜欢,甚至有些楚楚可怜的萌感,但一看就是中气不足下盘不稳,神情怯生生的,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儿,气势上远远不如自家人。
  潘小园站在场中央,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凑上前一步,低声跟方金芝商量:“能不能就做个样子……”
  方金芝眯眼看她。过去一直受她恩惠,跟她客客气气的姐妹相称。今日终于回到主场,突然便有了些耀武扬威的冲动。
  朝面前怂兮兮的小娘子送去一个微笑:“六娘,听说侬方才当着我阿爸的面大讲什么,明教钱粮不足,即将破产?”
  潘小园一头冷汗,点点头,狡辩:“只是学术分析,绝非空口咒人。”
  方金芝再笑:“过去和侬一直做朋友,也没讲究过什么礼节。侬晓不晓得,教中人众见了我,都是该如何行礼的?”
  潘小园一个激灵,摇摇头。有眼不识泰山,现在行个大礼是不是晚了?
  “跟着你们梁山一路南下,饮食上一点没得照顾——”声音突然提高,一派苦大仇深,“侬阿晓得面饼、甜粽、咸豆花,有多难吃!”
  潘小园快哭了:“是我疏忽。”
  但心里也隐隐觉得,方金芝此时将自己一通数落,摆明了是给揍人找理由——那便是不太会下黑手的了?
  方金芝回头一笑:“王伯伯,吕叔叔,我出来得晚,勿识得规矩——今日这次比武,是怎么个比法?”
  王寅抢着告诉她:“教主发话,一局一炷香,点到为止。只比真功夫,不算书法、刺绣、抽陀螺、放风筝之类的旁门左道。嗯……水战也可以。”这最后一句话是临时加上的。
  吕师囊跟着赔笑,捧出一堆金银铜铁:
  “圣女,选个兵器伐?”
  方金芝摇摇头,表示不需要。
  又转头看看方腊,对阿爸做出一个自信里带着些叛逆的笑。
  然后步履矫健地走到潘六娘面前,欣赏了一下她那可怜兮兮的苍白容颜,慢条斯理地宣布:
  “我要跟伊比算术。”


第233章 世忠
  啪的一声轻响。方腊手心里那两枚盘了许久的鸽子蛋突然迸裂碎开; 一手的黏黏腻腻。
  方腊脸色发黑。小囡这是翅膀硬了,敢跟他对着干了!
  当然也怪他没从小督促她的文化课。女孩子家,认几百个字不就够了,还学什么写诗、作文、算数?
  一炷香燃不到十分之一; 方金芝就大大方方认输,跟武松秒杀包道乙那场所用的时间不相上下。
  两位小娘子目光对上,都是狡黠一笑。一个带着得意; 一个带着感激。
  鲁智深乐得合不拢嘴:“喂,你们输了!诶诶; 不许为难那小姑娘啊,洒家这弟妹是天生的账房先生; 比不过她; 实属寻常!不能怪你们圣女!”
  ……
  圣女任性放飞,梁山“五局三胜”。除了方腊方貌; 底下人谁都不敢有怨言。
  按照约定; 明教该与梁山既往不咎; 冰释前嫌。张罗着将这几位梁山好汉好好招待,住进了府衙。
  当然有言在先。双方不过是“盟友”关系,梁山军不尊方腊为首; 也不食菜事魔; 肉照常吃; 酒照常喝,见教主的时候披件白衣裳,招待明教使者的时候准备几样素菜; 是妥协的极限。
  一夜密谋。第二天清晨,北固山下,金山寺边,几艘小船悄没声出发,驶回扬子江北岸。
  灯红酒绿扬州城内,刘都督刘光世听到消息,乐得合不拢嘴。
  “什么?润州城拿下了?”
  只见来报信的梁山小军曹,叫什么董蜈蚣的,诚恳一点头,“仰仗俺们军师妙计,里应外合,先擒贼将,后降贼兵,兵不血刃,取了润州。”
  刘光世赶紧叫人拿来自己的兵刃披甲,问:“可擒得匪首?”
