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金玉良颜 >

第8章

金玉良颜-第8章

小说: 金玉良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冯氏病了,西府由二太太宋秀珠掌家后,聂氏还是第一次来西府。



  她四十上下,眉毛很浓,眼角已有几道很深的皱纹。身上是刻丝十字锦的长身褙子,乌黑的圆髻梳得一丝不乱,只插了支翡翠镶面的乌木簪子。



  和聂氏一起来的,还有她的大儿媳陈氏和小女儿金琳琅。



  玲珑记得小时候常去东府,见过这位大伯母,是个说话很快的爽利妇人。她还在江苏老宅时,也常听人提起,听说大老爷金赦身体不好,金家这些年的生意实际上都靠聂氏打理,因此就连祖母金老太太也不敢招惹这个大儿媳妇。



  玲珑在老宅八年,也只听说聂氏回去过一次,那次聂氏回江苏娘家给母亲办丧事,带着孝不方便见人,还让人给玲珑带去一盒子点心。



  聂氏正襟危坐,宋秀珠坐在她的下首,看到玲珑和金媛、金妤进来,宋秀珠连忙让她们叫人。



  聂氏不拘言笑,看着三个侄女向她行礼,也只是微微颌首。她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玲珑身上。



  “这就是五小姐吧,一转眼长得这么高了,我都不敢认了。”



  她冲玲珑招招手,金四小姐金琳琅走过来拉起玲珑的手,走到聂氏面前,笑着说:“可不是嘛,这要是在别的地方面见到,我还真认不出这是五妹妹呢。”



  聂氏拉起玲珑的小手,上上下下打量着:“长得真像你母亲,是个美人坯子。”



  宋秀珠眼中闪过一丝反感,她终于明白这个大嫂为何纡尊降贵忽然来了,原来是为了玲珑!



  聂氏身为正室,自是看不起身为妾室的宋秀珠的。逢年过节,也只是打发儿子过来给叔叔请安。今天破天荒的过来作客,却原来是冲着金玲珑。



  宋秀珠在心里冷笑,聂氏娘家也是经商的,嫁到金家更是整日抛头露面打理生意,这种粗坯子最是眼皮子浅,全身上下没有一丝贵气,谁不知道五丫头是个什么身份,她竟然还跑过来拉拢,也不怕把霉气传到他们东府头上。



  “我说今天是哪来的香风把大嫂吹来了,原来是大嫂听说五小姐回来了,这才过来的啊。这倒是我的不对了,原该先让五小姐去给大伯母请安的,怎么反倒让大嫂亲自来看望一个小辈。”



  聂氏还拉着玲珑的手,听说宋秀珠这么说,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宋姨娘真会说话,前日你不是还去喝李侍郎孙儿的满月酒了,身边只带着媛姐儿,怎么没听你告诉同桌的太太们五小姐回京城的消息啊。若不是老宅来了亲戚,我还不知道咱们金家嫡小姐回来了呢。”



  这府里上下,早就没人敢叫二太太为“宋姨娘”,可聂氏就这样大咧咧叫出来,看都没看宋秀珠的脸色。



  宋秀珠在心里骂死了她,脸上却还是带着笑:“瞧大嫂您说的,五小姐刚从老家回来,对京城还不适应,妾身也是想过一阵子再让她去给大伯和大伯母请安的。”



  聂氏冷笑一声,目光落在玲珑脚上那双已经打了补丁的绣鞋上,便道:“那倒不用劳烦宋姨娘了,我这就接五丫头到东府去住些日子。”



  没想到聂氏不但是来看望金玲珑的,她还要把人接走。



  宋秀珠再看玲珑不顺眼,她也不想让聂氏把玲珑接走。整个金家,甚至整个京城谁都知道金家长房大太太不是省油的灯,玲珑那小蹄子本就是个有主意的,再让她有了聂氏这个靠山,日后还不知会出多少夭额子。



