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904章

唐朝好地主-第904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藏粮于民这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不能完全被粮商们控制着囤积着。官府得有自己的大粮仓,也得有自己的常平仓,粮食不仅存在京师,也得存在地方。

    再有一个,地方百姓自己的义仓、社仓里也得有粮食,有粮食才能有抗灾能力。

    其次,很多时候,灾害发现,因为运输原因,粮食却不能马上运入灾区,于是导致灾情扩大。因此朝廷就有必要,藏粮于地方。

    各地都得有仓储粮,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运输线上,也得多存粮。这样才能一旦地方有灾情,朝廷能够最快的调拔运输粮食过去。

    “朝廷还应当对外来的粮食免税,比如从新罗、百济、南蛮等地方运来的粮食,就应当免关税进口。”

    承乾又加上了这一条,“老师,看来这个宏观调控真的很有必要,让各个地方都储存足够的粮食,能大大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朝廷把京师从长安迁到汉京来,也大大缓解了粮食压力。毕竟以前汉中无法供给长安需求,而到了汉京后,这里本身也是一个平原,兼之南面的江汉平原,江南的平原,东面的江淮,江南等大量粮食产区,使得汉京粮食无忧,尤其是汉京所处的位置,交通运输上比较便利,有粮也不怕运不进来,不像以前的长安,运粮入长安太难。

    说到交通运输问题,李超对承乾道,“你若真想自己做点事情,我可以给你两个提议。第一,在襄阳附近的汉江上修个堰坝,就如同蜀中的都江堰一样。”

    “汉江修坝?为何?”

    李超对太子道,“汉江修坝,好处还是很多的。首先,襄邓地区,也就是我们现在称为汉京平原的这片地区,虽是平原地区,田野平阔,土地肥沃,但却一直比较缺水。没有水,种植当然大受影响。以这里的气候,其实完全可以实行两熟栽培,如果有水种植水稻,再加上精耕细作,施以肥料,那么仅是汉京平原,一年就能让现有粮食产量翻翻。”

    “汉京可是京畿之地,汉京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如果汉京自产的粮食多,那么就免于从外地辛苦的运粮入京,仅是这节省的耗费就不知道多少了。”

    “再有一个,就是交通。”

    承乾有些惊讶,修坝跟交通有什么关系?

    “我们在汉江上修个坝,拦截汉江山,然后再在汉京西北的丹江上修个坝,拦水蓄个水库。”

    “然后呢?”承乾问。

    李超笑着道,“在襄阳附近拦截汉江水,蓄水后,襄阳上游的汉江水位会提升,那么过去汉江上游河道滩多船难行的问题,将大大解决不少。以往从襄阳到汉中,这段河道可不好走,顺江而下还好,若是逆江而上,则随船必带纤夫。那段长长的河道,有许多的险滩急流,尤其是在枯水季节,大船更难行,得经常靠纤夫拉船,这使得运输极其不方便。”

    “如果汉江拦坝蓄水,则可以让汉江上游水位提高,让通航能力大大提升。虽然很多地方依然得拉纤,但起码能让襄阳上游的一段,解决不少问题。”

    “除此外,我们在襄阳附近拦截汉江,还可以把汉江水通过唐河、白河等几条河流,让汉江水浇灌汉京平原,甚至能让唐河、白河的河道通航能力提升。这对于京师的运输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第1088章 大唐高速公路

    李超拿过承乾的纸笔,在他的本子上迅速的画出汉京周边的山川地势力,汉江、丹江、唐河、白河,汉京、襄阳等。

    简单几笔,但位置却都很准确。

    “我们在这里拦截丹江,修建一个水库,如此一来,也能利用丹江水灌溉汉京平原。同时,蓄水后的丹江,水位提高后,通航能力也地提升,这样一来,通过丹江航运,则汉京与长安之间的运输交通,也大大提升。”

    当然,李超又是要拦汉江,又是要拦丹江,可不仅仅是这样。

    “殿下,你看这里,这是汉京北面的方城垭口,是河南道与山南道的交界,也是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汉京盆地与中原平原的分界线,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的分界线。”

    在这条连绵的高高山脉上,却在方城这里突然出现一个垭口,当地人则称为风口。这个口子东西长三十里,南北宽四十里,两侧的地面高达六七十丈,这个垭口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上自然形成的缺口。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方城成为南下荆襄、北入中原的交通要道。

    从汉京到洛阳,这里是必经之路。

    因为伏牛山是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因此汉京与洛阳之间是没有水路直通的。而水路运输,是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对交通和运输都极为重要。

    高高的伏牛山,阻隔了水路。但这个山口,却成为一个沟通南北水陆的可能。

    “我们只要在白河建坝,然后引丹江山入白河,然后开挖方城垭口,就能引白河水入沙河,汇入蔡河,直通河南汴州,并连通黄河与大运河、淮河。”

    承乾听完,目瞪口呆。

    “老师,方城垭口可是一座连绵大山,那是江汉河流的分水岭啊。白河水怎么可能倒流到河南去?”承乾觉得李超在说笑话。

    李超却没说笑话,虽然历史上宋朝修建襄汉漕渠确实失败了,还失败了两次。但那是因为他们只是拦截白河水而已,而白河水量不足。在后世,世纪工程南水北调,就成功的通过了方城垭口。

    而当时用的是丹江水过白河通的垭口。

    宋人的方案,需要挖低垭口七丈,而后世通过垭口的南水北调工程,只需要挖两丈多一点。

    挖一段二丈来深的河道,这并不是什么艰难不可完成的工程,毕竟也才几十里而已。就算要挖深白河到垭口的那段河道,也不过百余里。加起来总共要挖的也就一百五十里左右,还只有垭口那段要挖两丈来深,其余的都是借旧有河道,只需要疏通一下。

    关键的还是修坝引水。

    “老师,这真的能成,只需两丈就能打通垭口?”