  润州城有行宫,驻防着“枢密”吕师囊和所谓的“江南十二神”,传闻方腊似乎也在城内视察。这要是一锅端了,该是何等大功!
  董蜈蚣禀报:“有伏诛的,有擒获的,俺们卢先锋、吴军师请都督前去检阅审查。”
  刘光世倒也利落,迅速摊派,带五千精锐部队前去接收战果,再点三万兵马,随后驻扎城防。
  虽然心中并非百分之百的满意。高太尉他们的秘密指令,让梁山和方腊军鹬蚌相争,死得越多越好。眼下梁山军似乎智商挺高,来了个“兵不血刃”,效率倒是高了,元气一分未伤。
  刘光世寻思着,下次进军之前,派双面线人去向方腊那边透点情报,莫要让梁山军一帆风顺。
  带了几个可靠的心腹、五千精兵,从瓜州渡口乘船渡江,大摇大摆来到润州府衙。一路果然满城遍插大宋旗,过往军士都是大宋官兵装束,找不出一个白衣明教徒,别提多扬眉吐气。
  衙门口,几个梁山首脑点头哈腰:“里面死尸太多,没得惊扰大人。请大人先去偏院稍候。”
  刘光世没多想,吩咐自己裨将:“军队先留在外面营地,我进去验收案卷仓库!”
  那虎头虎脑的裨将倒是多了句嘴,一口黄土味儿陕北方言:“都督,你老人家就……就带这点儿人进去?”
  “怕他作甚!梁山敢慢待我?官帽不想要了?”
  趾高气扬跨门进去。前脚刚一落地,只听后面大门一关,金光闪耀,刀枪并举,一群虎狼大汉凶猛围过来。
  “举起手!”
  “缴械不杀!”
  刘光世当场冷汗直流,第一反应,被暗算了!
  到底是经验丰富的武将,身上也有些本事,立刻拔出腰刀,喝道:“无耻匪徒,出尔反尔,其心可诛!给我冲——冲出去!”
  可惜随行的心腹自知寡不敌众,早就抱头蹲下,一个个乖乖的被缴了械。刘光世勉强抵挡了几招,几把钢刀横在颈边,也只好抖抖索索的投降,说道:“你们……你们究竟是……”
  武松收了刀,朝他一拱手,笑道:“对不住了。还请大人下道令,将你手下的大小军官,一齐召过江来。”
  潘小园藏在府衙后身,跟方金芝一人一盏茶,门缝里往外瞧,没错过一点动静。
  俩人悄悄商量:“外面那五千官兵是归侬梁山收拾。我随侬去看看,勿要出乱子。”
  从后门溜进小巷子。润州城内小路弯弯绕,沿路又碰见几个梁山熟人:周通、李忠、史进、张青、孙二娘,都是提前来城里交接的。都叫上。这就来到北固山下的军营边。
  明教军民都藏在后方,以便让真官军相信润州已破的假象。此时刘光世带来的五千精锐宋军,远远看到数倍的于己方、穿大宋官兵服饰的梁山军接近,本来毫无戒心,一转眼,已被团团围住,几千杆长枪精光锃亮,指向当中。
  吴用正在朝里面喊话。
  “列位的长官刘都督已经拱手投降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上天有好生之德,饶你们不死!各位兄弟也都本是黔首平民,家有老母娇妻稚儿,何必在这异乡枉送性命?不如迷途知返,快快投降是也!小生我保证大家的人身安全!晏子曰: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得不说,吴用的攻心之术已近炉火纯青。方腊在江南拥兵自立,三分靠计谋,七分靠传教,明教中还真没有吴用这种纯智囊。于是在劝降凡夫俗子的宋兵之时,还非得梁山吴学究出马不可。
  宋兵本来就并非什么精锐,一想到“老母娇妻稚儿”,再看看旁边包围的虎狼之军,人人面露为难之色,有些人当即就把刀扔地下了。
  领头的那个虎头虎脑年轻裨将倒是个硬气的,紧握钢刀,冲着吴用破口大骂:“子曰子曰,曰你娘个锤子!你们读书人满肚子坏水水,今日骗谁来!你们匪徒人多,额们大宋官军也不是怂蛋!今日投降反贼,纵然苟且偷生,来日有何面目去见父母祖宗!兄弟们,今日中计不要紧,咱们在北岸还有十万人马,不怕他们不来救!”
