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715章

唐朝好地主-第715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谷浑老实的跟大唐做邻居,跟大唐互贸交易,西南的东女国、白狼姜等也内附大唐,吐蕃也跟大唐保持友好。

    连突厥人,也最终还是败在了大唐的长城下,最终饮恨而归,留下三年休战协议。

    大灾也过去了。

    大唐的疆域恢复到秦汉旧疆,除了一个西域还在突厥人手里,一个辽东辽西还在高句丽人手里,可以说,秦汉时的疆域,大唐已经恢复了。

    这是自汉以后,魏瑨以来,数百年来,中原王朝最强的时候,甚至隋最强盛的时候,也没有达到如今大唐的疆域之广。

    但李世民不满足于此,他希望大唐能够更强盛、更富足。

    李世民年轻的时候,很崇拜杨广,佩服杨广曾经让万国来朝,八方来贺,羡慕他建立的天朝体系。他崇拜杨广曾经描绘的大业景象,可惜杨广后来大业未成。突厥人差点围杀他,高句丽人让杨广屡屡饮恨。

    雁门关下,李世民解救杨广的时候,曾暗暗发过誓,早晚有一天,要北逐突厥,让突厥臣服。在辽东城下,他随父亲为杨广的征辽大军运送军械的时候,也曾对那些凶悍的高句丽人发下誓言,早晚有一天,要带着中原健儿,收复被这些高句丽人侵夺的辽东汉家疆土。

    “文远,在辽东的土地上,还有数十万征辽勇士们的骸骨未能收回,你知道吗,高句丽人甚至收取十万我汉家儿郎的骸骨,建成京观。我汉家儿郎战死异乡,魂不能归。你知道,在阴山下,在漠北草原,还有无数被突厥人掳走的汉家子民,他们还在等着朕,等着你,去解救,去带他们回家!”

    “文远,当初在陇西城头,你跟朕说过许多,说要助朕成就大业,开创盛世。可现在,你怎么能弃朕而去?朕,还等你与我一起,一起开创盛世。”

    这番话,很动情。

    李超听了也有点热血上涌,虽然他本来早就过了几句话就能热血沸腾的年纪,但一代帝王李世民对他说出这番话,也确实让他感动了。

    “朕钦选你来做尚书令,不仅仅是因为你北却突厥之功。如果只是因为你抵御突厥有功,那朕让你当个兵部尚书就足够了,朕知道你有更强的安世济民之功,懂经济,明政事,朕有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他们二人,如今一为中书令一为侍中,执掌决策中枢之首。但朕的尚书省,却还缺一个人,满朝之中,非你莫属。”

    “文远,你起头的税制改革,田制改革,工商改革等,都还刚开始呢。甚至将来的教育改革、科举改革这些,还需要谋划,朕需要你来为朕掌管尚书省,朕要你一起来改革变法,让大唐变的更富更强,早晚有一天,朕到时御驾亲征,你为朕之先锋,我们一起北伐突厥,东征高句丽!”

    李超还能说什么。

    他现在只能点头。

    虽然他心里一直不太愿意来当这个尚书令,但到现在,他也明白李世民的决心,也明白他的雄心壮志,李世民确实是一个很有进取心的帝王,雄心壮志,李超愿意助他成就不世霸业。

    尚书令,这其实就相当于是总理了,管理着大唐的行政,六部诸司,都是尚书省管的。

    朝廷如今改制,但改来改去,还是很职责分明的。

    中书门下,其实就是大唐最高决策中枢,相当于政…治……局…常委会,宰相们都以本官加中书门下平章事衔成为宰相,等于是那些总理啊委员长啊主席什么的加上常委的名头,成为决策核心。

    中书和门下省,现在位在尚书省之上,这其实就是把决策和审核,放在了负责执行的行政之上。

    在后世,人大和政协名义上也应当是在国务院之上的。

    说白了,中书和门下是负责研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这些的,而尚书省呢,只负责按上面的要求去做好了。

    中书门下相当于头脑,尚书省现在只相当于手足。

    手足听头脑的,这是正常的。

    但决策虽然重要,可执行也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有好的决策,可没有出色的执行,那就是空想。

    李世民选了房玄龄和杜如晦来做决策审核的负责人,又选出了虽然年轻,可办事能力一等一的李超来做这个执行的负责人。

    “文远,明天,就是贞观二年的正旦了。新的一年又将开始,这也是朕登基的第三年。你告诉朕,明年,朝廷要做哪些事情,当务之急是哪些?”

    明年要做什么?

    这是个看似简单,但其实很复杂的问题。

    国家那么大,千事万事,以哪件为首?

    “全面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全国范围内授田均地,征选府兵。同时,把中原密集狭乡的贫困人口,迁往边疆宽乡屯垦实边。”

    出乎李世民的意料。

    答应出任朝廷新中枢尚书令的李超,并没有说什么明年应当先改革变法这些,没说要改兵制,改税法,改田制,改科举制等,说的却只是全面推行均田制。

    这话确实让李世民意外,甚至有点失望。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超的三把火呢。

    “陛下,大唐国政的根基,就是均田制。均田制是国家基础,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府兵制,然后才有了现在朝廷的一切。均田制,能够加强社会稳定,让百姓安心耕种。以均田制为基础,朝廷继续推行府兵制,各地设立军府,征选府兵,朝廷的安全才能更稳。”

    社会不稳,说其它的都是虚的。

    当然,均田制真正要全面推行,其实也不容易的。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说,涉及到天下的户籍人口数量,涉及到土地兼并等问题。

    这还会涉及到新的两税法的问题,虽然租庸调制才是朝廷根本税制,但如今已经确定了两税法是辅助税法,两者相辅相成的。

    “你上任之后,准备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李世民问。

    “大索貌阅!”

