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穿之夫妻的旅途 >

第144章

综穿之夫妻的旅途-第144章

小说: 综穿之夫妻的旅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惠你说笑了,我要是有那本事早就将满清赶回关外去了……是铁枪会的韩志邦韩大哥觉得他们既然夺了莲花湖做基地,就不宜太过张扬,所以才让我二人认下了这份名声!”梅念笙也知道这传言,所以尴尬的解释道。
      “那这次上海会盟,铁枪会的人来了吗?”刘利插话进来,终于说起了正事。
      “来了,我前几天还看到了韩志邦大哥……与他同来的还有郑氏新成立的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梅念笙回答道。铁枪会的总舵主虽然名义上是还在东兴担当联络的刘郁芳,但实际掌权人却是韩志邦,因为这本就是他的帮会,不过是因他心慕刘郁芳,才将自己这偌大基业送给了她,并将其推上了总舵主之位。
      “天地会?陈近南?”丽丽听到了熟悉的称呼,下意识的重复了一遍。
      “国姓爷大军败绩,仓皇逃回了厦门,可还是留下了几万军民来不及撤走,只得化整为零的当了满清的顺民!国姓爷大概也是觉得不能丢下这些人不管,所以才派了他的谋主陈近南来到东南,效仿我们同盟会,以那些来不及撤走的军民为根基组建了这个口号为‘天父地母、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梅念笙以为丽丽还不知道,所以详细解释道。毕竟这时候的天地会还没有一点名气,陈近南也不是那个“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的陈总舵主!
      “他们两家也在欧阳家住下了?”刘利问道。
      “没有,铁枪会在上海同样有据点,而陈近南则更加方便,因为这附近散落的郑氏军民不少。”梅念笙虽不知道刘利的用意,但还是恭敬地回答道。他和刘利是朋友,可既然加入了同盟会,就意味着成为了广南侯的下属,此时见刘利态度认真起来,自然要尊卑有别。
      “他们也还算谨慎,到底比那些江湖中人顾虑多些!”刘利点点头,又道,“我听说这次会盟已经半月有余,除了欧阳兄弟外,还有什么成名侠士参与其中?”
      “胜三爷与人为善,历来朋友众多,此次来营救他的成名侠客不下百人,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中原三剑’之一的‘大头剑客’夏侯商元!”梅念笙说道。
      “是那位‘镇三山,挟五岳,赶浪无丝鬼见愁’?我之前听说他是胜英的师兄?”丽丽好奇地插言道。
      “正是这位老剑客!他此时功力距离先天只有一步之遥,也正是有他在,一众桀骜不驯的江湖人才会那么听从指挥。”梅念笙点头确认道。
      “那‘三剑’中的另外两位,‘今古圣人’与‘红衣女剑’来了吗?他们作为胜英的师傅与师叔没道理不露面吧?”丽丽有些兴奋地追问道。她的‘第一女侠’任务虽然完成了,但对于当今江湖上的顶上人物还是心有向往的。
      “那两位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是大头剑客都联系不上,所以并没有到……”梅念笙也有些遗憾,要知道他同样对‘三剑’仰慕已久,“不过,这样的人物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才会出现,没准行动开始那天,他们就会现身了!”
      “营救行动定在了哪一天?”刘利再次发问。
      “在三日后,也就是胜三爷被明正典刑的那一天!”
      “他们是打算劫法场?”刘利和丽丽一听是相顾无语,这也太套路了吧?提前去劫下狱会死啊?在大白天的去劫法场,这是擎等着被人家打埋伏啊!

