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此去经年-高校青春事件 >

第11章

此去经年-高校青春事件-第11章

小说: 此去经年-高校青春事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就各位,预备!”砰!一声枪响!

  四位女士窜了出去,手握接力棒,但是排在第二道的农机学院的女辅导员真是给我们长脸,那速度,那身姿,那动作简直就是一个专业的田径运动员,她以绝对的速度在第一时间领先于其它跑道的选手,而且很多现场的男生都看傻了,欢呼声、口哨声一路伺候!

  “美女,加油!美女,加油!”学生们都在有节奏的为自己学院的辅导员加油助威。

  在首棒和第二棒交接后,农机学院依然稳居第一,全校师生们领略了农机学院教工的风采,甚至有其它院系的学生倒戈为我们的女辅导员加油,那场面让每一个农机学院的学生无不为之动容,无不为自己是农机学院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可是在第二棒和第三棒交接后,一切都改变了。

  只见农机学院第三棒的选手拿到接力棒后,在领先第二名选手足有10米的距离上开始起跑,可是这位选手的跑步姿势怎么看怎么也不像人类,简直就是一只站立起来的狗熊,他拼命的挥动着自己那粗壮的胳膊和走形的腿,我们发现他身后的选手在一点点的接近,而他用比乌龟快好几倍的速度在跑道上气喘吁吁的奔跑,那身形好像是刚刚被群殴后打得满身肿胀一样的肥硕的身躯,我们庆幸于幸亏农机学院前两棒选手此前建立了巨大的领先优势,否则这位选手会毁了前面两位美女所有的努力!这位膘肥体壮的选手是我们的辅导员“朱导”!

  可是我们那不祥的预感还是成立了,在即将与最后一棒交接棒之前的弯道处,“朱导”没有控制好自己双腿的动作频率和幅度,结果自己的左腿绊到了自己的右腿,在宽阔的跑道上;在全校师生的关注中;在山呼海啸的欢呼声和助威声中;在离最后一棒的选手不到10米的地方轰然倒地,那动作让我想起了一个流传于民间的成语——饿狗扑屎!

  然后我们看到了在他倒地的地方拍起一片烟尘,像一颗手雷爆炸后崩起的烟雾,紧接着我们看到了在没有散去的烟雾中窜出了一个矫健的身影,不是我们的辅导员,然后又一个男运动员窜出烟雾,也不是我们的辅导员,后来我们看着一个个从烟雾中飞奔出的身影都不是我们的“朱导”,我靠!人呢?

  在最后烟雾散去的前一刻,一个臃肿的身影终于爬起来,坚持着向前方跑去,而他的后面已经没有人了!我操!“朱导”就这样顺利的完成了从第一向倒数第一的转变!这时我看到我身边的很多农机学院大一学生都转过脸不忍心再看了,而有些女生已经流下了泪水,那泪水好像与光荣和拼搏没有关系。其它院系的学生们则是在第一时间开怀大笑,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学生也喷出了眼泪,不过请注意:那眼泪是笑出来的!

  不过不放弃的“朱导”还是坚持着将手里的接力棒交给了农机学院最后一棒的男辅导员,于是那位辅导员在拿到棒后一路飞奔,那架势好像是要打架,那绝对是想摆脱耻辱一样的飞奔,我们都完全理解他的心情,虽然一切的错都不在他!那风驰电掣的速度让在场的所有观众惊讶,紧接着是响彻体育场的掌声,请注意:这掌声和“朱导”关系不大。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是“朱导”为最后一棒的选手提供了这个孤独求败的局面,在这位辅导员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冲过终点的时候,他也完成了足以震撼一批人的一个壮举,他超越了他前面的一位选手,是凭借绝对速度超越的,而被他超越的那位选手也输得心服口服,因为他没有像我们“朱导”一样的摔倒,而是在运动战中被人超越。

  于是教工4×100米接力完美谢幕,各院系名次落定,农机学院排名倒数第二,曾经在比赛的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里面都稳居第一,最后还是完成了惊天滑坡,在其它院系欢呼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两位“朱导”任命的临时负责人搀扶着他回到我们农机学院的队伍里面,我看到他全身都是土,额头和鼻子上还有和跑道接触时擦出的血迹,他破相了!头发里面好像还有沙子,那场面惨不忍睹!而大家也将掌声送给他,不过那掌声更多的是出于同情和怜悯!“朱导”也用仅有的力量挥起右手向我们致意!感谢我们的支持,当时我还不明白为什么不用双手致意,不过在运动会结束后,我看到“朱导”的左臂上绑着一块木板还挂着一根绳子……

回家
伴随着那许多无奈和欢乐,还有一点点失落感,九月被经过,接下来我可以享受国庆的七天假期了,那时对家的想念已经超越了对于未来的期待,而且在沈阳的这一个月的不成功的收获还是让我把回家与父母相聚当成当时改变心情的一种的寄托,而每次打向家里面的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我想这几乎是所有在读大学生与家里面的父母联系时的语言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对知心的朋友表述自己的失落和隐私,也可以在“不再一个人走”的时候向自己的恋人诉说生活的琐碎事和当事者的不坚强,但是却不愿意将这些话完整的讲给父母,因为他们不能来到高校陪我们一起生活,而且他们会担心,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乘着列车,我回到了家乡,我选择了夜车,因为是在运动会结束后第一时间上车,想早一点到家,火车在半夜十一点到站,下车后我看到父亲在出站口等我,而母亲此刻在家里面准备晚饭,他们都没有吃晚饭,等我回来一起吃,我看到父亲,很高兴,真的是感觉回到家乡回到家,在沈城的一切委屈都不算什么了,都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我没有拥抱父亲和母亲,虽然我很想家很想他们,但还是不习惯于那种热烈的表达,他们看着我吃饭时高兴的样子比他们自己吃的还香,饭后我和父母聊了我在沈阳的大学生活,他们听到的是我当上了临时负责人;为同学们服务;锻炼了自己的办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他们不会听到我在高校最初的不适应和那些尴尬的经历,因为虽然我还不成熟,但是我已经在走出家乡后开始成长,在通向成熟的路上一路追赶,所以关于那些不成功的经历只与沈阳有关,而不是家乡,更不会将给他们听。