    大索貌阅,用白话解释,就是全面人口普查。

    不管要搞改革也好,不搞改革也罢,李超要当大唐的家,负责尚书省,那就得先对这个家底有个足够的了解。不仅是朝廷的国库钱粮,财政赤字这些,还有最基本的就是天下的人口数量,纳税的丁口数量,天下的土地田亩数量等。

    这些,都是朝廷一切治国策略的根基,连这几个基本的数据都摸不清,那么做出来的治国方针策略上,也就都是不切实际的。

    李超可是大数据时代穿越来的人,深知这些大数据的重要性。


第834章 真相(感谢书友215的万赏!)

    第四更送上,求月票,求推荐票,求点一块钱的打赏做勋章任务!谢谢书友215的万赏,看到大家这么给力,我决定再去码一章,今天五更走起!

    “你做的芋泥还是这么好吃。”一顿掏心掏肺的谈心过后,李世民终于想起了李超的八宝芋泥。虽然不是头一次吃李超做的芋泥,可每次吃的时候,都还是那么的好吃。

    “陛下,其实我就是个厨子,可硬被陛下赶鸭子上架,做了许多不擅长的事情。”

    李世民舀了一勺子芋泥继续大口的吃着,“治大国如烹小鲜,宰相治国和厨子烹饪其实是一样的,你是两样皆擅长,所以你是个会治国也会烹饪的宰相,同时还是个优秀的厨子。”

    “我倒是想只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厨子。”

    李世民白了李超一眼,“你能逍遥自在,那是因为你是赵国公,有六百里封地领邑,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没有这些,你以为一个厨子能逍遥自在?你去问下朕宫里的那些御厨们,他们算是厨子里做到顶的了,可你看看他们逍遥自在吗?”

    李超叫屈,“陛下,臣家可没有富可敌国啊。”

    “李三啊,你知道现在坊间有个传言,说的是你家财富的多少,你知道大家是怎么说的吗?他们说,你们李家的钱财换成绢帛,然后系在武当山的树上。一颗树系一匹绢,把武当山上所有的树都系满了,你家的绢还没系完呢。”

    这个传言确实有的,李超也听过。

    甚至还有更夸张的,说把李超家的钱,都换成铜钱,然后直接拿这铜钱来铺路,可以铺一条从长安到襄阳的路。

    太夸张,简直就是造谣污蔑啊。

    李家究竟有多少钱?反正李超自己也不清楚。

    家里产业这么多,到处投资,处处都有产业,李超哪里搞的清楚究竟是多少,这可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但很有钱是肯定的,家财价值几千万匹绢,肯定也是有的。

    不过那是把所有的产业加起来算,能超过千万贯。

    但说现金,肯定没有几千万匹绢这么夸张的。谁家没事屯积这么多现金,尤其李家还做钱庄和当铺的,又做外贸和加工业,现金可是很重要的,有钱都拿去钱生钱了,谁傻傻的还放在家里生锈啊。

    不过李家的开支也大,这次光是赵国公领就要建三座城,规划的第一期移民就是三千户,后期差不多是要最终移民一万户过去,在偏僻荒凉的狼山北,要移民一万户,要建起三座城,还要让那么多人在那里生根发芽,甚至还要养军等,这些开支都要李家一家承担,这需要花费的钱是海量的。

    何况,李家又不止这一块领地,另外还有好几块领地呢,加起来又是三百里。这些领地可是得建设的,要不然,万一被蛮夷夺去了,失了地,领地可就没了。失地不但要夺去封地,甚至没了地的诸侯还要降爵削爵的,因此不能马虎。

    同时建设六百里的封地,还不在一个地方,花费更大。

    太子承干站在门后,喊了一声,“父皇,老师,喝茶。”

    承干端着托盘,送进来一壶上好的大红袍。

    李世民向承干招手,让太子上炕坐到他身边。对于太子承干,李世民寄予无限厚望,也对太子的聪慧成熟非常满意。

    他拍了拍太子的背。

    “这孩子最近功课多,锻炼少了,身子反不如以前强健了。文远,以后你到皇城中书门下办公,朕让太子多跟你学习。”

    李世民早发现,太子跟着其它大臣学习,虽然也很用心,但却不如跟李超在一起的时候开心快乐,而且太子跟李超在一起,学的更快,学到的也更多。

    李超拿起茶壶,给三人都倒了一杯茶。

    对皇帝这个决定,李超倒是很欢迎,他很喜欢太子。太子的身上,有许多李超的影子,那一年多的时间没白教。虽然之前相处的时间没那么多了,可太子身上已经留下了他的烙印。他的思维方式,甚至都带着他的印记。

    这是好事,太子现在还小,更容易接受自己的那套思维方式,接受自己的三观。

    这可是大唐的太子殿下,将来是自己的女婿,将来更会是大唐的皇帝陛下。只要承干能成功坐上帝位,那么李家的富贵又能延续数十年。

    “父皇会流放大伯吗?”承干坐在那里,突然问出一个问题。

    李世民沉默了一下。

    流放李建成?他想过,但只是想过,他不放心建成,不是担心建成离开他身边后有本事翻身什么的,只是不愿意建成被有心人利用,他现在需要的是稳定,不希望节外生枝。因此,不出意外,李建成这辈子都只能如现在这样被幽着了,幽到死。

    李超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