  她正想出口阻拦,没想到玲珑却已经在摇头:“谢谢大伯母的美意,玲珑要照顾娘亲,以后再到大伯母那里小住吧。”
第十三章 悄悄话
  见玲珑不肯去,宋秀珠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五小姐刚回来,过一阵子再去也不迟呢。”



  聂氏一双明眸紧紧盯着玲珑,微笑道:“难得五丫头有这份孝心,那就过一阵子再去吧。”



  玲珑给聂氏行礼谢过,忽道:“玲珑想麻烦大伯母一件事,不知。。。。。。”



  说到这里,她似是有意无意看了宋秀珠一眼,便不再说下去了。



  聂氏是何等精明的人,冷笑一声,对宋秀珠道:“宋姨娘若是不见怪,我这个当伯母的想和侄女单独说几句体己话儿。”



  宋秀珠脸色白了一下,有些不太自然,但很快又恢复了笑意,道:“外面那几株芍药开得正好,妾身陪四小姐出去看看吧。”



  玲珑低下头,默不作声,她看到宋秀珠捏着帕子的手紧紧攥起,似是要把手里的帕子捏碎。



  待到玲珑抬起头来,花厅内只有聂氏和她,就连杏雨和聂氏带来的几个丫鬟也退到了厅外。



  “你这傻孩子,让你随大伯母到东府住些日子,你不肯,偏要这样说悄悄话,你那庶母想来正在疑神疑鬼呢。”



  玲珑莞尔一笑,她就是要让宋秀珠疑神疑鬼,心里没鬼的人自是不怕,但若是心里有鬼,那今晚怕是睡不着了。人若是整日疑神疑鬼,那么免不了会做些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的事。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玲珑就是想请大伯母帮忙找一位大夫,这位大夫不一定能治百病,但却要熟知药理。不知大伯母可有这样的人选?”



  以金家在京城的关系,找一位这样的大夫并不难,聂氏目光炯炯,看着玲珑的眼睛:“五丫头,你可是想查什么事?”



  玲珑摇头:“玲珑也说不清楚,但玲珑还记得当年在老宅时,只有大伯母给玲珑捎去了一盒子点心,那点心真好吃,玲珑现在还记得味道。”



  聂氏久久地看着玲珑,好一会儿才说:“这事就包在大伯母身上,你爹若是怪罪你,你让他只管找我,我倒要看看,他金老三还真的敢明目张胆宠庶灭嫡不成。”



  回到容园时,冯氏又闹了起来,这一闹足足一个多时辰,玲珑费了好大劲儿才哄了母亲睡去。厨房里送来了饭菜,这时已经冷了,她没有胃口,她独自坐在廊下,看着满天的晚霞呆呆出神。



  此时已是傍晚,夕阳西下,染红了一方天际。容园的墙下,种着几株丁香,已有些年头,碧绿的叶子中夹杂着星星点点的小花,淡淡的香气随着晚风徐徐送来,若有若无。



  玲珑的手背上被冯氏抓了几下,方才没有觉得,这时才感到隐隐的疼。



  玲珑看着自己的手,上面旧伤未去,又添新伤,都是被母亲抓的。但她心里却轻松了许多,距离母亲上次犯病,隔了整整三天,三天啊!要知道以前母亲几乎日日发作。



  做了个深呼吸,玲珑正要站起来,却听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杏雨出去应门,好一会儿也没有动静,玲珑皱皱眉,起身走出宝瓶门来到大门口。



  却见大门敞开着,门口赫然站着的,竟是父亲金敏!



  “父亲您来了。”玲珑弯腰给父亲行了万福,她用眼睛的余光向金敏身后看去,才发现他竟是一个人来的,没带任何随从。



  “你母亲好些了吗?”金敏问道,却还站在门槛外面,没有要跨进来的意思。



  难怪杏雨不知如何是好,金三老爷纡尊降贵看望发妻,也只站在门槛外面,就像是这园子里有什么脏东西,一旦沾上就再也甩不掉。



  “自是不好的。”玲珑淡淡答道,心里觉得好笑,一个人病了八年,关在屋子里不看大夫不用药,竟然还问好些了没有,这不是废话吗?



