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抗战之钢铁风暴 >

第229章

抗战之钢铁风暴-第229章

小说: 抗战之钢铁风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了,连长,跟西北军放对,我可不敢。”憨牛一听耿大彪的话,顿时脑袋一缩。

    “这两个小队的日军都被咱们放翻了,西北军咋的,他们能比日军还厉害?”耿大彪白眼一翻道。

    “我不管这些,反正我师傅说了,参军就要去西北军。”陈书堂把脑袋一扬道。

    “你小子,还真是,不过你的选择是对的,西北军的条条框框虽然多了一点,不过确实是能打的。大家伙,都收拾一下,现在不过是开胃小菜,得把前面村子里的日军也揪出来,这事才算完。”耿大彪见陈书堂一根筋,也不再劝,当下便也说了实话,不过很快,耿大彪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别处,军情紧急,没这么多鸟功夫扯蛋。

    “一路紧赶慢赶,总算又将这股日军兜在袋子里了。”张自忠摘下军帽,脑袋上此时还冒着热气,手上下挥动,扇动着帽子给身体带来一丝丝凉意。

    “兜是兜住了,不过想要将他们吃掉,恐怕还得费一点功夫,弄不好,像上次一样被日军把袋子捅破,咱们面子上面可都不好过。”冯治安背着手,同张治忠一起看着远处的夜色。

    “赵铁树那边调拨了一部分火炮过来。咱们上半夜先用火炮炸,下半夜再上大刀队,这些日军不是什么三头六臂,好不容易逮到他们落单的机会。绝不能让他们再跑了。”张自忠杀气腾腾地道。

    “得尽量在晚上解决战斗,否则天一亮,日军的飞机过来,仗就不好打了。”冯治安点头,眼下29军的主力都已经集中过来。眼下需要考虑的便是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消灭这股落单的日军。

    。。。。。。。。。。。。。。

    “好得很,姜立这是摆明了要与中央做对到底了。”蒋委员长收到刘湘与姜立已经私下里达成某种协议的时候,已经震怒异常,而此时就释放张学良的问题上,刘湘已经与西北联合向南京方面施压。更让蒋有些难以接受。

    “委座,眼下四川的归属对于中央至关重要,现在刘湘虽然与中央有隔胲,但终究还是向着中央的,刘湘为了得到西北的军火资助。在有些问题上跟西北达成默契也在情理之中。”陈诚在旁边劝说道。

    “这么说张学良还非放不可了,但现在向中央施压的是刘湘,岂不是说之前姜立跟咱们提的条件就无法兑现了吗?”之前到嘴的肥肉都快飞了,蒋自然是心有不甘,再说现在杨虎城的集团军主力就压在豫北一线,光明正大的在当地征集军粮,征调壮丁民役修筑防御工事群,对于这一切,便是原来的河南省主席刘峙,也只能干看着。

    “此一时。彼一时。不过姜立想要如愿以偿,借着张学良来收买东北军的人心,也要付出一些代价才成,想要西北军再提供大批的军械。恐怕不太现实,不过听闻西北的空军十分犀利,对阵日军尚且不落下风,现在中央在淞沪地区暂时并不缺乏兵力,但一直苦于无力对抗日军飞行兵团的轰炸。不妨要求西北提供一定数量的空军过来,帮助中央抵抗日军飞机的威胁。否则照这个形势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日军的飞机就可以直抵南京了。”陈诚提醒着道。

    “这点就再跟姜立去谈,另外关于建设滇缅公路与铁路的事可以提前。”蒋委员长沉着一张脸道,虽然对于姜立那小子十分不爽,不过对于姜立的眼光,蒋还是十分认可的,这两年日军的威胁与日俱增,南京也绝不是坐着干等,早先也考虑到了一旦开战,沿海很可能守不住,所以西南战略才会提上日程,而其中四川的归属十分重要。所以对于刘湘与姜立私下里达成某种默契,蒋委员长才会这般震怒,不过好在刘湘并无意于率川军北上。他与姜立同时看到了四川的重要性,也同时看到西南不足守,一旦被日军封锁了沿海的通道,那么开辟另外一条通道出来建立与列强的联系,争取到资源就极为关键了。

    修建滇缅公路与铁路工程极大,而且旷日持久。不过现在既然西北愿意进来插上一手,自然是合了他的意,而且此时就算他蒋某人愿意出钱,在某些条件上也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当然最后路修成了,利益的大头归谁,还是要看谁先控制那里了。蒋委员长冷冷一笑,虽然南京此时还控制不到云南,但西北隔了那么远,同样也别想。

    “南京现在人才凋零,不指着咱们出人出力,靠他们能用最短的时间把路修好?”姜立将南京发过来的电报扔到一边,滇缅公路经过的80%的路段是崇山峻岭。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战前就十分缺乏,滇缅公路将要从云南边境地区流行“瘴气”的地区经过,更就成了招募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大问题。

    在抗战前,流落在各地的技术人员就被西北搜刮了几次,为西北的基础建设贡献力量。此时由于平津战役,北方的专业人才基本上都汇聚到了西北,南京在人才上面的缺口更加捉襟见肘,而西北由于连年的建设与教育的逐步完善,再加上西北一些艰难路段,川北的地形施工难度之高,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至少从目前来看,南京想要撇开西北独自建设好滇顷公路与铁路,困难比起原来历史上的进程还要大。

    “西北这几年在建设方面的人才储备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修筑滇缅公路与铁路,西北当仁不让。”邵力子颇为振奋地道。

 411章 南京的条件

    “嗯,跟南京有争议的地方暂时搁置,一切以抗战为大前提。滇缅公路与滇缅铁路的事,宜早不宜迟,既然龙云那边也同意了,这件事就更好办了。”

