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帝疆风云录 >

第30章

帝疆风云录-第30章

小说: 帝疆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老冰冷道:“小必费心机挑拨,本来就是这么回事。”

他倒是毫不避讳的承认了。

其实他说的是不折不扣的实情,只有弃卒保帅的事,那有弃帅保卒的!

说话间,神情骠悍汉子已到李诗跟前,抬手一指点向李诗。

李诗应指而倒。

神情骠悍汉子俯身扬掌,向着李诗的头劈了下去。

显然,他是要李诗死。

“慢着!”董老发出了一声轻喝。

神情骠悍汉子连忙收手回身,欠身望着董老等待吩咐。

只听董老道:“他是大内派来的,不能死在‘张家口’,可是他要是在‘张家口’失了踪,那就怪不着咱们‘平西王府’了,懂么?”

“是,属下懂,只是他怎么个失踪法,还请董老明示。”

董老道:“这儿有现成的好地方,弄他进来。”

他转身往他出来的那个山洞行去。

架着孙兰的那两个汉子,跟另一个,连忙让路。

神情骠悍汉子从地上抄起李诗,扛在肩头,跟在董老之后进了洞,那三名汉子架着孙兰走在最后。

董老走在最前头,一行人到了洞底,也就是赵云飞等人住的地方,董老用脚挑起了一处地铺。

地铺下赫然有块苋约三尺,长约五尺的石板,李诗当初来翻这个地方的时候,没掀这些地铺,所以没发现。

只听董老道:“掀开!”

如今只有那名汉子空着手,当然由他上前掀开了块石板。

石板掀起,底下赫然一个黑黝黝的洞口,不知道有多深。

董老道:“两个都丢下去!”

那汉子微怔,董老道:“当然是两个,那丫头不能碰。得民者昌,失民者亡,王爷如今要的是民心,只有让他们两个一起失踪了。”

:那汉子没敢再说什么。

神情骠悍汉子上前把李诗从黑忽忽的洞口扔了下去。

那两个也过来把孙兰扔下了洞口。

董老道:“盖上!”

架孙兰的两个汉子帮忙,砰然一声盖上了石板,震得山洞一阵颤动。

董老道:“把地铺还铺好。”

那两个汉子忙又把地铺铺好。

董老道:“好了,从现在起,不会再有人阻碍咱们的事了。”

神情骠悍汉子道:“董老立了大功,恭喜董老,贺喜董老。”

董老脸上泛现一丝得意之色,道:“就算有功劳,那也是大家的,不是我一个人的。”

会带人,还怕这些部属不对他忠心耿耿,不为他卖命?

神情骠悍汉子等四人忙躬身:“谢董老。”

董老道:“走吧!咱们迎接娘娘凤驾去。”

他先掠了出去。

神情骠悍汉子等急忙跟了出去,刹时走了个干净,连壁洞里的一盏油灯都没熄灭。

第十四章

许是建了大功,大兴奋了、忘了。

这件事或许是忘了,可是另外还有件事,却是他们绝想不到的。

那就是在那块石板底下,那个黑忽忽,伸手不见五指的洞里,李诗正站在离洞口约摸有丈余高低的洞底,两手正托箸从上头落下来的孙兰。

原来李诗武功高绝,能让穴道移位,在神情骠悍汉子出手点他穴道的时候,他已把穴道避开了,然后假装昏迷。

他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接近孙兰,伺机相救,他没想到那位董老会来此一着,把他跟孙兰扔进这个洞里;让他们俩同时失踪,当他被扔下来的时候,他就赶紧平稳落下站好,正好接住了跟着落下的孙兰。

现在,尽管被关进了这个洞里,尽管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还不知道身周的情形,可是毕竟孙兰已经到了他手里了,可以说是平安了。

听听上头山洞里已经没有人了,李诗拍开了孙兰的穴道,孙兰醒了,一醒,立即惊挣:“畜生,放开我。”

敢情她以为还在那几个手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娇躯又被一双手抱着,那还能不惊急挣扎。

李诗忙道:“孙姑娘,是我!”

