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古梦 >

第10章

古梦-第10章

小说: 古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梦寒刀法顿时显得不同,与我的七情剑意一般,似在诉说什么。转眼过了十数招,他的刀法变了两次,旋律各不相同。
  我忽然心生明悟:“楚兄原来是以诗词入武,使的乃是诗词刀意。”
  楚梦寒笑道:“一尘兄好眼力,且看这是何诗词?”
  刀招变得豪迈不羁,予人一泻千里之感。
  我猜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
  楚梦寒一笑,招法再变,英雄气概油然而生,却掩不住其间的怅然。
  我脱口吟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的破阵子。”
  将诗词意境化入刀法与七情剑意有相似之处,只是前者着重招法的意境与气势,后者着重于心态。
  我打得兴起,回想着满江红的曲调,心绪沉浸悲壮之中,柳体笔意和悲壮剑意结合,顿时威力大增。
  楚梦寒讶道:“以情入武,一尘兄当真了得。”
  言罢将诗词刀意运到极至,勉力支撑。
  转眼二人过了数十招,楚梦寒渐显不支,收刀跳出圈外。
  我取出水壶递过,楚梦寒饮用数口,赞道:“好清甜的泉水,可是这山中之物?”
  我道:“正是。楚兄能以诗词之意融入刀法,在下获益非浅。”
  楚梦寒道:“哪里,一尘兄以情和书法入武令我大开眼界。”
  二人坐下相谈,我将受天机子启发求索剑艺的过程,以及七情剑意、书法剑意的心得讲述了一番,楚梦寒亦将以诗词入武的体会介绍了一番,二人经过交流,均感获益良多。
  我看时候不早,说道:“楚兄,夜色已深,我等该回城了。”
  楚梦寒笑道:“我常露宿野外,今日便打算在此山顶过夜。”
  我闻言颇感惊讶,问道:“露宿在外,不怕动物侵扰吗?”
  楚梦寒拍了拍他那匹黑马,微笑道:“我与此马轮流值夜,我值上半夜,它值下半夜。”
  楚梦寒行事颇不同俗流,我道:“难得与楚兄相遇,今夜便与楚兄同在山顶露宿。”
  楚梦寒自是欢迎,我们让自己的马闭目休息,然后选了一块青石躺下。
  在寂静的山顶,躺在青石上,望着静谧的星空,感受着夜风的轻拂,心中分外宁静祥和。
  我与楚梦寒轻声叙话,谈了在古梦中的一些经历,均感兴味盎然。
  楚梦寒听了我吹萧遇险之事后;说:“其实人世中也没有偶然的事情,去年国际科学研讨会便认为宇宙中有一个超级程序员,他设定了一切。这是现代人站在现代科学角度对上帝的认识,对神存在的肯定。”
  我道:“中国大陆大多数人不懂什么是科学,以为现代科学代表了科学的全部。也不懂什么是迷信,将迷信和宗教信仰等同起来。其实很相信什么就是迷信。宗教信仰是科学,是与现代科学不同的科学道路。”
  我和楚梦寒话题扯开,天南海北的谈了起来。二人均是心胸坦荡、颇明道义之人;经过此夜,遂为莫逆之交。
  次日;醒来已是天光大亮,山顶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分外清爽怡人。
  我与楚梦寒并立山巅,极目四望,山川河流、城镇原野尽在眼底,颇有〃登山而小天下之感〃。
  二人驰马下山,楚梦寒尚需他往,二人做别而去。。。。。。

