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让青春继续 全集 >

第117章

让青春继续 全集-第117章

小说: 让青春继续 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人。你要是有男朋友就带着去,让老头子见见,了个心愿!”

方雅这下遭整瓜了,咋办咋办?。。。找宁浩去?不可能!他算我男朋友吗?。。。还有谁?大海?有点太那个了吧。。。后来憋了半天,赵侠给她娃出了个馊主意:让黄山去。。。我日这个玩笑有点开大了哈。

然后周末,三个人阴秋秋的去了老王家,赵侠留在车里呆着,黄山战战兢兢的陪方雅上了楼。进门后,老王见到方雅,一下精神就好了起来(病中的老人一般都是这样的),在书房里拖住黄山东问西问。黄山巨紧张,额头冒汗,手都在抖。虽然方雅先就反反复复的给他娃“演习”了好几遍,但他娃还是说漏了嘴。

老王问“你跟着小雅回过哈尔滨没有?”
黄山一楞“回哈尔滨。。。干什么啊?”
老王不解“她爸爸还没见过你啊?”
黄山并不知道方雅老爸早已再婚回了哈尔滨,心头在想,方雅在黑龙江的家不是在齐齐哈尔么?怎么他妈会跑到哈尔滨去了?。。。又不敢问到底怎么回事,只好硬着头皮来了一句“王叔叔,我。。。我没去过哈尔滨,不过我跟着方雅去过齐齐哈尔的,见过伯母”
老王脸色立马就变了,腾的一下起身,一言不发的回了卧室。摔门摔的震天响。

黄山妈的简直是个瓜货,就算没去过黑龙江,也至少该知道哈尔滨是省城啊。去齐齐哈尔难道会不经过哈尔滨?这么简单的逻辑都球搞不清。。。 IT 男,人情世故确实需要重新上一课。

老王退休前在上海中行是老大一级的人物,乱编两句谎话根本把他娃骗不了。他一听黄山说“见过伯母”就知道方雅在玩鬼把戏,找个小伙子来哄老子?真当老子神志不清快死慌了?

方雅这盘祸闯大了。

当天晚上,栋伟在老王那里被劈头盖脸的骂,骂了一个小时。到了后来老王竟然开始哭“我到底造了什么孽?你骗我,小雅也骗我!。。。我年轻的时候吃的苦已经够多了,连自己的骨血都没有,就盼着你长大了能懂事,能堂堂正正做人。。。你要找个乱七八糟的女人回来结婚,小雅更是连人都不敢带回来见我!找个不相干的人来蒙我!。。。我是不是前世欠了你们老妈的,都这把老骨头了还要折腾我?!。。。”

栋伟是个孝子。从老爸那里出来后,他一言不发,脸色铁青,直接冲到了方雅的住处。进门就给了方雅一个大耳刮子。

方雅完全被扇蒙了,捂着脸,痛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哥。。。”

栋伟暴跳如雷“别叫我哥,我不是你哥!你怎么能做这种事?。。。你还是小孩子啊?啊?在上海一个人没人管,就他妈什么都乱来! 27 岁的人了还成天乱混。。。工作不像工作,老想着东跳西跳一点恒心都没有,外企白领了不起啊? Sony 能管你一辈子?工资一分钱不存,吃光花光你以为你老爸是开金矿的?。。。个人问题也他妈乱搞,你自己说这两年已经换过几个男人了?啊?你别以为我啥都不知道!。。。”

表哥走后,方雅靠在落地窗边,静静的看着远处延安高架上穿梭不息的车流。脸上的泪痕已经干了,她没有去擦,就那样默默的站着,发呆。。。

表哥这一通臭骂,可以说是把她娃彻底点醒了。以前她的自我感觉和很多白领小资 MM 一样,那都是“超良好”: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是人杰,靠自己的能力挣钱,工作环境优裕,工资奇高,在外企不靠关系不靠裙带,老子活的是“自己的人生”;眼睛长在头顶,心长在天上,这个看不起那个看不起;对男人,“玩玩”而已,要想结婚,那得要特别优质!感觉随时都有男人在为自己通宵排号,随时都有男人非我不娶!。。。我日你以为你裤衩底下是金子做的?

方雅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最后成为“方小资”也是顺理成章的。在中国大陆的 top500 外企里面,这种女孩子太多太多了。。。我们一直都想说一句,中国大陆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产生的外企男女这个特殊群体,实际上是一个弱势群体。这个群体在从大约 1995 年到现在,工作和事业其实都是在一种“扭曲”的氛围里面进行的。也许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再回头来看,可能都会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群人?这样一群“游离在体制之外”的人?我们到底为这个社会做过什么?

凭什么同样的工作,我们可以拿高工资坐空调房?就因为我们高考的时候运气好?

太大的问题我们不在这里讨论,那是第 4 季和第 5 季的事。在这里我们只想说,既然都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就还是应该要珍惜老天爷和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不要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是一种资本,工作仅仅是赚钱讨生活的工具而已。它本身不会给你带来一个好生活,只有通过它赚来的钱能够给你一个好生活需要的物质条件,仅此而已。

一个幸福的人生和你从事什么工作没有必然联系。很多外企白领在生活中完全是 loser 。方雅是不是 loser ?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只有她自己能够回答。


表哥骂了她的这天晚上,她通宵没有睡觉,一个人静静的想了一夜。其间还给我打过电话,当时我明显听的出来她内心世界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在 2003 年的这个春节前夜,她想通了很多很多事情,以后的人生之路,也许会不再一样。。。

这就是《最后时刻》第二季取名为《沪江不眠夜》的原因。 30 多年前,她的妈妈离开上海, 30 多年后,她回到上海。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国际大都市”,我们祝福曾经的小资 MM 方雅能够生活幸福,至少能比她红颜薄命的妈妈幸福。我们 70s 这代人里面的女孩子,学习成绩好一点的,上了大学进了外企的,或多或少几乎都有过和方雅一样的人生想法和心路历程。在此和各位姐妹共勉!