      第186章 非典型清穿67

      送走了梅念笙二人之后,刘利沉吟了一会儿,向身边的丽丽问道:“怎么样?看出什么没有?”
      “看出来一点,这次的事果然是清廷的陷阱,目的大概就是为了把胜英一系的武林人士一网打尽!而且……欧阳家那里有内奸,地位还很可能不低,否则不会让他们接受‘劫法场’这么个馊主意!”丽丽面色凝重地分析道。
      “丽丽,你猜的不错。”刘利赞许的点点头,补充道,“不过这样的计划应该不是顺治或满清高层制定的,那帮大老爷们根本看不起武林人士,他们可能会派兵直接来剿灭欧阳家的庄子,却绝不会设一个圈套等着武林中人去钻!”
      “嗯,这样的手笔明显是某个汉奸官员制定的,只有他们才会怕杀了胜英后被高手报复,所以才想着斩草除根!”丽丽说到这里顿了顿,继而似笑非笑地看向刘利,语气玩味地问道,“该跟我说说你的算计了吧?”
      “我有什么算计?你想多了!”刘利装作目光游移,否认道。他并非不想告诉妻子,只不过夫妻间拌拌嘴也是乐趣不是吗?
      “哼,还想瞒着我?你在京城刚听到这件事时心里就有了鬼主意了吧?”丽丽自然知道丈夫在逗她,但她也没拆穿,而是就势佯怒道。
      “娘子果然明察秋毫,小生拜服!”刘利装模作样地给丽丽作了个揖,笑道。
      “别贫啦,快点给我具体说说!”丽丽见此也有点忍俊不禁,可还是板起面孔道。
      “遵命~~”刘利拉了个长腔,直到丽丽快要真的生气时才反问道,“你有没有想过把整个十三省总镖局全部吸收入同盟会?”
      “把十三省总镖局吸收入同盟会?那可感情好,我们的情报网和据点一下子就铺满全国了……可有这好事吗?”丽丽凝眉想了想,回答道。
      “要是没这个可能,你以为陈近南为什么会来凑这个热闹?”刘利嘲讽的笑笑,接着道,“他的天地会可是草创阶段,事情多的很啊!”
      “难道不是为了刷声望?”
      “刷声望只是一部分原因,最主要的是他想让十三省总镖局为其所用!至不济也可以与胜英一系的侠士结个善缘,日后借用他们渠道时也容易开口!”刘利给丽丽分析道,“不过他怕是也看穿南京那边的陷阱了,所以才会只露了一面后便当起了隐形人……他这是打算先观望观望呢!”
      “陈近南这种没什么本钱的都把十三省总镖局当成肥肉一样……你怕是也早就盯上了吧?当初你带着贾斌久去拜会胜英果然不是什么偶然……”丽丽若有所思地看着刘利说道。
      “自然,遍布全国的人脉、渠道谁不想要?”刘利倒是坦然地承认了,“而且这次确实是一个好机会,等到他们陷入埋伏、处于绝境之际,我们突然出手帮他们逃出生天。以胜英那一系人的知恩图报,肯定会为我所用!”
      “陈近南必然也在打着这个主意,你确定自己能抢的过他?”丽丽好笑地问道,她这时候觉得刘利真是霸气,丝毫都没把南京城里的清兵放在眼里。
      “如果埋伏的人很多的话,陈近南肯定不敢出手的,天地会现在还很弱小,根本做不了什么!”刘利不以为意地说道。
      “那你又有什么准备和倚仗?我们在东南的人手也不多吧?”
      “我最大的倚仗就是咱们脚下这艘‘克劳福德号’啊!满清的内河舰队在去年已经被郑成功一扫而空,就连沿岸的炮台也都被毁掉了!以‘克劳福德号’的性能与火力在这里根本没有对手,到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在长江上炮击南京城!”刘利自信地道。
      “是啊,一旦我们炮击南京,那满清肯定就顾不上那些江湖人士了,他们自然也就逃出生天了……”丽丽闻言恍然,随即看了看刘利,不确定的问道,“你在北京时就算到满清会有埋伏了?”
      “那倒没有……不过我从来都不看好那些江湖人的组织能力,所以他们九成九会在营救前泄露消息,难免不出些状况……”刘利简单说了说自己当初的想法。
      而在刘利夫妻两个谈论着胜英营救计划的同时,陈近南也在和自己的手下说着这个事。
      “总舵主,钱兄弟已经从南京回来了,据他打探到的消息来看,鞑子果然是没安好心!”一个大约三十多岁的汉子恭敬地向陈近南禀报道。
      “哎,果然不出我所料……”陈近南长叹一声,又道,“可惜我们在江湖中声名不显,说出的话没有分量,否则定要再去劝一劝欧阳庄会盟的英雄们!”
      “总舵主不必自责,您之前就已经提醒过他们,可他们一个个都自负得紧,根本不听人言,又怪得谁来?”之前那个汉子愤愤不平的道。
      “总归是我汉家的英雄豪杰,就这么被人算计实在是让人于心不忍……”陈近南感慨了一番,随即话锋一转,问道,“铁枪会和同盟会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铁枪会对与我们合作的事含含糊糊,就是不肯痛快答应……而同盟会的梅大侠今天上午出去了一趟,但他武功太高,我们的人跟不上,并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铁枪会是还在记恨我们抛下张尚书的事啊……”陈近南无奈地摇摇头,心里琢磨着,“梅念笙出去见了谁呢?难道是那位‘飞霞奇剑’?”他想到这里,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当年在船上一剑便击败了他八个手下的美貌女子。别人不知道‘飞霞奇剑’就是同盟会总舵主,可他却是早已猜到。
      “总舵主,这件事我们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插手?”那汉子见陈近南久久不语,壮着胆子请示道。
      陈近南闻言脸色变来变去,好一会儿后才舒了口气,吩咐道:“算了,把人手都撤回来吧!这事风险太大,一不小心我们就要元气大伤!”
      “遵命!”那汉子先是应诺一声,然后才道,“可我们之前既然已经露面,也不好就突然退出了,那倒显得我们是怕了……”
      “无妨,营救那天我亲自跟着他们走一趟就是!以我的武功,即便是被清军包围,想走却也不难!”陈近南豪气干云地说道。让得屋内的手下全都敬佩不已。
      ……
      九月十七正是胜英明正典刑的日子,在前一天,刘利便让人传信给梅念笙,告知满清可能有埋伏的事,还叮嘱他如果事有不谐可退往江边,以便他进行接应。而刘利之所以事到临头才通知梅念笙,就是怕他沉不住气将消息透露出去。要是他这一支奇兵被欧阳家的内奸提前知会了南京,那可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
      “克劳福德号”也在九月十六日的夜里起锚,然后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直奔南京而去!
      不似那些已经身在南京,正准备劫法场的江湖人士的悲壮、忐忑,夫妻二人却是轻松地很。刘利甚至指着岸边的杨柳对丽丽笑言道:“你真应该感谢这些柳树,若不是它们我还想不到那个让顺治封你为‘第一女侠’的主意!”
      “哦?这怎么说?”丽丽来了兴趣,好奇的问道。
      “你可知杨柳为何姓杨?”刘利嘴边含笑,不答反问。
      “杨柳是姓杨的?我还真不知道!”丽丽摇摇头。
      “传闻隋炀帝开运河、下江南,以宫女拉纤,又怕暑气重宫女受不了,这才在岸边遍种柳树……最后他为了酬劳柳树的功劳,大笔一挥将其赐了‘杨’姓!”刘利轻笑着解释道,“我在北上时看到这岸边的杨柳,灵光一闪下才有了那个办法!”
      “原来‘杨柳’是这么来的……真是长见识了!可刘利,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你只是小学肄业的学历吧?丽丽没有把最后一句说出口。
      “刘一舟虽是武人,但毕竟家中有世袭的官位,该读的书都读过……”刘利自然知道丽丽有什么潜台词,所以满头黑线地回答道。他的丽丽关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