第一章 吹萧奇遇
更新时间2008…1…3 13:01:00  字数:1950

 因为得到了白玉箫,回金陵后我便去乐坊学习吹箫技能。
  箫为我国传统乐器,多为竹制,亦有玉制,音色独特,适合演奏那些悠远、苍凉的曲调。
  箫以其制法有南、北之分。北箫,其声悠而細,适合与古琴合奏,紫竹箫便是如此。南箫音色稍厚,声音低沉,更有古味,适合苍凉之曲。我的这根白玉箫,便属于南箫。
  我学了一些古曲,如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平湖秋月、阳关三叠、泛沧浪等,常去山清水秀之处练习。
  当我吹奏一些哀怨悲凉之调时,小兔、小狗等从我旁边经过时,往往会变得无精打采,路过的玩家也会变得步履沉重。当我吹奏欢快的曲子时,小动物会显得很活泼,玩家也会变得步履轻快。
  数日后,我的吹箫技能达到中级,可以随意吹奏乐曲。
  乐非自先王始,然先王制其度。先王制乐之道,从古至今皆有长篇大论,实难一言以蔽之。浅显言之,涵养性情也。古人受道家影响极深,崇尚清虚,讲究平淡中和。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故制乐以节其情,使无太过。百姓性情若得涵养,民风自淳。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如今北鄙之音、伤情之乐、靡靡之曲比比皆是,淳风大坏。
  我练了一些流行歌曲,去武馆试验效果。我来到两位正在切磋的玩家旁边,先吹了一曲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这支曲子充满杀伐之气,说白了便是孔圣人所说的北鄙之音。昔日子路奏乐,孔子指出其所奏乃北鄙之音,子路惊惧深省,数日不食不眠,以至形消骨立。
  此调一出,众人皆有热血沸腾之感,切磋的两位更是充满战意,打得异常激烈。
  我又吹了一曲《葬花吟》,众人皆感哀伤,切磋的两位动作顿见缓慢,战意渐消。
  这日,我吹完箫回城,忽然遇到大雨。见路边有座亭子,便进去躲雨。也许连日吹箫耗精劳神,我在亭中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迷糊之中隐约听到有人说话,一人道:“查查此人前途可有功名,玉帝对有功名之人屡被误伤甚为恼怒,严禁误伤此等人。”
  过了片刻,另一人道:“查过了,此人前途并无功名,”
  先前那人道:“那不管了,此番不能让兔精逃掉。”
  “等等,此人。。。。。。”
  “怎么?”
  “。。。。。。呀!此人伤不得。”
  “为何?”
  “我见此人曾在一村助天庭除妖,故查了下玉红册,此人名姓果然列在册上。”顿了顿那人又道,“幸亏我谨慎,否则伤了他,你、我必受责罚。”
  “那这兔精此番只得放过了。”
  “只好如此,也是它气数未尽、命不该绝。”
  “也罢,走吧。”。。。。。。
  过了片刻,我悠悠醒来。此时雨已停了,亭上的积水顺着亭檐望下滴着。我尚有些呆滞,坐在那回想着刚才隐约之间所听到的话语。一只小白兔从我座位下跳了出来,向亭外跑去,临出亭前回头望了我一眼,随即跑出亭外,消失不见。
  渐渐地我的思绪清晰了起来,我意识到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刚才那两人乃是天将来除妖的,他们口中的兔精便是刚才那只小白兔。他们本该用雷劈那兔精,只因其托庇我处,故飞下云端查看。细查之下,发现我竟名列玉红册之上,有所顾忌,方才作罢。
  我知道玉红册是记录人间有大善行之人的,每月呈玉帝亲览,能上玉红册之人,皆会受到大福报。我在小村中助天庭兵将除妖,因此名列册中。若非如此,恐会受兔精之累。
  古梦中寻常不会死亡,被打败只是受伤回城掉点财物,损失点经验而已。只有被官府砍头才真的死了,那就得重新练号了。而被雷劈也是真的死了,曾经有个被通缉的玩家干的坏事太多,一次下雨时便遭了雷劈,当时古梦中人皆拍手称庆。不想今日我差点也被雷给劈了。
  不过,如果我没有除妖的奇遇,也许那兔精就不会托庇于我处了。凡事皆有因果,那兔精多少有点道行,要不看准了,断不至把命押上去。一切都由程序控制,不至于随便让哪个玩家被雷给劈了。
  我要真被雷劈死了,别人会怎么看我?看一尘表面上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谁知道背地里干了什么坏事,不然怎么会被雷劈?很多事情有时候说不清。
  我想到我在古梦中的一些朋友,老中医和老举人与我虽属道义之交,但未共同经历大事,不经大事考验看不出一个人到底如何,估计他们是会怀疑的。
  小木匠比较年轻单纯,我跟他诉一下苦,道几声委屈估计他也就信了。
  要说真正信得过我的,只有张行和何远了。
  真正信得过你的人,不需要你多说什么,自然就会相信你。也只有那种有过命交情的人才会真正了解你、信任你,这些也是不会轻易失去的真正朋友。
  其实,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无愧于天地就可以了,何必在意他人怎么评说。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四章 感怀
更新时间2008…1…5 10:12:00  字数:1211

 因学吹箫之故,去过几次金陵乐坊,遇到过一些学乐器的玩家。学吹箫、吹笛、拉二胡的以男性为多,而弹琴、弹筝、弹琵琶的,则以女性居多。我曾听一老者拉二胡,一曲《寒春风曲》,仿如阿炳在世。
  如今学古筝的多、学古琴者少,令人惋惜。
  古琴历史悠久,造型古朴美观,且尺度、弦数隐含深意。初为五弦,后世更为七弦,其音色柔和圆润、清悠淡雅,可谓乐中君子。古琴曲中不乏意境悠远、深邃之曲,可使人祥和宁静,与天地相融,进入天人感应之妙境。
  古琴非仅为乐器,实为底蕴深厚之文化矣。如今世人心态浮躁,所奏多为北鄙之音、煽情之曲,自然学音调清越激昂的古筝者多,学平淡优雅的古琴者少了。
  便如表现离别的古曲《阳关三叠》,初听感觉太过平淡,细思之,实因时下之曲均致力于煽情,非哀怨缠绵、悲伤狂喜之极不休,染习之下难赏雅乐矣。便如吃惯了咸食,再吃咸淡适中的觉得淡了,实因口味太重之故。
  我去古琴室看过数回,因为练习乐器最忌彼此干扰,故皆是一人一室。
  其中有一女子,相貌清秀、秀发如云、白衣如雪,弹琴之前,常先焚香静坐。其指法纯熟,对古曲的把握颇为到位,且琴声中充盈着慈悲、祥和,故我常去旁听。
  一日外出散步,不觉走到那位白衣女子常去的古琴室外,内中空无一人。
  我心中一动,不由走了进去。
  琴室中间摆着一张古琴,正是那女子平素所弹之物。我轻抚琴弦,琴弦发出微微鸣声。
  我心中似有触动,取出白玉箫,轻柔地吹了起来。我先吹了几支古曲,接着,又吹起了台湾歌手邓丽君演唱的一首老歌。
  了解台湾是从看琼瑶小说开始的,文化的传播能使一个地区为他人所了解,其影响是很深远的,琼瑶的小说使很多人了解了台湾。跟运动不断的大陆比,台湾何异世外桃源。
  从琼瑶小说里了解到台湾的道路多以忠、孝、仁、义等命名,台湾较好地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一斑。
  当年,琼瑶的小说和邓丽君的歌象春风般吹入中国大陆,给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浩劫的中华大地带来了生机。
  我走出古琴室,门外一女子婷婷而立,赫然便是那位白衣女子。
  我微笑道:“小姐你好。”
  白衣女子亦微笑道:“兄台你好。”
  我微笑道:“今日未见小姐抚琴,一时兴起入内玩玩,不想妨碍了你抚琴,还请见谅。”
  那女子亦微笑道:“此琴室本非我所有,兄台入内玩玩又有何妨。”
  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