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玉皇大帝前传之为爱而生 >

第5章

玉皇大帝前传之为爱而生-第5章

小说: 玉皇大帝前传之为爱而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丈师傅,这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他是天下人的,我希望你能让他对得起天下百姓。”
  方丈看着牵着孩子的手的女子,目光坚毅,神色清明,不似普通人。站在她身旁的孩童,明明只是一个孩童,可是那双眼睛,不知为何竟让方丈真的感觉到一种君临天下的威严气势。一瞬间了然于心。
  “阿弥托福。施主请放心,老衲懂了。万物皆讲缘,与佛结缘,善心善果。我佛慈悲。天下苍生之疾苦,终有善结之日。”
  后,方丈对夏俞觞一直悉心教诲。几年下来,深感当年所感,这孩子是天下人的,果然是。虽然顽劣,但心性善良,明事理,才思敏捷,小小年纪,已经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冷静,沉着。
  方丈记得,夏俞觞五岁那年,将一只折断翅膀的小鸟,带回房中照顾数月,之后放飞林中。
  六岁那年,一伙强盗入寺,烧杀抢夺,夏俞觞不但不惧,还把寺中重要经文从火中救出。最后强盗被打退之时,夏俞觞竟然对他们说:“善恶终有报,行不义之事,想想家中父母。”
  七岁那年,下山采药,和唐七一起,竟拾到千年灵芝,并未采摘,而是回来告诉他:“师傅,娘亲说过,千年灵芝,灵丹妙药,今,并无用处,待到需要之日,必是救命良药。”第二天带他去寻灵芝位置。
  八岁这年,已经开始懂得将所学武功自行融会贯通。有时候,方丈只给他一些秘籍,让他自己研究,几日之后,方丈就会发现夏俞觞不仅将图中所绘拳法学会,还能衍伸出一套新的剑法。
  这个孩子,必非凡人,今乃天下大幸。
  当今天子,昏庸无能,每年都有很多人逃到寺中避难。落阁寺虽然地理位置偏远,远离皇城脚下,但是,方丈每年从来寺中避难的人口中都能感受到天下百姓的疾苦。征兵,征粮,几乎每两年就要有一次征战,百姓受尽战乱之苦。
  每到此时,方丈都希望眼前这个孩子快点长大,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
  夏俞觞并不知道,他的成长寄予了多少人的期待。他也不知道,从他还未出生甚至从他还未轮回转世,他的这一生就被寄予太多期许。
  烨帝只要有时间就会站在冥悬镜前,看他的九皇子在人间的情况。不知为何,烨帝总是隐隐透露着不安。夏俞觞自小便是重情重义之人,待到长大,若真是爱到刻骨铭心,那他还能克服这爱而不得的一劫吗?会不会像当年的自己一样,拿放弃帝位来换取做一个凡人,和自己所爱之人过普通的一世。想到这,烨帝又陷入沉思。
  而,夏俞觞,在这么多人的期许之中,终是一点点长大。
  十八岁那年,刘裳殊告诉了他所有的身世。
  “俞觞,你不要恨娘。娘是爱你的,只是娘一直知道,你是这天下的,你爹就是为这天下百姓而死。娘不是要你为父报仇,娘只是要你履行对天下百姓的责任。当今天子,倘若贤明,我就不会告诉你这些,我每日放养信鸽到京城探取消息,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去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可是皇上不仅不放梁赈灾,还征兵打仗。俞觞,娘要你记住:作为皇子,天下人的命才是你的命。天下百姓在受苦受难,你不能躲在这个小村庄独享安宁。”
  夏俞觞听着娘亲的话。心里不知是何感受。他自是为当今圣上的昏庸而愤怒,为百姓的疾苦而担忧。只是,十八年以来,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要踏上拯救苍生这条路,他也从来没想过,这些苦难是要他来终结。
  夏俞觞一夜无眠。
  第二天刘裳殊将秦沣留下的遗诏和玉佩交给夏俞觞:“俞觞,你出了鱼人村,一直向东走,若经过沧州,替我回去看看你外公外婆还有舅舅,他们在沧州开钱庄,刘家钱庄。还有,你到了京城之后,万事小心,先去丞相府,一切事情都要和丞相商量。你父皇当年告诉我,满朝上下,只有丞相一人信得过。这些你都记下了吗。”
  “孩儿记下了。”
  “好,那吃过早饭你就出发,天黑之前就能到达双拥城。记住,经过太谷村,不要进去,从村头的河边绕过去。记住了吗。”
  “孩儿记下了。”
  “那快吃饭吧。”
  夏俞觞无心吃饭。心里莫名的激荡着。看着娘亲这些年的不易,心里一阵酸苦。
  “娘,孩儿不孝,不能留在你身边照顾你了。此去,不知何时还能再见到娘。”夏俞觞说着跪下,磕头。
  “儿,娘。。。。。。娘也舍不得你。。。。。。只是,只是。。。。。。总之,你要答应我,一定要活着,一定要活着回来见我。娘会一直等你回来。”刘裳殊此时已经泪流满面。
  “娘,我答应你。”
  又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夏俞觞才背起包裹,起身离去。
  先去向唐七告别,唐七震惊半晌,细细回顾,却也觉得这样一个人是皇子也实在是合情合理:“俞觞,保重。”
  又去落阁寺和师傅师兄告别:“去吧,阿弥陀佛,木青,天下苍生,皆一家之亲,为亲人而战,心明天助。”
  之后,向着鱼人村的村口走去。
  不管面前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夏俞觞知道,这是他必须走的路。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父皇用生命为他指定的路,那个甘愿隐藏在鱼人村过贫苦日子的娘亲用半生年华为他指定的路。
  走向未知的世界。
  要么成功,要么毁灭。
  夏俞觞的脚步,渐渐的不那么踌躇,开始变得义无反顾。                        
作者有话要说:  

