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

第252章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252章

小说: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烦你把那钗头儿的莲蓬芯子挑开。”
  史文恭难以置信地看她一眼,那铜钗做工粗糙,钗头装饰着最寻常的莲蓬荷花,充其量百文钱价值。那莲蓬芯子看似是焊死了的铜疙瘩,小刀用力一撬,咔的一声扭开来。只见内里中空,衬着一层棉花。棉花层里,骨碌碌滚出一颗圆润瑰丽的硕大南珠,手心一转,隐约七彩虹光。
  水夫人轻轻抽口气,双目放光,从没见过如此毫无瑕疵的稀世之宝。
  南洋海珠乃珠中真品,寻常女人得了哪怕小小一颗,还不是要精心镶在金银发钗儿上,就算是再寻常的姿色,得此点缀,还不是珠光笼人,行止生辉,徒增雍容?
  她呢?藏在破铜烂铁里,还特意给焊死了?
  史文恭忍不住笑出声来。如此守财之天下奇女子,世所罕见。
  潘小园苦笑:“两千贯,够不够?”
  水夫人将珠子接过去,捧在手里,层层包好。不由得又上下相看,寻思着,潘老板这一身朴素行头,里面到底还藏着多少财富?
  娇声一笑:“做定金么,那是足够了。不知潘老板有何吩咐?”
  宋时的牢狱等级森严。寻常犯事的百姓,通常是流配到牢城里服役做工,譬如过去的宋江、林冲,都是这般待遇;押送京城的重刑犯关在开封府狱,由中央接管审理;犯事儿的若是禁军后妃,自有皇城司、殿前司审理经办;官员犯大案,通常是移交大理寺;而需要圣上亲自询问的重特大级案犯,统统关押在御史台,简称“台狱”。
  方金芝作为大宋眼下头号反动势力麾下的关键人物,不出意料被直接打进了台狱。幸好当今圣上爱好广泛,对书画、蹴鞠和李师师的兴趣远甚于审理反贼。因此这许多日过去,暂未听说台狱方面有什么人命方面的动静。
  风门的沟渠网络四通八达。用不着在街上抛头露面,黑暗腥气里穿梭一阵子,直接来到位于大内右掖门外、尚书省前的御史台监狱外墙。
  几块小小的排水砖拆下来,正进入一家幞头冠子铺的后身仓库里。点上蜡烛一看,密密麻麻的全是漆黑官帽,颜色式样整齐划一,俨然一副静态的百官上朝。
  潘小园当即吓得缩回去了。两个风门小弟嘻嘻一笑:“娘子莫慌,这铺子老板是我们自己人。”
  她这才鼓起勇气钻出去,没出息地问一句:“我……我也要跟去?”
  史文恭从地道里出来,微笑接一句:“娘子不跟去,难道她肯跟我走?何况我们又不识得那圣女长什么样子。难道娘子要把台狱里的所有人犯都放出来不成?”