    “是两丈二左右。”李超纠正道。

    承乾却已经无比亢奋之中,他深知道,若是真的能打通这条漕渠的重要性。隋朝开挖大运河,沟通南北。其中汴渠,也就是汇通黄河与淮河的运河段,再加上淮河到长江的运河段,让南北完成了一条交通运输大动脉手术,南北交通运输大大便捷。

    但这条运河是在东南。

    洛阳到汉京,虽然看似很近,但只有陆路,运输不便。想要大量运输物资到汉京,其实最主要的线路,还是走运河,先走汴渠,从洛阳到泗州,然后泗州到扬州,再走长江到江夏,再沿汉水到襄阳,再进白河,能达汉京,其实是绕了一个巨大的圈子。

    江淮之地还说直接走长江汉江白河抵京,可河东、河南、河北、淮北等地,却得绕这么一个巨大的圈子运输来汉京,当然是非常不便的。

    但水运又十分重要,比起陆路运输,运载量大,也速度快,耗费少。运输大宗物资,还是主要靠水运。

    因此当李超说他能够拦丹江水引入白河,在白河修坝蓄水,挖方城垭口,引白河水通过沙河,汇入蔡河,直通汴州,连通黄河和大运河,打造出一条全新的运河,承乾哪能不震惊。

    一百五十里。

    短短的一段运河,如果真的挖通且通航,那就真是意义非凡。以后不但河南与汉京直通,就是河东、河北、淮北等的粮食、物资等,也能迅速通达京师。甚至是交通,也一样快捷方便了许多。

    “老师,这真的能成?”

    “当然能成,重点就是丹江水。”

    当年宋人用了十万人工,挖通方城垭口,渠道是通了,可水太少,通不了航,也就没有用。李超则计划引丹江水,水量不用担心。

    整个工程量不算大,也不算小。

    包括建丹江水坝,修丹江水库。建白河水坝,挖方城垭口,并要把白河上游到方城垭口段百余里拓宽挖深,甚至可能有的河段要直接取直等。但如果真要说,也确实不算大工程。

    只是以后丹江和白河上会多一些水坝,通船就没那么方便了。但这也不算什么,大运河上各个河段,也都是采用斗门通航。

    李超也可以建梯级船闸通航,船只过闸处,设置低坝和闸门,排泄过剩水量。

    “如果真能打通与蔡河的漕运,直通河南,那真是太了不起了。”承乾兴奋的道,“而且丹江水拦截起来后,还能灌溉汉京平原。一举多得。”

    李超拿笔在纸上继续画着,“汴河、蔡河、沙河、白河,连接起来,这样大运河可以直接连通到汉京。而汉京通过白河又连接汉江,汉接接通长江,如此一来,南北之间就不再只有东南的运河了,在西面,也有了一条。如此,大唐的南北、东西,沟通起来将更为方便。”

    李超拿着笔继续画,这次他在荆州那里画了一条线,把长江和汉江联起来。

    “这是?”承乾问。

    “殿下,这是荆州长江连通汉江的江汉漕渠,全长一百三十里左右,但这条漕河开通之后,却能缩减长江与汉江之间的绕道航程一千三百里。一千三百里,起码能节省五天时间!”

    “以后长江中上游地区到达襄阳、汉京,节省一千多里航程,这非常了得。而且这样一条运河,还有防洪、引水灌溉等作用。”

    李超拿着笔继续画,这次却是在画到了湖南。

    “在这里修一条湘潭漕河,通长江,则汉京与湖南也交通更方便,联系更紧密了。”


第1089章 李超、虬髯客

    汉京东北,三千里外。

    辽东半岛南端第一要塞,卑沙城。

    李超和张仲坚并辔而行,雄骏的战马迈着轻缓的步子,马鬃在风里轻舞飞扬。李超身着一件铁甲,外罩锦衣。他腰悬玉具剑,一手按着剑柄。

    镶着玉的剑鞘在马鞍之上不时的撞击,铛铛作响。

    张仲坚却身形笔挺,那脸标志性的卷曲大胡子摭盖了半张脸。

    他们行走在大黑山上,山路并不宽阔,盘旋而上,路边树木青翠。这是一座把一座山都修成了城堡的要塞,但再坚固的城堡也有攻破的时候。隋征高句丽,来护儿就曾经攻破过此城。

    如今事隔二十年,来自中原的军队,再一次的攻破了此城。

    惨烈的战斗已经结束,山城还有许多地方弥漫着烟火。道路上,也随处可见倒卧的尸体。关城有五千守军,城里还有数千士兵家眷和百姓,但仅用了三天时间,李超就攻下了这座要塞堡垒。

    凭借着火炮,李超一路轰过来,根本无人能挡。

    “花费了我上万斤的炮弹,这座山城还真是坚固。”李超轻笑着说道。“不过再坚固的城,在这炮火之下也挡不住。”

    张仲坚现在脑子里也还在回想着那漫天的惊雷之声。

    “真想不到居然还有如此攻城利器,别说高句丽人了,就是我,也被震住了。而你居然还把此等利器装上了船,现在我是真相信你之前说的能轻松攻下南越了。真的无人可挡!”

    李超瞧了张仲坚一眼,漫不经心的笑道,“自古以来,攻与守,就如矛与盾一样,是在不断发展之中的。有了更尖锐的矛,就会有更坚固的盾。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