  ☆、太谷村的秘密

  这日,夏俞觞刚走出鱼人村不久,唐七突然追上来。
  “俞觞,我陪你一起去。我想好了,我们既然是结拜兄弟,理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唐七面色严肃,深思熟虑之后做好的决定。
  “唐七,此次进京非比寻常,很可能是把命就留在了京城。你想好要和我同去吗。”
  “俞觞,你我从小一起长大,还分什么你我。命又算得了什么,几十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与其在鱼人村平平淡淡虚过一生,不如也为百姓做点事。”
  “嗯。好。唐七,谢谢你。出门在外,我们万事小心。”
  “俞觞,你放心,我有分寸。为避免节外生枝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扮成进京投奔亲戚,我是你的仆人,以后叫你公子。”
  “嗯。好。”
  两人按照母亲嘱咐,出了鱼人村之后一路向东走去。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大半年应该可以走到京城。母亲特地嘱咐从河边走,绕过太谷村,切莫靠近。
  从鱼人村向东走出几十里之后就太谷村。
  两人行至太谷村时正好日落黄昏。行走一天,又累又饿。一早就出发,本来到太谷村应该是晌午时分,沿河流绕过去,傍晚时分应该已经到了邻村——双拥城。只怪两人在刚走出鱼人村不久就遇上一群强盗,这一打一折腾就把时间耽搁了,除此之外倒也没损失什么。
  太谷村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村庄,从村子存在那天开始就有个规定:外村人不许进入,本村人亦不踏出太谷村。
  这个传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总之是从夏俞觞和唐七有记忆以来,他们的娘就告诫他们不许踏入太谷村半步!夏俞觞现在犹记得当时他娘脸上的神情,是严肃隐约又包含着恐惧。夏俞觞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村子里有几个小女娃,也就和他们年纪差不多,在元宵节的时候到邻村看花灯,后来贪玩,误入太谷村,就再也没回来。村里几个壮汉带着刀棍去寻人,竟也是再也没回来过。从此,鱼人村老老少少都对太谷村谈虎色变,避而远之,从不靠近,尤其是村里的小孩子,自小就被严加看管。
  夏俞觞小时候很淘气,人小胆大,他娘越是不让他靠近太谷村他就越想去看看太谷村究竟是什么样子。十岁那年,有一次和唐七两个人吃过晌午饭瞒着他娘想去太谷村看看,两人走了两三个时辰,到了太谷村附近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两个小小的人,彼此壮着胆,拿着师傅给他们的剑,在太谷村外面徘徊着,好奇心驱使他们来到这,可是站在村边,两人又被周围萧杀肃穆的气氛吓到,不知道进还是不进。俩人一直躲在村头的林子中,想进又不敢进。