  潘小园唯恐天下不乱地心想,那不也挺好;口中说:“倒是我疏忽了。”
  几人都换了装束,乌黑的夜行衣、软皮靴、黑布蒙面,虽然是从下水道里钻出来的,仍然极有江湖侠客的风范。
  风门的几个小弟分头出去探路。水夫人坐镇指挥。不一会儿,一个一个的来了回报。
  “……东南二十丈有个废弃沟渠,直通御史台后身花园,只不过上面似乎挖成了池塘……”
  水夫人摇摇头。
  “……有个送货的巷道,可惜直对着牢城正门……”
  水夫人皱皱眉。
  “……踊路街小牌坊后面有个污水管子,无人看守,勉强能通人,但是越走越臭,估计是通向茅房的……”
  水夫人神情一动。还没说什么,史文恭插一句:“这个不成。”
  潘小园吁口气,真是急她之所急。
  水夫人嗤笑一声:“史老板也介意走这条路?话我提前放在这儿,正道儿是我们女人家走的。你又没收定金,若要反悔,自可请便。”
  这种拐弯抹角的纯生意人谈判,潘小园还听得云里雾里,史文恭已明白了,不自然冷笑一声,回:“倒是没听说你们办砸过事。”
  说完,一言不发地跟着几个小弟,消失在墙角阴影里。
  水夫人款扭腰肢,媚声邀请:“潘老板,请吧。”
  潘小园深吸一口气。史文恭最后那句话,也是有意给她定心。
  此时天已近晚,台狱大牢门口的一排守卫都等着换班,有看天的,有看地的,有悄没声赌钱的,还有些做出忠于职守的样儿,抄起家伙,打鸡血似的巡视一圈,然后瘫在长条凳上,闭目养神。
  但就算如此,也比寻常牢城多了十几倍的守卫。就算大伙全都吊儿郎当的干活,几十双眼睛,足以发现周围任何可疑的动静。
  除非……
  一阵香风飘过,拐角处响起一阵清脆的莺声燕语。一群浓妆艳抹的女郎,衣衫紧窄,弓鞋细瘦,嬉笑着沿街走过。明眼人一看便知,那是要趁夜去酒楼里卖曲卖笑的。女郎们有的已经开始低低吟唱热嗓子,婉转的音色细腻勾人,引得路人纷纷侧目。一个挑担子的脚夫看得太出神,直接撞上街边大牌坊,“哎唷”一声,担子里的青菜骨碌碌滚了一地。
  看守台狱后门的几位牢差大哥自然也不能免俗,赶紧把骨牌收起来,直愣愣盯着那群莺莺燕燕,心中痒起来,开始规划下卯后的行程。
  一个女郎突然转头一看,媚眼抛过来,低声对同伴道:“那个……不是、那边那位……看那刚猛劲儿……看那胸脯!要是他……我就算不收钱,也……嘻嘻!”
  旁边几个女郎你一言我一语的撺掇:“那就近前去看看嘛,嘻嘻,嘻嘻嘻!”
  声音断断续续的,几个牢子衙役色心大动,都觉得是在说自己。脖子伸长,挺胸收腹,盼着有那么百分之一的可能,天上掉下来个免费的李师师,够自己吹一年的了。
  这边心急难耐的看美女,那边又忽然来了两个袅袅婷婷小娘子,一个艳丽惑人,一个娇俏脱俗。虽然戴着帷帽面纱,不掩风流颜色。
  都呆了。今儿撞大运,眼福不浅。
  水夫人上来几个万福,“几位大哥,敝宅里的小公子年少无知,不知做错了什么,听说眼下在这儿受苦。这是我家老太君备的一点儿饭,恐他吃不惯里面的吃食,大哥们行行好,让我们送一遭如何?”
  台狱里关的都是重犯,绝无寻常小偷流氓之辈。不少人都是有些背景的,不巧政治斗争中落马牵连,要么就是一言之失,得罪了什么不该得罪之人。就连东坡学士当年也蹲过台狱呢。那狱中的犯人,自然也不能当做寻常的小偷流氓来对待——万一让家人朋友给活动出去,出去之后继续风光呢?
  于是狱中关押的犯人们,也就没有什么越狱的动机。台狱级别虽高,守备却不见得比寻常牢狱严格多少。众牢差对于请求“探监”之人也不敢慢待呵斥——何况是如此妖娆的一位大姐。
  潘小园听得呆了。水夫人平日里的话音已经够媚,此刻却有意将声音放得低沉沙哑,配合晃动帷帽下的隐约芳容,别有一股蛊惑人心的魅力。蓦地想起来,便是那日在下水道里和她谈判,她对自己用过的疑似催眠术。若不是当时身边有个百毒不侵的武松,说不定早就着她的道儿,乖乖将金子奉上,合作愉快了。
  再加上旁边的卖唱女郎们不断打情骂俏的打岔,极大地削弱了男人们的判断力。一个牢差慢慢的眼睛直了,露出白痴般的神情。随后,像传染了似的,大家纷纷点头,说:“正该如此啊……”
  水夫人再从袖子里摸出几块金子,笑盈盈托在掌心。牢差大哥们彻底投降:“娘子请进哈哈,快些儿个,送了东西说了话便回。”
  潘小园看得如痴如醉,跟着进去,夹壁里走了一箭之地,才想起来问:“哪儿来的金子?”