  我喜欢李宗盛的那首《远行》的歌词“时间不停,时间不停,原谅我依然决定远行,当所有等待都变成曾经,我会说很多精彩的故事给你听……”

  在国庆的假期里面我和高中复习班的同学们见了面,也一起聚了聚,在他们面前我变得比在沈阳时健谈与自信,对了,我还去看望了高中时的班主任,在她面前我真实的诉说了我在大学最初一个月的经历和不适应,而她在认真的聆听后告诉我:“你只要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你做过什么工作大家都看在眼里,总有一天你会得到认可和肯定的!”

  还有,我在电视机里面看到了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建国50周年的国庆阅兵仪式,那壮观的场面让我心潮澎湃,为自己的国家骄傲,也感叹于时光带来了国家的巨变,繁荣和富强可以被我们看在眼里。

  时间真的好快,母亲的做的菜是怎么吃都出不够;家乡话是怎么听也听不够;家乡的海是怎么看也看不够,可是生活还要继续,我却不得不面对着再一次踏上列车去继续我的求学之路,既然选择了大学就要同时接受她的所有精彩、快乐和她的不完美,但是身处高校,在经历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时候,她也会让你成长,这就是生活,在我们没有能力选择生活的时候,有些时候可能会被生活选择吧。

  在国庆的假期经过时,我再次登上了开往沈阳的火车,父母依然和我一起来到车站,但是与一个月前不同,这次他们没有上车,而是买了站台票,在车下目送我乘坐的列车开动,他们不能与我同行,我看到母亲又流下了眼泪,那泪水在火车缓缓开动一直到我透过车窗看不到她为止都没有停下,而父亲没有流泪,他只是看着我,看着这个在这几天诉说着自己如何出色的儿子去那个北方的大都市去继续他辉煌的明天,他们为我骄傲,他们也为我惦念,他们是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当车窗外没有都市的建筑,而只有远处等待收获的庄稼和一排排秋天的树,列车驶出家乡,列车上播放着为乘客准备的歌曲,一首一首,我听到了刘德华的那首歌。

  “我的家就是我的城堡,每一砖一瓦用爱创造,家里人的微笑是我的财宝,能回家才知道自己真的重要……”

  那样悠扬的旋律留在开往沈城的列车上,与那音乐一起留下的还有我的眼泪。。 最好的txt下载网

迎新晚会
在上个世纪的最后一个国庆节经过之后,我回到了沈阳,继续我的大学,其实此前不论是适应还是不适,可能都是某些初入高校的学生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慢慢的都会适应,都会由于时间的流逝淡了最初对家的强烈想念;都会随着对室友和同学的熟悉逐渐的摆脱最初的孤独;都会随着对于高校式生活节奏的掌握而开始心中的梦想,曾经在一本叫做《思念里的流浪狗》的书里面看过这样的描写:人在什么时候最想家?可能随着年纪和经历以及离开故乡的时间的增加,那些漂泊的人在受伤的时候最想家。

  伴随着我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和与同学的熟悉,渐渐的也没有了最初的难耐,在10月的中旬我们迎来了农机学院一年一度的迎新晚会。

  迎新晚会就是学院每年在新一届学生入学之后组织的一台由老生和新生同台演出的综合性晚会,只要你想参与,都可以报名,在经过系里面绝对不正规的审查之后,你的节目就可能被列入到当晚的节目单里面,你就有机会在全学院的新生和老生的注视下展示你的才艺,我们上面的师兄师姐会将他们排练好的节目在这一晚演出,示意他们欢迎我们加入农机学院这个大家庭,而我们新生当中一些有表演欲望的学生也会在这个舞台上将自己隆重推出,告诉全学院的师生,一个新的货色出现了,他或她会让你知道,他们会带来新鲜的气息,当然为了表示学院对新生的强烈欢迎,学院里面的各级领导和辅导员也会在晚会上面展示自己除了教学和管理之外与平常的严肃所相反的一面,会温和或活跃的拿起麦克风与台下的我们互动,至少在那一晚的舞台上他们是作为我们的朋友出现,而此后在学院大楼里面见面时,他们又会恢复长久以来的“冷酷”的一面。

  那天我们早早的就坐在校俱乐部的前排座位上,学院按照学生的年级将大家从前至后,自大一至大四的顺序安排就坐,这个俱乐部往常在周末都是为学生们放映电影的,所以举目看过去就是一个小型的电影院的格局,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学校和学院里面一些较为重要的会议以及各院系的迎新晚会和毕业生欢送晚会都是在这里召开。

  在经过过于程式化的院系领导依次讲话后,重中之重的文艺表演开始了,首先我们的主管学生工作的院长在劣质音响的伴奏下引吭高歌,演唱了邰正宵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说实话,他唱的确实很不错,很有气势,而且他很会调节现场的气氛,在演唱的间歇期间,伴随着音乐,他向我们大喊:“农机学院的同学们,我怎么只听到前排的欢呼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