  正在这时候,突然见几个黑衣人,人高马大,个个面向凶残,身后背着刀剑,正从太古村走出来。夏俞觞和唐七吓得赶紧躲起来,两只手牵在一起,还是忍不住要发抖。屏住呼吸,连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
  只见几个黑衣人一直走到林子里,然后开始用工具掘土,挖了一个很大的坑,然后又有几个黑衣人过来,身后背着黑色的大口袋,将口袋扔进坑里,夏俞觞和唐七清楚的看见口袋一直在动。想到村子里失踪的人,又看着眼前的情景,夏俞觞和唐七用手捂着自己的嘴,一直抖着。
  直到黑衣人将坑子填上,又返回太谷村里,又过了好一会,夏俞觞和唐七才能不嘚瑟,才能站起来走路,两个人几乎是一路跑回鱼人村的。回家看到一直等在村口的娘,夏俞觞第一次觉得,他娘说得对,不许靠近太谷村!
  夏俞觞和唐七都把那次的事藏起来,没对任何人提起过,只是做了很长时间噩梦。以后也再没敢踏进太谷村半步。
  而十年后的今日,两人又站在太谷村的外面,还是当年的那个树林。虽然十年前的那个夜晚着实让两个孩子噩梦不断。但是时至今日,十年,足以让他们对太谷村的好奇战胜恐惧。
  “俞觞,当年我们俩是躲在这几棵树后面吧,还是这几棵。”唐七笑嘻嘻的在树林里穿来穿去,把当你没敢仔细看的情景都好好研究一下。
  “是这里!你当年不是吓得把树皮都扣掉了吗,所以十年了,他们还是长不大。你看,病怏怏的,都是被你摧残的。”夏俞觞也忍不住开玩笑,指着几株不到膝盖高的灌木对唐七说道。想起自己当年的糗样,也没比唐七强多少。
  “你还不是把我的胳膊抓破。”
  “哪有,我明明抓的是泥吧。”
  “不知道是谁跑得像被狼追一样。诶,俞觞,我当年还跑丢一只鞋,回去被爹罚不许吃饭。”
  “哈哈,我娘知道我去太谷村,气得掉眼泪,一边哭一边要打断我的腿,说对不起我爹,我爹都死那么多年了,有什么对不起的。我连他老人家面都没见过。”玩世不恭的语气。
  “俞觞,你说这话可是大逆不道,要杀头的。”唐七面色突然严肃起来。
  夏俞觞收回那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神情也变得严肃。沉默了几分钟才说;“唐七,我娘昨天才告诉我爹是谁,今天我就不得不踏上这条可能再也没有回头路的路。我愿意为这天下苍生去征战沙场,去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我只是痛心我娘,年纪轻轻就守寡,背负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将我养大,然后目送我离开,从此天天一个人,为我担惊受怕。我娘的一生,是为两个男人而活。”夏俞觞语气里是无奈,是心疼,亦是可怜。
  “俞觞,即使姑姑她不是为自己而活,她也是在为她挚爱的两个男人而活。虽然这两个男人都不会陪在她身边,但是会一直在她心里。我想姑姑她始终还是幸福的。至少她是爱着的,也被爱着。不像我娘,终其一生,也没能得到我爹的心,将来有一天含怨而死。而我爹把自己的一生耗在一个已逝的人身上,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