  一番气势磅礴的演说,宋军的士气又回复了三分。不少人握紧武器,朝江北投去希望的眼神。
  吴用冷笑:“这位兄弟倒像是条好汉。只可惜对面那十万人马,像你这样有胆有识之人,只怕是寥寥无几。等刘都督的劝降书送过江去,你猜猜还能留下几个?就算有人过江来救,难道不是只落得给你们收尸?孔子曰……”
  宋兵自然知道自己人有几斤几两能耐。吴用这么一说,又有人开始不坚定,互相看看,愁眉苦脸。
  突然宋军中有人扔下刀,举手过顶,飞快地跑了出去。
  “投降,投降!别杀我!”
  眼看洪水就要决堤,那裨将牛眼一瞪,手里钢刀直接甩出去,正斩在那逃兵大腿上。
  “谁也不许投降!二黑、大虎、刘小八,带好你们小队,东、西、北三侧,准备向江边突围!徐三亩小队掩护!听我号令行动,我来断后!”
  吴用大吃一惊。听这裨将的分派,乃是拼命的架势。就算最后能将这五千人绞杀,梁山方面也不得不付出相当的伤亡。
  赶紧说:“大家稍安勿躁……”
  旁边花荣却丝毫不担忧,做个手势,但见阴云压顶,北固山山坡上早就埋伏了数百弓箭手,都是花荣手下的精锐弓兵。此时抽弓拔箭,对准了下面的五千宋兵。
  “看我身后!若再抵抗,将你们一个个射成刺猬!”
  宋军哗然。那虎头裨将面如土色,纵然再勇猛无惧,此时也无计可施了。
  “拉满弓!”
  梁山军齐声呐喊,弓弦响成一片。宋军哪见过如此纪律严明的“匪”,何况人数有自己数倍之多。纷纷大惊失色。
  那裨将从身边亲兵腰里拔出一把刀,横在面前,冲上面叫道:“投锤子降!我们大宋子弟,做不出玷污父母遗体之事!但……”
  咬咬牙,一字一字叫道:“但这些军校,都是我从乡里带来的兄弟。那个‘子曰’,我跟你商量个买卖。你放我这些兄弟们回北岸,我韩世忠把脑袋割下来给你们,让你们去向你们大王复命!成不成,给个准话!”
  说毕,威风凛凛站在当处,刀刃横在自己脖子上,大有随时准备赴死的架势。
  吴用赞叹不已:“大丈夫敢作敢为,义气为先,倒是有我梁山兄弟的风范。”
  接着转向花荣:“这人是主心骨,留不得。先放箭把他杀了吧。”
  花荣还没表态,忽然身边一声大叫:“慢着!谁都不许动!”
  方金芝一惊:“侬做啥?”
  吴用也惊,回头:“哎唷,潘、这个、娘子……你怎么来了……”
  明明杀她未遂,却被她“既往不咎”,吴用眼下尤其的忌惮她,想躲又躲不过,只好恭恭敬敬打招呼。
  潘小园一双眼睁大,低声问一句:“那个裨将……说他叫、叫……韩世忠?”
  底下一声大喝:“不错!饿就是绥德韩世忠!字良臣!一生一世忠于大宋,你们嫑想诱我投降!放了我的兵,要杀要剐,都冲我来!”
  他每说一个字,潘小园鬓角冷汗便下来一颗。长脸大汉,虎背熊腰,三十来岁年纪,衣甲装束毫不起眼,谁能想到便是后世仅次于岳飞的中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