《最后时刻》第二季《沪江不眠夜》全文完



后面的话:
=====================
1。是不是感觉“我靠怎么就完了?”呵呵,这是我们有意为之的。《沪江不眠夜》其实不能算是一个故事,叫作一篇记录文比较合适。这个第二季是我们作为一个“必须存在”的东西送给所有 70s 女同胞的。 


2。方雅后来的经历: 
她在 2003 年夏天,通过表哥以前在中行的一个同事介绍,进了一家日本银行的上海分行,作一份和 Marketing 差不太多的工作。我 2003 年在上海见她的时候,她刚刚去那里上班。后来有没有再换过工作,这个已经超出了《青春》和《最后》的范畴,在这里就不做说明了。她在 2003 年年底结婚,至于老公是不是《沪江不眠夜》中出现过的那几个人物,或者是另外的小伙子,这里也不做说明了。(我们要避免一些和现实的冲突,请大家谅解)


3。真情告白: 
这个是在文中提到过的,呵呵。怎么说呢,我不知道大家认为我会在这个 section 里写些什么东西。我想写的可能会出乎一些人的意料,尤其可能会让很多小 P 孩大吃一惊。。。

我认识“方雅”,和她变得很熟的时候,是西安 1997 年的冬天。那时候我已经和“程璐”分手,而方雅也没有谈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玩。不过那时候仅仅只是朋友关系,而且经常在一起的同时还有两个人:大傻和“赵侠”。赵侠在大三以后就没有怎么住校了,住在她西安的亲戚家。这个亲戚是本系统西安市局的,和大傻家在一个单元。 So 。。。所以那时候大家就很熟,呵呵。

后来在北京碰到方雅,两个人在一起了 4 、 5 个月。这段经历是很自然发生的,不存在什么你追我、我追你之类的事情。就是这个“很自然发生”,让当时年轻的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我说一句“我和她是最合适的”,会不会招致无数程璐粉丝小 P 男生痛殴?呵呵。。。

《初恋故事完整版》在很多地方,对人物有程度不一的美化。我们的初衷其实是想记录下来 70s 人那段难忘的青葱岁月,在其中当然要突出的就是“爱情”和“友情”(对男孩子来说,可能更难忘的应该是“友情”)。也许是我们的功底欠佳,也许是我们对大学那个纯真年代的回忆太过美好,所以造成了很多阅读者(尤其是小 P 孩)看了过后“中毒”太深,认为我和程璐的故事应该是最难忘的。。。这个让我们有点哑然失笑。

我想说:我和程璐,虽然那段经历的确刻骨铭心,的确终身难忘,但是我们两个人其实都知道,我们根本不合适!这是两条平行线,永远都不可能交合在一起的。具体的原因在《最后时刻》已经出了的这 1 、 2 季中有很多阐述,在后面的几季中都还有一些交待。其实你只要是有过相同经历的 70s 人,都能同感。(我和程璐最后还是终于见了面的,是 2005 年在广州,详情见第 5 季)

但是和方雅就完全不一样,和她实际上才是真正“很有可能结合”的。要说错过,和方雅的错过才更让人惋惜:当时我和她在北京的时间只有小半年,太短暂,刚刚互相“磨合”的差不多了,她又必须要回上海去了,只能分开。后来我在广州,也争取过到我们公司的上海那边去,但是 BOSS 不同意,老子就只能留下来了。也打过电话想问她愿不愿意到广州来,但是我自己都开不了口,她回上海是背负了很多长辈意愿的,根本不可能为了一份“还没上过床”的感情又跑到广州来。等我们的骗钱公司完蛋,老子终于可以抽身了的时候,她又已经准备要结婚了。。。所以最后两个人只能在浦东酒店里“折腾一夜”,然后最终告别,不再联系。

无论从成长经历、学历、工作环境、性格因素等等这些哪一方面考虑,我和她都是最合适的。说得直白一点,“更有共同语言”,因为我们都是外企男女,很多时候更能理解彼此的想法。。。和程璐,工作以后的我们还可能有什么共同点吗?就算老子 2000 年去了广州,找到了她,又能怎么样?读到这里的本系统哥们儿,或者是各大“本系统”的系统子女,应该都能理解:在那种环境下,出身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坎。。。而且这个都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我和程璐在工作以后已经越走越远,根本不可能还有什么共同语言了。“程大姐”是国家干部,根红苗正,说话都要打官腔的,你觉得这样一个“保鲜模范”和老子这种对朝廷“有点意见”的社会人士可能在一起吗?

方雅确实没有程璐那么完美,比较小资,比较作,比较爱花钱,比较“爱喝咖啡”。。。但是我们两人之间没有根本性的矛盾点。至少,我说今天新闻联播上胡大爷比较萎靡,方雅会配合一句“可能昨天晚上运动过量”,要换了程大姐,可能只会被甩个白眼“好的不学,就知道看这些!” @#^#%#%#% 。。。方雅的那些毛病对我来说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小资,没关系,你小资你的,我吃我的回锅肉;作,也没关系,老子专医作女;爱花钱,老子挣好了,这是应该的;喝咖啡,没事,我来竹叶青。。。

决定两个人是否合适,性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青春》和《最后》里面,曾经数次提到过,方雅性格很温婉。事实也的确是这样的,我和她在一起,虽然很多时候有点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