    姜立点头,历史上的滇缅公路虽然修成,但作用更大的滇缅铁路却在最后的种种变故中难产。这次西北下死力气修建滇缅铁路的目的可不仅仅只在于抗战,在抗战胜利后就直接扔到一边。也许在抗战胜利后,滇缅公路的作用会逐步降低,但铁路却能成为民国影响力直接辐射到东南亚一带的有力输出线路。民国当初耗用了几十万的人力,在抗战政府征调了大量青壮劳力的情况下,修筑这条公路的是几十万老弱妇孺,在机械化几乎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遇山开山,遇水架桥。这条道路上并不仅仅沾染了她们的汗水,同样还有鲜血。而超过三十万人力修建的滇缅铁路最后却是白忙了一场,这一世,姜立决不允许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利用与日军对战的几年时间,西北的军工体系成长起来之后,抗战胜利之后的民国也绝不是弱得可以任人欺凌。

    “好,这件事我尽快让专人负责起来,争取不耽误司令的大事,这老毛子,以为咱们只有他们一个渠道可以从外界拿到资源,要是这条路修起来了,也不用吊死在他们一根树上了。”提到老毛子的拖沓,邵力子也有些不高兴地说道。那么多物资都堆在海参威,毕竟西北是花了钱的,但却如同废铜烂铁的堆在海参威,无法对西北的抗战大业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反而钱花了大把,邵力子自然心里不高兴。

    “好了,海参威的那批物资我已经托人去想办法了,到时候问题会解决部分。不过你说得倒是没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眼下咱们靠老毛子资助的地方还不少,暂时受点窝囊气也不是什么大事。归根到底,还是咱们现在生产的机械数量太少了。”

    姜立摆了摆手,在斯大林那位红色暴君的的统治之下。一旦确立了政策,行动会非常高效,但有些不是太提得上台面的东西,便拖沓得让人难以想象。不过工业母机,精密仪器这玩意不是说想提高生产就能提高起来的。高级工程师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在西北的各家工厂里面,一个大师傅要带十几个徒弟,一个普通的技工也要带几个生手,所有的人几乎都是在满负荷运转,若非是在这种国战期间,所有人都爆发出高度的责任感,在平时,这根本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司令,南京那边要求派飞机过去的事如何处理?”于学忠说道。张家两代人对于东北军的影响力确实不小,这次应该是南京那方面有意放出来的消息,东北军的一些将领也收到了消息,为此,于学忠专程从西安赶到兰州,毕竟让南京那边松口的机会着实难得。

    “飞机的数量连北方战线的数量都不充足,南京那边倒是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要一百几十架飞机,要是从西北拉走一百几十架飞机,咱们的战线如何维持?”作为西北空军参谋部的副参谋长陈鸿陆首先反对地道。以此时西北飞机的产量。按照现在战争的消耗速度,满足自身的需要仍旧犹有不足,毕竟没有谁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嫌自己的战机多。更何况南京一下子就要拉走西北十二个飞行中队。几乎一下子就想要走西北空军三分之一的力量,陈鸿陆说什么也是不会同意的。

    “姜司令。我也知道这样的要求有些强人所难,而且西北与南京的谈判中间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达成,不过难得南京提出了要求,现在救出汉卿的事情已经有了转机,也由不得我们不心急。”于凤至歉意地向姜立道。

    “直接从西北空军里面拉走十二个航空中队,可能会导致北面战局的失控。这点我也是没办法同意的,这次为了让南京在少帅的问题上让步,西北暗中许给刘湘的条件几乎是一个集团军的装备。但最为重要的是这些装备还动摇不到西北军的根本,所以在这点上,南京规定的期限,我暂时也无法同意。”姜立摇头道。

    “那司令对于南京的要求又是如何看待的?”于学忠问道。

    “南京现在无非是漫天要价,条件跟他们慢点磨就是了,时间往后拖,扣押少帅对于南京毫无益处。于军长,人情归人情,但不能动摇到西北的根本,既然司令答应了会尽力营救少帅,自然不会食言的。”冯占海知道姜立不方便直接拒绝,于是便出声说道。

    “其实一架飞机也就几万块钱,大不了贵的大几万,十多万,一百几十架,也不会超过一千多万,若是南京愿意折现,这笔钱西北紧一紧,也能拿得出来,但现在不是钱的问题,战场上将士的命用钱是买不回来的。这件事我看夫人还有于军长也不要操之过急,飞机的事我再想些办法,看看从苏联那边再增加一些订单,现在就要十几个航空中队肯定是没有的,但南京既然存心想谈判,肯定不至于提些西北无法满足的条件,只要时间缓一缓,给我大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西北生产一些,再加上从国外买一些,也能把这十二个航空中队给凑起来。”姜立想了一下道。

    “不过事情如何发展,姜司令为汉卿所做之努力,凤至感激涕零,只可惜无以为报,让凤至甚为惶惑。”

    听到姜立的回复之后,于凤至起身向姜立弯腰行礼,于学忠紧接着了起身。

    “夫人,于军长勿需如此,我还算是个守信之人,之前说过要尽力救少帅自然不是说说而已。少帅不顾个人安危也要让蒋委员长一致抗战,不管以前的事如何,现在的行径就足以让人心生敬意。过而能改,将其软禁对其是不公平的,这里我跟你们保证,南京也只能关住少帅一时,绝关不了一世。”

    姜立摆手道,“东北军这边万事以抗战为重,这也是少帅希望的,就目前来讲,虽然出了檀自新这粒老鼠屎。但吴军长在平津一线打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