  风门不是头寸吃紧,当年见着她那十几两金子就眼发直么!
  水夫人低声笑道:“潘老板给的定金,难道还不够么?”
  潘小园大吃一惊:“已经卖了?”
  不得不佩服她的办事效率。
  “派人去低价典当了。等潘老板尾款送到,再赎回来便是。你若舍不得那珠子,也可以拿尾款换回来。”
  潘小园心中一动:“在哪儿当的?”
  水夫人懒洋洋回:“潘楼街合昌解库。”
  她乐了:“我的产业。”
  “态度不好。坑人太甚。”
  说不两句,已经让小牢子引到一排小耳房门口。潘小园抬眼一看,并不是想象中那种阴暗湿冷的古代牢狱模样,而更像是一个个小小简洁单间。白日已落幕,外墙上隔两三丈便是一盏灯,纵横连排。这样的光景让人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里面关着的,也许是身份特殊的犯人,也许是挥毫泼墨的考生。
  水夫人寥寥几句话,那小牢子就陷入了她的催眠陷阱,一脸恍惚地慢慢坐在原处。
  走廊里三五条岔道,不时经过巡逻的牢差。水夫人一把将潘小园拉到阴影里。
  “这人睡不了多久。别乱看,快找人。”


第211章 逃脱
  潘小园刚想说; 这两句话岂不是自相矛盾,忽然听到远处一声怒吼,回音撞在墙壁上铿锵作响。
  “一根筋的狗官,阿乌卵臭杂吏; 快将我们放了!我俩是老老实实生意人,让对头诬陷弄松才下的牢,你家牢里吃白饭; 还不是给国家添负担!我家是在杭州没错,已经在外面做了十年生意了!好好好我认我认; 我家是偷过漏过税,十年前瞒报了三十匹生绢、二十斤茶; 你们连这都查得出来; 我错了可以吧?我缴罚金,快让我出去!”
  潘小园心里一喜; 轻声道:“是郑彪!”
  而且话里话外提“我俩”; 想必是跟他师父包道乙关一块儿呢。包道乙十分聪明地节省体力; 一个字也没说。
  只是郑彪声音的来源听起来遥遥无望,似乎在两三层墙壁之后。只听郑彪扯了一会子淡,明显嗓音嘶哑; 说出的话都难以辨识。
  最后; 对面有人打断了他的哀号; 拖长了声音似不耐烦:“别吵别吵,吵得人不得休息。”
  听着声音苍老,倒挺淡定; 不知是哪位犯了事的大官,在这里凝思补过呢。
  郑彪气呼呼哼一声,不说话了。走廊里便只剩下那老夫子官员的喃喃低语,似乎是在念诵经书,聊以遣怀。
  “兴必虑衰,安心思危……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唏嘘嗟夫……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面危社稷也……”
  放眼环顾,一个个小单间里,似乎只有一少半关着人。但牢门厚重,门上多半只开着个尺来长的风洞,隐约可见里面一片颓然坐卧之躯。而里面的人若非扒在门边,也看不到外面的变故。算是有一定的安全。
  水夫人显然对此处的住客没什么兴趣,轻声自语:“不知道女牢在何处。”
  潘小园一怔。当初“协议”的内容,的确只是救方金芝一个人。
  但这两位若是坐视不管,似乎也不是太人道。况且……
  轻声提醒水夫人:“这两个男的本事都不错,要是能先救出来,能帮不少忙。”
  水夫人眼珠一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连带销售的良机,笑道:“那可得再加两倍的价。”
  潘小园咬牙:“好。”
  还不忘飞快地算一算。拿钱买命,平均下来一人两千贯,比武松的脑袋还便宜三分之一。如此豪爽大气的事儿一辈子没几回,这种投资稳赚不亏。
  循着声音慢慢踅过去。没几步,迎面走来两个巡逻的牢差,手里的灯笼照出模糊的影子。经过那老夫子官员的时候,居然还挺恭敬,朝牢里点了一下头。
  老书虫诵读声不停:“天作孽,犹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