  金敏被玲珑一句话顶回来,有些尴尬,父女俩沉默了好一会儿,金敏才问:“你回来也有些日子,若是住得不习惯可以告诉你庶母;没有必要对外人说;咱们西府的事;也轮不到别人来管。”



  玲珑秒懂,宋秀珠给她打小报告了。



  “女儿不知道是谁在背后嚼舌根子,挑拨事非。女儿只是拜托大伯母请大夫来给母亲看病而已,女儿自幼在祖母身边长大,自是知道大伯母不是外人,是自家人。所以除了大伯母以外,女儿没把这事告诉任何外人。”



  玲珑这番话,说得金敏哑口无言,他就是再不高兴,也不能说聂氏不是自家人。他脸上不悦,沉声道:“那也用不着让长房那边请大夫,我们西府请不来吗?”



  玲珑微笑:“若是咱们能请来,为何玲珑没有见到一个大夫,也没见母亲用药呢?”



  金敏想不到玲珑竟敢反问他,立时怒道:“你母亲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若非为父怜她疯了,早就把她送交官府处置,如她这般狠毒的妇人,还能让她住在这里,已是仁慈。再说她那个病,疯起来六亲不认,哪有大夫敢靠近,你这些年不在家里,什么也不知道,不要听信别人胡乱说话。”



  玲珑依然低眉垂目,待到金敏说完了,她才慢慢悠悠地说道:“女儿只是想请位大夫给母亲看看,想不到惹了父亲生气,那父亲转告大伯母吧,就说这大夫不用请了。”



  金敏的眼角抽了几下,聂氏那人,岂是一两句话就能打发掉的,让她请大夫,现在又说不请了,她定会认为是自己故意为之,她身为皇商,又是女子,是以隔三差五便会进宫,与内务府那些人走得很近,到时鸹噪几句,传到哪位娘娘耳中,说不定就会影响自己的仕途。



  “罢了,既然你大伯母答应帮你请了,那就让大夫来给看看吧。只是你和许家有婚约在先,大夫毕竟是外男,他来时你要避讳,免得传到许家耳中。”



  玲珑轻声道:“女儿代母亲谢过父亲,父亲叮嘱的女儿都记下了。”



  金敏见她温声细语,心头的怒气消了一半,便道:“你能记着最好。”



  玲珑目送着父亲的身影消失在暮色之中,她长长吁出一口气。明天就是端午了,也不知道金媛有些什么花样在等着她,玲珑牵动嘴角,露出调皮的笑容。
第十四章 那少年
  安定河是桑干河的支流,由东向西奔流而下,冲入重山峻岭之中。但距京城约十余里的这一片河面,却水势平缓,两岸山色青翠,绿树成荫,每年端午的龙舟赛都是京城的一桩盛事。



  大武朝国泰民安,这龙舟赛也是一年比一年声势浩大,达官显贵豪商巨贾们更是早早就花银子包下龙舟队,盼着在端午那日抢长红赢头彩。据说赌档里更是早就押盘,每年都有人赢得杯满钵溢,也有人输得连裤子都没了。



  今年的彩头比哪年都大,安定河旁边早就支起了押宝摊子,上到名门公子,下到贩夫走卒,都要跑过去押上一笔,若是真押对了,这银子就要用麻袋往回装了。



  之所以今年比往家都要热闹,是因为传说中十二皇子也要添彩头!



  虽然不能枉议国事,但这位十二皇子的事,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这是因为多年前京城里曾经贴出皇榜广寻名医,为十二皇子治病。



  传说十二皇子体弱多病,四五岁时便已病入膏荒,太医院也已束手无策。



  自从那年贴皇榜之后,京城百姓便再也没有听到十二皇子的消息,但宫里倒是暗地里有消息传出来,说是这位小皇子久治不愈,被送往一处清静之地养病了。



  当今圣上至今未立太子,几位皇子明争暗夺的事情早就传到民间,至于这位自幼多病的十二皇子,早已多年没有消息,想来早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