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抗战之钢铁风暴 >

第297章

抗战之钢铁风暴-第297章

小说: 抗战之钢铁风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足够的物资,我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支撑多久。当然,这个过程中,该给的人力,物力,财力,我方还是会努力提供的。”

    姜立双手一摊道,俗话说有钱的时候烦,没钱的时候更烦,哪怕现在西北控制的钢铁资源已经够多,但钢铁厂的建设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好在之前西北的几家钢铁厂产能还有一定的剩余,现在有了充足的铁矿石供应,工厂一边紧张的扩充产能,又一边训练员工。产量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但这也是有个限度的,一旦这些工厂的机器被运用到极限后,再扩大钢铁产量,就必需要有新的工厂投入了。包头那边的铁矿储量,和开采条件都要好一些,姜立投入的都是技术骨干,还有一部分从美国那边聘请过来的技师。

    但四川那边情况复杂,交通基础更差,姜立也有心利用周总那边的一批人,毕竟在某些情况下,他们集中精力办事的速度和效率确实是不错的。也能借以分开一部分精力。毕竟这次巨鹿的战事这么快泄露开去,还有兰州那边过来的意见,让他不得不作一些安排。好在周总那些人也是明白人,毕竟不是苏联的应声虫,苏联人现在还不知道西北已经突破了原油提炼的技术,无论是提炼的效率,还是品质都已经甩开了苏联一截。否则,以苏联的性子,难免不会逼迫西北将这项技术转让出去,此时的西北面对苏联这个庞然巨物,还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本钱。

    “司令阁下的这个大型钢铁厂想建在哪里?所需要的机械产能大概是多少?”勃尔列夫问道。

    “四川,那边发现了一些含量不小的铁矿,如果能将那边的铁矿石成功的转换成武器,那么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西北便有足够的实力与日军继续周旋下去了。我需要四川那边至少一年能为西北提供八十万吨的粗钢。”

 538章 火蛇

    姜立直接一口价开出来道,从美国那边运过来,多少有些费时费日,再说此时西北的钢铁产业急剧扩张,尤其是获得了包头那边的铁矿之后,在人才,技术工上确实有不小的缺口,一时间也来不及抽调那么多人力去四川,虽然苏联的金属冶炼技术不见得比西北强多少,但只要对方肯出人搭把手,总归是不错的。

    “也好,我会将司令的要求如实转回国内。不过将司令阁下所开出的要求,对比所付出的,不觉得要求太高了一些吗?我不觉得这件交易能顺利达成。”

    勃尔列夫迟疑了一下说道,若是在平时,姜立的这个要求自然没什么,但此时欧洲局势已经日益紧张,眼下钢铁产量对于任何一国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我也是没办法,现在西北要负责好几个方向的作战,甚至眼下这种关头,必须还要自己亲自出面坐镇,若是能有贵国实力的十分之一,也不用这样辛苦了。下面的军队打战要枪要弹,我能有什么办法?不过贵国的付出不会白费的,西北的实力多提升一点,给日军的杀伤就多一些。贵国在远东面临的日军压力自然就轻了许多,况且,我这也不是无条件让贵国付出,贵国若是觉得不方便,可以先向我国提供一批钢铁冶炼设备,同时我向美国那边下一批订单,然后将那边的设备弥补给贵国。贵国只是耽误一点时间罢了,并不会有实质上的损失,不是吗?当然,我也可以提供现金外汇,相信这点贵国还是比较需要的吧。”姜立苦笑一声道。

    “这样,倒是有些可行性了。”勃尔列夫点了点头,苏联当然不是无偿的资助西北,或者是南京。对于姜立勃尔列夫有些不满的是对于武器的挑选太过严格,以至于西北想要利用西北与日本的战争,用西北的血汗钱帮苏联换装更多新设备的想法落空了。好在南京那边没有西北这样刁钻。有过以往的交易经验,勃尔列夫可不觉得建一座这样规模的钢铁厂,能在设备上糊弄住姜立。总之一句话,西北的钱没有这么好坑。按姜立的意思,只是让苏联先提供设备,美国那边的设备到货慢一些,然后再弥补苏联这方面的亏空。算起来,苏联只是耽误一点时间。这点倒不是不可以接受。

    不过在勃尔列夫看来,姜立似乎有些太心急了。只是他不知道,苏联家大业大,这点时间耽误得起,但现在时间对于已经踏入腾飞阶段的西北工业而言,最紧缺的便是时间。眼下距离日本北上南下的时间越来越紧,一旦到了那个关口,西北再想从外面搞设备过来,就难上加难了。现在冯庸那边的集团越滚越大,姜立总是用最快的速度将资金抽出来兑换成各种机床,设备运到西北来。这点时间,苏联耽误得起,但西北耽误不起。

    “这些苏联人,逼得还真是紧。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复回来。”勃尔列夫一走,杨莹便从偏厅走了出来,对于勃尔列夫气势汹汹的赶来有些质问姜立的语气,杨莹分外觉得心里不舒服,此时俏脸含霜的紧盯着勃尔列夫离开的方向。

    “识时务者为俊杰,眼下西北依仗苏联的地方还不少。战斧式坦克而已,苏联要,给他们就是了。”姜立倒是不在意,勃尔列夫在兰州那边碰了几个钉子,让最近将西北北成自己后花园的苏联人心里自然不爽。当然,周总那边姜立也是打过招呼的,所以勃尔列夫从兰州来到洛阳也是他的有意推动。

    “这次巨鹿的动静确实大了一些,瞒不过苏联人也很正常,既然这样,关于战果,就没必要再瞒下去了,最近我们与日军进行的几次大型会战都以失败告终,也需要一些胜利来提提气。另外,关于火蛇通用机枪,还有以后西北那边的兵工厂所出产的一些新式武器,要予以严格保密,除非不可避免的因素,一定要尽量不引起苏联人的警觉。”