显然孙兰为之一怔:“李爷!”

“是我!”

“怎么会是您?”

李诗把来救她的经过告诉了她。

姑娘不抱了,一点也不挣了,乖得像只柔驯的小绵羊似的,而且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她身躯忽然泛起了轻颤,连话声都带着抖:

“多亏了您了,真是多亏了您了,谢谢您……。”

现在她不挣了,可是李诗却轻轻把她放了下来: “姑娘别这么说,是我累及姑娘……”

“不,您才别这么说,我不在意,真的,我一点都不在意……”

“姑娘请等一下,我来想办法出去。”

李诗急着出去,他应该急着出去,在一般情形下,任何人都会急着出去,可是…”

“慢着,等一等!”孙兰拦住了李诗:“这儿是什么地方?”

李诗告诉了她。

孙兰道:“出得去么?”

“现在我还不敢说,不过应该出得去。”

“不要紧,出不去也不要紧。”

这是什么话?

“姑娘……”

“要是出不去,就会困死在这儿,是不是?”

“不错!”

“要死也是咱们俩一起死,是不是?”

“不错!”

“我不怕,有你在,我不怕,能跟你一起死,我愿意。”

这又是什么话?

“姑娘……”

“真的,你来自‘北京’,而且你是官家人,只是到‘张家口’公干来了,一旦出去了,你很快就要走了,不会有一点留意,也永远不会再来了,所以,我宁愿死,宁愿跟你一起死在这儿。”

—李诗听得心神为之震动:“姑娘……”

“你不知道,现在我看不见你,你看不见我,而且也有可能出不去了,我才敢说这些心里的话……”

李诗心神再次震动:“姑娘,承蒙你看重,我很感动,也很感激……”

“我不要你感激,只问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留在这儿。”

“姑娘,我不会说好听话,更不愿骗你,我还有我的事,我必须活着,必须出去。”

“你是说你不愿意……”

“姑娘,我所肩负的事情,由不得我愿意或者不愿意!”

“可是,可是要是真出不去呢?”

“那也就没有办法了!”

“你就不能当真出不去。”

“抱歉,姑娘,我不能那么做。”

“难道,难道你心里一点也没有我?”

“姑娘,那是俩件事!”

“可是你心里有没有我呢?”

“姑娘,你是位好姑娘……”李诗在心神震颤的情形下,只有这么说。

“我是问你心里有没有我。”

“姑娘,你是位好姑娘,人人都会喜欢……”

“你呢,我只问你。”

姑娘她紧逼不放。

李诗只有咬了牙:“要说不喜欢,那是自欺欺人,可是我并不适合姑娘……”

“够,有你这一句我就知足了。”姑娘她突然哭了,哭着说:

“那你就试吧,看看能不能出去!”

李诗吸了一口气,平静了一下自己,然后腾身窜了上去,双手猛力往上一推。

砰然一声,石板飞起,落在一旁,震得山洞又一阵颤动,光亮同时从洞口照下。

李诗落了下去,就落在姑娘面前,姑娘不哭了,可是像带雨的梨花,楚楚可怜。

李诗忍不住手抚香肩:“姑娘……”

姑娘突然投进了李诗怀里,紧紧依偎,娇躯抖得厉害。

李诗不忍拒,他轻舒手臂拥住了姑娘。

这一刻,很静,也很美。

相信有情人都愿意这一刻时光永远停住。

奈何,这一刻并不太长久,姑娘她主动的挪开了李诗,低下头,红泛耳根。

李诗再度平静一下自己:“姑娘,咱们上去吧!”