    “不引起苏联人的警觉?怕是不太现实,从你手里出来的武器,哪一件都不是俗品。以后一定会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的。”杨莹美眸上泛起了一丝笑意道。

    “那是肯定了,要是俗物,我也不会拿出来了。”姜立倒是有些佩服杨莹的推理了,事实上他暗中提供给西北兵工厂的一些武器设计,是通过别的渠道,并没有直接通过杨莹,为的就是尽量避人耳目,不过仍然被杨莹给察觉了了,要说冯初妍的能力也算不错,但更多的表现在理财上,而且家里还有老母,相夫教子,一时间也离不开兰州。在这种情报分析上,杨莹确实是姜立手下最得力的人。之前在兰州的时候,大多数是冯初妍陪着,这次来洛阳之后,姜立也有意弥补一下对杨莹的不足。

    “火蛇通用机枪的样枪很快就会送到洛阳来,真不知道,听说各方面测试的数据都十分不错,真不明白,你手里有这么出色的武器,为什么不早些拿出来。”杨莹有些不理解地道。

    “有些武器,并不是出现得越早越好。西北以前工业实力不行,就算拿出来,这种通用机枪比起之前的重机枪性能更出色,也更易于生产。但西北本身的产能并不高,纸捂不住火,一样会被苏联人得了去。我可不想西北军还未大规模装备这种机枪之前,就被苏联人得了去,甚至通过一些渠道传播到日本。”

    姜立冷然一笑,火蛇通用机枪,是姜立对历史上德国大名鼎鼎的mg42通用机枪稍作改进之后拿出来的。无论是火力,还是射程,都将西北现役的轻重机枪甩开了几条街。mg42的可靠与耐用在历史上已经经历住了考验,更重要的是,比起西北现向的仿德式重机枪,也可以节约至少三成的成本,同时火舌重机枪生产所耗的工时,所用的材料,比起西北军现役仿德式机枪甚至要节约了一半还多点。

 539章 平衡

    由于生产流程变得简单,加工的环节也少了一些,也就是说,兵工厂不用添置更多的机械,在相同的时间里,用相同的材料,西北军的机枪产量就能翻上一倍。而这种机枪,既可以作为轻机枪,也可以作为重机枪用。

    要说缺点也有,这种机枪的优点也是其最大的缺点。那便是射速太快,消耗的子弹惊人,最高射速达到恐怖的一千二百多发每分钟,同时由于高射速带来的枪管过热的问题,当然,最高射速是一回事,真正打出的速度又是另外一回事。平时一分钟打到五六百分效果就不错了,再加上对枪管的考虑,就需要射手对重机枪的性能有所了解,需要经过更多的训练才成,这也算是快乐的烦恼。

    当然,遇到紧急的情况,那恐怖的杀伤力与压制能力,是现在任何一种机枪也比不上的。在战场上,这种机枪机以轻易的对日军的轻重机枪形成火力压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重机枪的射程已经超过了日军的掷弹筒,在日军坦克已经惨败于战斧式的情况下,机枪再被压制,日军的伤亡将再次迅速拔高。

    靠着以前西北的军工产能,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将重机枪的产能拔高到一定的地步。如果机枪的技术过早的扩散,哪怕日本那边仿制的机枪性能不如原装的火蛇通用机枪,但对于原本火力就不占优势的国*军来说,也是一场不小的灾难。←百度搜索→更为重要的是,姜立不想苏联过早的获得这项技术,投入到对德的作战里去。毕竟以苏联的工业能力,一年将这种机枪的产量拉升到十五万挺以上甚至更多,也不是什么难事。给德军同样会带去重大的损失。

    “你的考虑也有道理,也罢,这些事你向来都是有分寸的,****这么多空心干什么。”姜立只是一提,杨莹便懂了他的心思。

    “另外你安排人跟德国那边的接洽一下,用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将火蛇通用机枪的技术转让给他们。当然,也还有战斧坦克的一些技术。不要一次全部出手了,吊一吊德国人的胃口。”

    姜立又吩咐了一句道。哪怕苏联得到战斧式的样车之后,装甲力量会得到一定的加强,但姜立也会想办法将双方的实力对比尽量拉回去。眼下战斧的过早出来,已经能影响到苏德双方的装甲力量对比。姜立不知道向德国也泄露这些原本在历史上应该迟几年才出来的武器会引起什么变化。但眼下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苏德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对民国越是有利。

    姜立不怕德国太强,而是担心苏联太强,就算历史反转,德国战胜了,也难以影响到远东这一块来。至于日本,姜立倒不算太担心,眼下西北的工业规模就足以支撑战事。

    哪怕底子薄一些,但翻倍的机枪产量,还有性能更为优越的坦克与战机,就算火力弱一些都足以耗死日本。再说,西北的工业正处于上升期,双方在陆军上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小,甚至因为西北在资源上的优势,倾斜在陆军与空军上的资源超过日本,也不是多遥远的事。就眼下的形势,在苏德战争结束之前取得对日的优势,任务不算遥远,到时候就算是苏联战败,德国也奈何不了民国,毕竟以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战略资源也同样不少。只要工业起来,姜立就不惧任何敌人。更何况,西北手里还握着未来的几张好牌。

    总之,欧洲的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苏联以为从他这里拿到了战斧坦克的技术之后会形成对德的更大优势,那便大错特错了,西北,或者说未来的民国,自始自终,都不会成为苏联的后花园。就算那两种武器卖不出好价钱,姜立也不会介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