他又抱起了姑娘,腾身窜了上去。

回到了客栈,天要亮还没亮。

在这时候回到客栈,自然是神不知,鬼不觉。

天色还黑得很,进了屋更是什么也看不见。

李诗点上了灯,孙和在炕上“睡”得正甜。

孙兰虽然在路上听李诗告诉了她个大概,如今见孙和在这儿,并没有感到意外,但到底是劫难妇来见着亲人,两行泪不免又夺眶而出。

李诗解开了孙和的穴道,拍醒了他,睁眼就看见了自已的妹子,孙和眼都瞪圆了,他突然抬手咬了指头一下,不知道是因为惨,还是因为惊喜,他一下子跳下了炕,叫道:“李爷,这不是梦。”

李诗道:“孙大哥,孙姑娘她回来了。”

姑娘孙兰流着泪叫了一声:“哥……”

孙和上前拥住了妹子,激动得也哭了,直问姑娘有没有怎么样,还不住的安慰姑娘。

姑娘孙兰告诉他,她平安没事,还说多亏李诗救了她,并且告诉孙和,李诗为了救她,不惜以身试险。

孙和满脸泪,转过头来道:“李爷,您是什么时候出去的,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李诗把经地情形告诉了孙和。

孙和道:“李爷,大恩不敢言谢,我……”

他转过身来就要往下跪。

李诗伸手架住:“说什么恩,倒是我连累了孙姑娘!”

“李爷,您要这么说,我们就更不安了。”孙和说。

说话间,屋外已见曙色,天已经亮了。

李诗没再说什么,改口道:“这次救孙姑娘的情形,孙大哥已经知道了,趁现在天刚亮,路上还没有什么人,孙大哥带孙姑娘快走吧,为免再生意外,最好暂时找个别的地方住。”

孙和道:“那李爷您呢?”

“他们还会有人来,看样子他们是把‘张家口’当做往京里进的根据地了,以我看吴三桂暂时还不打算大举用兵,他是打算用这些人暗中秘密进行他的阴谋,一旦这一方面得逞,使朝廷大乱,然后他再配合起兵,所以我必须尽快阻止他这方面的阴谋。”

“您一个人……”

“够了,这种事人多不一定好办。”

孙和还得再说。

李诗道:“孙大哥快带孙姑娘走吧,最好找个隐密处所暂避一阵子,我一旦找到了他们,可能就无法再兼顾你们两位了。”

孙和不真害怕妹子再落贼手,听李诗这么一说,就赶紧带着孙兰走了,怪的是姑娘始终没说一句话,而且很听话的跟着孙和走了。

孙和、孙兰走了,李诗倒没有急着出去,他熄了灯,和衣在炕上躺了一会儿,等到天大亮后,到前头吃了早饭,才从从容容的出了客栈。

出客栈该往那儿去,老实说,李诗自己也不知道。

他在山洞地下那个洞里,虽然清楚的听见那个董老说,要去接娘娘的风驾,可是那个董老并没有说要去那儿接。

所以他现在也不知道该到何处去找。

他曾经想过,董老说“接娘娘的凤驾”,这个娘娘是何许人?难不成会是“平西王妃”?

因为在吴三桂这方面,只有“平西王妃”才够格被称为娘娘。

可是“平西王妃”的年纪绝对不小了,她又不是武林中人,她能长途跋涉的到“张家口”来,领导这种行动么?

如果不是“平西王妃”,又何来娘娘!

李诗一时也猜不着,想不透,其实他也知道,这不是顶要紧的事,要紧的是得尽快找到他们,予以阻止。

可是,上那儿找他们去?

李诗心里想着事,脚下不辨方向的顺着大街走,忽然,他的目光扫到一条人影,一条黄色人影,他忙凝目看,看见了,那是一个身穿黄衣的汉子,正横过大街进入一条胡同。

这种黄衣,对李诗来说,有点熟悉,相当初他在“张家口”到“热河”的路上,碰到的“日月会”的人,就是穿这种黄衣。

那汉子难不成是“日月会”的人,真要是,他们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在“张家口”,是巧合还是……?

李诗脑海里这么转着,脚下也就跟了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